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出口干冰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2023-02-04 18:14: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清洗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出口干冰清洗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干冰清洗设备的发展尤为迅速,干冰清洗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空气将干冰清洗机的干冰粒喷射到需要的清洗的物体表面,利用温差的物理反应使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收缩速度下产生脱离,从而使污垢快速、彻底地从物体表面脱离,达到快速、高效、安全、节能的清洗效果。
3.现有的干冰清洗剂一般由机座、可旋转且带有若干个配冰槽的配冰轮组成,通过配冰轮的旋转动作并配合高压空气将干冰粒吹出,如现有专利“cn103406310a, 一种新型干冰清洗装置”以及本发明人在前设计的专利“cn103846252b,一种轻巧可方便携带的干冰清洗机”所示的结构。这类干冰清洗机只具备单个干冰出口而无法设计成多个出口同时工作,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结构设计中,若输入同等风量的高压空气以多个出口输出,则会导致所吹出的高压空气的流速不足,影响清洗效果。
4.其次,现有的干冰清洗剂所吹出的高压空气中含有的干冰量往往为定值,一般由出厂时的功率及规格所决定,无法灵活调节,用户无法根据需求对干冰量进行调节,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化改善结构设计、调节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的双出口干冰清洗机。
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出口干冰清洗机,包括基座和配冰轮,其中,所述配冰轮可旋转嵌合于基座预成型有的旋转腔中;所述配冰轮外周面设有若干个可容置干冰粒的配冰孔;所述基座顶部设有与旋转腔相通的入冰口;所述基座下部设有延伸贯穿基座两侧且与旋转腔相通的横置空腔,所述横置空腔分隔形成一个进气腔和两个出冰腔,其中,所述进气腔分别与两出冰腔相通;两所述出冰腔还分别与旋转腔相通;随着配冰轮的转动以令配冰孔承载的干冰粒落入两出冰腔中,并借助输入至进气腔内的高压空气分别进入两出冰腔中将干冰粒吹出。
7.进一步,所述横置空腔内壁一体凸起成型有隔块,并且所述隔块将横置空腔分隔形成一个进气腔和两个出冰腔。
8.进一步,所述隔块顶端部与嵌合于旋转腔中的配冰轮底端之间留有气流间隙,所述进气腔通过气流间隙分别与两出冰腔相通;随着配冰轮的转动以令配冰孔承载的干冰粒落入两出冰腔中,并借助输入至进气腔内的高压空气经气流间隙分别进入两出冰腔中将干冰粒吹出。
9.进一步,所述基座成型有与旋转腔相通且延伸贯穿基座一侧的排气口,其中,所述排气口位于出冰腔沿配冰轮旋转方向的下游位置。
10.进一步,所述配冰轮为内空的圆柱形滚筒结构,且每个配冰孔均沿径向延伸贯穿配冰轮且与配冰轮的内腔相通;每个所述配冰孔内均滑动嵌合有一个活塞块,各个活塞块的尾端均与配冰轮内腔预设有的卷簧相连接,通过旋拧改变卷簧的径宽大小相对应带动活塞块在配冰孔内滑动调节,相对应改变配冰孔可容置干冰粒的深度大小。
11.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高压空气由进气腔直接分流输出至两出冰腔,尤其是通过隔块与配冰轮底端之间留有气流间隙供高压空气流经穿过,保证了出冰腔所吹出的高压空气具备足够的流速;2)采用活塞块滑动嵌合在配冰孔中,实现了干冰量的调节,并借助卷簧的胀开或收缩状态相应地调节活塞块的位置,调节操作更加简便灵活。3)成本造价更低,具有高效、清洗效果佳、稳定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12.图1为实施例一的干冰清洗机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14.图3为横置空腔及隔块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实施例二的干冰清洗机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配冰轮的示意图。
16.其中,1-基座,11-入冰口,12-排气口,2-配冰轮,21-配冰孔,3-隔块,31-进气腔,32-出冰腔,33-气流间隙,4-活塞块,5-卷簧,51-调节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18.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双出口干冰清洗机,包括基座1和配冰轮2,其中,配冰轮2可旋转嵌合于基座1中心预成型有的旋转腔中,配冰轮2与基座1的旋转腔之间紧密匹配组合;其次,配冰轮2配置有驱动其旋转动作的外部动力源(优选电机,图中未示,属公知常识,此处不再展开赘述)。配冰轮2外周面设有若干个可容置干冰粒的配冰孔21,由此,随着配冰轮2的旋转动作以令留在配冰孔21内的干冰粒随之旋转动作。基座1顶部设有与旋转腔相通的入冰口11,该入冰口11处外接盛有干冰粒的料斗(图中未示),因此,随着配冰轮2的旋转动作使各个配冰孔21依次与入冰口11相重合相通,令料斗内的干冰粒经入冰口11落入至空置的配冰孔21中。
19.进一步,配冰孔21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计成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任一种且其排布也可根据需要对应设计,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20.参见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下部设有延伸贯穿基座1两侧且与旋转腔相通的横置空腔,横置空腔位于旋转腔的下方位置。该横置空腔内壁一体凸起成型有隔块3,并且隔块3将横置空腔分隔形成一个进气腔31和两个出冰腔32,其中,横置空腔一端口作为进气腔31的入口,通过将进气腔31外接高压风机(图中未示)向进气腔31中输入高压空气。两出冰腔32位于同侧且横置空腔另一端口一分为二分别作为两个出冰腔32的出口。参见附
图2所示,隔块3顶端部与嵌合于旋转腔中的配冰轮2底端之间留有气流间隙33,进气腔31通过气流间隙33分别与两出冰腔32相通,其中,气流间隙33的口径大小远小于进气腔31的大小,因在同等风量的情况下,风口越小流速越高,由此,进气腔31中的高压空气在流经气流间隙33处的流速增大,从而向两出冰腔32输入更大流速的高压空气。
21.在本实施例中,两出冰腔32还分别与旋转腔相通,即,出冰腔32的入口与旋转腔相通,各个配冰孔21随着配冰轮2的旋转动作而依次与出冰腔32相重合相通,并且出冰腔32位于入冰口11沿配冰轮2旋转方向的下游位置,以便于配冰孔21在入冰口11承载的干冰粒随着配冰轮2的旋转动作而能够落入两出冰腔32中;并且,借助由气流间隙33输入出冰腔32的高压空气的风力作用将干冰粒吹出。其次,气流间隙33的延伸方向与旋转腔相切布置,使得高压空气不会直接对准配冰轮2且可在临近配冰孔21的外部区域形成低压区域,以便于配冰孔21所承载的干冰粒更快落入出冰腔32中。
22.综上,输入进气腔31的高压空气经气流间隙33输入至两出冰腔32,能够产生更高的流速,确保在输入同等风量的情况下,出冰腔32所吹出带干冰粒的高压空气仍然具有足够的流速,有效地避免分流而造成流速减弱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干冰清洗效果,从结构设计根本解决了为获高流速而替换更高功率的高压风机的传统方式,既保证了足够的流速需求,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23.进一步,出冰腔32的出口可外接干冰喷射器(图中未示),从而令出冰腔32吹出的干冰粒输送至干冰喷射器对所要清洗的物件进行干冰清洗。
24.其次,高压空气在输入出冰腔32时,由于出冰腔32与旋转腔相通,从而导致一部分高压空气不可避免会进入配冰孔21中并随着配冰轮2而旋转,若不对这部分高压空气进行干涉,则会导致这部分高压空气随之达到入冰口11处而吹动干冰粒,影响干冰粒进入配冰孔21。基于此,基座1成型有与旋转腔相通且延伸贯穿基座1一侧的排气口12,其中,排气口12位于出冰腔32沿配冰轮2旋转方向的下游位置,即,各个配冰孔21随着配冰轮2的旋转动作而依次与排气口12相重合相通,以便于配冰孔21在出冰腔32排出干冰粒后,旋转至排气口12处进行泄压排气,紧接着经过入冰口11处承载干冰粒,最终转送至出冰腔32处,以此循环往复,大幅度减弱高压空气对配冰轮2及入冰口11的干扰。
25.实施例二:上述的实施例一的配冰孔21为固定深浅结构,从而使配冰孔21的承载量以及其切削量为定值,而在本实施例二中对配冰轮2增设新的结构设计,使配冰孔21的承载量及切削量具备了可调节性。具体地,参见附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二的配冰轮2为内空的圆柱形滚筒结构,每个配冰孔21均沿径向延伸贯穿配冰轮2且与配冰轮2的内腔相通;其次,每个配冰孔21内均滑动嵌合有一个活塞块4,各个活塞块4的尾端均与配冰轮2内腔预设有的卷簧5相连接,由此,通过旋拧改变卷簧5的径宽大小相对应带动活塞块4在配冰孔21内滑动调节,相对应改变配冰孔21可容置干冰粒的深度大小,即,当旋拧卷簧5呈胀开状态以使其径宽增大,活塞块4相应沿径向朝外滑动以使配冰孔21的容置深度减小;反之,当旋拧卷簧5呈收缩状态以使其径宽减小,活塞块4相应沿径向朝外滑动以使配冰孔21的容置深度增大。
26.通过上述对容置深度大小的调节,随着配冰轮2的旋转动作以令配冰孔21配合入冰口11对容置的干冰粒进行切削破碎,以便形成符合粒径需求的干冰粒置于配冰孔21中。
27.参见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冰轮2的一端部可旋转配置有与其内腔形状相
吻合的调节部51(调节部51与配冰轮2之间可采用螺丝锁紧、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按需选择);卷簧5的两支脚分别对应连接至调节部51和配冰轮2另一端,用户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调节部51,相对应实现旋拧卷簧5呈胀开或收缩状态,并在调节到位后,将调节部51与配冰轮2进行锁紧固定,避免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移位等问题。
28.进一步,调节部51、卷簧5及各个活塞块4随配冰轮2同步旋转动作。
29.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