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2-02 00:27: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的技术领域,名称是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2.干衣机是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清洁类家用电器,在干衣机中,热交换器是必不可少的,在热交换器制造过程中,直管或者大u型管需要与短u型管进行焊接连接,而u型管则需要利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折弯成型。
3.在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911025379.0中公开了“u型管加工设备”,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管端加工装置、折弯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退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管料,切割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下游,切割装置用于对管料进行切割以形成预定长度的管件,管端加工装置沿输送方向设置在切割装置的下游;管端加工装置具有用于对管件的管口进行扩口加工和/或去毛刺加工的管口处理部,折弯装置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处理以形成u型管,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折弯装置的下方,第二输送装置用于输送u型管,退料装置用于将u型管由折弯装置上推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
4.以上技术方案实现对u型管的自动加工成型,但是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如需要通过夹持部对管料先进行夹持,然后在向前移动至相应位置,再松开管料,夹持部回到原位,重复以上步骤,实现对管料的进给,但是这种技术方案步骤繁琐,需要有夹持和放松等动作,从而降低了进给效率,且设置若干夹持部只实现了管料的进给,增加不必要的设备成本。
5.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可以达到u型管的自动化一体成型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包含有弯曲组件、提升机构、固定组件、打磨组件、进给组件、切断组件、卸料组件、定位组件和收料组件;其中,
8.所述进给组件用于管料的间歇进料,所述进给组件包括有楔块部、橡胶条、进给座和进给轮,所述进给座通过往返移动驱动楔块部上下移动,所述楔块部与橡胶条相连接,所述橡胶条与进给轮通过夹持或放松管料相对进行进给或复位;
9.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进给组件的一侧,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对进给的管料进行定位,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棘轮机构和若干组橡胶轮,所述橡胶轮通过棘轮机构驱动实现单方向转动;
10.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弯曲组件的内侧,所述固定组件用于接收进给的管料且将其头端固定在弯曲组件上;
11.所述切断组件用于对固定好的管料裁切成相应长度的管件且相应形成两切断面;
12.所述管件通过提升机构带动移动并将两切断面相互错开;
13.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有打磨部一、打磨部二、一对齿条部和齿轮,所述打磨部一和打磨部二相对设置,所述两个齿条部相对啮合在齿轮的两侧,所述两个齿条部分别带动打磨部一和打磨部二反向移动且同时对两切断面进行打磨;
14.所述弯曲组件设置于打磨组件的工序之后,所述弯曲组件包括有折弯部,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折弯部的一侧,所述折弯部带动固定组件及管件的一端进行转动并对其进行折弯成型;
15.所述卸料组件用于将折弯成型的u型管本体推入收料组件中。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给座上侧开设有若干组管槽,所述进给轮设置有若干组,所述进给轮对应设置在管槽的上侧,所述管槽与进给轮之间与管料间隙配合,所述管槽的下端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橡胶条与方形槽滑动配合,所述楔块部包括有楔块一和楔块二,所述两楔块的斜面相对设置,所述橡胶条的下端与楔块二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条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方形槽的内部,所述进给座的内部设置有导套,所述导套贯穿于进给座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楔块一固定在导套的上端,所述导套的内侧滑动配合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导套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导套与进给座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用于驱动进给座移动,所述导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座,所述导料座的上侧同样开设有管槽。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给座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导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在凹槽内滑动,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楔块一相互接触。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所述橡胶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在导料座的两侧,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支撑块的外侧且与棘轮相连接,所述棘轮的下侧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与导料座的一侧转动连接且设置有扭簧,所述管料与橡胶轮和导料座贴合接触。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弯曲管槽,所述折弯部设置为u型块,所述折弯部的下侧设置有折弯座,所述折弯座上侧同样开设有若干管槽,所述折弯部与折弯座相互接触,所述折弯部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侧与折弯座固定连接,所述折弯部的圆心处通过电机组件驱动转动。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径与管料的内径相等,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折弯部与折弯座的中间,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弧形板,所述固定弧形板与支撑柱的间距等于管料的壁厚,所述支撑柱的上侧同理设置有活动弧形板,所述活动弧形板的两侧与底板和折弯部的端面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弧形板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件,所述伸缩杆一的上端设置有仿形条,所述仿形条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仿形条与固定弧形板均固定在折弯部的端面上,所述活动弧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楔块三,所述楔块三的斜面上相应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方形框,所述底板和折弯部的内侧一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方形框的两侧在滑槽的内侧滑动,所述方形框通过气缸组件驱动移动。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断组件设置于折弯座与导料座的交接处,所述切断组件包括有旋转切刀和支撑刀架,所述旋转切刀设置于支撑刀架内,所述支撑刀架外侧两端滑动配合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在导料座的下端,所述固定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四,所述气缸四驱动支撑刀架移动,所述导料座靠近折弯座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件,所述伸缩杆二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折弯座相对一端同理设置。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有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用于驱动折弯座,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与折弯座相互接触,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端与折弯座相连接,所述折弯座的下侧与打磨部二相连接,所述导料座的上侧与打磨部一相连接。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磨部一包括有竖板,所述竖板固定在导料座的上端,所述竖板的一侧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组打磨头,所述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推板,所述打磨头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所述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用于驱动横板移动,所述齿条部包括有齿条一和齿条二,所述横板的两端与齿条一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一的下端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板,所述齿轮与延长板转动连接;
24.所述打磨部二同理设置有横板、打磨头和推板,所述横板与折弯座滑动配合,所述齿条二固定在横板的两端,所述齿条二与齿轮对应设置。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中心贯穿设置有卸料孔,所述底板同样开设有卸料孔,所述卸料组件包括有卸料杆,所述卸料杆通过气缸组件驱动移动,所述卸料杆贯穿卸料孔将成型件推入收料组件中。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7.1、通过设置进给组件对管料进行间隙进给上料,进给座在向前移动时,驱动楔块部向上移动,使得楔块部推动橡胶条向上,与进给轮配合将管料夹持住,且同时跟随进给座向前,进给轮相应滚动,实现进给座向前时,对管料进给,而当进给座复位回程时,楔块部和橡胶条返回原位,将管料放松,实现进给座复位回程时,自动放松管料,自动化程度高,只需控制进给座的前进和复位,即可自动对管料进行进给,不需要控制夹持装置对管料夹持和放松,工作效率更高,且成本较低;
28.2、通过设置固定组件辅助弯曲组件进行折弯工作,固定组件将管件的一端固定在折弯部的一端,随着折弯部的转动,带动固定好的一端转动,折弯效果更好,且管件在折弯的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强;
29.3、通过设置打磨部一和打磨部二,可同时对管料切断之后形成的两切断面进行打磨,通过提升机构,将其中切断的管件向上推动,从而将两切断面错开,接着通过两齿条部相对啮合在齿轮的两侧,使得两齿条部可同时带动两打磨部反向移动,对两错开的切断面进行同时打磨,最终使得对u型管的两端面都可进行去除毛刺工作,工作效率高,u型管成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3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31.在附图中:
32.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34.图3是本发明的进给座内部立体示意图;
35.图4是图2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6.图5是本发明的导套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37.图6是本发明的棘轮机构侧视剖视示意图;
38.图7是本发明的弯曲组件立体示意图;
39.图8是本发明的固定组件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41.图10是本发明的打磨组件立体示意图;
42.图中:1、弯曲组件;101、折弯部;102、折弯座;103、固定板;104、支撑柱;105、底板;106、固定弧形板;107、活动弧形板;108、仿形条;109、楔块三;110、滚轮;111、方形框;112、滑槽;
43.2、打磨组件;201、齿轮;202、竖板;203、横板;204、打磨头;205、气缸三;206、齿条一;207、齿条二;208、推板;209、延长板;
44.3、进给组件;301、橡胶条;302、进给轮;303、进给座;304、方形槽;305、楔块一;306、楔块二;307、伸缩杆;308、挡板;309、导套;310、导柱;311、支撑板;312、卡板;313、凹槽;
45.4、卸料组件;401、卸料孔;402、卸料杆;
46.5、定位组件;501、橡胶轮;502、棘轮;503、棘爪;504、支撑块;505、转动杆;
47.6、提升机构;601、支撑脚;602、气缸二;603、伸缩柱;604、隔板;605、固定柱;
48.7、收料组件;
49.8、导料座;801、伸缩杆二;802、移动板;
50.9、旋转切刀;901、支撑刀架;902、固定框;904、气缸四。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52.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包含有弯曲组件1、提升机构6、固定组件、打磨组件2、进给组件3、切断组件、卸料组件4、定位组件5和收料组件7;其中,
53.进给组件3用于管料的间歇进料,进给组件3包括有楔块部、橡胶条301、进给座303和进给轮302,进给座303通过往返移动驱动楔块部上下移动,楔块部与橡胶条301相连接,橡胶条301与进给轮302通过夹持或放松管料相对进行进给或复位;
54.定位组件5设置于进给组件3的一侧,定位组件5用于对进给的管料进行定位,定位组件5包括有棘轮机构和若干组橡胶轮501,橡胶轮501通过棘轮机构驱动实现单方向转动;
55.固定组件设置于弯曲组件1的内侧,固定组件用于接收进给的管料且将其头端固定在弯曲组件1上;
56.切断组件用于对固定好的管料裁切成相应长度的管件且相应形成两切断面;
57.管件通过提升机构6带动移动并将两切断面相互错开;
58.打磨组件2包括有打磨部一、打磨部二、一对齿条部和齿轮201,打磨部一和打磨部二相对设置,两个齿条部相对啮合在齿轮201的两侧,两个齿条部分别带动打磨部一和打磨部二反向移动且同时对两切断面进行打磨;
59.弯曲组件1设置于打磨组件2的工序之后,弯曲组件1包括有折弯部101,固定组件设置于折弯部101的一侧,折弯部101带动固定组件及管件的一端进行转动并对其进行折弯成型;
60.卸料组件4用于将折弯成型的u型管本体推入收料组件7中。
61.具体的,工作人员首先将若干待加工的管料放置在进给组件3上,通过进给组件3对管料进行间隙进给上料,当进给座303在向前移动时,驱动楔块部向上移动,使得楔块部推动橡胶条301向上,与进给轮302配合,通过摩擦力将管料夹持住,且同时跟随进给座303向前,进给轮302相应滚动,实现进给座303向前时,对管料自动进给,而当进给座303复位回程时,楔块部和橡胶条301返回原位,自动放松管料,自动化程度高,只需控制进给座303的前进和复位,即可自动对管料进行进给,不需要额外控制夹持装置对管料夹持和放松,工作效率更高,且成本较低;
62.进给的管料通过定位组件5进行单向定位,利用棘轮机构单方向转动的特性,控制橡胶轮501的单方向转动,使得橡胶轮501通过与管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管料只能向前移动,不能向后移动,保证了若干管料进给的稳定性和同步性;
63.进给的管料被送入固定组件中,对管料的头端进行固定,再配合定位组件5对管料的后侧进行固定,方便之后进行切断、打磨和弯曲等步骤;
64.切断之后的管料形成两切断面,通过打磨部一和打磨部二可同时对两切断面进行打磨,通过提升机构6,将其中切断的管件向上推动,从而将两切断面错开,接着通过两齿条部相对啮合在齿轮201的两侧,使得两齿条部可同时带动两打磨部反向移动,对两错开的切断面进行同时打磨,最终使得对u型管的两端面都可进行去除毛刺工作,工作效率高,u型管成品质量好;
65.固定组件将管件的头端固定在折弯部101的一端,随着折弯部101的转动,带动固定好的管件一端转动,使得管件在折弯的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强;
66.最后通过卸料组件4将成型的u型管推入收料组件7中,完成u型管的自动化一体式加工,加工效率高,成型质量好。
67.进给座303上侧开设有若干组管槽,进给轮302设置有若干组,进给轮302对应设置在管槽的上侧,管槽与进给轮302之间与管料间隙配合,管槽的下端开设有方形槽304,橡胶
条301与方形槽304滑动配合,楔块部包括有楔块一305和楔块二306,两楔块的斜面相对设置,橡胶条301的下端与楔块二306固定连接,橡胶条301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307,伸缩杆307的下端设置有挡板308,挡板308固定在方形槽304的内部,进给座303的内部设置有导套309,导套309贯穿于进给座303且与其滑动配合,楔块一305固定在导套309的上端,导套309的内侧滑动配合有导柱310,导柱310与导套309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导套309与进给座303之间的摩擦力,导柱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1,支撑板3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一,气缸一用于驱动进给座303移动,导柱3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座8,导料座8的上侧同样开设有管槽。
68.具体的,通过气缸一推动进给座303,沿着导柱310作导向,进行往返直线运输,由于导柱310与导套309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导套309与进给座30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进给座303向前移动时,导套309与进给座303部分分离,使得导套309上的楔块一305推动楔块二306的斜面,在伸缩杆307的导向作用下,使得楔块二306推动橡胶条301上升,从管槽的槽底向上移动,从而将位于管槽内的管料向上推动,从而与上侧的进给轮302接触,并伴随进给座303的向前移动,通过橡胶条301的摩擦力,带动管料向前移动到导料座8上,进给轮302相应滚动,实现只通过进给座303的移动,即可直接自动带动管料进给,且当进给座303复位时,导套309先不动,进给座303移动重新与其合并,使得楔块二306回到原位,使得橡胶条301移回槽底,避免与管料进行摩擦接触,从而避免将管料重新带回。不需要用其他复杂的夹持结构带动管料进给,只需驱动进给座303移动即可实现管料的进给,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节省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69.进给座303的一端开设有凹槽313,导套30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板312,卡板312在凹槽313内滑动,挡板308的一端与楔块一305相互接触。
70.具体的,当进给座303向前进给时,导套309一端的卡板312则会进入凹槽313中,从而对进给座303和导套309二者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导套309完全脱离进给座303,而进给座303复位时,挡板308与楔块一305一端接触,同样对二者进行限位。
71.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502,橡胶轮5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05,转动杆505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504,支撑块504固定在导料座8的两侧,转动杆505延伸至支撑块504的外侧且与棘轮502相连接,棘轮502的下侧设置有棘爪503,棘爪503与导料座8的一侧转动连接且设置有扭簧,管料与橡胶轮501和导料座8贴合接触。
72.具体的,被进给座303进给的管料进入导料座8中的管槽后,穿过相应的橡胶轮501,橡胶轮501通过转动杆505与棘轮502相连接,棘轮502与棘爪503相互卡合,使得橡胶轮501只能单方面转动,即管料只能向前运输,无法向后移动,进一步提高管料进给的稳定性。
73.折弯部10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弯曲管槽,折弯部101设置为u型块,折弯部101的下侧设置有折弯座102,折弯座102上侧同样开设有若干管槽,折弯部101与折弯座102相互接触,折弯部101的圆心处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03,固定板103的下侧与折弯座102固定连接,折弯部101的圆心处通过电机组件驱动转动。
74.具体的,当管料被送入折弯座102上的管槽中时,管料的头端被固定组件固定住,折弯座102和折弯部101相互接触且弯曲管槽和管槽相互对应,当电机组件带动折弯部101的圆心处旋转时,管件的头端被固定组件固定住,带着管件的头端跟随转动,且管件处于折弯座102的管槽内,随着折弯部101的转动,使得管件在折弯座102的限制作用下,被折弯部
101折弯成型,通过固定组件将管件的一端固定,使得折弯过程更稳定;
75.固定组件包括有支撑柱104,支撑柱104的外径与管料的内径相等,支撑柱104设置于折弯部101与折弯座102的中间,支撑柱1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105,底板10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弧形板106,固定弧形板106与支撑柱104的间距等于管料的壁厚,支撑柱104的上侧同理设置有活动弧形板107,活动弧形板107的两侧与底板105和折弯部101的端面滑动配合,活动弧形板107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一,伸缩杆一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件,伸缩杆一的上端设置有仿形条108,仿形条108与底板105固定连接,仿形条108与固定弧形板106均固定在折弯部101的端面上,活动弧形板10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楔块三109,楔块三109的斜面上相应设置有滚轮110,滚轮110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方形框111,底板105和折弯部101的内侧一端均开设有滑槽112,方形框111的两侧在滑槽112的内侧滑动,方形框111通过气缸组件驱动移动。
76.具体的,当管料被送入固定组件中时,首先管料插入支撑柱104的外侧,且管料头端抵在底板105上,管料的一侧与固定弧形板106相互接触,此时通过气缸组件推动方形框111,方形框111带动若干滚轮110沿着楔块三109的斜面移动,由于方形框111的两侧陷在两侧的滑槽112内滑动,使得滚轮110滚动的同时,推动楔块三109下降,楔块三109推动活动弧形板107,在伸缩杆一的导向作用下,活动弧形板107下降,配合固定弧形板106,将管料夹紧在支撑柱104的外侧,需要松开时,控制气缸组件拉回方形框111,在弹簧件的复位作用下,使得活动弧形板107回到原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设计较为合理。
77.支撑柱104在内侧对管料进行支撑,防止其在夹紧或在折弯过程中变形,提升稳定性方便之后切断组件进行切断工作和打磨组件2进行打磨工作,最后便于折弯部101进行折弯成型,实用性强;
78.切断组件设置于折弯座102与导料座8的交接处,切断组件包括有旋转切刀9和支撑刀架901,旋转切刀9设置于支撑刀架901内,支撑刀架901外侧两端滑动配合有固定框902,固定框902固定在导料座8的下端,固定框9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四904,气缸四904驱动支撑刀架901移动,导料座8靠近折弯座10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二801,伸缩杆二80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件,伸缩杆二80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板802,移动板80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折弯座102相对一端同理设置。
79.具体的,当管料的头端被固定组件固定好之后,通过气缸四904推动支撑刀架901移动,支撑刀架901带动旋转切刀9上升,对若干管料进行切断,旋转切刀9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在导料座8和折弯座102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二801、弹簧件和移动板802,两移动板802之间的间距刚好便于旋转切刀9通过,伸缩杆二801和移动板802可对从通孔中通过的管料进行支撑,防止切断处的管料弯曲变形,提高切断的稳定性;
80.提升机构6包括有若干支撑脚601,支撑脚6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板604,隔板604与固定框902固定连接,隔板6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二602,气缸二602用于驱动折弯座102,隔板6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05,固定柱605的上端与折弯座102相互接触,隔板604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伸缩柱603,伸缩柱603的上端与折弯座102相连接,折弯座102的下侧与打磨部二相连接,导料座8的上侧与打磨部一相连接。
81.具体的,当管料被切断之后,形成一个短管件和相应两个切断面,短管件位于折弯座102上,头端被固定组件夹持住,随后通过气缸二602推动折弯座102上升,伸缩柱603作导
向,使得折弯座102带着管件上升,将管件的切断面和管料的切断面错开,其中,打磨部二设置在折弯座102底部,随着气缸二602的推动一起上升,直到两切断面都对应好相应的打磨部时,气缸二602停止提升,以便打磨部一对管件,打磨部二对管料同时进行打磨;
82.打磨部一包括有竖板202,竖板202固定在导料座8的上端,竖板202的一侧设置有横板203,横板20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组打磨头204,横板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推板208,打磨头204由电机组件驱动旋转,竖板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三205,气缸三205用于驱动横板203移动,齿条部包括有齿条一206和齿条二207,横板203的两端与齿条一206固定连接,齿条一206的下端与齿轮201相互啮合,固定框90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板209,齿轮201与延长板209转动连接;
83.打磨部二同理设置有横板203、打磨头204和推板208,横板203与折弯座102滑动配合,齿条二207固定在横板203的两端,齿条二207与齿轮201对应设置。
84.具体的,当打磨部和相应的切断面对应好之后,此时的齿条二207也上升至与齿轮201相互啮合的位置,通过打磨部一中的气缸三205推动横板203、推板208、齿条一206和若干打磨头204进行移动,此时齿条一206与齿轮201啮合,齿轮201旋转与齿条二207啮合,使得齿条二207与齿条一206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打磨部的打磨头204同时对两个切断面进行打磨,节省多余的驱动组件的成本,且同步性能好;
85.设置推板208先推动移动板802,弹簧件被压缩,从而将两切断面完全显露出来,便于打磨头204进行打磨;
86.打磨时,由于固定组件将管件的一端进行固定,且移动板802套在管件的外侧,因此对管件进行支撑,避免打磨造成振动,导致打磨偏移,而管料的一侧设置棘轮机构对其支撑,同样保证了打磨的稳定性。
87.支撑柱104的中心贯穿设置有卸料孔401,底板105同样开设有卸料孔401,卸料组件4包括有卸料杆402,卸料杆402通过气缸组件驱动移动,卸料杆402贯穿卸料孔401将成型件推入收料组件7中。
88.具体的,当折弯部101将管件折弯成型之后,此时折弯部101的弯曲面正好对准收料组件7中(如图2所示),此时的固定组件将u型管松开,通过气缸组件驱动卸料杆402,穿入卸料孔401中,从而推动成型的u型管内部,将其推出,不会对u型管的表面造成影响,最后落入收料组件7中,完成收料。
8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含义。
9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干衣机热交换器用u型管加工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