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及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8:4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及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2.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其控制方式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同,容易被驾驶者学习,而且,电动滑板车具有结构简单、车轮小、轻巧、携带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滑板车作为交通工具。
3.现有的电动滑板车,主要包括车架和由电机驱动的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前车身组件和踏板组件,所述轮组件包括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踏板组件的尾端设置有尾灯。目前,一种较具代表性的尾灯安装结构为:其通过设置有后连接架、后减震架和挡泥板,后减震架的前端固设于踏板组件的后端,后连接架的前端与踏板组件铰接,后端连接后轮体的轮轴,后连接架和后减震架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在后减震架或挡泥板或其他的部件上方装设尾灯,以保证尾灯可以从电动滑板车后方清楚地被看见,例如:将尾灯总成设置在挡泥板的末端,具体而言是在挡泥板的末端处顶部位置成型设有朝后敞口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从挡泥板的后侧延伸至挡泥板的两侧,透光罩封闭于安装槽的槽口,以形成用来容纳导光元件的容置区域。由于该种尾灯是位于后减震架或挡泥板或其他的部件上方,虽然有透光罩将尾灯罩住,但是,透光罩完全露于后减震架或挡泥板或其他的部件的外部,仍然存在防水难度较大的问题。而且,透光罩存在直接与外物接触形成碰撞的隐患,导致尾灯因碰撞受损的风险较大。
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及电动滑板车,其有利于提高车后灯组件的防水作用,而且,利用帽檐对车后灯组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7.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包括有设置于滑板车车体后部的连接件和车后灯组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向后超出所述连接件的后端以形成第一帽檐,所述车后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帽檐下且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的左、右侧均超出所述连接件的相应左、右端以分别形成第二帽檐,所述车后灯组件具有主体发光区和自所述主体发光区左、右侧沿侧向延伸的左侧发光区、右侧发光区,所述主体发光区位于所述第一帽檐下,所述左侧发光区、右侧发光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帽檐下。便于加宽发光区域的布置,尤其是能够提高左侧发光区、右侧发光区的发光可视效果。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帽檐的外侧边向下延伸设置呈侧向遮盖状,所述第
二帽檐的外侧边上形成有侧向避让缺口,所述左侧发光区、右侧发光区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避让缺口。如此,扩大光线照射区,进一步加强左侧发光区、右侧发光区的可视效果。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后灯组件包括有壳体、用于指示车辆刹车状态的第一发光单元、用于指示车辆左转状态的第二发光单元、用于指示车辆右转状态的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左、右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发光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左侧发光区,所述第三发光单元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右侧发光区。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后灯组件还包括支撑架、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灯带、设置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灯带以及设置有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三灯带,所述支撑架上对应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灯带、第二灯带以及第三灯带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及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呈弧形。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为位于所述第一帽檐下且自前往后渐高式延伸的斜面,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呈自前往后渐高式延伸的弧形,且分别自所述左侧发光区、右侧发光区朝向所述主体发光区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第三支撑面; 以及,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灯罩,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灯罩适配于所述支撑架。其结构设计巧妙,利用支撑架上的多个特别结构的支撑面,便于将第一灯带、第二灯带以及第三灯带安装定位,同时,其发光面能够更好地兼顾往后方照射、左侧照射、右侧照射和稍朝下照射等需求,有利于提高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的照射可视效果。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表面设置有红色区,所述红色区位于所述车后灯组件的光线照射范围内。如此,当车后灯组件发光时,其光线还照射到红色区,利用红色区起到加强车后灯组件光线醒目效果,使得后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车后灯组件。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段,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支撑段的后端上方,所述第一帽檐位于所述支撑段的后方。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朝向所述支撑段弧形延伸的延伸段,所述盖板朝前盖合于所述延伸段。弧形延伸的延伸段,便于更好地布置车后灯安装结构,同时,也便于车后灯组件的照射区能够更好地兼顾正常照射使用和朝向减震器照射。
16.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架和由电机驱动的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前车身组件和踏板组件,所述轮组件包括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踏板组件的尾端设置有车后灯安装结构,所述车后灯安装结构为前面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连接件上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向后超出连接件的后端以形成第一帽檐,如此,将车后灯组件收容于第一帽檐下,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而且,第一帽檐的遮挡保护,避免车后灯组件直接与外物接触形成碰撞,减少车后灯组件因碰撞受损的可能,相较而言,盖板比车后灯组件的耐碰撞能力更强,因此,将车后灯组件设置于第一帽檐下,也有利于提高整个车后灯安装结构的耐用性,以及,由于所述车后灯组件设与所述盖板可
拆卸连接,便于对车后灯组件进行检修更换。
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侧视图;
20.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俯视图的局部示图(仅示出后轮组件、车后灯安装结构及踏板组件的后段局部结构);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组装立体示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含减震弹簧的简单示意结构以及车后灯组件的照射光线示意方向);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分解示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另一分解示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盖板、连接件的组装结构示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截面图;
28.图10是图9中a处局部放大示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壳体、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的分解示图;
30.图12是图4中k向视图;
31.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的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的侧视图。
32.附图标识说明:
33.车身组件1、踏板组件2、前轮组件3、后轮组件4、后轮401、车后灯安装结构5、连接件10、延伸段11、轴孔111、支撑段12、盖板20、第一帽檐201、第二帽檐202、第二帽檐的外侧边2021、侧向避让缺口203、车后灯组件30、底壳31、第二安装槽3101、第三安装槽3102、延伸部311、缺口312、环形装配边313、第一发光单元32、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灯罩35、加长部351、支撑架36、第一支撑面361、第二支撑面362、第三支撑面363、主体发光区301、左侧发光区302、右侧发光区303、减震弹簧40、装配槽50。
具体实施方式
34.请参照图1至图1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架和由电机驱动的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前车身组件1和踏板组件2,所述轮组件包括前轮组件3和后轮组件4,所述踏板组件2的尾端设
置有车后灯安装结构5。所述车架、轮组件的结构不作限定,均可采用常规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中,重点介绍其车后灯安装结构5:
37.如图2至图11所示,一种电动滑板车的车后灯安装结构,包括有连接件10、盖板20和车后灯组件30,所述连接件10和车后灯组件30均设置于滑板车车体后部,所述盖板20设于连接件10上,所述盖板20向后超出连接件10的后端以形成第一帽檐201,所述车后灯组件30设置于第一帽檐201下且与盖板20连接,其将车后灯组件30收容于第一帽檐201下,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而且,第一帽檐201的遮挡保护,避免车后灯组件30直接与外物接触形成碰撞。
38.所述盖板20分别连接于连接件10和车后灯组件30的顶部,通过将盖板20分体设置连接于连接件10上,一方面,连接件10不需要设计得较大,采用原有连接件结构亦可,连接件10的模具不需太大,模具成本可控,另一方面,单独的盖板20,其结构设计更加灵活,形状/选材均较为方便,不必受限于连接件10,更好地满足车后灯组件30的安装应用需求,同样地,连接件10主要用于安装减震器,在设计连接件10时考虑其主要用途即可。优选地,所述车后灯组件30可拆卸式安装于盖板20的下方,方便维修、更换。在实际设计制作时,所述车后灯组件30和盖板20其中之一设置有插槽,另一设置有配合的插件,所述插件与插槽两者可拆卸式安装;或者,所述车后灯组件30和盖板20可拆卸式卡扣连接;或者,所述车后灯组件30和盖板20可拆卸式螺丝连接,从图6可以看出,在下述延伸段11的后端顶部、车后灯组件30的壳体顶部,均设置有若干螺丝孔,相应地,盖板20上设置有相应的连接孔,在盖板20的顶部通过若干螺丝穿过相应连接孔、螺丝孔,实现盖板20分别连接于延伸段11的后端顶部、车后灯组件30的壳体顶部;或者其它可拆卸式安装方式(例如磁吸方式)亦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39.如图2,以及,图4至图7所示,所述连接件10包括支撑段12,所述盖板20盖合于所述支撑段12的后端上方,所述第一帽檐201位于所述支撑段12的后方。所述连接件10还包括朝向所述支撑段12弧形延伸的延伸段11,所述盖板20朝前盖合于所述延伸段11,加宽区域,方便部分骑行者习惯性脚踏该区域,所述盖板20是单独设计制作,其形状可灵活设计,例如盖板20的前段区域的形状可以更好地满足脚踏需求。
40.所述连接件10的延伸段11上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表面设置有红色区,所述红色区位于车后灯组件30的光线照射范围内。利用弧形延伸的延伸段11,便于更好地布置车后灯安装结构,便于车后灯组件30的照射区能够更好地兼顾正常照射使用和朝向减震器的减震弹簧40照射。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包括有减震弹簧40,所述减震弹簧40的表面设置有红色区,所述红色区位于车后灯组件30的光线照射范围内,如此,当车后灯组件30发光时,其光线还照射到红色区,利用红色区起到加强车后灯组件30光线醒目效果,使得后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车后灯组件30,其设计较为巧妙,借助原本需用到的减震弹簧40来提高加强车后灯组件30光效,通常减震弹簧40的尺寸较大,可以提供足够表面用于反射光线,而且,易于生产制作,只需将原减震弹簧40的表面颜色改为红色即可。优选地,所述红色区覆盖减震弹簧40的整个表面,进一步加强醒目效果。如图5所示,所述减震弹簧40的上端对应位于车后灯组件30的前侧,所述减震弹簧40自上而下往后斜向延伸设置,以使减震弹簧40的后侧表面以倾斜状朝向车后灯组件30的发光侧,如此,增大有效反光面积,醒目效果更好。若选用筒体式的减震器,在其筒身表面设置红色区即可。
41.如图3至图4,以及,图6至图12所示,所述盖板20的左、右侧均超出连接件10的相应左、右端以分别形成第二帽檐202,所述第二帽檐202的外侧边2021向下延伸设置呈侧向遮盖状,所述第二帽檐的外侧边2021上形成有侧向避让缺口203。所述车后灯组件30具有主体发光区301和自所述主体发光区301左、右侧沿侧向延伸的左侧发光区302、右侧发光区303,所述主体发光区301位于所述第一帽檐201下,所述左侧发光区302、右侧发光区30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帽檐202下,所述左侧发光区302、右侧发光区303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避让缺口203,便于加宽发光区域的布置,尤其是能够提高左侧发光区302、右侧发光区303的发光可视效果,使用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的光线自侧向避让缺口203发出。
42.所述车后灯组件30包括有壳体、用于指示车辆刹车状态的第一发光单元32、用于指示车辆左转状态的第二发光单元33、用于指示车辆右转状态的第三发光单元34,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2、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2、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三者是分别独立与pcb板连接控制的,三者任一故障互不影响。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2的左、右侧,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2设置于所述主体发光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左侧发光区,所述第三发光单元3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右侧发光区。所述车后灯组件还包括支撑架36、设置有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2的第一灯带、设置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的第二灯带以及设置有所述第三发光单元34的第三灯带,所述支撑架36上对应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灯带、第二灯带以及第三灯带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3101以及第三安装槽3102,所述第二安装槽3101和第三安装槽3102呈弧形;所述支撑架36具有第一支撑面361、第二支撑面362、第三支撑面363;所述第一支撑面361为位于所述第一帽檐201下且自前往后渐高式延伸的斜面,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61上;所述第二支撑面362和第三支撑面363呈自前往后渐高式延伸的弧形,且分别自所述左侧发光区302、右侧发光区303朝向所述主体发光区301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槽3101和第三安装槽3102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撑面362。其结构设计巧妙,利用支撑架36上的多个特别结构的支撑面,便于将第一灯带、第二灯带以及第三灯带安装定位,同时,其发光面能够更好地兼顾往后方照射、左侧照射、右侧照射和稍朝下照射等需求,例如:用于指示车辆刹车状态的第一发光单元32主要是往后方照射和稍朝下照射,用于指示车辆左转状态的第二发光单元33主要是部分往后方照射和往左照射,用于指示车辆右转状态的第三发光单元34主要是部分往后方照射和往右照射,当然,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也会稍朝下照射,第一发光单元32、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也均会有稍朝上照射的光线;有利于提高第一发光单元32、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的照射可视效果。
43.所述壳体包括底壳31和灯罩35,所述支撑架36连接于所述底壳31,所述灯罩35适配于所述支撑架36的底部以形成罩设。所述灯罩35罩设于第一发光单元32、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的发光侧,通常,车后灯组件30完全防水设计,将灯罩35与底壳31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吻合;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超出位于车后灯组件30后方的后轮401的相应左、右端,如此,保证在后侧能看到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
44.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的发光面呈往左延伸且朝左外凸的圆弧形,所述第三发光单元34的发光面呈往右延伸且朝右外凸的圆弧形,以扩大光线照射区,进一步提升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的发光可视效果。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安装于延伸
段11的靠后端位置,在延伸段11的靠后端位置设置有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轴,所述延伸段11的靠后端位置预防留有轴孔111供连接轴穿设(图10中虚线为轴孔111所在轴向方向示意),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通过连接轴铰接于(或者固定连接,即不可转动)延伸段11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位于或者大致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转轴的居中位置与该圆周的圆心重合或者大致重合,如此,车后灯组件30的光线朝向减震弹簧40的照射效果更为理想。
45.将底壳31的前端左、右侧均往前延伸有延伸部311,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沿相应左、右侧的延伸部311延伸布置;所述底壳31的底部凸设有环形装配边313,所述环形装配边313与第二帽檐202之间形成有装配槽50,所述灯罩35插入装配槽50内定位,使得灯罩35组装定位较方便,也便于拆装灯罩35,方便对第一发光单元32(通常为刹车灯)、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进行检修、更换。因此,利用左、右侧的延伸部311来加宽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的布置面积,使得第二发光单元33往左前方弧形延伸的长度更长,同样地,使得第三发光单元34往右前方弧形延伸的长度更长,有利于提高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的可视效果。而延伸段11的后端伸入左、右侧的延伸部311之间缺口312内,达成紧凑布置。相应地,所述灯罩35也设计有与延伸部311对应的加长部351与底壳31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吻合,车后灯组件30的电连接线缆(主要用于供电、信号控制等)可于加长部351的前端伸出,并经连接件10的底部布线。
46.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2、第二发光单元33、第三发光单元34的灯体均具有自前往后渐高式延伸的发光面,发光面便于兼顾往后方照射和光线照射到下方的减震弹簧40。
47.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盖板20盖设于连接件10的后端上方,并向后超出连接件10的后端以形成第一帽檐,所述车后灯组件30设置于第一帽檐下与盖板20可拆卸连接定位,如此,将车后灯组件30收容于第一帽檐下,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而且,第一帽檐的遮挡保护,避免车后灯组件30直接与外物接触形成碰撞,减少车后灯组件30因碰撞受损的可能,相较而言,盖板20比车后灯组件30的耐碰撞能力更强,因此,将车后灯组件30设置于第一帽檐下,也有利于提高整个车后灯组件30结构的耐用性。以及,由于所述车后灯组件设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便于对车后灯组件进行检修更换。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