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08:0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造纸行业,纸卷的搬运通常需要依赖叉车、升降机、输送带等多种搬运设备的协同作业,才能将纸卷运送到指定位置。目前,在造纸行业缺少一种能够实现移动、升降、运输等功能为一体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送装置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移动运输机构、基座、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滑移机构、安装于所述滑移机构的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具有对应所述移动运输机构的配合位,所述移动运输机构抵达所述配合位时,所述升降支撑装置能带动所述移动运输机构沿所述滑移机构移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可选的,所述升降支撑装置中设置有作为所述配合位的驻道,所述移动运输机构进入所述驻道时,所述升降支撑装置能带动所述移动运输机构沿所述滑移机构移动。
8.可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豁口,所述移动运输机构通过所述豁口进入所述驻道。
9.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面对的立架,各所述立架分别布置于所述滑移机构的滑移方向的两侧,所述豁口设于其中一侧的所述立架上。
10.可选的,还包括可滑移地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遮盖件,所述遮盖件沿所述滑移机构的滑移方向布置,且遮盖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遮盖件与所述滑移机构驱动连接。
11.可选的,所述遮盖件为卷帘,所述卷帘与所述滑移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卷帘的第一端与一侧的所述立架可滑移地连接,所述所述卷帘的第二端与另一侧的所述立架可滑移地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立架上设有滑槽,所述遮盖件可滑移地连接在所述滑槽上。
13.可选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滑移切换机构,所述滑移切换机构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抵达或离开所述豁口,所述第一滑轨沿垂直于所述滑移机构的滑移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滑移机构的滑移方向布置;
14.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轨抵达所述豁口时,所述移动运输机构能通过所述第一滑轨导向抵达所述升降支撑装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滑轨抵达所述豁口时,所述遮盖件能够与所述第二滑轨滑移配合。
15.可选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移架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移架体上的滚动件、
以及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导轨,所述滑移架体通过所述滚动件在所述导轨上滑移。
16.可选的,所述滑移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滑移架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滑移地套装于所述导轨。
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移动运输机构、基座、可滑移地安装于基座的滑移机构、安装于滑移机构的升降支撑装置,升降支撑装置具有对应移动运输机构的配合位,移动运输机构抵达配合位时,升降支撑装置能带动移动运输机构沿滑移机构移动。
19.其中,待运送物料置于移动运输机构上。移动运输机构能够带动待运送物料从初始位置抵达/进入升降支撑装置上的配合位,并与升降支撑装置一同运动。升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停靠在配合位上的移动运输机构,并带动移动运输机构升降。升降支撑装置安装在滑移机构上,通过滑移机构带动升降支撑装置和移动运输机构在基座上移动。使用时,移动运输机构带动待运送物料驶入输送装置,并停靠在升降支撑装置上的配合位。升降支撑装置带动移动运输机构和待运送物料升降至指定高度;滑移机构带动移动运输机构和待运送物料移动至指定位置。相比于现有的输送方式,本技术的输送装置集合了对待运送物料的移动、升降等搬运功能,并使移动、升降等搬运功能为一体,不需多台设备的协同作业,既能完成对待运送物料的搬运目的。本技术的输送装置具有功能多样,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遮盖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滑移机构和升降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滑移机构和升降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滑移切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0.1、移动运输机构;
ꢀꢀꢀꢀꢀꢀꢀꢀꢀꢀꢀꢀ
2、基座;
31.21、豁口;
ꢀꢀꢀꢀꢀꢀꢀꢀꢀꢀꢀꢀꢀꢀꢀꢀꢀꢀꢀ
22、立架;
32.3、滑移机构;
ꢀꢀꢀꢀꢀꢀꢀꢀꢀꢀꢀꢀꢀꢀꢀꢀ
31、滑移架体;
33.32、滚动件;
ꢀꢀꢀꢀꢀꢀꢀꢀꢀꢀꢀꢀꢀꢀꢀꢀꢀ
33、导轨;
34.34、滑块;
ꢀꢀꢀꢀꢀꢀꢀꢀꢀꢀꢀꢀꢀꢀꢀꢀꢀꢀꢀ
4、升降支撑装置;
35.41、驻道;
ꢀꢀꢀꢀꢀꢀꢀꢀꢀꢀꢀꢀꢀꢀꢀꢀꢀꢀꢀ
5、遮盖件;
36.6、滑移切换机构;
ꢀꢀꢀꢀꢀꢀꢀꢀꢀꢀꢀꢀ
61、驱动件;
37.62、第一滑轨;
ꢀꢀꢀꢀꢀꢀꢀꢀꢀꢀꢀꢀꢀꢀꢀ
63、第二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移动运输机构1、基座2、可滑移地安装于基座2的滑移机构3、安装于滑移机构3的升降支撑装置4,升降支撑装置4具有对应移动运输机构1的配合位,移动运输机构1抵达配合位时,升降支撑装置4能带动移动运输机构1沿滑移机构3移动。
43.其中,待运送物料置于移动运输机构1上。移动运输机构1能够带动待运送物料从初始位置(输送装置以外的位置,例如生产线的出料位置或者仓储位置等)抵达/进入升降支撑装置4上的配合位,并与升降支撑装置4一同运动。升降支撑装置4用于支撑停靠在配合位上的移动运输机构1,并带动移动运输机构1升降。升降支撑装置4安装在滑移机构3上,通过滑移机构3带动升降支撑装置4和移动运输机构1在基座2上移动。
44.使用时,移动运输机构1带动待运送物料(例如纸卷、纸垛等)驶入输送装置,并停靠在升降支撑装置4上的配合位。升降支撑装置4带动移动运输机构1和待运送物料升降至指定高度;滑移机构3带动移动运输机构1和待运送物料移动至指定位置。相比于现有的输送方式,本技术的输送装置集合了对待运送物料的移动、升降等搬运功能,并使移动、升降等搬运功能为一体,不需多台设备的协同作业,既能完成对待运送物料的搬运目的。本技术的输送装置具有功能多样,实用性强等优点。
45.具体的,在造纸行业中,移动运输机构1一般为动力小车。动力小车是一种用于纸卷整线输送的现有设备。动力小车上设有v型面板,用于放置纸卷。动力小车依靠其底部的摩擦条与驱动链条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动力小车的移动。
46.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支撑装置4中设置有作为配合位的驻道41,移动运输机构1进入驻道41时,升降支撑装置4能带动移动运输机构1沿滑移机构3移动。
47.其中,驻道41为设置在升降支撑装置4顶端的凹槽/通道。驻道41的一侧具有开口,移动运输机构1从开口处进入驻道41。并且,驻道41的截面轮廓与移动运输机构1的截面轮廓对应。当移动运输机构1进入驻道41时,驻道41能够对停靠的移动运输机构1起到支撑、扶持等作用。
48.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支撑装置4包括升降驱动件、与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的升降架和安装于升降架上的升降台。
49.其中,升降驱动件可以为液压/气压杆、电动推杆等。升降架可以为剪叉式升降架。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架升降。驻道41设置在升降台上,升降台随升降架的升降而升降。
50.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2上设有豁口21,移动运输机构1通过豁口21进入驻道41。
51.由于移动运输机构1需要从输送装置以外的位置抵达/进入升降支撑装置4上的配合位,基座2会对移动运输机构1的运动产生干涉。因此,在基座2上设有豁口21,便于移动运输机构1通过该豁口21抵达/进入驻道41。
52.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2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面对的立架22,各立架22分别布置于滑移机构3的滑移方向的两侧,豁口21设于其中一侧的立架22上。
53.具体的,各立架22分别布置在滑移机构3的滑移方向的左侧或右侧。滑移机构3在两侧的立架22之间滑移。其中,豁口21设于左侧还是右侧的立架22上,具体需要结合移动运输机构1进入配合位的方向设置。
5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可滑移地连接在基座2上的遮盖件5,遮盖件5沿滑移机构3的滑移方向布置,且遮盖于基座2上,遮盖件5与滑移机构3驱动连接。
55.由于输送装置在使用时,基座2通常安装于工作面(例如地面)以下,工作面上会形成深坑,增加了人员在工作面行走的危险。通过设置遮盖件5遮盖于基座2上,能够避免工作面上形成深坑,防止人员掉落。遮盖件5与滑移机构3驱动连接,滑移机构3在移动时,能够带动遮盖件5移动,使遮盖件5始终与滑移机构3的位置配合。
5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遮盖件5为卷帘,卷帘与滑移机构3驱动连接,卷帘的第一端与一侧的立架22可滑移地连接,卷帘的第二端与另一侧的立架22可滑移地连接。
57.其中,卷帘至少为两片,其中一片布置在滑移机构3移动方向的前侧,另一片布置在滑移机构3移动方向的后侧。卷帘的第一端与滑移机构3左侧的立架22可滑移地连接,卷帘的第二端与滑移机构3右侧的立架22可滑移地连接。卷帘随滑移机构3的移动伸出或卷收。
58.在一个实施例中,立架22上设有滑槽,遮盖件5可滑移地连接在滑槽上。滑槽能够对遮盖件5起到滑移导向作用,使遮盖件5在立架22上的滑移更加稳定。
59.如图6和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基座2上的滑移切换机构6,滑移切换机构6包括驱动件61、与驱动件61驱动连接的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驱动件61用于驱动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抵达或离开豁口21,第一滑轨62沿垂直于滑移机构3的滑移方向布置,第二滑轨63沿滑移机构3的滑移方向布置;
60.驱动件61驱动第一滑轨62抵达豁口21时,移动运输机构1能通过第一滑轨62导向抵达升降支撑装置4;驱动件61驱动第二滑轨63抵达豁口21时,遮盖件5能够与第二滑轨63滑移配合。
61.其中,驱动件61可以为液压/气压杆、电动推杆、电机等。通过驱动件61切换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的位置,使豁口21既能满足移动运输机构1的通过,又能够保证遮盖件5
与第二滑轨63的滑移配合。
62.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滑移机构3包括滑移架体31、可转动地连接在滑移架体31上的滚动件32、以及安装于基座2上的导轨33,滑移架体31通过滚动件32在导轨33上滑移。
63.其中,滑移架体31为u字型架体。滑移架体31底部装有多个滚动件32,滚动件32具体可以为滚轮。滚轮与安装于基座2上的导轨33接触,滑移架体31通过滚轮在导轨33上滚动滑移。
64.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滑移机构3还包括安装于滑移架体31上的滑块34,滑块34可滑移地套装于导轨33。
65.其中,滑块34安装于滑移架体31的底部,滑块34的数量具有多个。滑块34上设有凹槽/通孔,凹槽/通孔的截面形状与导轨33的截面形状对应。例如,滑块34上设有t型槽,导轨33为工字轨。滑块34套装于导轨33上,t型槽于工字轨配合,能够防止滑块34在滑移时,从导轨33上脱离。
66.当升降支撑装置4在升高时,重心随之升高,升降支撑装置4容易发生失稳或侧翻等事故。因此,通过滑块34与导轨33的配合,将滑移架体31稳定地连接在导轨33上,防止升降支撑装置4发生失稳或侧翻,保障滑移机构3的稳定运行。
6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