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5:39: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


背景技术:

2.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3.在对筒形工件的外侧壁进行打磨时,需要通过夹具进行夹持固定;由于筒形工件的外侧主体需要打磨,使得夹具只能夹持在筒形工件一端外侧较小的区域,以尽量避免影响打磨。现有用于筒形的夹具通常仅仅通过卡爪夹持在筒形工件一端的外侧,由于筒形工件具有一定的长度,在对筒形工件的外侧壁进行打磨时,容易产生松动,夹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能够在夹持筒形工件一端的同时,内撑夹持所述筒形工件,夹持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包括:夹持机构和内撑机构;
6.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筒形工件的一端;
7.所述内撑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用于内撑夹持所述筒形工件;所述内撑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内撑组件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筒和滑槽座;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筒内;所述滑槽座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多个滑槽;所述内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杆和多个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内撑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撑块和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内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用于与所述筒形工件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其轴向来回移动,使得所述内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至所述滑槽座的外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器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直线电机。
10.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夹持组件以及依次连接的安装座、第二连接筒和连接座;所述第二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筒内;所述连接座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避让孔;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多个与所述避让孔配合使用的卡爪;所述卡爪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沿其轴向来回移动,使得所述卡爪能够张开或者收拢;当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卡爪张开时,所述卡爪的卡接部能够通过所述避让孔移动至所述连接座的外部;所述
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筒形工件的外侧壁抵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筒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传动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器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直线电机。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连接法兰,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避让孔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包括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和内撑机构;其中,所述内撑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内撑组件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筒和滑槽座;所述滑槽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滑槽;所述内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杆和多个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内撑块;所述内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通过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驱动器传动连接;使用时,将筒形工件套设在所述内撑机构的外侧,先通过所述夹持架构夹持所述筒形工件的一端,再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内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至与所述筒形工件的内侧壁抵接,在夹持所述筒形工件一端的同时,还能内撑夹持所述筒形工件,实现对所述筒形工件长度方向上两个不同位点的同时夹持,夹持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中夹持机构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夹持机构1的侧视图;
21.图4为图3夹持机构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2中夹持机构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夹持机构1中夹持组件1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图6中夹持组件15的俯视图;
25.图8为图6中夹持组件15的侧视图;
26.图9为图1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中内撑机构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图9中内撑机构2的侧视图;
28.图11为图10内撑机构2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图9中内撑机构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图12内撑机构2中内撑组件2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图13中内撑组件24的俯视图;
32.图15为图14内撑组件24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其中,1、夹持机构;11、安装座;111、连接法兰;12、第二连接筒;121、第二开口;13、第二安装板;131、通孔;14、第二驱动器;15、夹持组件;151、第二连接件;152、转轴;153、卡爪;154、卡接部;16、连接座;161、避让孔;2、内撑机构;21、第一安装板;22、第一连接筒;221、第一开口;23、第一驱动器;24、内撑组件;241、第一连接件;242、连接杆;243、内撑块;25、滑槽座;25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5.请参考图1和图9至图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包括:夹持机构1和内撑机构2;
36.夹持机构1用于夹持筒形工件的一端;
37.内撑机构2与夹持机构1固定连接,用于内撑夹持所述筒形工件;内撑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器23、内撑组件24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板21、第一连接筒22和滑槽座25;第一安装板21设置在夹持机构1上;第一驱动器23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1上,且位于第一连接筒22内;滑槽座25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多个滑槽251;内撑组件24包括第一连接件241、连接杆242和多个与滑槽251配合使用的内撑块243;连接杆242的两端分别与内撑块243和第一连接件241铰接;内撑块243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251内,用于与所述筒形工件的内侧壁抵接;第一驱动器23与第一连接件24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连接件241沿其轴向来回移动,使得内撑块243能够沿滑槽251移动至滑槽座25的外部。
38.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23为气缸,第一驱动器23的推杆与第一连接件241固定连接;当第一驱动器23的推杆往外推时,内撑块243沿滑槽251向外移动;当第一驱动器23的推杆向内收时,内撑块243沿滑槽251向内移动;第一连接筒2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21,方便设置第一驱动器23的连接管路。
39.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第一驱动器23还可以为液压缸或者直线电机。
40.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滑槽25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滑槽251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相应地,内撑块243的数量也为三个,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251内。
41.可以理解的是,滑槽251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五个等。
42.参考图2至图8,在本实施例,夹持机构1包括第二驱动器14、夹持组件15以及依次连接的安装座11、第二连接筒12和连接座16;第二驱动器14设置在安装座11上,且位于第二连接筒12内;连接座16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避让孔161;夹持组件15包括第二连接件151和多个与避让孔161配合使用的卡爪153;卡爪153通过转轴152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座16的内部,并与第二连接件151铰接;第二驱动器14与第二连接件15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连接件151沿其轴向来回移动,使得卡爪153能够张开或者收拢;当第二驱动器14驱动卡爪153张开时,卡爪153的卡接部154能够通过避让孔161移动至连接座16的外部;卡接部154用于与所述筒形工件的外侧壁抵接;需要夹持所述筒形工件的一端时,通过第二驱动器14驱动卡爪153张开至连接座16的外部,然后将所述筒形工件的一端移动至卡爪153之间,再通过第二驱动器14驱动卡爪153收拢至卡接部154分别与所述筒形工件一端的外侧壁抵接,实现对所述筒形工件一端的夹持。
43.具体地,夹持机构1还包括第二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3的一侧与第二连接筒1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连接座16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13上设置有通孔131;第二驱动器14通过通孔131与第二连接件151传动连接。
44.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器14为气缸;当第二驱动器14的推杆往外推时,卡爪153向外张开;当第二驱动器14的推杆往回收时,卡爪153向内收拢;第二连接筒12
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21,方便设置第二驱动器14的连接管路。
45.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第二驱动器14还可以为液压缸或者直线电机。
46.为了方便所述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安装座11上设置有连接法兰111;例如,可以通过连接法兰111将所述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连接在机器人的末端。
47.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避让孔16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避让孔161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相应地,卡爪153的数量为三个。
48.可以理解的是,避让孔161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五个等。
49.本实施例中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50.使用时,先通过第二驱动器14驱动卡爪153张开至连接座16的外部,然后将所述筒形工件套设在所述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外侧,并将筒形工件的一端移动至卡爪153之间,再通过第二驱动器14驱动卡爪153收拢至卡接部154分别与所述筒形工件一端的外侧壁抵接,实现对所述筒形工件一端的夹持;再通过第一驱动器23驱动内撑块243沿滑槽251移动至与所述筒形工件的内侧壁抵接,实现对所述筒形工件的内撑夹持;本实施例中用于筒形工件的夹具在夹持所述筒形工件一端的同时,还能内撑夹持所述筒形工件,实现对所述筒形工件长度方向上两个不同位点的同时夹持,夹持效果好。
51.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52.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5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