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水稻育秧盆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02:47: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合式水稻育秧盆。


背景技术:

2.水稻育秧技术是一种育秧的农业技术,这种育秧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秧龄短、秧苗壮,管理方便。可机插、人工手插,工效高,质量好。可育苗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省种、省水,经济效益高。适合于不同生产体制采用,水稻育秧时则需要通过相应的水稻育秧盆进行使用作业。
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6960899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水稻育秧盆,包括底座以及育苗盆组件;其底座为盆体结构,其上成型有用于对育苗盆组件进行支撑的立杆,立杆上连接有与盆体平行设置的营养液槽;而育苗盆组件包括子苗盆以及面盖,子苗盆包括多个,子苗盆为单独成型的可降解盆体,其盆缘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杆相匹配的支撑部,通过立杆在顶槽位置进行支撑并隔出有隔空空间,所述子苗盆的盆体底部和侧旁分别设置有能伸入底座盆体内以及营养液槽中的吸湿绳;所述面盖为整体成型,通过扣接件盖合于子苗盆上,盖合的面盖与子苗盆盆体之间预留有带育秧基质的夹层。但该装置及市面上的大多数此类水稻育秧盆整体的作业性能较为单一,无法更好的满足水稻育秧盆在水稻育秧期间的作业需求,虽然现有技术cn216960899u中能够提高水稻育秧的便利性,并方便进行水稻秧苗的机插育秧,但在作业期间是通过直接性的浇灌方式,使育秧盆无法达到组合培育期间的区分式浇水作业。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水稻育秧盆。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水稻育秧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2.技术方案
7.一种组合式水稻育秧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设置有集水室,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底部对接安装有与集水室连通的滤水结构,所述种植槽内通过对接结构对接安装有盆体,所述盆体的底部对接安装有与种植槽连通的溢流口,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集水室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盆体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盆体之间安装有四组隔板,所述安装筒内安装有延伸至集水室内的负压结构,所述安装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水腔,所述导水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喷洒结构。
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喷洒结构包括导气通道、喷洒头、手动止水阀,所述导水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导气通道,且导气通道上固定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手动止水阀,所述导气通道的底部对接安装有喷洒头。
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安装筒内高度安装有气筒,所述导水
腔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延伸至气筒内的活塞杆,所述安装筒内安置有与导水腔及集水室连通的导水管。
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滤水结构包括安装罩体、滤芯、下水头、进水口,所述种植槽的底部对接安装与集水室连通的下水头,所述下水头顶部对接安装有安装罩体,所述安装罩体内置有滤芯,所述安装罩体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口。
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对接套、对接座,所述种植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套,且对接套通过对接座与盆体安装连接。
12.3.有益效果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1、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安装筒上的负压结构与喷洒结构使育秧盆可以通过手动负压的方式实现了对多种培育植物的浇水作业,人员可以选择同步浇水与区分式两种浇水方式,通过负压式浇水作业,可以有效的保证培育土壤能够湿化的更加均匀,相比直接性的浇灌方式要更加有利于培育作业。
15.2、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盆体内的隔板使育秧盆可以同时对多种培育的植物或农作物进行培育作业,这种组拼式作业也不会造成培育物之间的影响,再通过种植槽内的滤水结构可以对育秧盆内的多余进行排出收集,这样既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简单过滤的水可以二次对育秧盆内的培育物进行后续的浇水滋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组合式水稻育秧盆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组合式水稻育秧盆中整体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组合式水稻育秧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组合式水稻育秧盆的滤水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组合式水稻育秧盆的负压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壳体;201、集水室;202、种植槽;3、盆体;4、安装筒;5、喷洒结构;501、导气通道;502、喷洒头;503、手动止水阀;6、负压结构;601、气筒;602、活塞杆;603、导水管;7、隔板;8、对接结构;9、滤水结构;901、安装罩体;902、滤芯;903、下水头;904、进水口;10、导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组合式水稻育秧盆,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壳体2,壳体2的内设置有集水室201,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种植槽202,种植槽202内通过对接结构8对接安装有盆体3,对接结构8包括对接套、对接座,种植槽2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套,且对接套通过对接座与盆体3安装连接,盆体3的底部对接安装有与种植槽202连通的溢流口,壳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集水室201连通的排水口,盆体3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筒4,安装筒4与盆体3之间安装有四组隔板7,安装筒4内安装有延伸至集水室201内的负压结构6。
24.本实施方式中,在准备作业期间,人员将壳体2通过底座1放置在作业位置,再将盆
体3通过对接结构8实现与种植槽202之间进行对接,对接完毕,也使得负压结构6与集水室201之间完成对接,然后人员将种植的土壤填充在盆体3内,并且在隔板7的分隔下,达到了四等分空间的效果,人员在这四个种植空间内种植不同的植物,并且初始几次上水需要人员进行直接上水作业,盆体3内的水会积攒导入到集水室201内,以后浇水则通过负压结构6进行助力作业。
25.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和图4所示,种植槽202的底部对接安装有与集水室201连通的滤水结构9,滤水结构9包括安装罩体901、滤芯902、下水头903、进水口904,种植槽202的底部对接安装与集水室201连通的下水头903,下水头903顶部对接安装有安装罩体901,安装罩体901内置有滤芯902,安装罩体901上均匀分布有进水口904。
26.本实施方式中,作业期间,盆体3内在进行初步浇水后,盆体3内积攒的水会通过滤水结构9进行过滤再次导入到集水室201内,盆体3通过溢流口将土壤内的多余水分导致种植槽202,随着种植槽202内水量的增加,会蔓延至进水口904,通过进水口904导入到安装罩体901内,然后通过安装罩体901内的滤芯902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下水头903导入到集水室201内部,完成对水的收集作业。通过盆体3内的隔板7使育秧盆可以同时对多种培育的植物或农作物进行培育作业,这种组拼式作业也不会造成培育物之间的影响,再通过种植槽202内的滤水结构9可以对育秧盆内的多余进行排出收集,这样既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简单过滤的水可以二次对育秧盆内的培育物进行后续的浇水滋生。
27.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安装筒4内高度安装有气筒601,导水腔10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延伸至气筒601内的活塞杆602,安装筒4内安置有与导水腔10及集水室201连通的导水管603。
28.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业期间,人员通过抽拉气筒601内的活塞杆602,使气筒601内产生负压,由于气筒601与集水室201使连通,所以集水室201内会产生相应的负压,届时在压强的作用下,集水室201积攒的水会通过导水管603导入到导水腔10内部,并通过导水腔10在导入到喷洒组件中。
29.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和图5所示,安装筒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水腔10,导水腔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喷洒结构5,喷洒结构5包括导气通道501、喷洒头502、手动止水阀503,导水腔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导气通道501,且导气通道501上固定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手动止水阀503,导气通道501的底部对接安装有喷洒头502。
30.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业期间,导水腔10内水会随即进入到导气通道501内部,届时,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浇水需求决定是否打开导气通道501上的手动止水阀503,对培育物进行区分浇水,打开手动止水阀503上的导气通道501会通过喷洒头502对下方的培育物进行喷水作业,实现培育作业。通过安装筒4上的负压结构6与喷洒结构5使育秧盆可以通过手动负压的方式实现了对多种培育植物的浇水作业,人员可以选择同步浇水与区分式两种浇水方式,通过负压式浇水作业,可以有效的保证培育土壤能够湿化的更加均匀,相比直接性的浇灌方式要更加有利于培育作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