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00:56: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


背景技术:

2.在电气工程或电气维修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现场尺寸进行现场折弯,传统操作是采用台虎钳,夹紧后采用大锤锤击折弯,极易损伤铜母排表面光洁度,折弯处呈现直角弯,造成铜母排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上线运行后,在电磁振动的工况下长时间运行,存在铜母排折弯处易发生断裂的安全隐患。
3.因此,需要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卡板,卡板的底部安装配电铜母排的第一端,配电铜母排的第二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夹紧板,夹紧板通过螺栓连接,顶部的夹紧板上焊接有压杆,用以通过压杆将配电铜母排折弯。
6.具体的是,所述卡板为凸型结构。
7.具体的是,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部设有支撑腿。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人员通过操作压杆,省时省力,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10.2)避免了锤击时,掉锤头伤人的安全风险,提供员工作业安全保障;
11.3)实现了电气规范施工,从本质安全上,消除了铜母排因不规范施工造成的铜母排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运行时配电铜母排折弯处易断裂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固定平台;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卡板;5-夹紧板;6-压杆;7-配电铜母排;8-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如图1所示,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包括固定平台1,固定平台1上设有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卡板4,卡板4的底部安装配电铜母排7的第一端,配电铜母排7的第二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夹紧板5,夹紧板5通过螺栓连接,顶部的夹紧板5上焊接有压杆6,用以通过压杆6将配电铜母排7折弯。
16.卡板4为凸型结构,固定平台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8。
17.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
18.1.采用150mm宽、1800mm长的槽钢及4根长1200mm钢管,制作一个带腿的固定平台1,在平台两侧各焊接全丝扣螺丝杆一颗。
19.2.准备一块8mm厚、60mm宽的卡板4,依据螺丝杆的间距在卡板4两端打孔。
20.3.准备两块8mm厚、60mm宽的钢板和一根长1500mm的钢管,在其中一块钢板上焊接钢管,作为夹紧板5和压杆6。
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需对配电铜母排7折弯时,将铜母排放置在固定平台1上,用卡板4固定好,上紧螺母后,向下压压杆6,到达铜母排需要角度即可。
2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3.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卡板,卡板的底部安装配电铜母排的第一端,配电铜母排的第二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夹紧板,夹紧板通过螺栓连接,顶部的夹紧板上焊接有压杆,用以通过压杆将配电铜母排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为凸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部设有支撑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铜母排折弯器,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卡板,卡板的底部安装配电铜母排的第一端,配电铜母排的第二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夹紧板,夹紧板通过螺栓连接,顶部的夹紧板上焊接有压杆,用以通过压杆将配电铜母排折弯;人员通过操作压杆,省时省力,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避免了锤击时,掉锤头伤人的安全风险,提供员工作业安全保障;实现了电气规范施工,从本质安全上,消除了铜母排因不规范施工造成的铜母排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运行时配电铜母排折弯处易断裂的安全隐患。时配电铜母排折弯处易断裂的安全隐患。时配电铜母排折弯处易断裂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何卫东 董旺玉 杨杰 齐国栋 王波 路凤凤 杨秀玲 马立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