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喷头的制作方法

2022-12-30 23:50: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喷头。


背景技术:

2.抽拉式水龙头喷头的抽拉式水龙头的重要部件,它决定了水龙头的出水方式与出水均匀度。现有的抽拉式水龙头喷头只有大小水两档调节与启停操作,没有喷水功能,对于需要喷水冲洗的消费者来说,使用不方便,同时现有的抽拉式水龙头喷头的调节结构复杂,出水调节操作手感不好,消费者体验不佳。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调节结构简单、具有喷水功能的抽拉式水龙头喷头。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喷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一主体,所述主体底部的外侧卡接有一分水盖,所述分水盖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喷水孔与若干外出水孔,所述分水盖的内侧设有一内出水孔,所述内出水孔安装有一出水滤嘴,所述主体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活塞座、第二活塞座及第三活塞座,所述第一活塞座、第二活塞座及第三活塞座分别安装有第一控水活塞、第二控水活塞及第三控水活塞,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一进水接口,所述主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供所述第一控水活塞、第二控水活塞及第三控水活塞套设的第一分水腔、第二分水腔及第三分水腔,所述第一分水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进水接口连通的第一上过水通道,所述第二分水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分水腔连通的第一下过水通道,所述第二分水腔底部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喷水孔连通的第二下前过水通道,所述第二分水腔底部的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分水腔顶部连通的第二下后过水通道,所述第三分水腔底部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外出水孔连通的第三下前过水通道,所述第三分水腔底部的后侧设有与所述内出水孔连通的第三下后过水通道,所述主体的前侧铰接有一纵向设置的按键,所述按键上部的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控水活塞对应的上抵压块,所述按键下部的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控水活塞对应的下抵压块,所述第一控水活塞的前侧连接有一按钮。
6.进一步,所述第三下前过水通道连接有一与所述外出水孔连通的储水腔。
7.进一步,所述主体的外侧设有若干封水胶块。
8.进一步,所述出水滤嘴的顶部设有一防水胶垫圈。
9.进一步,所述主体底部的外侧设有第一o形防水胶圈。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座、第二活塞座及第三活塞座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o形防水胶圈。
11.进一步,所述第一控水活塞的外侧套设有第三o形防水胶圈。
12.进一步,所述分水盖的顶部与所述主体的底部连接处设有第四o形防水胶圈。
13.进一步,所述第二控水活塞后部的外侧与所述第三控水活塞后部的外侧均套设有工字形防水胶圈,所述第二控水活塞前部的外侧与所述第三控水活塞前部的外侧均套设有v形防水胶圈。
14.进一步,所述外壳顶部的内侧套设有一供所述主体螺接的安装套。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供第一控水活塞、第二控水活塞及第三控水活塞套设的第一分水腔、第二分水腔及第三分水腔,第一分水腔的顶部设有与进水接口连通的第一上过水通道,第二分水腔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分水腔连通的第一下过水通道,第二分水腔底部的前侧设有与喷水孔连通的第二下前过水通道,第二分水腔底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三分水腔顶部连通的第二下后过水通道,第三分水腔底部的前侧设有与外出水孔连通的第三下前过水通道,第三分水腔底部的后侧设有与内出水孔连通的第三下后过水通道,按键上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二控水活塞对应的上抵压块,按键下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三控水活塞对应的下抵压块,第一控水活塞的前侧连接有一按钮,第一控水活塞控制第一上过水通道与第一下过水通道的通闭,第二控水活塞控制第一下过水通道分别与第二下前过水通道及第二下后过水通道的通闭,第三控水活塞控制第二下后过水通道分别与第三下前过水通道及第三下后过水通道的通闭,按压按钮实现进水的停止进入,按压按键上部实现喷水孔喷射出水,按压按键下部实现内出水孔的小出水,正常情况下实现内出水孔与外出水孔共同的大出水,使抽拉式水龙头喷头有大小水两档调节、喷水档调节与启停操作,对于需要喷水冲洗的消费者来说,使用方便,同时调节结构简单,出水调节操作手感好,消费者体验佳。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拉式水龙头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拉式水龙头喷头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外壳;2-主体;3-分水盖;4-喷水孔;5-外出水孔;6-内出水孔;7-出水滤嘴;8-第一活塞座;9-第二活塞座;10-第三活塞座;11-第一控水活塞;12-第二控水活塞;13-第三控水活塞;14-进水接口;15-第一分水腔;16-第二分水腔;17-第三分水腔;18-第一上过水通道;19-第一下过水通道;20-第二下前过水通道;21-第二下后过水通道;22-第三下前过水通道;23-第三下后过水通道;24-按键;25-上抵压块;26-下抵压块;27-按钮;28-储水腔;29-封水胶块;30-防水胶垫圈;31-第一o形防水胶圈;32-第二o形防水胶圈;33-第三o形防水胶圈;34-第四o形防水胶圈;35-工字形防水胶圈;36-v形防水胶圈;37-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式水龙头喷头,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侧安装有一主体2,主体2底部的外侧卡接有一分水盖3,分水盖3的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喷水孔4与若干外出水孔5,分水盖3的内侧设有一内出水孔6,内出水孔6安装有一出水滤嘴7,主体1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活塞座8、第二活塞座9及第三活塞座10,第一活塞座8、第二活塞座9及第三活塞座10分别安装有第一控水活塞11、第二控水活塞12及第三控水活塞13,主体2的顶部设有一进水接口14,主体2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供第一控水活塞11、第二控水活塞12及第三控水活塞13套设的第一分水腔15、第二分水腔16及第三分水腔17,第一分水腔15的顶部设有与进水接口14连通的第一上过水通道18,第二分水腔16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分水腔15连通的第一下过水通道19,第二分水腔16底部的前侧设有与喷水孔4连通的第二下前过水通道20,第二分水腔16底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三分水腔17顶部连通的第二下后过水通道21,第三分水腔17底部的前侧设有与外出水孔5连通的第三下前过水通道22,第三分水腔17底部的后侧设有与内出水孔6连通的第三下后过水通道23,主体2的前侧铰接有一纵向设置的按键24,按键24上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二控水活塞12对应的上抵压块25,按键24下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三控水活塞13对应的下抵压块26,第一控水活塞11的前侧连接有一按钮27。通过主体2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供第一控水活塞11、第二控水活塞12及第三控水活塞13套设的第一分水腔15、第二分水腔16及第三分水腔17,第一分水腔15的顶部设有与进水接口14连通的第一上过水通道18,第二分水腔16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分水腔15连通的第一下过水通道19,第二分水腔16底部的前侧设有与喷水孔4连通的第二下前过水通道20,第二分水腔16底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三分水腔17顶部连通的第二下后过水通道21,第三分水腔17底部的前侧设有与外出水孔5连通的第三下前过水通道22,第三分水腔17底部的后侧设有与内出水孔6连通的第三下后过水通道23,按键24上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二控水活塞12对应的上抵压块25,按键24下部的后侧设有与第三控水活塞13对应的下抵压块26,第一控水活塞11的前侧连接有一按钮26,第一控水活塞11控制第一上过水通道18与第一下过水通道19的通闭,第二控水活塞12控制第一下过水通道19分别与第二下前过水通道20及第二下后过水通道21的通闭,第三控水活塞13控制第二下后过水通道21分别与第三下前过水通道22及第三下后过水通道23的通闭,按压按钮27实现进水的停止进入,按压按键24上部实现喷水孔4喷射出水,按压按键24下部实现内出水孔6的小出水,正常情况下实现内出水孔6与外出水孔5共同的大出水,使抽拉式水龙头喷头有大小水两档调节、喷水档调节与启停操作,对于需要喷水冲洗的消费者来说,使用方便,同时调节结构简单,出水调节操作手感好,消费者体验佳。
24.第三下前过水通道23连接有一与外出水孔5连通的储水腔28,使外出水孔5的出水更均匀。
25.主体2的外侧设有若干封水胶块29,主体2设有铸造开孔或注塑开孔,方便铸造或注塑,封水胶块29用于堵住铸造开孔或注塑开孔,防止漏水。
26.出水滤嘴7的顶部设有一防水胶垫圈30,提高出水滤嘴7安装的防水密封性。
27.主体2底部的外侧设有第一o形防水胶圈31,提高主体2与分水盖3连接的密封防水性。
28.第一活塞座8、第二活塞座9及第三活塞座10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o形防水胶圈32,提高第一活塞座8、第二活塞座9及第三活塞座10安装的密封防水性。
29.第一控水活塞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三o形防水胶圈33,提高第一控水活塞11的封水紧密性。
30.分水盖3的顶部与主体2的底部连接处设有第四o形防水胶圈34,提高分水盖3安装的密封防水性。
31.第二控水活塞12后部的外侧与第三控水活塞13后部的外侧均套设有工字形防水胶圈35,第二控水活塞12前部的外侧与第三控水活塞13前部的外侧均套设有v形防水胶圈36,提高第二控水活塞12与第三控水活塞13分水的密封性与畅顺性。
32.外壳1顶部的内侧套设有一供主体2螺接的安装套37,方便主体2上部的固定安装。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