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安全型升降式地埋弱电箱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4:46: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弱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升降式地埋弱电箱。


背景技术:

2.弱电箱是指用于通信、智能控制等用途的线路的集中箱,里面的电压不超过36v安全电压,现已研发出了地埋式的弱电箱,使科技与环境完美融合,可以埋于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可适用于广场、道路展馆、公园等场所,当需要对弱电箱内部的线路或设备等进行检修时,需要先将弱电箱上升至地面上,然后才能将箱门打开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检修工作,但是现在弱电箱的箱门大多都是采用铰链式的结构固定在弱电箱上的,使得箱门打开后会侵占较大的地面上方空间,若是未放置警示牌稍有不慎可能会有行人或宠物等触碰到打开的箱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安全型升降式地埋弱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的安全型升降式地埋弱电箱,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壳体、箱体和滑块,外壳体为上方开口的内部中空结构,外壳体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升降滑槽,箱体位于外壳体的内部,箱体前侧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块,箱体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支撑槽;
5.它还包含:
6.箱门,所述箱门活动抵触设置在箱体的前侧,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箱门后侧壁上左右两侧的滑动槽内,箱门的左右两侧壁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支撑导向块,支撑导向块为“l”形结构,支撑导向块的一端活动抵触设置在箱体左右侧壁上开设的导向支撑槽内,箱体上部固定设置有密封盖,箱门上开设的条形槽内固定设置有提拉限位机构;
7.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箱体左右两侧壁的下方,且升降板活动设置在升降滑槽内,升降板上通过螺纹旋接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滑槽顶壁上的轴承上,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滑槽底壁上的轴承上;
8.齿轮,所述齿轮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螺纹杆的外环壁上,且两个齿轮分别位于两个升降板的下方,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与之啮合的链条连接;
9.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固定套设在左侧的螺纹杆的外环壁上位于齿轮的下方位置处,外壳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相啮合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提拉限位机构包含:
11.贯通把手,所述贯通把手固定设置在条形槽内,贯通把手上开设的转动槽内固定设置有轴杆;
12.限位拨杆,所述限位拨杆活动套设在轴杆上,限位拨杆为“u”形结构,限位拨杆的
一端抵触设置在箱体前侧壁上方开设的限位槽内,限位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动板,推动板与贯通把手的前侧内壁相抵触设置。
13.优选地,所述密封盖四周壁上开设的凹槽内套设有防水密封圈,防水密封圈与外壳体的内壁相抵触设置。
14.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内底壁的四个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与箱体的底壁相抵触设置。
15.优选地,所述箱体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反光条,反光条为“u”形结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升降式地埋弱电箱,当需要对弱电箱内部的线路或设备进行检修时,可以将箱门打开收入至地下,不会侵占地面上方的空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19.图3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箱体位于外壳体内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箱体伸出外壳体后并将箱门打开后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提拉限位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外壳体1、箱体2、滑块3、导向支撑槽4、箱门5、支撑导向块6、密封盖7、反光条8、升降板9、升降滑槽10、螺纹杆11、齿轮12、链条13、从动伞齿轮14、主动伞齿轮15、电机16、提拉限位机构17、贯通把手17-1、轴杆17-2、限位拨杆17-3、转动槽17-4、推动板17-5、防水密封圈18、支撑柱19、缓冲垫2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壳体1、箱体2和滑块3,外壳体1为上方开口的内部中空结构,外壳体1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升降滑槽10,箱体2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箱体2前侧壁的左右两侧均铆接固定设置有滑块3,箱体2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支撑槽4,箱体2侧壁上粘接固定设置有反光条8,反光条8为“u”形结构,通过反光条8的反光特性,可增加夜间检修工作时对行人的警示,外壳体1内底壁的四个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9,支撑柱19上端粘接固定设有缓冲垫20,缓冲垫20与箱体2的底壁相抵触设置,当箱体2完全收入外壳体1内时,可通过支撑柱19对箱体2进行支撑,配合缓冲垫20增加支撑柱19与箱体2之间的受力缓冲;
28.它还包含:
29.箱门5,所述箱门5活动抵触设置在箱体2的前侧,两个滑块3分别滑动设置在箱门5
后侧壁上左右两侧的滑动槽内,箱门5的左右两侧壁的上方均焊接固定设置有支撑导向块6,支撑导向块6为“l”形结构,支撑导向块6的一端活动抵触设置在箱体2左右侧壁上开设的导向支撑槽4内,箱体2上部焊接固定设置有密封盖7,密封盖7四周壁上开设的凹槽内套设有防水密封圈18,防水密封圈18与外壳体1的内壁相抵触设置,通过防水密封圈18可提高外壳体1上方开口与密封盖7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有雨水或杂物落入外壳体1,箱门5上开设的条形槽内固定设置有提拉限位机构17;
30.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为两个,分别焊接固定设置在箱体2左右两侧壁的下方,且升降板9活动设置在升降滑槽10内,升降板9上通过螺纹旋接设置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滑槽10顶壁上的轴承上,螺纹杆1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滑槽10底壁上的轴承上;
31.齿轮12,所述齿轮12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螺纹杆11的外环壁上,且两个齿轮12分别位于两个升降板9的下方,两个齿轮12之间通过与之啮合的链条13连接,当一个齿轮12转动时,通过链条13可实现两个齿轮12的同步转动,使得两个螺纹杆11也能够同步转动,避免产生两个升降板9升降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发生;
32.从动伞齿轮14,所述从动伞齿轮14固定套设在左侧的螺纹杆11的外环壁上位于齿轮12的下方位置处,外壳体1的内底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6,电机1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主动伞齿轮15,主动伞齿轮15与从动伞齿轮14相啮合设置。
33.实施例二:
34.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所述提拉限位机构17包含:
35.贯通把手17-1,所述贯通把手17-1焊接固定设置在条形槽内,贯通把手17-1上开设的转动槽17-4内固定设置有轴杆17-2,通过贯通把手17-1方便提拉或向下收放箱门5;
36.限位拨杆17-3,所述限位拨杆17-3活动套设在轴杆17-2上,限位拨杆17-3为“u”形结构,限位拨杆17-3的一端抵触设置在箱体2前侧壁上方开设的限位槽内,限位拨杆17-3的另一端焊接固定设置有推动板17-5,推动板17-5与贯通把手17-1的前侧内壁相抵触设置。
37.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启动电机16,电机16通过主动伞齿轮15和从动伞齿轮14的配合带动左侧的螺纹杆11进行转动,左侧的螺纹杆11带动左侧的齿轮12转动,两个齿轮12通过链条13的传动同步转动,使得左右两侧的螺纹杆11能够实现同步转动,此时两个升降板9同步向上在升降滑槽10内移动,升降板9带动箱体2向上移动露出外壳体1,箱体2与缓冲垫20脱离抵触,当升降板9与升降滑槽10的内顶壁抵触时箱体2向上移动至极限位置,然后用手从贯通把手17-1的前部伸入,并向上推动推动板17-5,推动板17-5带动限位拨杆17-3以轴杆17-2为圆心转动,使得限位拨杆17-3的一端脱离箱体2上开设的限位槽转动至转动槽17-4内部,然后使箱门5受重力影响缓缓向下移动至外壳体1内,使得支撑导向块6在导向支撑槽4内向下移动,当滑块3抵触至箱体2上开设的滑动槽的内顶壁时,箱门5已收入至外壳体1内并停止向下的移动,将伸入贯通把手17-1内的手抽出脱离贯通把手17-1,然后再进行检修工作,当检修工作完成后,再将手从贯通把手17-1的前部伸入,向上拉动贯通把手17-1,带动箱门5向上移动缓缓露出外壳体1,使得支撑导向块6在导向支撑槽4内向上移动,当滑块3抵触至箱体2上开设的滑动槽的内底壁时,箱门5完全关闭并停止拉动贯通把手17-1,因限位拨杆17-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动板17-5,所以限位拨杆17-3上有推动板17-5的一
端较重,使得限位拨杆17-3以轴杆17-2为圆心转动,限位拨杆17-3较轻的一端脱离转动槽17-4与限位槽的底壁抵触,同时推动板17-5与贯通把手17-1上的环形前侧壁相抵触设置,完成对箱门5位置的限位,然后将手从贯通把手17-1内抽出,再启动电机16反向转动,电机16通过主动伞齿轮15和从动伞齿轮14的配合带动左侧的螺纹杆11进行反向转动,左侧的螺纹杆11带动左侧的齿轮12反向转动,两个齿轮12通过链条13的传动同步反向转动,此时两个升降板9同步向下在升降滑槽10内移动,升降板9带动箱体2向下移动进入外壳体1内,使得箱体2与缓冲垫20抵触,此时防水密封圈18与外壳体1的内环壁抵触,从而实现对外壳体1的密封。
3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39.1、将箱体2升出至地面上时,可通过支撑导向块6和滑块3的配合,将箱门5移动至外壳体1内,不占用地面上的空间,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40.2、当箱体2完全收入外壳体1内时,可通过支撑柱19对箱体2进行支撑,配合缓冲垫20增加支撑柱19与箱体2之间的受力缓冲。
41.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