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4:05: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纵梁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汽车行业中,随着对节能降耗及成员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对汽车的轻量化以及车身吸能等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汽车发生事故产生碰撞,对乘员造成巨大伤害,传统汽车的车身结构普遍使用吸能盒来吸收碰撞力以达到保护乘员目的,但是传统吸能盒的存在使整车重量增加,并减小了前舱布置空间。
3.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 206797480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通过采用呈u形的前纵梁容纳腔支撑前纵梁,并利用吸能器缓冲前纵梁受到的作用力,具有更好的固定和缓冲效果,但依然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常有的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功能单一,在汽车发生冲撞时不能有效地起到缓冲的效果,在受到冲击力下,发生变形,有可能对后方车厢内的乘客构成威胁,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支撑装置、连接装置和防撞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限位板、放置槽和缓冲垫,所述支撑装置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对称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外壁贯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顶部均匀包裹有缓冲垫,所述放置槽顶部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固定板、第一限位孔、第二连接板、第二固定板、第二限位孔、第一固定螺丝和固定螺母。
8.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活动摆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外壁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外壁焊接有第二固定板。
9.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贴合,所述第一限位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且贯穿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螺丝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10.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外壁设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车梁头、第一限位槽、第三限位孔、连接座、第四限位孔、第二固定螺丝、吸能盒、第二限位槽和防撞梁。
11.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一侧焊接有车梁头,所述车梁头外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车梁头外壁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车梁头外壁活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外壁贯穿开设有第四限位孔。
12.优选的,所述第四限位孔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固定螺丝伸入第三限位孔内部,所述连接座外壁焊接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外壁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吸能盒外壁焊接有防撞梁。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通过防撞装置的设置,增加了目前常有的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功能,在汽车发生冲撞时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的效果,在受到冲击力下,不会轻易地发生变形,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后方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装置;21、支撑板;22、限位板;23、放置槽;24、缓冲垫;3、连接装置;31、第一连接板;32、第一固定板;33、第一限位孔;34、第二连接板;35、第二固定板;36、第二限位孔;37、第一固定螺丝;38、固定螺母;4、防撞装置;41、车梁头;42、第一限位槽;43、第三限位孔;44、连接座;45、第四限位孔;46、第二固定螺丝;47、吸能盒;48、第二限位槽;49、防撞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前纵梁支撑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支撑装置2、连接装置3和防撞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板21、限位板22、放置槽23和缓冲垫24,所述支撑装置2底部设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顶部对称焊接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外壁贯穿开设有放置槽23,所述放置槽23顶部均匀包裹有缓冲垫24,所述放置槽23顶部设有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一固定板32、第一限位孔33、第二连接板34、第二固定板35、第二限位孔36、第一固定螺丝37和固定螺母38。
23.通过支撑板21、限位板22和放置槽23的组合设置,有效地对汽车前纵梁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及通过缓冲垫24的设置,增加了其缓冲减震的效果。
24.所述放置槽23内活动摆放有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4,所述第一连接板31外壁焊接有第一固定板32,所述第一固定板32顶部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3,所述第二连接板34外壁焊接有第二固定板35,所述第二固定板35顶部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6,所述第一限位孔33与第二限位孔36贴合,所述第一限位孔33内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丝37,且贯穿第一限位孔33和第二限位孔36,所述第一固定螺丝37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
母38。
25.通过第一固定螺丝37贯穿一限位孔33和第二限位孔36,有效地将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5安装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4的固定,对汽车前纵梁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
26.所述连接装置3外壁设有防撞装置4,所述防撞装置4包括车梁头41、第一限位槽42、第三限位孔43、连接座44、第四限位孔45、第二固定螺丝46、吸能盒47、第二限位槽48和防撞梁49,所述连接装置3一侧焊接有车梁头41,所述车梁头41外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2,所述车梁头41外壁开设有第三限位孔43,所述车梁头41外壁活动安装有连接座44,所述连接座44外壁贯穿开设有第四限位孔45。
27.通过第二固定螺丝46贯穿第四限位孔45,且伸入第三限位孔43中,有效地将吸能盒47安装在车梁头41的外壁。
28.所述第四限位孔45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丝46,所述第二固定螺丝46伸入第三限位孔43内部,所述连接座44外壁焊接有吸能盒47,所述吸能盒47外壁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8,所述吸能盒47外壁焊接有防撞梁49。
29.通过车梁头41、吸能盒47和防撞梁49的组合设置,在汽车发生冲撞时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的效果,在受到冲击力下,不会轻易地发生变形,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后方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安全性更高。
30.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板21、限位板22和放置槽23的组合设置,有效地对汽车前纵梁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其次通过缓冲垫24的设置,增加了其缓冲减震的效果,接着通过第一固定螺丝37贯穿一限位孔33和第二限位孔36,有效地将第一固定板32和第二固定板35安装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4的固定,对汽车前纵梁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然后通过第二固定螺丝46贯穿第四限位孔45,且伸入第三限位孔43中,有效地将吸能盒47安装在车梁头41的外壁,最后通过车梁头41、吸能盒47和防撞梁49的组合设置,在汽车发生冲撞时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的效果,在受到冲击力下,不会轻易地发生变形,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后方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安全性更高。
31.本实用新型的1、装置本体;2、支撑装置;21、支撑板;22、限位板;23、放置槽;24、缓冲垫;3、连接装置;31、第一连接板;32、第一固定板;33、第一限位孔;34、第二连接板;35、第二固定板;36、第二限位孔;37、第一固定螺丝;38、固定螺母;4、防撞装置;41、车梁头;42、第一限位槽;43、第三限位孔;44、连接座;45、第四限位孔;46、第二固定螺丝;47、吸能盒;48、第二限位槽;49、防撞梁,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