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1:58: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属于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蔬菜、果皮、茶叶渣等,具有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而厨余堆肥是能把分类后的厨余经过堆肥化后,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养分的有机肥料。但在厨余垃圾堆肥中,大都采用厌氧发酵,即在发酵过程中将减少或者完全隔绝垃圾与空气接触,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质,产生二氧化碳、水、甲烷和腐殖质土。
3.现有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由桶体和桶盖构成,桶体内设置有过滤孔的隔板,将桶体内腔分隔为上部的堆肥腔和下部的液肥腔,桶体的上部开有与堆肥腔连通的开口,桶盖能盖合于该开口处,桶体的下部开有与液肥腔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处设置出液阀,对放置在该堆肥桶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发酵,以分解厨余垃圾内的有机物。但该结构的厨余垃圾堆肥桶没有加温功能,仅仅依靠环境温度使厨余垃圾自身分解产生的热能来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当环境温度低于25℃,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这种结构的发酵堆肥桶无法对厨余垃圾进行正常发酵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加快厨余垃圾发酵分解,并能缩短发酵周期的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
5.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包括外桶体和安装在外桶体顶部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桶体的桶壁具有中空的腔体,且桶壁的腔体内设有保温层;
6.所述的外桶体内设有内桶体,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具有容纳液体的加热仓,外桶体上部设有的注水口与加热仓相通,外桶体的下部具有与加热仓相通的排水阀,所述的排水阀位于内桶体的下部;
7.所述的内桶体下部设有带滤孔的过滤篦子,所述的过滤篦子将内桶体分隔出固液仓和液肥仓,安装在内桶体上的液肥阀与液肥仓相通;
8.所述的桶盖一侧铰接在外桶体上,桶盖上设有用于盖在内桶体开口处的内盖板和用于与外桶体的桶壁相对的环形凹环槽,密封条设置在环形凹环槽内,在桶盖上的盖扣卡接在外桶体的凸块上,所述的桶盖上的密封条压接在外桶体桶壁的开口端密封,内盖板盖在内桶体开口处。
9.本实用新型发酵堆肥桶采用外桶体以有设置其内部的内桶体的双桶结构,外桶体的桶壁内设有保温层,通过保温层能减少厨余垃圾发酵过程中的热量外泄,同时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具有容纳液体的加热仓,可通过外桶体上的注水口将热水加入加热仓内,通过热水对内桶体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能提高并维持厨余垃圾的发酵温度,使微生物活性保
持最佳状态,加快厨余垃圾的发酵分解,将堆肥发酵时间由原二至三个月缩短到两周至一个月,大幅度缩短厨余垃圾发酵周期。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篦子将内桶体分隔出固液仓和液肥仓,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过程中能将发酵过程中产生多余的液体肥自流至底部的液肥仓,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有效减少发酵过程中因厨余垃圾含水率较高,而导致发酵失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桶盖上设有内盖板能盖在内桶体开口,能减少臭气的外溢,加之,通过桶盖密封条与外桶体的开口端密封,保证发酵堆肥桶的密闭性能,实现厌氧发酵。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的竖剖的结构示意图
13.其中:1—桶盖,1-1—内盖板,1—2—盖扣,3—外桶体,3-1—保温层,3-2—注水口,4—液肥阀,5—把手,6—密封条,7—内桶体,7-1—挡环,8—过滤篦子,9—铰链,10—注水槽,11—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14.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包括外桶体3和安装在外桶体3顶部的桶盖1,外桶体3的桶壁具有中空的腔体,桶壁的腔体内设有保温层,该保温层3-1可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通过桶壁上的保温层3-1减少了发酵过程中热量流失,而能提高厨余垃圾发酵的环境温度,加快发酵分解。
15.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外桶体3内设有容纳厨余垃圾的内桶体7,外桶体3与内桶体7之间具有容纳液体的加热仓,外桶体3可采用pp材料注塑而成,而内桶体7可采用pp材料注塑而成或也可不锈钢材料拉冲压伸制成,内桶体7用于盛放分选后的厨余垃圾。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外桶体3上部设有的注水口3-2与加热仓相通,外桶体3的下部具有与加热仓相通的排水阀11,排水阀11位于内桶体7的下部,排水阀11与外桶体3的连接处可采用橡胶垫片密封,能将热水从桶体上的注水口3-2加入加热仓内,通过热水加热内桶体7,提高厨余垃圾发酵温度及分解效率,保持可靠稳定的厌氧发酵。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方便注水操作,外桶体3在注水口3-2的处设有注水槽10,注水槽10固定在外桶体3外侧,由于注水槽10与注水口3-2相通,只需将热水加入注水槽10内再通过外桶体3上的注水口3-2加入加热仓内。
16.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内桶体7下部设有带滤孔的过滤篦子8,过滤篦子8将内桶体7分隔出固液仓和液肥仓,安装在内桶体7上的液肥阀4与液肥仓相通,液肥阀4与内桶体7的连接处可采用橡胶垫片密封,通过过滤篦子8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减少了发酵过程中厨余含水率较高导致发酵失败。
17.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内桶体7呈上大下小的锥柱状或呈上大下小的棱锥状,内桶体7可呈上大下小的圆锥桶体,或内桶体7为上大下小呈矩形棱锥桶体,而过滤篦子8外周设置支承环,该支承环与内桶体7的内壁相配,过滤篦子8的支承环与内桶体7的内壁相接,使过滤篦子8支承在内桶体7下部。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内桶体7下部设有挡环7-1,过滤篦子8的底部设置在挡环7-1上,通过挡环7-1支承过滤篦子8
18.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桶盖1的一侧铰接在外桶体3上,桶盖1通过两个铰链9安装在外桶体3上,桶盖1上设有用于盖在内桶体7开口处的内盖板1-1和用于与桶体桶壁相对的环形凹环槽,密封条6设置在环形凹环槽内,在桶盖1上的盖扣2卡接在外桶体3的凸块上,桶盖1上的密封条6压接在外桶体3桶壁的开口端密封,内盖板1-1盖在内桶体7开口处,该盖扣2铰接在桶盖1上,盖扣2的下钩与外桶体3上凸块卡接固定,通过操作盖扣2打开桶盖1或将桶盖1对外桶体3进行密封,操作方便。
19.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外桶体3上还铰接有把手5,把手5铰接中心位于注水口3-2的上部,方便使用操作。
20.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在使用地,在使用前关闭液肥阀4和排水阀11,过滤篦子8放置于内桶体7内,将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倒入内桶体7内,将桶盖1上的盖扣2卡接在外桶体3的凸块上对外桶体3密封,当室温低于25℃时,将热水通过注水口3-2加入加热仓内,由于外桶体3设有保温层3-1,能保持发酵过程处于适合温度,当加热仓内的热水降至室温时,可通过排水阀11放出,重新添加热水持续保温。而发酵过程厨余垃圾渗出的液肥通过篦子网孔流入下部的液肥仓作为液体肥,并定期开启液肥阀4将液肥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包括外桶体和安装在外桶体顶部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桶体的桶壁具有中空的腔体,且桶壁的腔体内设有保温层;所述的外桶体内设有内桶体,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具有容纳液体的加热仓,外桶体上部设有的注水口与加热仓相通,外桶体的下部具有与加热仓相通的排水阀,所述的排水阀位于内桶体的下部;所述的内桶体下部设有带滤孔的过滤篦子,所述的过滤篦子将内桶体分隔出固液仓和液肥仓,安装在内桶体上的液肥阀与液肥仓相通;所述的桶盖一侧铰接在外桶体上,桶盖上设有用于盖在内桶体开口处的内盖板和用于与外桶体的桶壁相对的环形凹环槽,密封条设置在环形凹环槽内,在桶盖上的盖扣卡接在外桶体的凸块上,所述的桶盖上的密封条压接在外桶体桶壁的开口端密封,内盖板盖在内桶体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桶体呈上大下小的锥柱状或呈上大下小的棱锥状,所述的过滤篦子外周设置支承环,过滤篦子的支承环与内桶体的内壁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体部设有挡环,过滤篦子的底部设置在挡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在注水口处设有注水槽,所述的注水槽固定在外桶体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体上还铰接有把手,所述的把手铰接中心位于注水口的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扣铰接在桶盖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外桶体的桶壁腔体内设有保温层;外桶体内设有内桶体,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具有容纳液体的加热仓,外桶体上部设有的注水口、下部具有与加热仓相通的排水阀;内桶体下部设有带滤孔的过滤篦子,过滤篦子将内桶体分隔出固液仓和液肥仓,安装在内桶体上的液肥阀与液肥仓相通;桶盖一侧铰接在外桶体上,桶盖上设有用于盖在内桶体开口处的内盖板和用于与外桶体的桶壁相对的环形凹环槽,密封条设置在环形凹环槽内,在桶盖上的盖扣卡接在外桶体的凸块上,所述的桶盖上的密封条压接在外桶体桶壁的开口端密封,内盖板盖在内桶体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加快厨余垃圾发酵分解,并能缩短发酵周期的。并能缩短发酵周期的。并能缩短发酵周期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亮 刘宏运 汤晓艳 戴辉 朱丽可 陈养平 郭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维尔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