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色组件、挡风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1:39: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色组件、挡风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通常晴天驾驶汽车时,阳光可能会比较刺眼,所以车内会安装遮阳板来遮阳。但是遮阳板的面积一般比较小,只能遮挡部分光线,遮光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使用遮阳板后驾驶员的视线会被遮挡,也不利于安全驾驶。
3.可见,如何合理处理驾驶时的光线刺眼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色组件、挡风装置及车辆,用以解决驾驶时的光线刺眼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色组件,应用于车辆,变色组件包括:
6.第一透明固定层,第二透明固定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固定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固定层之间的液晶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固定层上方的透明保护层;
7.所述液晶层被设置为在光线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发生变色,以使透过所述变色组件的光线变暗。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二透明固定层、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透明固定层在层叠方向上的投影面积逐渐变大,且所述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二透明固定层、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透明固定层在层叠方向上的投影轮廓有重叠。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液晶层相连的开关,所述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液晶层变色。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固定层、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二透明固定层和所述透明保护层均呈弧形,且所述第一透明固定层、所述液晶层、所述第二透明固定层和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弧度相同。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层的材质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和/或,所述第一透明固定层的材质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或,所述第二透明固定层的材质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挡风装置,包括:
13.挡风玻璃,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变色组件,所述变色组件与所述挡风玻璃贴合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固定层与所述挡风玻璃贴合,所述透明保护层朝向车辆的驾驶舱。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组件和所述挡风玻璃的左侧、上侧和右侧均对齐。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组件的弧形形状与所述挡风玻璃的弧形形状相匹配,和/或,所述变色组件占据所述挡风玻璃面积的30-35%。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挡风装置。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色组件包括有液晶层,液晶层可被设置为在光线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发生变色,使透过变色组件的光线变暗,在驾驶时起到遮光作用,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并且,变色组件可大面积覆盖车内玻璃,不会缩小视野,可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另外,变色组件还包括有透明保护层,透明保护层可防止液晶层受损而影响变色效果,保证变色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变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装置的变色效果示意图;
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装置的车内示意图;
25.其中,01-变色组件,011-第一透明固定层,012-液晶层,013-第二透明固定层,014-透明保护层,02-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解决驾驶时的光线刺眼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色组件、挡风装置及车辆。
2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色组件0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透明固定层011,第二透明固定层013,位于第一透明固定层011和第二透明固定层013之间的液晶层012,以及位于第二透明固定层013上方的透明保护层014。
29.当光线强度未超过预设阈值时,液晶层012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整齐,透光效果较好,基本不改变透过变色组件01的光线的明暗程度,整个变色组件01看起来是透明的,而当光线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液晶层012中的液晶分子排列变得不整齐,透光效果较差、液晶层012变色,使透过变色组件01的光线变暗。
30.这样,光线较强(即光线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变色组件01中的液晶层012可发生变色使透过变色组件01的光线变暗,从而使车内的光线不刺眼,驾驶员前方的视野也不会缺失,所以可安全有效地解决光线刺眼问题,提高驾驶安全性。另外,变色组件01这种使光线变暗的特性,还利于泊车时使车内温度不那么高,相应地,也可相对减少冷却时间,节约能源。
31.考虑到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hrystal,pdlc)的制造成本较低,光线改变效果也较好,液晶层012的材质可以包括pdlc,并且,液晶层012的厚度可以小于0.8mm。
32.为了减轻变色组件01的重量,第一透明固定层011和第二透明固定层013的材质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并且,第一透明固定层011和第二透明固定层013的厚度可位于1.0~1.2mm范围内。
33.另外,透明保护层014可以是强化薄玻璃,强化薄玻璃的厚度可为0.6mm。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变色组件还可包括与液晶层012相连的开关(未示出)。当开关处于关断状态时,对液晶层012供电,液晶层012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整齐,基本不改变透过变色组件01的光线的明暗程度,当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停止对液晶层012供电,液晶层012中的液晶分子排列不整齐、液晶层012变色,使透过变色组件01的光线变暗(即使光线变得不刺眼)。
35.这样,驾驶员通过操作变色装置01的开关,即可将挡风玻璃02由透明变为深色,使穿过挡风玻璃02的光线不刺眼,驾驶员前方的视野不会缺失,可安全有效地解决光线刺眼问题。
36.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保护层014、第二透明固定层013、液晶层012和第一透明固定层011在层叠方向上的投影面积逐渐变大,且透明保护层014、第二透明固定层013、液晶层012和第一透明固定层011在层叠方向上的投影轮廓有重叠。
37.比如,如图1所示,透明保护层014、第二透明固定层013、液晶层012和第一透明固定层011的三个端面对齐,在剩余一个端面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变宽3毫米。这样整体看起来比较美观。
38.再比如,透明保护层014、第二透明固定层013、液晶层012和第一透明固定层011的一个端面对齐,在其它三个端面的延展方向上分别逐渐变宽3毫米。这样整体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39.参见图2,变色组件01中各相邻层之间可通过透明粘胶膜层粘接,任一透明粘胶膜层的制作工艺可为:80~110℃下加热10~20min,透明粘胶模的粘胶剂可以是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olyvinyl butyral,pvb)、乙烯树脂醋酸纤维(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聚酰亚胺等,并且,透明粘胶模的厚度可小于0.1mm,以避免过度增大变色组件01的厚度。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固定层011、液晶层012、第二透明固定层013和透明保护层014均呈弧形,且第一透明固定层011、液晶层012、第二透明固定层013和透明保护层014的弧度相同。
41.这样,可保证第一透明固定层011、液晶层012、第二透明固定层013和透明保护层014能够比较好的贴合,降低粘接难度。
42.参见图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挡风装置,包括:
43.挡风玻璃02,以及变色组件01,变色组件01与挡风玻璃02贴合设置。
44.其中,第一透明固定层011可与挡风玻璃02贴合,透明保护层014可朝向车辆的驾驶舱。
45.并且,变色组件01和挡风玻璃02的左侧、右侧和上侧(即顶端)均可对齐,从而使变色组件01中各层不对齐的一侧朝下。
46.为了使变色组件01和挡风玻璃02能够很好地贴合,变色组件01的弧形形状可与挡风玻璃02的弧形形状相匹配。
47.为了能够完全遮挡刺眼的光线,变色组件01可占据挡风玻璃02面积的30-35%。图
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挡风装置变色后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挡风玻璃02上侧的颜色(即被变色组件01覆盖的区域)较深,下侧(即未被变色组件01覆盖的区域)的颜色较浅。
48.具体实施时,当将挡风装置安装在车上时,变色组件01的开关可与方向盘上的多功能开关连接,实现快速操作。
49.以挡风玻璃02是前挡风玻璃为例,参见图5,变色组件01的开关可位于方向盘多功能开关组中,并可通过接线与挡风玻璃02的母校(bus-bar)相连接,通过切换模型(on/off)激活变色功能,由车身控制模块(bcm)供电。
50.另外,由于挡风玻璃02上又多了变色组件01,还利于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51.本技术实施例中,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若觉得光线刺眼,则可打开方向盘上用于控制变色组件01变色的开关,从而将挡风玻璃02的上半部分颜色变深,使光线不刺眼。由于变色组件01可与挡风玻璃02在上侧、左侧和右侧分别对齐,占据挡风玻璃02面积的30-35%,遮挡面积比较大且不会影响前方视野,遮挡效果好也比较安全。
52.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底盘、制动系统、驱动系统、车辆外壳以及电控系统,还包括上述任一挡风装置。
53.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