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1:1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


背景技术:

2.茶叶揉捻的目的,一是初步做形,二是使叶细胞破碎,提高成品茶的滋味浓度,在绿茶加工中,除少数名优绿茶外,揉捻一般是不可缺少的工序,揉捻时间和投叶量要适宜,揉捻时间嫩叶可相对短一些,老叶要长一些;投叶量与揉筒容积密切相关,由于嫩叶容重大,老叶容重小,嫩叶可适当多投,老叶少投。
3.现有的揉捻设备缺少往复正反转功能,导致茶叶揉捻不均匀的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揉捻设备缺少往复正反转功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连接有料盘,所述传动轴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型齿与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位于所述第一锥型齿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半锥齿,所述半锥齿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型齿和所述第二锥形齿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揉捻块。
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滑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圆形板相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支撑板滑动卡接,所述滑杆的底端与所述圆形板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滑槽。
8.优选的,所述料盘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底端与所述滑槽转动卡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连接有清洁盒,所述清洁盒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清洁刷。
10.优选的,所述料盘的底部内壁上卡接有抽板。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通过设置的电机、半锥齿、第一锥型齿与第二锥形齿,电机输出端驱动半锥齿转动,半锥齿依次与第一锥型齿和第二锥形齿啮合转动,使料盘往复正反转,从而使茶叶揉捻更均匀。
13.2、通过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清洁盒与清洁刷,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带动清洁盒
移动,清洁刷将圆形板底部的茶叶清理到清洁盒内部,从而便于对圆形板底部残留茶叶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2、清洁刷;3、传动轴;4、第一锥型齿;5、第二锥形齿;6、电机;7、半锥齿;8、料盘;9、支撑板;10、升降组件;101、第一电动伸缩杆;102、滑杆;11、圆形板;12、揉捻块;13、抽板;14、滑槽;15、辅助杆;16、第二电动推杆;17、清洁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传动轴3,传动轴3的顶端连接有料盘8,料盘8的底部内壁上卡接有抽板13,传动轴3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型齿4与第二锥形齿5,第二锥形齿5位于第一锥型齿4的顶部,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6与支撑板9,支撑板9位于电机6的一侧,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半锥齿7,半锥齿7分别与第一锥型齿4和第二锥形齿5啮合连接,电机6输出端驱动半锥齿7转动,半锥齿7分别与第一锥型齿4和第二锥形齿5接触,使得传动轴3带动料盘8往复顺逆时针转动配合揉捻块12对茶叶进行揉捻,支撑板9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升降组件10,升降组件10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形板11,圆形板11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揉捻块12,升降组件10带动圆形板11向下移动,使得揉捻块12与茶叶接触进行揉捻。
20.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10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101与滑杆102,第一电动伸缩杆101位于支撑板9的顶部外壁上,第一电动伸缩杆10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9与圆形板11相连接,滑杆102与支撑板9滑动卡接,滑杆102的底端与圆形板11相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101输出端带动圆形板11上下移动调节,使滑杆102上下滑动提升圆形板11的稳定性。
21.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滑槽14,料盘8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辅助杆15,辅助杆15的底端与滑槽14转动卡接,料盘8转动时辅助杆15通过滑槽14转动提升稳定性。
2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9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6,第二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9连接有清洁盒17,清洁盒17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清洁刷2,第二电动推杆16输出端带动清洁盒17移动,通过清洁刷2将圆形板11底部残留的茶叶清理到清洁盒17内。
23.本实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使用时,首先茶叶放入料盘8内部,第一电动伸缩杆101输出端带动圆形板11向下移动对茶叶施加一定压力,电机6输出端驱动半锥齿7顺时针转动,半锥齿7与第二锥形齿5接触时,传动轴3带动
料盘8逆时针转动,半锥齿7与第一锥型齿4接触时,传动轴3带动料盘8顺时针转动,使得料盘8往复顺逆时针转动配合揉捻块12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完成后抽出抽板13排出茶叶。
24.需要清洗圆形板11底部残留的茶叶时,第一电动伸缩杆101带动圆形板11向上移动,第二电动推杆16带动清洁盒17向右移动,第一电动伸缩杆101带动圆形板11向下移动合适位置,然后第二电动推杆16带动清洁盒17向左移动,通过清洁刷2将残留的茶叶清理到清洁盒17内。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的顶端连接有料盘(8),所述传动轴(3)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型齿(4)与第二锥形齿(5),所述第二锥形齿(5)位于所述第一锥型齿(4)的顶部,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6)与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位于所述电机(6)的一侧,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半锥齿(7),所述半锥齿(7)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型齿(4)和所述第二锥形齿(5)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升降组件(10),所述升降组件(10)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形板(11),所述圆形板(11)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揉捻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0)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101)与滑杆(10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1)位于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外壁上,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9)与所述圆形板(11)相连接,所述滑杆(102)与所述支撑板(9)滑动卡接,所述滑杆(102)的底端与所述圆形板(1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滑槽(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8)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辅助杆(15),所述辅助杆(15)的底端与所述滑槽(14)转动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6),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9)连接有清洁盒(17),所述清洁盒(17)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清洁刷(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8)的底部内壁上卡接有抽板(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揉捻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顶端连接有料盘,传动轴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锥型齿与第二锥形齿,第二锥形齿位于第一锥型齿的顶部,底座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电机与支撑板,支撑板位于电机的一侧,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半锥齿,半锥齿分别与第一锥型齿和第二锥形齿啮合连接,支撑板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形板,通过设置的电机、半锥齿、第一锥型齿与第二锥形齿,电机输出端驱动半锥齿转动,半锥齿依次与第一锥型齿和第二锥形齿啮合转动,使料盘往复正反转,从而使茶叶揉捻更均匀。从而使茶叶揉捻更均匀。从而使茶叶揉捻更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桑植县东元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