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20:0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


背景技术:

2.一般情况下方舱电站中排风筒、排风消声系统、排烟消声系统都是单独布局在舱内的,占用空间太大,对应螺栓数量较多,而且安装之后单独拆卸比较麻烦,甚至有的一旦进行固定后拆装很不方便,多处拆装甚至有损坏的风险,给后期舱内布局调整及检修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能够优化方舱电站的内部结构布局,在不影响功能及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将排风、排烟进一步集成,为舱内布局节省一定的空间,整体安装、调整更加方便,维修性较好,降噪能力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包括排风框架、排风消声隔板和排烟消声器,所述排风框架与舱体固定连接,排风消声隔板和排烟消声器集成安装在排风框架内,排风框架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风一侧设有排风口,排风框架内与排风口对应位置处设有排风消声隔板,排风框架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排风框架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烟一侧设有排烟进口,排风框架的顶部设有排烟出口,排烟消声器连接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
6.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框架主要由框架组件和侧板组合而成的腔体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框架周围用角铝或角钢铆接,角铝或角钢与舱体内螺栓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框架的底部侧板为向上倾斜的升流板。
9.进一步的,以排风框架靠近舱体发电设备一侧为左,排风消声隔板包括向上倾斜的升流面和连接在升流面端部的竖直面,排风消声隔板面向排风口,同时排风消声隔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排风框架上。
10.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消声隔板平行布置多排。
11.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设有多个。
12.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口内侧周围留有框架,外侧有翻边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框架上与排烟消声器对应位置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框架和侧支撑框架,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为法兰口结构,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分别从侧支撑框架和上支撑框架穿过并形成支撑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框架在位于排烟消声器下方设有加强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组件集成了排风口、排风降噪、排烟消声多个模块,优化了结构
及布局,节省了占用空间,加工简单、安装方便,在满足方舱电站的降噪功能的前提下,更方便后期拆卸和维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侧板后的立体图;
19.图3为图2的侧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组件示意图。
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包括排风框架1、排风消声隔板2和排烟消声器3,排风框架1与舱体固定连接,排风消声隔板2和排烟消声器3集成安装在排风框架内。其结构简单、牢固稳定,占用空间小,安装灵活,方便维修。
24.排风框架1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风一侧设有排风口21,排风框架1内与排风口21对应位置处设有排风消声隔板2,排风框架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22;排风框架1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烟一侧设有排烟进口31,排烟进口31与排烟管路连接,排风框架1的顶部设有排烟出口32,排烟消声器3连接排烟进口31和排烟出口32。
25.本实施例中,排风框架主要由框架组件和侧板组合而成的腔体结构。框架组件由q235a材质的25*20mm方管围成顶框,并与下方25*2mm角钢拼焊而成,有效防止变形。排风框架1周围用角铝或角钢铆接,角铝或角钢与舱体内螺栓固定。
26.本实施例中,排风框架的底部侧板为向上倾斜的升流板,实现对进风的升流效果。
27.以排风框架1靠近舱体发电设备一侧为左,排风消声隔板2包括向上倾斜的升流面和连接在升流面端部的竖直面,排风消声隔板2面向排风口21,同时排风消声隔板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排风框架1上。
28.排风消声隔板2由方管、冲孔钢板、吸音棉组成,方管与侧板焊接成框架,方管外侧与冲孔钢板点焊牢固,内侧填充吸音棉降低噪声。
29.本实施例中,排风消声隔板平行布置多排。排风消声隔板2质量轻,降噪的同时对组件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防止变形
30.本实施例采用双排风口21设计,适合舱内并排放置2台机组的导风罩安装(也可根据需要改成单排风口)。
31.本实施例在排风口21内侧周围留有角钢框架,外侧有20mm翻边结构方便导风罩安装。
32.排烟消声器3采用抗式结构,内部有3根多孔钢管,管子外围可填充吸音棉达到降噪效果,具体可根据需要调整。排烟消声器3上设置排烟进口31和排烟出口32,且排烟进口
31和排烟出口32为法兰口结构,方便管路之间进行法兰连接。
33.排风框架1上与排烟消声器3对应位置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框架33和侧支撑框架34,排烟进口31和排烟出口32分别从侧支撑框架33和上支撑框架34穿过并形成支撑固定。
34.排风框架1在位于排烟消声器3下方设有斜撑式的角钢框架35作为加强结构,起到很好支撑作用。
35.本产品不仅可以满足舱内机组对降低噪声的需求,而且集成后的框架更加一体化,整体更方便安装固定,维修性好,实用性强。
36.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组件集成了排风口、排风降噪、排烟消声多个模块,优化了结构及布局,节省了占用空间,加工简单、安装方便,在满足方舱电站的降噪功能的前提下,更方便后期拆卸和维修,实用性强。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38.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包括排风框架、排风消声隔板和排烟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框架与舱体固定连接,排风消声隔板和排烟消声器集成安装在排风框架内,排风框架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风一侧设有排风口,排风框架内与排风口对应位置处设有排风消声隔板,排风框架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排风框架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烟一侧设有排烟进口,排风框架的顶部设有排烟出口,排烟消声器连接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框架主要由框架组件和侧板组合而成的腔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框架周围用角铝或角钢铆接,角铝或角钢与舱体内螺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框架的底部侧板为向上倾斜的升流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排风框架靠近舱体发电设备一侧为左,排风消声隔板包括向上倾斜的升流面和连接在升流面端部的竖直面,排风消声隔板面向排风口,同时排风消声隔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排风框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消声隔板平行布置多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设有多个。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内侧周围留有框架,外侧有翻边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框架上与排烟消声器对应位置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框架和侧支撑框架,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为法兰口结构,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分别从侧支撑框架和上支撑框架穿过并形成支撑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框架在位于排烟消声器下方设有加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方舱电站的集成降噪组件,包括排风框架、排风消声隔板和排烟消声器,所述排风框架与舱体固定连接,排风消声隔板和排烟消声器集成安装在排风框架内,排风框架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风一侧设有排风口,排风框架内与排风口对应位置处设有排风消声隔板,排风框架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排风框架在靠近舱体发电设备排烟一侧设有排烟进口,排风框架的顶部设有排烟出口,排烟消声器连接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优化方舱电站的内部结构布局,在不影响功能及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将排风、排烟进一步集成,为舱内布局节省一定的空间,整体安装、调整更加方便,维修性较好,降噪能力强。降噪能力强。降噪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政 翟廷科 林森 孔昊 张建伟 张玉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佛光发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8
技术公布日:2022/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