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7:44: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治具拆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保压夹具在工艺装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手机前壳组件的装配中,手机屏与前壳在点完胶水后进行保压,以便于胶水实现固定粘接,具体地,通常将手机前壳组件放置在保压夹具的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在上模和下模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弹力扣,将弹力扣对位扣合后达到保压效果。
3.目前对保压夹具的拆解方式通常采用操作人员手工拆解,即,操作人员用双手同时按压两边的卡扣,使卡扣实现开启后分离上下模,然而,对于数量大、时间紧的批量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长时间的手动按压操作会导致越来越疲劳,费时费力,影响拆解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
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用于拆解保压夹具,所述保压夹具包括上夹具部和下夹具部,所述上夹具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下夹具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匹配连接的卡口,所述拆解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夹持机构;
6.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放置所述保压夹具,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能够朝向靠近所述夹持机构的方向或远离所述夹持机构的方向移动;
7.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臂和驱动件,所述夹臂位于所述卡扣的一侧并与所述卡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夹臂连接,所述驱动端能够带动所述夹臂朝向靠近所述卡扣的方向移动,以在所述保压夹具位于所述夹持机构处时驱动所述夹臂按压所述卡扣,以使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口脱离。
8.可选的,所述夹臂的数量和所述驱动端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夹臂相对设置;
9.两个所述驱动端的移动方向相反,以在所述保压夹具的相对两侧边上分别具有一个所述卡扣时,使两个所述夹臂均朝向所述卡扣的方向移动并同时按压两个所述卡扣。
10.可选的,所述夹臂的底部高度与位于所述传送带上的所述保压夹具的卡扣高度相对应,所述驱动端的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11.可选的,所述夹臂的朝向所述保压夹具的一侧还设置有顶块,所述夹臂通过所述顶块按压所述卡扣。
12.可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架设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夹臂自所述支架朝向所述传送带的方向延伸设置。
13.可选的,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导向围板,所述导向围板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沿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的上游,所述导向围板上形成两端开口的沿所
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延伸的导向通道;
14.所述导向通道沿所述行进方向呈渐缩式设置,并且所述导向通道的靠近所述夹持机构的一端开口的位置与所述夹臂的位置相对应。
15.可选的,所述拆解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和第一感应机构,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和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16.所述第一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并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沿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一感应机构用于检测所述保压夹具在所述传送带上的位置,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保压夹具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夹臂进行移动。
17.可选的,所述拆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前挡板组件,所述前挡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前挡板和前挡板驱动件,所述前挡板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前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前挡板驱动件电连接;
18.所述前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感应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之间,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保压夹具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前挡板驱动件带动所述前挡板向下移动并与所述保压治具的前侧抵接;
19.所述前挡板与所述保压夹具的抵接面的所在平面与所述夹臂的移动方向平行。
20.可选的,所述拆解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机构,所述第二感应机构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21.所述第二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并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沿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二感应机构用于检测所述保压夹具在所述传送带上的位置,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保压夹具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前挡板驱动件带动所述前挡板向上移动。
22.可选的,所述拆解装置还包括后挡板组件,所述后挡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后挡板和后挡板驱动件,所述后挡板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后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后挡板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沿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
23.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保压夹具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后挡板向下移动,以使所述保压治具位于所述夹持机构处时与所述后挡板抵接。
24.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5.本公开提供的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通过设置传送机构和夹持机构,来使传送机构的传送带将保压夹具运送到夹持机构的位置处,夹持机构具有的夹臂设置在和卡扣相对应的位置处,从而能够进一步通过驱动件驱动对卡扣进行挤压,使卡扣和卡口进行脱离,即实现了上夹具部和下夹具部之间相互脱离,相比于传统的人员手工按压卡扣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拆卸,不仅更加省力,也更加节省时间,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人力投入,提升产能。
附图说明
2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保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夹持机构与保压夹具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夹持机构与保压夹具对应的截面示意图;
32.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其中,1、保压夹具;11、上夹具部;111、卡扣;12、下夹具部;121、卡口;21、传送带;22、导向围板;3、夹持机构;31、夹臂;32、驱动件;33、支架;34、顶块;41、第一红外线发射件;42、第一红外线接收件;5、前挡板组件;61、第二红外线发射件;62、第二红外线接收件;7、后挡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目前,保压夹具在工艺装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手机前壳组件的装配中,手机屏与前壳在点完胶水后进行保压,以便于胶水实现固定粘接,具体地,采用将手机前壳组件放置在保压夹具的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在上模和下模的对应位置处设置弹力扣,将弹力扣对位扣合后达到保压效果。
37.对保压夹具的拆解方式通常采用操作人员手工拆解,即,操作人员用双手同时按压两边的卡扣,使卡扣实现开启后分离上下模,然而,对于数量大、时间紧的批量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长时间的手动按压操作会导致越来越疲劳,费时费力,影响拆解效率。
38.针对上述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其通过设置能够自动运送和按压的机构,实现了不需要手工对保压夹具进行按压即可实现开启的效果。具体地,关于该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的结构适方式如下所述:
39.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用于拆解保压夹具1,其包括传送机构和夹持机构3,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21,传送带21用于放置保压夹具1,夹持机构3设置在传送带21上,传送带21能够朝向靠近夹持机构3的方向或远离夹持机构3的方向移动。
40.保压夹具1通常包括上夹具部11和下夹具部12,上夹具部11上设置有卡扣111,下夹具部12上设置有与卡扣111匹配连接的卡口121,具体可参见图2所示。卡扣111通常为弹力扣结构,在卡扣111与卡口121脱离后,卡扣111的形变恢复,以使对卡扣111松离以后,卡扣111不会重新与卡口121形成连接。
41.并且,上夹具部11和下夹具部12之间由于需要提供较大压力以保证胶固效果,因此,在卡扣111与卡口121脱离后,内部的压力会对上夹具部11或下夹具部12进行顶起,从而使卡扣111与卡口121之间无法再次对齐。
42.夹持机构3包括夹臂31和驱动件32,夹臂31位于卡扣111的一侧并与卡扣111的位置相对应,驱动件32的驱动端与夹臂31连接,驱动端能够带动夹臂31朝向靠近卡扣111的方向移动,以在保压夹具1位于夹持机构3处时驱动夹臂31按压卡扣111,以使卡扣111与卡口121脱离。
43.具体实现时,夹持机构3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夹臂31打开,传送带21形成生产运送线,工作人员将保压夹具1正确摆放在运送线上,传送带21进一步将保压夹具1运送至夹持机构3所在的位置,然后夹持机构3的驱动件32驱动夹臂31朝向靠近卡扣111的方向移动,直至与卡口121接触后继续移动,以对卡扣111进行按压,当卡扣111受到按压作用力后,即可与卡口121脱离,按压完成后,驱动件32可进一步驱动夹臂31朝向远离卡扣111的方向移动,移动带将打开后的保压夹具1运送离开,然后操作人员即可对上夹具部11和下夹具部12进行拾取和收集。
44.该保压夹具的拆解装置通过设置传送机构和夹持机构3,来使传送机构的传送带21将保压夹具1运送到夹持机构3的位置处,夹持机构3具有的夹臂31设置在和卡扣111相对应的位置处,从而能够进一步通过驱动件32驱动对卡扣111进行挤压,使卡扣111和卡口121进行脱离,即实现了上夹具部11和下夹具部12之间相互脱离,相比于传统的人员手工按压卡扣111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拆卸,不仅更加省力,也更加节省时间,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人力投入,提升产能。
45.为了使该拆解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可使该拆解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传送机构进一步包括用于对传送带21进行控制的电机,控制组件电连接于电机和驱动件32,控制组件内部写入控制程序,用于对电机和驱动件32进行控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组件,可实现对该拆解装置的控制启停。控制组件可以为操作终端,也可以为远程遥控系统等。
46.为了进一步使整个拆解装置自动化的程度更高,该拆解装置还包括第一感应机构,第一感应机构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与驱动件32电连接,第一感应机构设置在传送带21上,并位于夹持机构3的沿传送带21的行进方向的上游,第一感应机构用于检测保压夹具1在传送带21上的位置,并能够在保压夹具1行进至第一预设位置,即第一感应机构的位置处时发送启动信号至控制组件,使控制组件控制驱动件32带动夹臂31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感应机构能够感应保压夹具1在传送带21上的位置,当保压夹具1即将行进至夹持机构3的位置处时,保压夹具1能够触发第一感应机构,使第一感应机构发送启动信号至夹持机构3的位置处,从而使夹臂31朝向保压夹具1的位置移动。
47.该第一感应机构可以为红外线感应组件,具体地,使其包括第一红外线发射件41和第一红外线接收件42,第一红外线接收件42连接至控制组件,并且,第一红外线发射件41和第一红外线接收件42对称式设置在传送带21的两侧。正常状态下,第一红外线发射件41发射红外线,并能够被第一红外线接收件42所接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当保压夹具1行进至第一感应机构的位置处时阻挡了第一红外线发射件41对第一红外线接收件42发射的红外线,第一红外线接收件42在没有接收红外线时发送启动信号至夹持机构3,从而使夹持机构3运行。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第一红外线接收件42无法接收到红外线时,在设定时间后再发送启动信号,该设定时间可通过第一感应机构距离夹持机构3的位置来确定,以保证夹臂31运行时,保压夹具1刚好位于与夹臂31对应的位置。
49.由于上夹具部11和下夹具部12之间为保证连接牢靠,通常会设置多处卡扣111和卡口121结构,卡合结构两个为一组分别位于保压夹具1的相对的两侧边上,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臂31的数量和驱动端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均为两个,两个夹臂31相对设置。并且,两个驱动端的移动方向相反,以在保压夹具1的相对两侧边上分别具有一个卡扣111时,使两个夹臂31均朝向卡扣111的方向移动并同时按压两个卡扣111。当两个夹臂31同时对两个卡扣111进行按压时,共同提供的作用力还能够保证保压夹具1不会因为受到外力产生移动,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按压作用的效果。
50.为了方便设置夹持机构3,使夹持机构3还包括支架33,支架33架设在传送带21上,驱动件32设置在支架33上,夹臂31自支架33朝向传送带21的方向延伸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33可以通过横梁和支撑腿组成,支撑腿设置在横梁的两端处,并且位于传送带21的两侧,以将横梁架设在传送带21的顶部,由于夹臂31需要朝向位于传送带21上的保压夹具1移动,因此,驱动件32可以设置在横梁的底部,方便驱动件32和夹臂31均朝向传送带21的位置。
5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驱动件32可使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移动活塞端形成驱动端,在操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驱动气缸,实现对夹臂31的操作。夹臂31的底部高度可设置成与位于传送带21上的保压夹具1的卡扣111高度相对应,驱动端的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具体地,驱动气缸的设置延伸方向即为水平方向,以保证对夹臂31的驱动过程保持稳定。
5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为了减少夹臂31的运动距离,同时进一步保护卡扣111结构,可采用在夹臂31的朝向保压夹具1的一侧还设置有顶块34,夹臂31通过顶块34按压卡扣111。顶块34的设置方便与卡口121进行精准抵接,同时也减少了夹臂31的移动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块34还可以设置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结构或者柔性材质,避免了夹臂31与保压夹具1刚性抵接,导致出现对保压夹具1表面产生损坏的风险。
53.为了使保压夹具1的移动位置更加精准,可使该传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21上的导向围板22,导向围板22位于夹持机构3的沿传送带21的行进方向的上游,导向围板22上形成两端开口的沿传送带21的行进方向延伸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沿行进方向呈渐缩式设置,并且导向通道的靠近夹持机构3的一端开口的位置与夹臂31的位置相对应。导向通道的朝向夹持机构3的一端对应夹臂31的位置,从而在保压夹具1位于传送带21上时,通过导向围板22的被动导向,使其朝向夹臂31所在的位置偏移,从而不需要人工去进行对其调整,能够大大节省了对位过程所花费的时间。
54.具体地,导向通道可设置在传送带21的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导向通道的朝向夹持机构3的一端的开口宽度可以设置为略大于保压夹具1的宽度,避免保压夹具1卡在导向通道内无法移动。
55.另外,为了实现使保压夹具1与夹臂31的对应效果更佳,可使该拆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21上的前挡板组件5,前挡板组件5包括相互连接的前挡板和前挡板驱动件,前挡板驱动件能够驱动前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控制组件与前挡板驱动件电连接,前挡板设置在第一感应机构和夹持机构3之间,控制组件能够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驱动前挡板驱动件带动前挡板向下移动并与保压治具的前侧抵接,并且,前挡板与保压夹具1的抵接面的所在平面与夹臂31的移动方向平行。
56.前挡板能够对保压夹具1的放置角度进行进一步调整,使保压夹具1的卡扣111位置能够与夹臂31进行精准对应,保证了夹臂31操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前挡板的设置也能够起到阻挡保压夹具1一定时间的效果,当夹持机构3的下方正存在保压夹具1,而下一个保压夹具1已即将到达时,通过前挡板的设置也能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保压夹具1堆积在夹持机构3下方,或者推动到正在进行开启操作的保压夹具1,导致开启失败。
5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拆解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机构,第二感应机构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二感应机构设置在传送带21上,并位于夹持机构3的沿传送带21的行进方向的下游,第二感应机构用于检测保压夹具1的位置,并能够在保压夹具1行进至第二预设位置,即第二感应机构的位置处时发送抬升信号至控制组件,使控制组件控制前挡板驱动件带动前挡板向上移动。
58.对应上述前挡板组件5的设置,前挡板组件5能够起到阻止下一个保压夹具1运行到夹持机构3位置处的效果,而对于正在进行开启操作的保压夹具1,在其打开完成后,通过传送带21的带动运行到位于夹持机构3下游的第二感应机构的位置处时,即可证明开启操作完成,此时可放入下一个保压夹具1进行开启,即通过感应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自动使保压夹具1稳定且持续的朝向夹持机构3提供的效果。
59.具体地,关于第二感应机构的设置,同第一感应机构,可使其包括包括第二红外线发射件61和第二红外线接收件62,第二红外线接收件62连接至控制组件,并且,第二红外线发射件61和第二红外线接收件62对称式设置在传送带21的两侧。正常状态下,第二红外线发射件61发射红外线,并能够被第二红外线接收件62所接收。当保压夹具1自夹持机构3的下方移动到第二感应机构的位置处时,保压夹具1阻挡了第二红外线发射件61对第二红外线接收件62发射的红外线,第二红外线接收件62在没有接收红外线时发送抬升信号至控制组件,从而通道控制组件控制前挡板抬升,使下一个保压夹具1朝向夹持机构3的位置移动。
60.另外,对于打开过程的操作来说,可使拆解装置还包括后挡板组件7,后挡板组件7包括相互连接的后挡板和后挡板驱动件,后挡板驱动件能够驱动后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后挡板位于夹持机构3的沿传送带21的行进方向的下游,控制组件能够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驱动后挡板向下移动,以使保压治具位于夹持机构3处时与后挡板抵接。后挡板组件7能够起到在保压夹具1位于夹持机构3的位置处时使其保持一定时间的位置不动,以使夹臂31对卡扣111位置进行持续按压,保证开启顺利。该时间的设置具体可通过夹臂31的移动速度来确定。
6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