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在制备降尿酸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2022-12-09 19:53: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在制备降尿酸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高尿酸血症是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国高达10%左右。痛风常由体内尿酸长期保持高水平蓄积而引起,是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伴随剧烈的关节疼痛,及关节周围组织红肿等不适症状。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会引起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疾病。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目前公认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具有同样危险的第四高。
3.现有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减少尿酸生成类药物和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减少尿酸生成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临床常用药物包括苯溴马隆和丙磺舒。其中,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是临床一线最常用药。别嘌醇能够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来减少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向尿酸转化,降低了体内尿酸水平,但临床研究表明,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率仅为40%。长期使用别嘌醇会引起药疹、发热、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或超敏反应综合征。苯溴马隆可以通过增加尿量、抑制部分转运体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体内尿酸水平。长期服用苯溴马隆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产生肝毒性。为克服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剂量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然而随着剂量的降低,药效和有效时间亦随之下降。因此,筛选安全高效的降尿酸药物协同增效剂,是解决现有技术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在制备降尿酸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在制备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6.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一种包含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的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7.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在制备降尿酸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9.所述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0010][0011]
其中:r1、r2、r3、r4选自甲基、亚甲基、氢、c
1-c8直链或支链烷基。
[0012]
所述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包括但不限于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8-氧巴马亭和氧化表小檗碱中的至少一种;
[0013]
当r1和r2为亚甲基、r3和r4为甲基时,所述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为氧化小檗碱,其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0014][0015]
当r1、r2、r3、r4均为亚甲基时,所述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为8-氧黄连碱,其结构式如式(ⅲ)所示:
[0016][0017]
当r1和r2为甲基、r3和r4为亚甲基时,所述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为氧化表小檗碱,其结构式如式(ⅳ)所示:
[0018]
[0019]
当r1、r2、r3、r4均为甲基时,所述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为8-氧巴马亭,其结构式如式(

)所示:
[0020][0021]
所述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但不限于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中的至少一种。
[0022]
所述的降尿酸药物的剂型优选包括但不限于口服制剂、注射剂、吸入剂和外用制剂。
[0023]
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在制备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0024]
所述的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是指能够预防和/或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和尿酸性肾病的药物。
[0025]
所述的高尿酸血症包括排泄不良型、生成过多型、混合型和肿瘤后化疗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0026]
所述的痛风是指由于血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的疾病。
[0027]
所述的尿酸性肾病是指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
[0028]
一种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包含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和降尿酸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9]
所述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包括但不限于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8-氧巴马亭和氧化表小檗碱中的至少一种;
[0030]
所述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但不限于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中的至少一种。
[0031]
所述的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8-氧巴马亭和氧化表小檗碱中的任意两种时,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8-氧巴马亭和氧化表小檗碱中的任意两种的有效剂量优选按质量比2.5~40:40~2.5计算;更优选按质量比1:1计算。
[0032]
所述的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中的至少一种,和氧化小檗碱时,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中的至少一种,和氧化小檗碱的有效剂量优选按质量比1.25~10:10~1.25计算;更优选按质量比1:1计算。
[0033]
所述的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34]
所述的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和尿酸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35]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通过常规方法即可制备得到。
[0036]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37]
本发明公开了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在制备降尿酸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一方面,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与降尿酸药物联合应用,在协同增强降尿酸作用的同时降低降尿酸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降尿酸药物在药物领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范围。另一方面,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的其中两种或若干种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降尿酸作用,可联合应用于尿酸过高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痛风、尿酸性肾病等疾病的防治领域。
附图说明
[0038]
图1实施例1中氧化小檗碱与8-氧黄连碱单独或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及联合用药指数图;其中,图a为氧化小檗碱组降尿酸效果图;图b为8-氧黄连碱组降尿酸效果图;图c为氧化小檗碱与8-氧黄连碱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图;图d为氧化小檗碱与8-氧黄连碱联合用药指数图。
[0039]
图2为实施例2中8-氧巴马亭与氧化表小檗碱单独或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及联合用药指数图;其中,图a为8-氧巴马亭组降尿酸效果图;图b为氧化表小檗碱组降尿酸效果图;图c为8-氧巴马亭与氧化表小檗碱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图;图d为8-氧巴马亭与氧化表小檗碱联合用药指数图。
[0040]
图3为实施例3中氧化小檗碱与非布司他单独或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及联合用药指数图;其中,图a为氧化小檗碱组降尿酸效果图;图b为非布司他组降尿酸效果图;图c为氧化小檗碱与非布司他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图;图d为氧化小檗碱与非布司他联合用药指数图。
[0041]
图4为实施例4中氧化小檗碱与苯溴马隆单独或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及联合用药指数图;其中,图a为氧化小檗碱组降尿酸效果图;图b为苯溴马隆组降尿酸效果图;图c为氧化小檗碱与苯溴马隆联合用药降尿酸效果图;图d为氧化小檗碱与苯溴马隆联合用药指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3]
实施例中血尿酸(ua)含量是利用尿酸测定试剂盒测定,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具体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0044]
氧化小檗碱(cas号:549-21-3)、8-氧黄连碱(cas号:19716-61-1)、8-氧巴马亭(cas号:19716-59-7)、氧化表小檗碱(cas号:19716-60-0)均合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制剂工艺实验室,纯度均大于95%;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购买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购买于sigma-aldrich公司。
[0045]
本实验药物通过计算联合指数(ci)判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联合指数(ci)用compusyn(version 1.0)软件进行计算并导出结果。依据chou-talalay(周-特氏)联合指数法评价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及程度,具体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0046]
表1: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标准
[0047][0048]
实施例1:氧化小檗碱与8-氧黄连碱联用协同降尿酸作用
[0049]
1、实验动物及方法:
[0050]
雄性km小鼠(由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下同),spf级,体重20
±
2g,随机分成十七组(每组8只):正常组(normal),高尿酸血症模型组(model),氧化小檗碱组(obb,2.5mg/kg、5mg/kg、10mg/kg、20mg/kg、40mg/kg),8-氧黄连碱组(ocop,2.5mg/kg、5mg/kg、10mg/kg、20mg/kg、40mg/kg),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联用组(obb ocop,2.5 2.5mg/kg、5 5mg/kg、10 10mg/kg、20 20mg/kg、40 40mg/kg)。小鼠购买回来后,适应性喂养一周。之后每天上午9点开始给药造模,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和灌胃次黄嘌呤(300mg/kg)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正常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h后,灌胃相应浓度的受试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他药物组灌胃相应浓度的药物。实验共进行7天。
[0051]
观察指标:
[0052]
血尿酸(ua)含量,并计算药物联用指数;
[0053]
2、实验结果
[0054]
给药结束后测定上述指标水平,实验数据以表示并进行方差分析。
[0055]
结果如下表2、3和图1所示。
[0056]
表2:各组小鼠ua含量(μmol/l)
[0057][0058]
注:##p<0.01,与normal组比较;
*
p<0.05,
**
p<0.01,与model组比较
[0059]
表3:氧化小檗碱(obb)及8-氧黄连碱(ocop)联合用药效果
[0060][0061]
结果表明:
[0062]
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均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且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氧化小檗碱与8-氧黄连碱联用也具有显著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
[0063]
在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联合用药降低血尿酸含量实验中,通过计算联合用药指数(ci)发现氧化小檗碱、8-氧黄连碱在剂量为2.5mg/kg、5mg/kg、10mg/kg、20mg/kg、40mg/kg联用时,其降尿酸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0064]
结果显示,氧化小檗碱和8-氧黄连碱联用具有协同降尿酸作用。由此可见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或可具有协同降尿酸的效果。
[0065]
实施例2:8-氧巴马亭与氧化表小檗碱联用协同降尿酸作用
[0066]
1、实验动物及方法:
[0067]
雄性km小鼠,spf级,体重20
±
2g,随机分成十七组(每组8只):正常组(normal),高尿酸血症模型组(model),8-氧巴马亭组(opal,2.5mg/kg、5mg/kg、10mg/kg、20mg/kg、40mg/kg),氧化表小檗碱组(oepi,2.5mg/kg、5mg/kg、10mg/kg、20mg/kg、40mg/kg),8-氧巴马亭与氧化表小檗碱联用组(opal oepi,2.5 2.5mg/kg、5 5mg/kg、10 10mg/kg、20 20mg/kg、40 40mg/kg)。小鼠购买回来后,适应性喂养一周。之后每天上午9点开始给药造模,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和灌胃次黄嘌呤(300mg/kg)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正常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h后,灌胃相应浓度的受试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他药物组灌胃相应浓度的药物。实验共进行7天。
[0068]
观察指标:
[0069]
血尿酸(ua)含量,并计算药物联用指数;
[0070]
2、实验结果
[0071]
给药结束后测定上述指标水平,实验数据以表示并进行方差分析。
[0072]
结果如下表4、5和图2所示。
[0073]
表4:各组小鼠ua含量(μmol/l)
[0074][0075][0076]
注:##p<0.01,与normal组比较;
*
p<0.05,
**
p<0.01,与model组比较
[0077]
表5:8-氧巴马亭(opal)及氧化表小檗碱(oepi)联合用药效果
[0078][0079]
结果表明:
[0080]
8-氧巴马亭、氧化表小檗碱均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且8-氧巴马亭、氧化表小檗碱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8-氧巴马亭与氧化表小檗碱联用也具有显著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
[0081]
在8-氧巴马亭、氧化表小檗碱联合用药降低血尿酸含量实验中,通过计算联合用药指数(ci)发现8-氧巴马亭、氧化表小檗碱在剂量为2.5mg/kg、5mg/kg、10mg/kg、20mg/kg、40mg/kg联用时,其降尿酸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0082]
结果显示,8-氧巴马亭和氧化表小檗碱联用具有协同降尿酸作用。由此可见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或可具有协同降尿酸的效果。
[0083]
实施例3:氧化小檗碱与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联用协同降尿酸作用
[0084]
1、实验动物及方法:
[0085]
雄性km小鼠,spf级,体重20
±
2g,随机分成十七组(每组8只):正常组(normal),高尿酸血症模型组(model),氧化小檗碱组(obb,1.25mg/kg、2.5mg/kg、5mg/kg、10mg/kg、20mg/kg),非布司他组(feb,1.25mg/kg、2.5mg/kg、5mg/kg、10mg/kg、20mg/kg),氧化小檗碱与非布司他联用组(obb feb,1.25 1.25mg/kg、2.5 2.5mg/kg、5 5mg/kg、10 10mg/kg、20 20mg/kg)。小鼠购买回来后,适应性喂养一周。之后每天上午9点开始给药造模,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和灌胃次黄嘌呤(300mg/kg)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正常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h后,灌胃相应浓度的受试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他药物组灌胃相应浓度的药物。实验共进行7天。
[0086]
观察指标:
[0087]
血尿酸(ua)含量,并计算药物联用指数;
[0088]
2、实验结果
[0089]
给药结束后测定上述指标水平,实验数据以表示并进行方差分析。
[0090]
结果如下表6、7和图3所示。
[0091]
表6:各组小鼠ua含量(μmol/l)
[0092][0093][0094]
注:##p<0.01,与normal组比较;
*
p<0.05,
**
p<0.01,与model组比较
[0095]
表7:氧化小檗碱(obb)及非布司他(feb)联合用药效果
[0096][0097]
结果表明:
[0098]
氧化小檗碱、非布司他均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且氧化小檗碱、非布司他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氧化小檗碱、非布司他联用也具有显著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
[0099]
在氧化小檗碱、非布司他联合用药降低血尿酸含量实验中,通过计算联合用药指数(ci值)发现氧化小檗碱、非布司他在剂量为1.25mg/kg、2.5mg/kg、5mg/kg、10mg/kg联用时,其降尿酸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0100]
结果显示,氧化小檗碱与非布司他联用具有协同降尿酸作用。由此可见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或可作为降尿酸西药协同增效剂应用。
[0101]
实施例4:氧化小檗碱与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联用协同降尿酸作用
[0102]
1、实验动物及方法:
[0103]
雄性km小鼠,spf级,体重20
±
2g,随机分成十七组(每组8只):正常组(normal),高尿酸血症模型组(model),氧化小檗碱组(obb,1.25mg/kg、2.5mg/kg、5mg/kg、10mg/kg、20mg/kg),苯溴马隆组(ben,1.25mg/kg、2.5mg/kg、5mg/kg、10mg/kg、20mg/kg),氧化小檗碱与苯溴马隆联用组(obb ben,1.25 1.25mg/kg、2.5 2.5mg/kg、5 5mg/kg、10 10mg/kg、20 20mg/kg)。小鼠购买回来后,适应性喂养一周。之后每天上午9点开始给药造模,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mg/kg)和灌胃次黄嘌呤(300mg/kg)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正常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h后,灌胃相应浓度的受试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他药物组灌胃相应浓度的药物。实验共进行7天。
[0104]
观察指标:
[0105]
血尿酸(ua)含量,并计算药物联用指数;
[0106]
2、实验结果
[0107]
给药结束后测定上述指标水平,实验数据以表示并进行方差分析。
[0108]
结果如下表8、9和图4所示。
[0109]
表8:各组小鼠ua含量(μmol/l)
[0110][0111]
注:##p<0.01,与normal组比较;
*
p<0.05,
**
p<0.01,与model组比较
[0112]
表9:氧化小檗碱(obb)及苯溴马隆(ben)联合用药效果
[0113][0114][0115]
结果表明:
[0116]
氧化小檗碱、苯溴马隆均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且氧化小檗碱、苯溴马隆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氧化小檗碱、苯溴马隆联用也具有显著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其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
[0117]
在氧化小檗碱、苯溴马隆联合用药降低血尿酸含量实验中,通过计算联合用药指数(ci)发现氧化小檗碱、苯溴马隆在剂量为1.25mg/kg、2.5mg/kg、5mg/kg、10mg/kg联用时,其降尿酸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0118]
结果显示,氧化小檗碱、苯溴马隆联用具有协同降尿酸作用。由此可见原小檗碱类生物碱8-氧化产物或可作为降尿酸西药联合增效剂应用。
[0119]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