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10:53: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2.单晶硅、多晶硅等行业大部分企业的循环水系统工艺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为工艺冷却水通过泵输送至中温工艺冷却水系统板式换热器换热后,送至工艺装置对单晶炉进行降温,流量依据单晶炉工艺要求,通过旁路阀门开度调整。工艺冷却水系统部分设备和阀门压力降偏大,从而必须提高循环水系统供水压力,造成了设备费用投资高且能源消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冷却水系统换热设备、阀门压力降大,造成了工艺冷却水泵设计扬程偏大,投资浪费,运行时能源浪费的问题。
4.一种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工艺水循环单元和换热单元,工艺水循环单元包括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第一循环水泵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包括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进入口和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排出口,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包括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出端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入端,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和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出端和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通过管道相连通,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和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进入口通过管道相连通,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排出口和第一循环水泵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管道相连通。
5.优选的,第一循环水泵的进水侧依次安装过滤器和蝶阀,连接过滤器和蝶阀的管道上安装第一压力表;第一循环水泵的出水侧依次安装止回阀和蝶阀,连接第一循环水泵和止回阀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第二压力表。
6.优选的,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入端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调节管路,调节管路上安装调节阀。
7.优选的,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低于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
8.优选的,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还包括循环水单元,循环水单元包括循环冷却水水池和第二水泵,循环冷却水水池的进水端和换热单元的吸热侧出水端相连通,循环冷却水水池的出水端和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与换热单元的吸热侧进水端相连通。
9.优选的,循环冷却水水池的进水端和换热单元的吸热侧出水端之间设置第三蝶阀,第二水泵的出水端与换热单元的吸热侧进水端之间设置第四蝶阀。
10.优选的,第三蝶阀和换热单元的吸热侧出水端之间设置压力表,第四蝶阀和换热单元的吸热侧进水端之间设置压力表。
11.上述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中,通过第一循环水泵直接将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中的冷却水输送至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冷却水经过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后变为温度升高而水压降低的热水,水压较低的热水沿着管道流入换热单元的流速较低,该流速低的热水经过换热单元后转换为冷却水,在热水从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出口测至换热单元的进入端不需要增设限流阀而达到工艺换热的需求,因此能达到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运行时降低第一循环水泵的输出功率,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艺水循环单元和换热单元相连接的结构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水单元和换热单元相连接的结构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艺水循环单元、换热单元、循环水单元相连接的结构框图。
15.图中: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100、工艺水循环单元10、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11、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进入口111、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排出口112、第一循环水泵12、过滤器121、第一蝶阀122、第一压力表123、止回阀124、第二蝶阀125、第二压力表126、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出端131、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入端132、调节管路14、调节阀141、换热单元20、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21、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22、循环水单元30、循环冷却水水池31、第二水泵32、第三蝶阀23、第四蝶阀24。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17.请参阅图1至图3,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100包括工艺水循环单元10和换热单元20,工艺水循环单元10包括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11、第一循环水泵12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11包括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进入口111和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排出口112,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包括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出端131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入端132,换热单元20包括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21和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22,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出端131和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21通过管道相连通,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22和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进入口111通过管道相连通,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的排出口112和第一循环水泵12通过管道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12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入端132通过管道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为多台单晶炉,也可以为冶金行业其他的冷却设备,或者为医药等行业中的冷却设备;通过第一循环水泵12直接将工艺冷却水循环水池11中的冷却水输送至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冷却水经过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后变为温度升高而水压降低的热水,水压较低的热水沿着管道流入换热单元20的流速较低,该流速低的热水经过换热单元20后转换为冷却水,在热水从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的出口测至换热单元20的进入端不需要增设限流阀而达到工艺换热的需求,因此能达到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够达到运行时降低第一循环水泵12的输出功率,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依据本技术能节约第一循环水泵12的25%的电量消耗。
18.进一步的,第一循环水泵12的进水侧依次安装过滤器121和第一蝶阀122,连接过
滤器121和第一蝶阀122的管道上安装第一压力表123;第一循环水泵12的出水侧依次安装止回阀124和第二蝶阀125,连接第一循环水泵12和止回阀124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第二压力表126。过滤器121为t型过滤器。
19.进一步的,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入端132和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的输出端131连接调节管路14,调节管路14上安装调节阀141。通过调节阀141调节调节管路14中的流量及水压而达到调节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内的水量和水压,从而达到目标冷却设备水循环单元13的工艺需求。
20.进一步的,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21低于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22。使工艺水自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进入端21流向换热单元的工艺水输出端22的过程中流速减缓,有利于冷却工艺水的目的。
21.进一步的,工艺冷却水节能系统100还包括循环水单元30,循环水单元30包括循环冷却水水池31和第二水泵32,循环冷却水水池31的进水端和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出水端相连通,循环冷却水水池31的出水端和第二水泵32的进水端连通,第二水泵32的出水端与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进水端相连通。
22.进一步的,循环冷却水水池31的进水端和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出水端之间设置第三蝶阀23,第二水泵32的出水端与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进水端之间设置第四蝶阀24。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进水端高于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出水端,也就是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进水端和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出水端连接的管路在换热单元20内自上而下分布设置,该种设置使得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从上到下的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而使得换热单元20的冷却侧从下到上的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有利于将工艺水的温度控制在冷却工艺的预设目标值范围内。
23.进一步的,第三蝶阀23和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出水端之间设置压力表,第四蝶阀24和换热单元20的吸热侧进水端之间设置压力表,该压力表用于检测换热单元20吸热侧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水压,通过水压的检测调控第二水泵32的工作功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