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恒温保鲜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8:39: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温保鲜冰箱。


背景技术:

2.冰箱,是人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用于食品保鲜的家用电器。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保鲜的要求越来越高。温度是食品保鲜控制不可缺少的条件,食品保鲜需要恒定的温度和适宜的低温,确保在最小的温度范围内波动,对食品保鲜更加有利。现有的冰箱为了保证恒定的温度和适宜的低温,设计了微冻间室。微冻间室通常设置于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之间,但微冻间室和冷冻间室之间的直接温差较大,微冻间室受冷冻间室的影响容易发生较大的温度波动。
3.现有公开号为cn113915854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冰箱及冰箱恒温控制方法》,该冰箱冷冻室内设置微冻间室,微冻间室内设置独立的加热装置以及热风回路来调节微冻间室内温度,避免了微冻间室制冷需要对蓄冷剂制冷的额外工作量,使得冷量充分用于微冻间室内食品进行冷藏,利于食品的快速降温,从而有益于食品的保鲜。但该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以及热风回路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组装效率低等问题。且微冻间室内的食品是否新鲜,用户无法获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保鲜冰箱,通过将微冻间室设置于冷藏间室内,微冻间室上安装有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新鲜度传感器,结合设定的温度阈值判断微冻间室是否需要制冷,并通过风门控制冷气流从冷冻间室向微冻间室流动,达到维持微冻间室温度的目的。解决了现有微冻间室设置于冷冻间室内,微冻间室内设置独立的加热装置以及热风回路来调节微冻间室内温度,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恒温保鲜冰箱,包括冷藏间室、冷冻间室、微冻间室、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冷藏间室铰接有冷藏间室门体,所述微冻间室设置于冷藏间室内,所述冷冻间室与冷藏间室之间设有用于从冷冻间室向冷藏间室传递冷风的风门,所述风门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冷藏间室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微冻间室连通。所述冷藏间室内安装有检测冷藏间室门体开合的门开关,所述冷藏室门体的外表面设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包括蜂鸣器。所述微冻间室上安装有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新鲜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新鲜度传感器、制冷系统、风门、门开关、显示板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藏间室设置于冷冻间室上方,所述微冻间室设置于冷藏间室内下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风口与微冻间室通过风道连通,所述风道内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于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端。鼓风机的设置更
易于冷气进入微冻间室,加快气流循环,降温更快。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微冻间室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微冻间室的内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新鲜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微冻间室顶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新鲜度传感器为气味传感器。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微冻间室设置于冷藏间室内,微冻间室内外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微冻间室的内外温度,结合设定的温度阈值判断微冻间室是否需要制冷,同时通过风门控制冷气流从冷冻间室向微冻间室流动,达到维持微冻间室温度稳定的目的,且控温更加精确。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冻间室内设置新鲜度传感器,新鲜度传感器为气味传感器用于检测异味,根据设置的异味阈值能及时检测出食物是否变质,并通过显示板和蜂鸣器发出提示,进一步保障食品的新鲜度。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温保鲜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保鲜冰箱的系统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温保鲜冰箱的恒温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温保鲜冰箱的保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1-冷藏间室,2-冷冻间室,3-微冻间室,4-风门,401-第一出风口,402-第二出风口,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新鲜度传感器,8-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实施例一
26.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保鲜冰箱,包括冷藏间室1、冷冻间室2、微冻间室3、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冷藏间室1设置于冷冻间室2上方,微冻间室3设置于冷藏间室1内下部。微冻间室3设置于冷藏间室1内,冷冻间室2与冷藏间室1之间设有用于从冷冻间室2向冷藏间室1传递冷风的风门4,风门4包括第一出风口401和第二出风口402,第一出风口401与冷藏间室1连通,第二出风口402与微冻间室3通过风道连通,风道内安装有鼓风机8,鼓风机8设置于靠近第二出风口402的一端。
27.冷藏间室1铰接有冷藏间室门体,冷藏间室1内安装有检测冷藏间室门体开合的门开关。冷藏室门体的外表面设有显示板,显示板上设有蜂鸣器。
28.微冻间室3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微冻间室3的内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6和新鲜度传感器7,新鲜度传感器7为气味传感器。
29.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6、新鲜度传感器7、制冷系统、风门4、门开关、显示板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30.实施例二
31.请参阅图3所示,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保鲜冰箱的恒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s1: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第一温度传感器5对微冻间室3外表面的温度t1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
33.s2:控制系统判断温度t1是否小于等于温度阈值t1*70%,若是,则执行s4;若否,则执行s3。
34.s3:保持制冷系统为运行状态,同时打开第二出风口402,运行鼓风机8。
35.s4: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关闭制冷系统,同时关闭第二出风口402和鼓风机8。
36.s5:第二温度传感器6对微冻间室3内的温度t2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
37.s6:控制系统判断温度t2是否小于等于阈值t2,t2为0℃。若是,则关闭第二出风口402和鼓风机8;若否,则开启第二出风口402和鼓风机8。
38.其中,s2中温度阈值t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5运行8小时检测到的最低温度值。
39.本实施例通过将微冻间室3设置于冷藏间室1内,微冻间室3内外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微冻间室3的内外温度,结合设定的温度阈值判断微冻间室3是否需要制冷,同时通过风门4控制冷气流从冷冻间室2向微冻间室3流动,达到维持微冻间室3温度稳定的目的,且控温更加精确。
40.实施例三
41.请参阅图4所示,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保鲜冰箱的保鲜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s1:新鲜度传感器7持续运行对微冻间室3内的异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
43.s2:控制系统判断检测的异味数值是否小于异味阈值,异味阈值为25%。若是,则执行s3;若否,则执行s4。
44.s3:显示板上保鲜图标点亮,显示食物新鲜。
45.s4:显示板上保鲜图标熄灭或闪烁,显示食物不新鲜,并执行s5。
46.s5:控制系统通过门开关检测冷藏间室门体是否打开,若是,则蜂鸣器鸣叫;若否,则蜂鸣器保持关闭状态。
47.本实施例通过在微冻间室3内设置新鲜度传感器7,新鲜度传感器7为气味传感器用于检测异味,根据设置的异味阈值能及时检测出食物是否变质,并通过显示板和蜂鸣器发出提示,进一步保障食品的新鲜度.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