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全自动圆钢切断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02 22:35: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圆钢切断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圆钢切断机。


背景技术:

2.我们生活中对于刚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所以刚才的生产以及加工就越来越多,在加工的时候需要各种各样的加工工具,圆钢切断机就是一种剪切圆钢所使用的一种工具。
3.而圆钢的机械加工对比钢管手工加工而言具有更优质、更高效、更安全的优点,但是现在大部分圆钢加工设备无法进行自动上料以及自动收集加工好的圆钢,并且在上料的过程中无法对圆钢进行固定引导,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以及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全自动圆钢切断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圆钢切断机,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安装板前侧右端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四个送料滚,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前侧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左侧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其中一个所述送料滚得后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其中一个所述送料滚得后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其中一个所述送料滚的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左侧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刀头,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前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壁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操作台的顶壁中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操作台的顶壁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u形挡块,所述操作台的前侧中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收集箱的前侧中部设置有抽拉槽,所述螺纹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扭块。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其中一个所述送料滚的后侧依次贯穿第一主动轮与第一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其中一个所述送料滚得后侧贯穿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在第二主动轮的内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其中一个所述送料滚的后侧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轮的内部,其中一个所述送料滚的后侧固定连接在第二从动轮的内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部啮合连接在第一齿轮的外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壳的后侧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的前侧右端。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收集箱设置在入料口的底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柱的顶壁中部。
14.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通过送料滚、电机、第一齿轮、收集箱等组件的配合使用让设备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并且能对加工后的圆钢进行及时地收集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15.2、本发明中,通过挡板、连接柱、连接板、螺纹杆等组件的配合使用让设备能够在实现自动上料的同时对材料进行引导并且适应不同规格的圆钢,让设备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圆钢切断机的正视整体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圆钢切断机的后视机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圆钢切断机的正视操作台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17.图例说明:1、第一安装板;2、机壳;3、送料滚;4、电机;5、第一主动轮;6、第一皮带;7、第一从动轮;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二主动轮;11、第二皮带;12、第二从动轮;13、第二安装板;14、液压杆;15、刀头;16、操作台;17、挡板;18、入料口;19、连接柱;20、连接板;21、螺纹槽;22、螺纹杆;23、u形挡块;24、收集箱;25、抽拉槽;26、扭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参照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全自动圆钢切断机,包括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齿轮9,第一安装板1前侧右端固定连接有机壳2,机壳2的设计是为了保护后方的电机4防止碎屑或者异物进入内部组件内,机壳2的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四个送料滚3,送料滚3的作用是为了对材料进行一个引导以及传送的作用,可以让材料进行自动进入刀头15的底部,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安装板1的前侧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5,电机4带动第一主动轮5的作用是为了给第一主动轮5一个力,让第一主动轮5能带动后方组件,第一主动轮5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6,第一皮带6左侧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7,第一皮带6与第一从动轮7的作用是为了让第一从动轮7与第一主动轮5的移动是同一方向与速度,其中一个送料滚3的后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其中一个送料
滚3的后侧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的作用是为了让一个电机4就能带动四个送料滚3,让设备的消耗降低,其中一个送料滚3的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10,第二主动轮10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皮带11,第二皮带11的左侧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12,第二主动轮10与第二从动轮12以及第二皮带11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同一方向以及同一速度,并且通过电机4用第一齿轮8以及第二齿轮9进行连接更加保证了两组转轮的同一转速,让材料在进行上料的时候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材料中断的情况,并且通过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之间啮合连接后为相反方向转动所以送料滚3上料的速度更快,第一安装板1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4,液压杆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刀头15,液压杆14与刀头15的作用是对圆钢材料进行及时切割,加工成品,第一安装板1的底部前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台16,操作台16的顶壁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7,挡板17是为了后期方便固定圆钢,操作台16的顶壁中部设置有入料口18,入料口18的作用是为了让圆钢在进行加工后直接通过入料口18进行收集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操作台16的顶壁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9,连接柱19的顶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的作用是为了让设备更好地进行连接抬高后面螺纹杆22的高度,连接板20的中部设置有螺纹槽21,螺纹槽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2,螺纹杆2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u形挡块23,u形挡块23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固定圆钢,防止在加工的时候出现钢材滑落的情况,操作台16的前侧中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24,收集箱24的作用是为了让设备能够更好地对加工后的圆钢进行收集,提高了工人师傅的工作效率。
20.收集箱24的前侧中部设置有抽拉槽25,抽拉槽25的作用是为了让工人师傅更好的取出收集箱24,提高一定使用便利性,螺纹杆2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扭块26,扭块26的作用是为了让工人师傅更加方便地拧动螺纹杆22,更快速地对圆钢进行固定,其中一个送料滚3的后侧依次贯穿第一主动轮5与第一齿轮8的内部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输出端,其中一个送料滚3的后侧贯穿第二齿轮9的内部固定连接在第二主动轮10的内部,其中一个送料滚3的后侧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轮7的内部,其中一个送料滚3的后侧固定连接在第二从动轮12的内部,送料滚3与从动轮以及主动轮进行连接的设计是为了保证送料滚3在进行转动的时候是同一速度,保证了设备的送料统一性,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第二齿轮9的外部啮合连接在第一齿轮8的外部,机壳2的后侧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的前侧右端,收集箱24设置在入料口18的底部,收集箱24设计在入料口18的下方是为了让圆钢在加工结束后能进行及时地收集,提高了工人师傅的工作效率,连接板2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柱19的顶壁中部。
21.工作原理:钢材放入多个送料滚3的中间然后通过电机4地提供转动力带动第一主动轮5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主动轮5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波带进6进行转动,通过第一皮带6的转动带动内部的第一从动轮7进行转动,并且通过其中一个送料滚3外部固定的第一齿轮8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9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9的转动带动内部的其中一个送料滚3进行转动,通过这个送料滚3外部的第一主动轮5的转动带动外部第二皮带11进行转动,通过第二皮带11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轮12进行转动,从而将上方两个送料滚3向右转动,因为第一齿轮8下方啮合连接第二齿轮9,从而下方的带动的两个送料滚3同时向右进行移动,移动速度相同,这样可以将钢材更加稳定的自动向内进行移动,移动钢材到操作台16的时候通过转动扭块26带动螺纹杆子22在连接板20内部的螺纹槽21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u形挡块23向内移动,从而将钢材限位在u形挡块23与挡板17的中间,对钢材进行一个限位防止
钢材在加工的时候出现滑落的情况,保证了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限位好钢材后通过,第二安装板13下方液压杆14的输出端来带动刀头15对钢材进行加工,加工好后的钢材通过入料口18掉入收集箱24中,当设备停止后通过拉动抽拉槽25将收集箱24取出从而对内部的钢材进行收集,这样的设计让加工完成的钢材进行及时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