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1:32: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2.现有背光模组需在背光源上放置经过雾化处理的扩散膜,在扩散膜上设置有助于光发散的结构,使光均匀分散;之后在扩散膜上放置光学增亮膜,使发散的光角度回归准直,从而提高模组整体亮度。
3.目前,扩散膜与光学增亮膜主要有分体式和一体式两种,前者扩散膜与光学增亮膜之间不采用光学胶贴合,扩散膜与光学增亮膜之间会出现相互摩擦、错位等现象,影响光学效果;后者采用光学胶直接粘合扩散膜和光学增亮膜,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并且因为缺少空气层导致光学增益效果的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及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扩散膜与光学增亮膜采用分体式结构,相互之间会出现摩擦、错位等现象,影响光学效果;若将扩散膜和光学增亮膜直接贴合,则会由于两者之间缺少空气,导致光学增益效果的大幅度降低以及成本的大幅增加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包括:
6.第一膜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扩散单元,所述第二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部;
7.第二膜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膜层上,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且第二膜层包括面向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背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四表面上设有增亮单元;
8.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二凸起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限制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间的错位位移,且相邻支撑结构之间形成空腔。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配合贴合连接。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端匹配的凹陷部,所述第二端嵌入所述凹陷部内固定,或所述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匹配的凹陷部,所述第一端嵌入所述凹陷部内。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顶角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圆锥结构,所述第二凸起部为顶角位于所述第二端的圆锥结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角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角匹配的锥角形的所述凹陷部。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角角度小于90度;所述第二凸起
部的顶角角度大于90度。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角角度大于150度。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膜层的所述第三表面上还设有多个位于相邻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为顶角位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一端的圆锥形结构。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体积。
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为胶水涂布形成的凸起,且第一凸起部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膜层的基材的折射率,第二凸起部的折射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膜层的基材的折射率。
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单元为均匀开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点状扩散槽口,或均匀分散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扩散粒子;所述增亮单元为均匀分布在所述第四表面的棱镜结构。
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扩散增亮复合膜片。
19.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本技术采用一体式结构,将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复合为一体,有效了避免了相互错位摩擦的问题,避免影响光学增益效果;
21.本技术在采用一体式结构的同时,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设置空腔,空腔充盈有空气,能够有效提高光学增益效果;
22.本技术第一凸起部端部开设有与第二凸起部端部的匹配的凹陷部,能够实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自动对位,并大大提高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背光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说明:
31.1、背光源;
32.2、扩散增亮复合膜片;201、空腔;202、第一膜层;2021、第一表面;2022、第二表面;2023、点状扩散槽口;2024、第一凸起部;2025、凹陷部;203、第二膜层;2031、第三表面;2032、第四表面;2033、棱镜结构;2034、第二凸起部;2035、第三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内容。
34.传统的背光模组采用分体式的扩散膜和增亮膜结构,并以此放置在背光源上,经过扩散膜扩散的光线经过增亮膜增亮后显示,从而提高模组整体亮度。
35.但分体式的扩散膜和增亮膜之间易发生相互摩擦错位现象,导致显示效果受到影响;但若直接将扩散膜和增亮膜固定在一起,两者之间的空间被光学胶填满,会导致光学增益效果的大幅度降低,同时成本较高。
36.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背光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1和设置在背光源1上的扩散增亮复合膜片2。
37.其中,扩散增亮复合膜片2采用一体化结构,且内部形成有空腔201,该空腔201充盈有空气,能够使经过的光线有效漫反射,从而提高光学增益效果,并避免了扩散膜和增亮膜之间的相互摩擦错位。
38.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扩散增亮复合膜片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202和第二膜层203,第一膜层202的基材和第二膜层203的基材的折射率为1.53。
39.第一膜层20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021和第二表面2022;第二膜层203位于第二表面2022一侧,且第二膜层203包括面向第二表面2022的第三表面2031以及与第三表面2031相背的第四表面2032。
40.第一表面2021上设有扩散单元,扩散单元包括均匀开设在第一表面2021上的点状扩散槽口202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扩散单元也可为均匀分散在第一表面2021上的扩散离子,均能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41.第四表面2032上设有增亮单元,增亮单元包括均匀分布在第四表面2032上的棱镜结构2033,该棱镜结构2033采用90
°
增益微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棱镜结构2033,均能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42.第二表面2022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2024;第三表面2031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部2034,第二凸起部2034在第二表面2022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部2024一一对应,且第一凸起部2024和第二凸起部2034固定形成支撑结构,相邻的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空腔201。
43.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中有第一表面2021入射的光线经过点状扩散槽口2023后发生散射,光线角度会被打乱,之后以各种角度入射到第一凸起部2024中或空腔201中,经过第一凸起部2024的折射或空腔201中的空气后,进入第二凸起部2034或第二膜层203中,并最终经过棱镜结构2033实现增亮。
44.第一凸起部2024和第二凸起部2034均通过胶液涂布得到,因此可在涂布后粘结固定第一凸起部2024和第二凸起部2034,从而实现第一膜层202和第二膜层203之间的固定,无需另外采用光学胶。第一凸起部2024和第二凸起部2034的折射率为1.58,略大于第一膜层202和第二膜层203的基材,从而使得入射光线能够朝第二膜层203方向偏折。
4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部2024和第二凸起部2034的折射率也可与第一膜层202的基材和第二膜层203的基材的折射率相同,均能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46.为了提高第一膜层202和第二膜层203之间的对位准确性,同时便于第一膜层202
和第二膜层203之间的固定,第一凸起部2024靠近第三表面2031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凸起部2034靠近第二表面2022一端的匹配的凹陷部2025。第二凸起部2034端部嵌入凹陷部2025内与第一凸起部2024固定,从而可实现两者的自动定位,并大大提高连接稳定性。
47.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线增益效果,第一凸起部2024和第二凸起部2034均采用圆锥形结构,同时为了避免部分光线经过第一凸起部2024后回到第一膜层202一侧,第一凸起部2024的顶角角度设定为40度,第二凸起部2034的顶角角度设定为152
°

48.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凸起部2024的顶角角度过大时,会存在部分光线射出第一凸起部2024时朝第一膜层202射回,不利于光学增益效果;同时第二凸起部2034的顶角角度过小时,会有入射角度较小的光线会被折射射回第一膜层202,不利于光学增益效果。因此,将第一凸起部2024的顶角角度设置为小于90度,将第二凸起部2034的顶角角度设置为大于90度。
4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缩减第一膜层202和第二膜层203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空腔201的空间占用比,还可以继续增大第二凸起部2034的顶角角度。请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2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50.如图所示,第二凸起部2034的顶角角度设定为160度,此时第二凸起部2034的厚度减小,第一膜层202和第二膜层203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减小,从而增大了空腔201的空间占用比,有助于提高光学增益效果。
51.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增益效果,请参阅图4,图4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膜层203的第三表面2031上还设有位于相邻第二凸起部2034之间的第三凸起部2035,第三凸起部2035为顶角位于远离所述第三表面2031一端的圆锥形结构,且第三凸起部2035的结构与第二凸起部2034的结构相同。
52.可以理解的,通过增设第三凸起部2035,能进一步提高光线射入棱镜结构2033前的增益效果。
53.如图4所示,由第一膜层202的第一表面2021垂直入射的光线a经过点状扩散槽口2023后发生散热朝不同方向射出,例如图中a01~a06的光线,其中,a01、a06直接入射第一凸起部2024中,经过第一凸起部2024后折射至空腔201,经过空腔201后进入第三凸起部2035,最终经过棱镜结构2033射出。具体地,记第三凸起部2035的角度为θ,光线在空腔201内传播时与水平的夹角为α,则光线a01、a06在第三凸起部2035侧壁发生折射后的折射角β为:
[0054][0055]
此时光线a01折射后的光线角度为:
[0056][0057]
光线a06折射后的光线角度为:
[0058][0059]
光线a01、a06最终经过棱镜结构2033侧面折射出,光线a01、a06在棱镜结构2033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皆为:
[0060][0061]
记棱镜结构折射率为n
2033
,则光线a01、a06的折射出射角γ为:
[0062][0063]
最终光线a01、a06在棱镜结构2033上完成出射。
[0064]
a02、a05则首先进入空腔201,经过空腔201后再进入第一凸起部2024,并最终经过棱镜结构2033射出;a03、a04首先进入空腔201,经过空腔201后直接进入第三凸起部2035,最终经过棱镜结构2033射出。
[0065]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凸起部2035的结构也可与第二凸起部2034不同。请参与图5,图5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66]
如图5所示,第三凸起部2035的体积小于第二凸起部2034,从而有效增大空腔201的空间占用比,有助于光学增益效果。
[0067]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也可将进一步增大第三凸起部2035的顶角角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空腔201的空间占用比。
[0068]
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中第二凸起部2034和第三凸起部2035的顶角形状并不限定,请参阅图7,图7是本技术扩散增亮复合膜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69]
第二凸起部2034和第三凸起部2035的顶角采用圆头形,相应的第一凸起部2024上的凹陷部2025也设置为相匹配的形状,也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凸起部2034和第三凸起部2035的顶角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均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070]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