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9:11: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钢管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特定的长度。现在一般采用切管机对钢管进行切割,辅助钢管焊接工艺,使钢管的长度达到指定的长度要求。
3.现有的钢管切割机,多数是针对小口径的钢管;对于中、大口径的钢管来说,多采用高温熔断的方式进行切断,配合进行端口打磨,以达到截断指定长度钢管的目的。
4.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3203455.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切管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横向且等高的转辊,两个所述转辊通过驱动机构进行同步且同向转动;所述机体的后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能够竖直移动的刀盘,所述刀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包胶轴承;所述刀盘和包胶轴承各自的轴线与所述转辊的轴线平行;所述切割机构上还设置有划线组件,所述划线组件用于在钢管表面划线。
5.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采用转辊带动钢管转动,配合刀盘进行钢管切割,操作简单,使用相对较为方便;
6.但是该装置在进行中、大口径钢管切割时,缺乏对管道的固定,管道自身较重,单纯采用转辊进行传动,管道的切割速度相对较慢,中、大口径的钢管所需要的切断时间较长,无法慢速快速加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包括:
10.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夹紧传动组件,所述夹紧传动组件的正面设置有液压固定部,所述液压固定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液压油缸;
11.所述夹紧传动组件夹紧并带动钢管转动,所述液压固定部固定钢管;
12.所述底座顶端的一边侧滑动安装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盘锯刀。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传动组件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锁紧部、卡盘部和传动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部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链轮一,所述链轮一传动连接有链轮二,所述链轮二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电机。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轴承二,所述安装套筒的背面与卡盘部固定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盘部包括转动卡盘,所述转动卡盘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卡爪,所述卡爪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固模具,且所述转动卡盘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一。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紧部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端滑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齿轮二。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二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固定部包括锁母罩,所述锁母罩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滑动槽。
2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圆柱滚子,且所述固定臂另一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锁紧柱。
2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承载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部,所述进料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承载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该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通过液压固定部对钢管进行初步固定,配合锁紧部对钢管进行进一步夹紧,保证钢管在切割过程中,足够稳定,并配合钢管自身与圆盘锯刀的同步转动,实现快速切割钢管的目的,切割速度快,切割效果优良,切割过程稳定。
24.2.该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通过液压固定部对钢管进行初步固定,配合固定臂使用的圆柱滚子,保证了钢管自身的转动,在切割过程中,对钢管进行两端夹紧,降低钢管自身重力对切割过程的影响。
2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紧部与卡盘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母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臂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出料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料部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底座;2、夹紧传动组件;21、保护箱;22、连接套筒;221、轴承一;222、安装套筒;223、轴承二;224、转动卡盘;225、卡爪;226、加固模具;227、控制轴;228、齿轮一;23、
链轮一;24、链轮二;25、主动电机;26、锁紧部;261、滑动座;262、液压缸;263、驱动电机;264、齿轮二;265、齿环;266、转动架;3、液压固定部;31、锁母罩;32、固定板;33、锁紧槽;34、轴承三;35、定位套筒;36、滑动槽;37、锁紧柱;38、固定臂;39、圆柱滚子;4、连接座;5、液压油缸;6、驱动模块;7、圆盘锯刀;8、出料承载部;81、承载座一;82、承载架;83、承载滚珠;9、进料部;91、承载座二;92、龙门架;93、夹板;94、液压联动缸;95、丝杠;96、导向柱;97、伺服电机;10、进料承载部;101、承载座三;102、支撑座;103、支撑板;104、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8.一种转管式圆盘锯切管机,如图1-10所示,包括:
39.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夹紧传动组件2,夹紧传动组件2的正面设置有液压固定部3,液压固定部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液压油缸5;
40.夹紧传动组件2夹紧并带动钢管转动,液压固定部3固定钢管,液压油缸5外接液压油泵站;
41.底座1顶端的一边侧滑动安装有驱动模块6,驱动模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盘锯刀7,驱动模块6可参照现有技术,驱动圆盘锯刀7高速转动,对夹紧传动组件2固定的钢管进行切割。
42.夹紧传动组件2包括保护箱21,保护箱2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保护箱21的内部设置有锁紧部26、卡盘部和传动部。
43.传动部包括连接套筒22,连接套筒22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链轮一23,链轮一23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链轮二24,链轮二2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动电机25,主动电机25固定安装在底座1内部。
44.连接套筒22的一端焊接有安装套筒222,且连接套筒22靠近安装套筒222的一端外壁固定套接有轴承一221,轴承一221的外圈与保护箱21固定连接;
45.安装套筒222的外壁远离轴承一22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轴承二223,轴承二223的外壁与保护箱21固定连接,安装套筒222的背面与卡盘部固定连接。
46.卡盘部包括转动卡盘224,转动卡盘224的正面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安装套筒222、连接套筒22的内腔相互贯通,且轴线共线;
47.转动卡盘224通孔的内壁等距开设有多个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卡爪225,卡爪225靠近通孔轴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固模具226,加固模具226可更换,钢管的外径越小,加固模具226的厚度越大;
48.转动卡盘224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控制轴227,控制轴227用于控制多个卡爪225夹紧或者释放钢管,控制轴22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一228;
49.如图4所示,卡盘部与现有的三爪卡盘结构类似,卡盘部设置六个卡爪225,通过控制轴227控制卡盘部内部转盘转动(详细结构可以参照现有三抓卡盘的结构)。
50.锁紧部26包括滑动座261,滑动座261与保护箱21的内壁固定,滑动座261的顶端滑动安装电机座,电机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63;
51.电机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62的伸缩杆,液压缸262固定在滑动座261的顶端,且液压缸262与外置液压油泵站连接,驱动电机26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齿轮二264。
52.齿轮二264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齿环265,齿环265套接在卡盘部的外壁,不与转动卡盘224接触;齿环265的背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架266,转动架266与驱动电机263的电机座固定连接;
53.参照图4,当液压缸262带动驱动电机263向远离液压缸262的方向移动时,电机座通过转动架266带动齿环265同步移动;
54.齿环265的正面开设有齿牙,且与齿轮一228的齿牙适配,齿环265的移动极限位置是齿环265与齿轮一228相互啮合。
55.齿环265啮合传动齿轮一228,齿轮一228顺时针转动,带动控制轴227同步转动,使多个卡爪225向靠近轴线的方向移动,夹紧钢管;反之,齿轮一228逆时针转动,使多个卡爪225向远离轴线的方向移动,解除对钢管的夹紧。
56.液压固定部3包括锁母罩31,锁母罩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三34,轴承三34的内圈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35,定位套筒35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固定板32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
57.定位套筒35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滑动槽36,滑动槽3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固定臂38,固定臂38靠近轴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圆柱滚子39,且固定臂38另一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锁紧柱37;
58.锁紧柱37的一端延伸出滑动槽36,锁母罩31内腔的正面槽壁等距开设有多个锁紧槽33,多个锁紧柱37的延伸端分别卡接在多个锁紧槽33内部;
59.锁母罩3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定位套筒35、连接套筒22的轴线相同;
60.连接座4焊接在锁母罩31的顶端,液压油缸5的缸筒座转动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
61.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承载部8,底座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部9,进料部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承载部10;
62.出料承载部8设置在卡盘部的一侧,用于承载圆盘锯刀7切割后的钢管;进料部9设置在液压固定部3的一侧,将待切割的钢管导入液压固定部3;进料承载部10用于承载待切割的钢管,配合进料部9将钢管导入液压固定部3。
63.出料承载部8包括承载座一81,承载座一8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载架82,承载架82的竖直横截面设置为y形,其顶端凹槽的两侧壁等距转动安装有多个承载滚珠83,承载滚珠83用于辅助钢管脱离本装置。
64.进料部9包括承载座二91,承载座二91的顶端设置有燕尾夹具,燕尾夹具包括龙门架92,龙门架92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板93,夹板93的一侧连接有液压联动缸94;
65.两个液压联动缸94分别固定安装在龙门架92的两侧,并且联动,与外置液压油泵站连通;
66.龙门架9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丝杠95,丝杠95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96,导向柱96通过直线轴承与龙门架92滑动连接,且丝杠95和导向柱96的一端均贯穿龙门架92,另一端与底座1连接;
67.丝杠95贯穿龙门架92的一端向外延伸,其延伸端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97,伺服电
机97固定在承载座二91的一端,通过丝杠95控制燕尾夹具往复移动。
68.进料承载部10包括承载座三101,承载座三101的顶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承载臂,承载臂包括两个对称设置承载侧臂,两个承载侧臂之间设置有支撑座102;
69.承载座三10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支撑座102包括支撑体一,支撑体一固定在凹槽内部,且支撑体一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辊,转辊的轴线与钢管的轴线空间垂直,辅助燕尾夹具移动钢管;
70.承载侧臂包括支撑板103,支撑板103靠近支撑座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座104,定位座104包括支撑体二,支撑体二靠近支撑座10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滚轮;
71.滚轮的轴线与钢管的轴线平行,且滚轮的外壁与钢管的外壁贴合,在钢管进行转动切割时,滚轮辅助钢管进行转动,保持钢管轴线的稳定,便于钢管进行切割。
72.工作原理:
73.请参照图1至图10,将本装置如图1所示进行装配;
74.在安装钢管时,通过进料承载部10和进料部9将钢管导入液压固定部3和夹紧传动组件2内部;
75.使钢管穿过锁母罩31的通孔,定位套筒35、连接套筒22和安装套筒222的内腔,转动卡盘224的通孔,并延伸出转动卡盘224指定长度;
76.然后通过液压油泵站控制液压油缸5,使液压油缸5收缩伸缩杆,带动锁母罩31逆时针转动,锁母罩31通过锁紧槽33挤压锁紧柱37,促使固定臂38向轴线的方向移动,使圆柱滚子39与钢管外壁贴合,并固定钢管;
77.接着通过液压油泵站控制液压缸262,使液压缸262伸长伸缩杆,使电机座带动驱动电机263和转动架266靠近齿轮一228,至齿环265与齿轮一228完全啮合;
78.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63,驱动电机263通过齿轮二264啮合齿环265,齿环265带动齿轮一228顺时针转动,带动控制轴227同步转动,使多个卡爪225向靠近轴线的方向移动,夹紧钢管;
79.继而通过液压缸262控制齿环265与齿轮一228脱离啮合状态;
80.接着启动主动电机25,主动电机25通过链轮一23和链轮二24带动连接套筒22转动,连接套筒22通过卡盘部带动钢管逆时针转动;
81.最后通过驱动模块6控制圆盘锯刀7逆时针转动,驱动模块6带动圆盘锯刀7匀速缓慢靠近转动的钢管,并对钢管进行切割;切割后的钢管在出料承载部8顶端,在切割过程中,承载滚珠83保持钢管分切端轴线的稳定。
82.注:上述装置中的驱动模块6移动可以采用丝杠95与伺服电机97的配合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达到本技术所述效果即可;
83.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即各个组件的运动,均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满足本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即可,本技术不做多余赘述。
8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