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麦2A染色体特异细胞学探针及其应用

2022-11-23 08:3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小麦2a染色体特异细胞学探针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2a染色体特异细胞学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小麦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也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为异源六倍体作物(基因组为aabbdd),基因组巨大(约为17g)且重复序列多,结构复杂。因此,对小麦进行基因组测序成本非常高,且在重复序列丰富区域常常不能正确组装。单染色相较于整个基因组而言,数据量小(常为数百兆),因此测序成本低。而且,对单染色体测序,可有效避免其他染色体的干扰,组装准确度更高。因此,单染色体测序对于小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但是,准确分选出需要测序的目标染色体是进行单染色体测序的前提。单染色体分选可基于染色体大小和荧光标记强度两种方式进行。对于小麦而言,由于a、b、d组内染色体大小差异较小,直接按染色体大小进行分选难以获得高纯度目标染色体,从而无法进行后续的单染色体测序。如果开发单染色体特异探针,则可使目标染色体携带特异的荧光信号,从而达到高纯度分选的目的。但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关于小麦2a染色体特异探针的相关报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2a染色体特异细胞学探针及其应用。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探针,所述探针的核酸序列如seq in no.1所示。
6.相应的,一种探针,所述探针的核酸序列如seq in no.1所示,所述探针上连接有荧光基团。
7.优选的,所述探针的3’端和/或5’端和/或第27号胸腺嘧啶上连接有荧光基团。
8.相应的,所述探针在小麦选育中的应用。
9.相应的,所述探针在小麦基因测序中的应用。
10.相应的,所述探针在小麦高纯度分选中的应用。
11.相应的,所述探针在小麦单染色体测序中的应用。
12.优选的,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探针对小麦细胞进行杂交。
13.优选的,所述杂交使用的杂交缓冲液为:利用柠檬酸钠缓冲液和te缓冲液对探针粉末稀释后获得。
14.优选的,柠檬酸钠缓冲液和te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
15.相应的,利用所述探针制备的试纸、试剂、试剂盒。
16.相应的,包含所述探针制备的试纸、试剂、试剂盒。
1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小麦2a染色体特异探针dna,
针对性和特异性极强。本发明还进一步提出的荧光基团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荧光基团,可使该探针信号显著放大,为后续小麦2a染色体的高纯度流式分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
附图说明
18.图1为以oligo-2a(仅在5’端连接荧光基团fam)为探针,曝光时间2.8秒的荧光原位杂交图的荧光原位杂交图;
19.图2为以oligo-psc119.2和oligo-pta535为探针在图1相同的染色体分裂相上进行杂交的荧光原位杂交图;
20.图3为以oligo-2a
plus
(在5’端、3’端和第27位碱基——胸腺嘧啶上连接荧光基团fam)为探针,曝光时间2.8秒的荧光原位杂交图;
21.图4为以oligo-psc119.2和oligo-pta535为探针在图3相同的染色体分裂相上进行杂交的荧光原位杂交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2a染色体特异细胞学探针,所述探针的核酸序列如seq in no.1所示,从左到右为从5’端到3’端。
23.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获得的数据均为进行至少3次重复后获得的平均值,且各重复获得的均为有效数据。
24.实施例:探针在锚定六倍体小麦中的2a染色体的效果展示
25.1、合成探针。按seq in no.1所示,交由核酸合成公司合成探针oligo-2a。分别在序列3’端、5’端和序列seq in no.1的第27号胸腺嘧啶(t)上连接荧光基团fam,合成探针oligo-2a
plus

26.2、获得小麦原材料。将六倍体小麦种子放于湿润滤纸上,在23℃条件下培养24h。随后再将种子转于4℃条件下培养24h。随后再将种子转于23℃条件下培养直至其发根。
27.待小麦根长至1~2cm时,取根,将其置于湿润的0.5ml的ep管中,ep管置于冰上。ep管的盖子上预先戳出一个直径约为3mm的小洞,以便对根尖进行笑气(n2o)处理。将装有根的ep管放入笑气罐中,笑气罐通笑气(0.9mpa)处理2h。
28.随后取出ep管置于冰上,加入约0.4ml的90%乙酸(以将根完全浸没为准),固定根尖8~10min。随后用ddh2o洗根两次。再往ep管中加70%乙醇,并放于-20℃中,即可对根长期保存备用。
29.3、制片。将ep管中根用ddh2o清洗2次,以去除根上的乙醇。随后切下根尖部分置于酶液中(1%果胶酶,质量体积比;2%纤维素酶,质量体积比,以0.01m、ph=5.5的柠檬酸缓冲液进行配制),37℃条件下酶解1h。再用70%乙醇冲洗根尖2次,将酶液洗尽。倒出ep管中的大部分乙醇,留少量乙醇,用灭菌针尖将根尖捣碎,离心(4000rmp、2min)后将ep管倒置,控干乙醇。再往ep管中加入15~50μl乙酸,涡旋获得根尖细胞悬浮液。将载玻片放于湿润的纸盒,用移液枪吸取10μl细胞悬浮液,并将其滴于载玻片上。
30.4、杂交。配制工作液:将步骤1合成的探针粉末用杂交缓冲液稀释成工作液,工作液终浓度为1nmol/100μl(探针粉末/杂交缓冲液)。使用时,吸取2μl/片的工作液,再加入8μl/片杂交缓冲液,混匀,制成杂交液。在每张片子上滴加10μl杂交液。杂交缓冲液配方:2
×
ssc(柠檬酸钠缓冲液):1
×
te(10mm tris-hcl、1mm edta)=1:1(v:v),ph=7.0。随后在37℃的黑暗环境中杂交3h。杂交完成后,dapi染色,盖上盖片,在leica荧光显微镜dm2500下镜检。使用黑白制冷ccd照相,荧光信号附伪色。
31.结果如图1~4所示。图1为以oligo-2a(仅在5’端连接荧光基团fam)为探针,曝光时间2.8秒的荧光原位杂交图(图1中箭头指出的白点位置);图2为以oligo-psc119.2(图2中比较亮的白点位置)和oligo-pta535为探针(图2中亮度较浅的灰点位置)的荧光原位杂交图。图3为以oligo-2a
plus
(在5’端、3’端和第27位碱基——胸腺嘧啶(t)上连接荧光基团fam)为探针,曝光时间2.8秒的荧光原位杂交图(图3中箭头指出的白点位置);图4为以oligo-psc119.2(图4中比较亮的白点位置)和oligo-pta535为探针(图4中亮度较浅的灰点位置)的荧光原位杂交图。oligo-psc119.2探针和oligo-pta535探针来自发明人课题组的在先技术,相关专利公开号为:cn111118002a。需要说明的是:因专利要求提供黑白图片,所以对图1~4分别进行了去色处理。
32.结果显示:探针oligo-psc119.2和oligo-pta535可识别2a染色体,而本发明提供的探针oligo-2a及oligo-2a
plus
只在2a染色体中部着丝粒区域特异杂交,特异性强。且在相同的曝光条件下,oligo-2a
plus
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oligo-2a(图4的白点亮度远高于图1)。发明人发现:相较于只在探针端部添加荧光基团,同时在探针端部和中间添加荧光基团对信号放大效果更好;在探针中间添加荧光基团时,添加在胸腺嘧啶上成本更低。
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变型、修改、替换,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