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7:56: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准备阶段、拆除阶段、砌筑阶段、烘炉阶段与投产阶段:1)准备阶段:

燃烧室降温:将要拆除的燃烧室、焖炉号燃烧室、缓冲炉号燃烧室、次缓冲炉号燃烧室同步降温,然后保温;

焖炉号控制:拆除区域推空炉后对焖炉号炭化室做正压密封,然后装煤开始焖炉,焖炉后保证导烟孔盖、装煤孔盖,炉门刀边密封,焖炉号上升管对应的阀体翻板始终保持打开状态;

集气管、除尘干管、导烟车水封槽保护:在集气管托和翻板阀的支撑上、除尘干管托架上、导烟车水封槽托架上做滑动标记,去除滑动障碍,冷炉过程中定期检查滑动情况,确保滑动顺畅;

拦焦车滑线调整:向外调整维修区域的拦焦车滑线;

炉顶大车轨道加固:采用型钢组和竖向支撑结合的方式对拆除区域炉顶大车轨道进行加固;

上升管拆除及桥管保护:维修炭化室推空后降温到600℃以下时将上升管、桥管、水封盖一体拆除,将桥管引座口用环保陶瓷纤维毡盖严并用火泥密封;

防雨棚和桁车搭设:在维修区域上搭建防雨棚,将雨水排到炉区以外;

降温时铁件控制:降温前:放松地脚螺栓,扒开拉条沟;降温时:调节大小弹簧到比生产大的规定吨位;

炉柱加固:上升管拆除后,耐火砖拆除前用型钢把维修区域炉柱和维修区域两边每侧的两根炉柱焊接在一起;

保护板固定:将保护板连同炉门框固定到炉柱上;摘炉门:在炉顶拆除前,摘除维修区域炭化室全部机焦侧炉门;斜道与调节砖和灯头砖保护:在炉顶拆除前,把陶瓷纤维毡拆成30~80mm宽的条,从立火道放下,保护调节砖以及斜道、灯头砖;2)拆除阶段:

炉顶区拆除:利用挖掘机拆除炭化室过顶及以上的耐火砖;

燃烧室拆除:炉顶区拆除后,挖掘机继续向下对各燃烧室同步平行向下进行拆除,拆除的耐火砖排至机侧大车轨道中间;

炭化室底砖拆除:拆除炭化室底砖并清扫干净;

相邻燃烧室炉墙保温:拆除过程中,对两侧相邻燃烧室露出的墙面及时错缝贴2层25~30mm厚的硅酸铝纤维毡进行保温,使其暴露的墙面温度保持在850℃以上;

相邻燃烧室炉墙支撑:拆除过程中,边拆除边用支撑器从上到下对两侧边燃烧室露出的炉墙进行支撑;

蓄热室封墙拆除:在烟道走廊内要维修的蓄热室处搭设好维修操作平台,然后由人工拆除蓄热室封墙;

蓄热室格子砖掏出:蓄热室封墙拆除后,掏出蓄热室内全部格子砖和篦子砖,并拆除一层护板砖;
3)砌筑阶段:

炭化室底砌筑:2~5mm的斜道缝隙用硅火泥勾缝填实,5-10mm的斜道缝隙用掺有骨料的硅火泥填实,对于10mm以上的斜道缝隙除用掺有骨料的硅火泥填实外,还要在缝隙中填入碎砖渣;按照拆除后斜道区的实际尺寸进行砌筑,并预留膨胀缝;

燃烧室砌筑放线:在炭化室底部排列出燃烧室控制线,确保每个炭化室的宽度与锥度,各炭化室、燃烧室的中心线必须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焦炉中心线或机焦侧大车轨道;

燃烧室砌筑:所有砌筑要泥浆饱满,灰缝厚度、垂直度、平整度按照《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标准验收;与未拆除燃烧室相邻的新燃烧室下部斜道区由于冷却收缩不均匀造成靠近未拆除燃烧室一侧标高高于另一侧标高,砌筑时在低的一侧底部垫3mm厚的油毡纸,油毡纸上面正常打泥砌筑,若燃烧室墙还不平,砌两层砖后再垫3mm厚的油毡纸直至燃烧室上部水平;由于冷却收缩不均匀拆除区域的斜道区机、焦侧炉头比炉中部标高偏低,砌筑时也采用上述垫油毡纸的方法找平;

炉顶区砌筑:炉顶面的最后两层和看火孔墙的最后两层在整体砌筑时不砌,等烘炉结束后再进行找平砌筑;

搭设跳架:在炭化室内搭设跳架,跳架高度随燃烧室墙的高度进行增加;

墙面支撑:新墙砌筑时,每侧把边两个炭化室内每隔4火道进行一组支撑保护;烘炉前炭化室内清理干净后,在所有的炭化室内每隔4火道进行一组支撑保护,烘炉结束后扒出所有支撑;

墙面保温:在新砌筑的边燃烧室靠老燃烧室一侧的墙面上分别错缝贴2层25~30mm厚的硅酸铝纤维毡,对墙面进行保温,边砌边贴;

炭化室底保护:炭化室底砖砌筑完成后,上面铺石棉毡和铁跳板进行保护,把边的炭化室底砖砌筑完成后放置24小时后再铺石棉毡和铁跳板;

边燃烧室温度控制:保持边燃烧室通风,把边燃烧室的灯头砖上口用厚油毡纸盖严,把边燃烧室的通向生产蓄热室的斜道口用石棉毡堵住,把边燃烧室的通向生产蓄热室的斜道口用石棉毡堵住,待烘炉末期时取出;

烘炉火床及炭化室封墙砌筑:炭化室内清理干净打好支撑后,砌筑烘炉火床和炭化室封墙;蓄热室和小烟道墙面处理:对蓄热室和小烟道墙面进行勾缝处理,墙面破损严重或煤气道管砖破损部位进行局部挖补,护板砖重砌后,对护板砖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箅子砖和格子砖重摆:蓄热室和小烟道墙面处理完后,对箅子砖和格子砖进行重摆,重摆完成后从机、焦两侧格子砖上面向内在1~32#立火道部位放置盖砖接渣铁板;蓄热室封墙重砌:对蓄热室封墙重新砌筑,封墙上部留口用于抽取接渣铁板,烘炉前抽出铁板密封留口,热态时封墙外表抹保温料;4)烘炉阶段:

安装烘炉煤气管道:烘炉煤气管道从地下室的焦炉回炉煤气管道引出,分成机、焦两
侧,安装在侧废气开闭器上方的炉柱上,管道上设置测压口、清扫口和防爆、放散、排水、取样装置,在每个维修的炭化室前面安装烘炉煤气支管,各支管通过孔板连接到烘炉煤气管道上;

安装烘炉烧嘴:采用煤气烧嘴,烘炉前将煤气烧嘴安装在炭化室封墙的烘炉孔上,管道连接到烘炉煤气支管上;

安装烘炉测温系统:在维修的每排燃烧室的管理火道内插入热电偶,用于烘炉测温;

烘炉升温控制:烘炉刚开始时把边两个炭化室的烘炉烧嘴不点火,控制把边两个燃烧室的温度靠相邻热墙的传热升温,到靠传热温度不在上升时再把烘炉烧嘴点火;

烘炉铁件控制:烘炉后每天调整斜道正面压板的弹簧,保持相应吨位压力,促进斜道内缝隙吸收;每天监测燃烧室炉肩与保护板之间的缝隙变化,当燃烧室膨胀接触到保护板后,解锁大弹簧,恢复大、小弹簧吨位,去除炉柱加固和保护板固定;

热态工程:烘炉温度到600℃后进行热态施工;

转内部加热:烘炉温度到800℃时转为地下室内部加热继续升温达到装煤要求,转内部加热后停止烘炉煤气系统的加热;

拆除烘炉测温系统:转内部加热后拆除烘炉测温系统改用红外高温计测温;

拆出烘炉煤气系统:停止烘炉煤气系统的加热后用氮气置换烘炉煤气管中的煤气,置换后拆除烘炉煤气管。

拆出炭化室封墙:转内部加热后拆除炭化室封墙和烘炉火床,扒出炭化室内的支撑,清扫炭化室底部,挂好炉门;5)投产阶段:

初装煤:24小时内完成全部炭化室装煤,第一轮结焦时间为1.5个结焦周期,第一轮装煤量为正常装煤量的80%;

增加装煤量达产:当推焦电流稳定且接近正常推焦电流时,逐步提高标准温度缩短结焦时间增加装煤量,直至达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

在每根炉顶大车轨道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由两根工字钢焊在一起的工字钢组,工字钢组的两头分别垫上钢板压在维修区域外的两孔炭化室表面上;每根轨道的两个工字钢组之间每个炭化室的位置焊上槽钢拖住并固定炉顶大车轨道;每隔3~4个炭化室,在机、焦侧炭化室底到工字钢组之间做1组支撑撑住工字钢组,支撑的下部用千斤顶拖住,千斤顶下部垫上钢板和枕木压在炭化室底砖上;机、焦两侧的工字钢组中间每隔4~5个炭化室用1根钢管和1根拉筋固定支撑,工字钢组外侧也用钢管和拉筋与固定炉柱的h型钢固定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

上升管拆除后,耐火砖拆除前,对机焦侧炉柱加固,炉柱加固用h型钢把维修区域炉柱和维修区域两边每侧两根炉柱焊接在一起,炉柱与h型钢之间凹陷部分加入垫铁满焊;若一侧是抵抗墙,则把该侧h型钢固定在抵抗墙上的支架基础上,炉柱固定后将固定炉柱的上部大弹簧锁死,弹簧螺帽放松,相应燃烧室区域的小弹簧松放至自由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

支撑器用钢管和千斤顶制作;
横向从机侧到焦侧每4个火道设置1列支撑;竖向炉顶区域均匀设置2排支撑,燃烧室区域从上到下每间隔1~1.5米设置一排支撑,最下部2米不设置支撑;每间隔3~4个炭化室,每间隔6个火道设置1个立杆,在立杆上焊托架对支撑器进行加固,使支撑器形成网格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3)

每个燃烧室留1个横向膨胀缝,中间部位炭化室每1.5米长的炭化室底留1个横向膨胀缝,把边的炭化室每1米长的炭化室底留1个横向膨胀缝,每道炭化室底两边留纵向膨胀缝,把边炭化室底砖砌筑前需要先预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3)蓄热室和小烟道墙面由于冷却时收缩不均匀留有大小不等的缝隙,需要进行勾缝处理,勾缝时对小于2mm的缝隙不做处理,对于2~5mm的缝隙用硅火泥勾缝填实,对于5~10mm的缝隙用掺有骨料的硅火泥填实,对于10mm以上的缝隙除用掺有骨料的硅火泥填实外,还要在缝隙中填入一些碎砖渣;护板砖重砌后,对护板砖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5)

装煤量按照正常装煤量的85%、90%、95%、100%几个阶段进行增加,每增加一次装煤量后都要稳定出焦2~3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焦炉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燃烧室大面积揭顶维修方法。通过拆除区域相邻燃烧室保温、拆除区域相邻燃烧室支撑、拆除区域相邻炭化室长时间焖炉的结瘤预防、炭化室底砖更换、保留的斜道区裂缝修复、保留的蓄热室裂缝修复、保留的小烟道裂缝修复、保留的砖煤气道破裂修复、燃烧室重新砌筑的炉长及膨胀控制、保证拆除区域与未拆除的燃烧室之间的炭化室宽度和锥度、保证新砌燃烧室斜道口与原斜道区斜道口重合、未拆除燃烧室相邻的新砌筑燃烧室的砌筑控制、炉柱加固技术、保护板固定、炉顶大车轨道加固、炉体烘炉、炭化室装煤投产控制。缩短大面积揭顶维修工期周期,解决揭顶维修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顶维修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顶维修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举 朱署 周崇俊 张存贵 王武军 保德山 李晓峰 王恩阁 王晓东 马兴翼 解明巍 柴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