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平移功能的托架及其立体车库和车辆存取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7:53: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带平移功能的托架及其立体车库和车辆存取方法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平移功能的托架及立体车库和车辆存取方法。
2.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然而,在城市当中,由于停车位紧张,因此也导致人们有时候被迫违规停车或者对别人的停车造成困扰。
3.为此,为了增加停车位而设计了立体车库,具体而言,立体车库包括多层,通过升降装置驱动汽车升降,并将汽车转移到各层的用于承载汽车的车位中。在汽车平移的过程中现有技术过于复杂,从而导致故障频发,营运成本高。
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调控方便且使用安全的的带平移功能的托架及其立体车库和车辆存取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平移功能的托架,包括第一托架、第二托架、第三托架和油缸,所述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和第三托架均分别为方管型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托架套装在所述第二托架中且二者之间为滑动式配合,所述第二托架套装在所述第三托架中且二者之间为滑动式配合,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油缸的油缸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
6.优选地:所述第二托架和第三托架的顶面中间均分别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托架的顶面中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能够在所述导向槽汇中滑动。
7.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为定位块和定位槽,所述第一托架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托架左右运动。
8.一种包括所述的带平移功能的托架的立体车库,还包括支撑架和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架上下至少分为两层,每一层均分别设置两个所述带平移功能的托架,每一所述第三托架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每一所述带平移功能的托架的所述油缸的缸体均分别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每一层的两个所述第一托架上设置有车位托盘。
9.优选地:所述第三托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斜筋,提高支撑强度。
10.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由方钢立柱、纵向连接杆和横向连接杆连接而成,并且,所述方钢立柱与纵向连接杆和横向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斜筋。
11.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支柱和升降机架,所述升降机支柱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升降机架上端与升降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架的下端设置有吊龙地板,所述吊龙地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和定位孔,能够和所述车位托盘定位设置。
12.一种利用任一所述立体车库的车辆存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存车步骤:
a1、选定停车位:预先得知空车位,低层为优先预存车位,私人专有停位车,按存取卡定预存车位;a2、取车位托盘,此为空的:升降电梯升降到相对应的空的车位托盘对应的所述第一托架101位置后,相对应位置的两个车位托盘内的所述油缸导杆同时伸出,带动所述第一托架向外伸出平移,同时也带动置于所述第一托架上的所述车位托盘平移,所述第一托架平移一定距离时由所述定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托架一同伸出,直到所述油缸导杆全部伸出,此时,所述第一托架与其上面的所述车位托盘已平移到了升降机位置,此时升降机上升带动所述车位托盘一起上升,让所述车位托盘脱离所述第一托架,所述油缸导杆回缩,带动所述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全部回缩到所述第三托架内;a3、把重的所述车位托盘停到预存车位上:升降机带动所述车位托盘降落到地面,汽车开上所述车位托盘,拉上手刹,乘客下车,车内无人后升降机带上车位托盘与汽车一起上升到相对应的车位第一托架稍高一点位置,所述油缸导杆伸出,升降机回落一点,让车位托盘与第一托架固定衔接,油缸导杆带动第一托架与车位托盘和汽车回缩,完成存车;b.取车步骤:b1、找到存车位置;b2、取车位托盘:同存车步聚-取车位托盘;b3、把空的车位托盘停到车位上:步聚同把重的车位托盘停到预存车位上。
13.进一步的:在步骤a2中,升降电梯升降到略低于车位托盘,相对应位置的两个车位托盘内的油缸导杆同时伸出带动所述第一托架向外伸出平移,同时也带动置于所述第一托架上的车位托盘平移,所述第一托架平移一半时由所述第一托架上的定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托架一同伸出,直到所述油缸导杆全部伸出。
14.进一步的:在步骤a1和b1中,找停车位采用人工查找记录的方式,此时存车和取车都有记录,或者采用电脑查找的方式,此时电脑中存有空车位和车辆存放车位的信息。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立体车库更加安全,故障率大大降低,增加了使用寿命,同时使立体车库制作成本降低,降低立体车库制作难度,降低了营运成本。
16.2、本发明托架采用套装式结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并且设置有导向机构,能够保证运动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17.3、本发明设计合理、调控方便且使用安全,调整灵活,推广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8.附图说明:图1 为带平移功能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带平移功能的托架的右视图;图3为图1所示带平移功能的托架的立体图;图4为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车位托盘和升降架支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图7为图5中车位托盘和升降机支柱的立体图。
1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7,图中,101-第一托架,102-第二托架,103-第三托架,104-方钢立柱,105-油缸,106-油管,107-油缸杆,108-斜筋,109-吊龙地板,110-升降机架,111-车位托盘,112-定位销,113-定位孔,114-升降机支柱。
20.一种带平移功能的托架,包括第一托架101、第二托架102、第三托架103和油缸105,其中:第一托架101、第二托架102和第三托架103均分别为方管型结构,并且,第一托架101套装在第二托架102中且二者之间为滑动式配合,第二托架102套装在所述第三托架103中且二者之间为滑动式配合,第一托架101与油缸105的油缸杆107的端部连接,第一托架101和第二托架102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图中未画出)。
21.优选方案:第二托架102和第三托架103的顶面中间均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即是条形的开口),第一托架101的顶面中间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能够在导向槽汇中滑动,能够导向运动。
22.优选方案:定位机构为定位块和定位槽,第一托架101通过定位机构带动第二托架102左右运动。
23.第一托架101、第二托架102、第三托架103之间的间隙用耐磨材质填充,用于降低噪音和起到润滑作用,比如耐磨尼龙等。
24.根据需要,第二托架102和第三托架103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能够有效防止第二托架102脱出,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油缸杆107的长度来防止第二托架102脱出,均是常规技术,不详述。
25.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带平移功能的托架构建的立体车库,还包括支撑架和升降装置,其中: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支撑架上下至少分为两层,每一层均分别设置两个带平移功能的托架,每一第三托架103的一端均与支撑架连接,每一带平移功能的托架的油缸105的缸体均分别与支撑架连接,每一层的两个第一托架101上设置有车位托盘111。
26.优选方案:第三托架103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斜筋108,提高支撑强度。支撑架由方钢立柱104、纵向连接杆和横向连接杆连接而成,并且,方钢立柱104与纵向连接杆和横向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斜筋108,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7.优选方案: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支柱114和升降机架110,升降机支柱114与支撑架连接,升降机架110上端与升降动力机构连接(形成简易电梯的结构形式),升降机架110的下端设置有吊龙地板109,吊龙地板109上设置有定位销112和定位孔123,能够和车位托盘111定位设置。
28.本发明是利用带平移功能的托架及三个停车位制作一个多层的立体车库,用于停放更多汽车。其主体是具有上下方向的多层,主体的每一层两侧为车位托盘,中间为升降井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就是一个简化的电梯,仅需要四根升降机架110和定位装置,用于固定车位托盘111和带动车位托盘111到相对应的车位托盘位置。
29.一.存车步骤:
1、选定停车位:预先得知空车位,低层为优先预存车位,私人专有停位车,按存取卡定预存车位。
30.2、取车位托盘111(空):升降电梯升降到相对应的车位(空)第一托架101位置(要略低于车位托盘)后,相对应位置的两个车位托盘内的油缸导杆107同时伸出,带动第一托架101向外伸出平移,同时也带动置于第一托架101上的车位托盘111平移,第一托架101平移一半时由第一托架101上的定位机构带动第二托架102一同伸出(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定位机构的位置,不一定费时一半的距离),直到油缸导杆107全部伸出,此时,第一托架101与其上面的车位托盘111已平移到了升降机位置,此时升降机上升带动车位托盘111一起上升,让车位托盘脱离第一托架101,油缸导杆107回缩,带动第一托架101与第二托架102全部回缩到第三托架103内。
31.3、把车位托盘(重)停到预存车位上:升降机带动车位托盘111降落到地面,汽车开上车位托盘111,拉上手刹,乘客下车,车内无人后升降机带上车位托盘111与汽车一起上升到相对应的车位第一托架103稍高一点位置,油缸导杆107伸出,升降机回落一点,让车位托盘111与第一托架101固定衔接,油缸导杆107带动第一托架101与车位托盘111和汽车回缩,完成存车。
32.二.取车步骤:1、找到存车位置。
33.2、取车位托盘(重):同存车步聚-取车位托盘(空)。
34.3、把车位托盘(空)停到车位上:步聚同把车位托盘(重)停到预存车位上。
35.在存车和取车时,找停车位采用人工查找记录的方式,此时存车和取车都有记录,或者采用电脑查找的方式,此时电脑中存有空车位和车辆存放车位的信息,此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两种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不详述。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