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6:35: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竹条初加工:取新鲜的竹材,刮去竹材表面的竹青皮和竹节,再将竹材加工成竹条;s2:浸洗:将竹条浸入在皂液中浸泡10
‑‑
60分钟,保持温度80-100℃;皂液中的工业皂粉与水的重量比例是1∶90-110;接着降温至55℃-75℃,加入一定量的碱溶液后加热至75℃-95℃,浸煮1-2小时后,用清水充分水洗竹条,取出竹条并沥干水分;s3:蒸煮:将竹条放入食盐的质量分数为8%的沸水中蒸煮10min~20min,取出竹条并沥干水分;s4: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竹材进行菌源的分离,通过采取单孢或单根菌丝的纯化得到所需变色菌株;s5:利用霉菌培养箱对变色菌株进行快速扩大培养成菌饼;s6:采用乙醇或氢氧化钠溶液为色素溶解剂,将含色素的菌饼浸泡在提取色素溶解剂中,在温度为25~100℃的水浴环境中2h/次浸提抽取1~2次,5000~10000r/min离心5~10min,得到乙醇或碱性色素上清液;s7:将乙醇上清液直接在25~40℃环境真空干燥至恒重,或在碱性色素上清液加入盐酸使其沉淀,将沉淀色素洗涤至中性后在25~40℃环境真空干燥至恒重,真空度为-60~-90kpa,得到干燥色素;s8:将一种或多种干燥色素按配比重新溶于乙醇或氢氧化钠溶液制成色素染液,在真空状态下染色竹材浸渍在色素染液中进行浸染;s9:取出浸渍竹材,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平衡48h以上,含水率控制在8~14%;s10:配制染料,根据目标色预先实验找准染色染料配方;s11:往染色水池内注入定量的清水,加热至80~90℃,将渗透性较差的染料用热水融化后加入水池,继续加热池水至92~96℃,一小时后放入需染色的竹材;s12:保持染色池水温93~96℃,5-7小时后捞出竹材,往水池中加入预先用热水融化好的另外一种或两种渗透性较强的染料,搅拌池水,再放入竹材继续染色,保持池内水温93~96℃,10~11小时后即可捞出竹材;s13:将经过活化处理的竹条放入不锈钢染浴锅内的酸性染液中,浴比在30-60∶1,ph值为4-6;然后加温染液至30-50℃;温度上升速度控制在1-3
°
c/1min,温度升至90℃时加适量nacl促染,保温1-3小时后自然降温;然后将竹条冲洗,干燥,含水率达到8-15%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竹材选取3-5年的毛竹竹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浸洗过程中,碱溶液与水的重量比为2:5,其中的碱溶液是将质量分为10-15份的双氧水和质量份为20-25份的焦磷酸钠混匀而成,或者将质量分为10-15份的焦亚硫酸钠和质量份为5-10份的次氯酸钠混配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色素溶解剂为浓度60~80%的乙醇,浓度为0.8~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的色素染液为干燥色素含量在1~5%的纯色素和混合色素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变色菌株主
要为木霉属(trichoderma)、链格孢属(alternarianee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镰孢属(fusarium)和球二孢属(botryodiplodia)真菌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扩大培养条件为温度20-30℃,湿度为80-95%,黑暗培养时间为7~15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条快速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竹条初加工:取新鲜的竹材,刮去竹材表面的竹青皮和竹节,再将竹材加工成竹条;S2:浸洗:将竹条浸入在皂液中浸泡10


技术研发人员:童友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安市华辉竹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