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22:0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2.脉冲布袋除尘器是常用的除尘设备,其一般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滤袋、用于对滤袋周期性吹压缩空气的喷气装置、安装在箱体下侧并与箱体连通的灰斗以及用于抽风机,箱体设有通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抽风机的入门口通过管道与各个滤袋的内部连接。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箱体的进气口进入到箱体,较重的粉尘下落到灰斗内等待排出,较轻的粉尘在在滤袋的作用下被隔开在滤袋外侧,待喷气装置对滤袋喷气使滤袋振动后,滤袋外侧的粉尘被振离滤袋并落入灰斗。
3.为了提高滤袋的总体过滤效果,大多采用简单地延长滤袋的长度或者增大滤袋外径的方式。但是,这种设置方式空间利用率不高,单位体积内滤袋的过滤效果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能够提高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增强箱体内单位体积的过滤效果。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下侧并与箱体连通的卸灰斗、安装在箱体内上部的上花板、安装在箱体内下部的下花板、安装在箱体上的抽风机与喷气装置以及多组安装在上花板与下花板之间的复合滤袋,所述复合滤袋包括两端开口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滤袋与第二滤袋,所述第一滤袋设在第二滤袋内并与第二滤袋之间留有通气间隙,所述箱体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及第一滤袋内侧空间以及第二滤袋外侧空间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入口与通气间隙连通,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多组对应伸入多个通气间隙的喷气头以及安装在箱体外并与多个喷气头连通的脉冲阀。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花板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第一滤袋下端的第一下连接管以及多个用于连接第二滤袋下端的第二下连接管,所述下花板设有连通第一下连接管的通气孔并设有多个绕第二下连接管圆周均布的卸灰槽;所述上花板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第一滤袋上端的第一上连接管以及多个用于连接第二滤袋上端的第二上连接管,所述上花板设有多个绕第一上连接管圆周均布且连通通气间隙的通气槽,所述抽风机的入口连接有均与通气槽连通的吸气罩。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风口与下花板上侧空间以及下侧空间连通。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滤袋的直径从中部朝上下两端逐渐缩小。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滤袋的直径从中部朝上下两端逐渐增大。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多个所述喷气头绕第一滤袋轴心圆周均布。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喷气头设有朝向第一滤袋轴心喷气的第一喷气口以及背向第一滤袋轴心喷气的第二喷气口。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卸灰斗的出口处设有圆口卸料器。
13.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通过箱体、卸灰斗、上花板、下花板、复合滤袋、抽风机、第一滤袋、第二滤袋、进风口、通气间隙、喷气头以及脉冲阀相互配合,在第二滤袋内还具有第一滤袋,气体可以从第一滤袋的内侧穿过第一滤袋进入通气间隙或者从第二滤袋的外侧穿过第二滤袋外侧进入通气间隙,提高箱体内单位体积的过滤面积,提高箱体内的空间利用率,增强箱体内单位体积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布袋安装在上花板与下花板之间的原理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上连接管以及第二上连接管设置在上花板上的仰视图(上花板上下两侧连通处画上阴影);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下连接管以及第二下连接管设置在下花板上的俯视图(下花板上下两侧连通处画上阴影)。
20.图中:1、箱体;2、卸灰斗;3、上花板;4、下花板;5、复合滤袋; 6、抽风机;7、第一滤袋;8、第二滤袋;9、进风口;10、通气间隙;11、喷气头;12、脉冲阀;13、第一下连接管;14、第二下连接管;15、通气孔;16、卸灰槽;17、第一上连接管;18、第二上连接管;19、通气槽; 20、吸气罩;21、第一喷气口;22、第二喷气口;23、圆口卸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22.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包括箱体1、安装在箱体1下侧并与箱体1连通的卸灰斗2、安装在箱体1 内上部的上花板3、安装在箱体1内下部的下花板4、安装在箱体1上的抽风机6与喷气装置以及多组安装在上花板3与下花板4之间的复合滤袋5,所述复合滤袋5包括两端开口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滤袋7与第二滤袋8,所述第一滤袋7与第二滤袋8两端可以通过卡箍分别与上花板3以及下花板4可拆卸连接(图中无画出)。
23.所述第一滤袋7设在第二滤袋8内并与第二滤袋8之间留有通气间隙 10,所述箱体1设有进风口9,所述进风口9与及第一滤袋7内侧空间以及第二滤袋8外侧空间连通,所述抽风机6的入口与通气间隙10连通,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多组对应伸入多个通气间隙10的喷气头11以及安装在箱体1 外并与多个喷气头11连通的脉冲阀12。实际上,所述进风口9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带有风尘的气体,所述抽风机6的出口通过排出管道排出气体;具体地,连接喷气头11的管道可以从上花板3上方穿过上花板3伸入到通气间隙10内,并从箱体1内延伸处箱体1外与脉冲阀12,所述脉冲阀12与外部空压机连接,周期性地控制喷气头11开启使喷气
头11周期性地对第一滤袋 7以及第二滤袋8喷出压缩空气。
24.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抽风机6的作用下,带有粉尘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箱体1内,较重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卸灰斗2,较轻的粉尘别阻挡在第一滤袋7内侧以及第二滤袋8外侧,气体侧穿过第一滤袋7以及第二滤袋8进入通气间隙10,然后在抽风机6的作用下排出;脉冲阀12控制喷气头11在通气间隙10内周期性喷出压缩空气,振动第一滤袋7以及第二滤袋8使得粘附第一滤袋7内侧以及第二滤袋8外侧的粉尘跌落到卸灰斗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卸灰斗2 的出口处优选设有圆口卸料器23,圆口卸料器23是由带有数个叶片的转子在圆筒形机壳内旋转,从上部料斗落入的物料,充塞在叶片间的空格内,随叶片的旋转而卸出,实现卸灰斗2内的粉尘排出。
25.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脉冲式复合布袋除尘器通过箱体1、卸灰斗2、上花板3、下花板4、复合滤袋5、抽风机6、第一滤袋7、第二滤袋8、进风口9、通气间隙10、喷气头11以及脉冲阀12相互配合,在第二滤袋8内还具有第一滤袋7,气体可以从第一滤袋7的内侧穿过第一滤袋7进入通气间隙 10或者从第二滤袋8的外侧穿过第二滤袋8外侧进入通气间隙10,提高箱体1内单位体积的过滤面积,提高箱体1内的空间利用率,增强箱体1内单位体积的过滤效果。
26.实际上,所述下花板4优选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第一滤袋7下端的第一下连接管13以及多个用于连接第二滤袋8下端的第二下连接管14,实现第一滤袋7下端与下花板4的连接以及第二滤袋8下端与下花板4的连接;所述下花板4设有连通第一下连接管13的通气孔15并设有多个绕第二下连接管 14圆周均布的卸灰槽16,使得带有粉尘的气体能够从下花板4下侧穿过通气孔15进入第一滤袋7内侧以及从下花板4下侧穿过卸灰槽16进入第二滤袋8外侧,从第一滤袋7振落的粉尘通过通气孔15下落到卸灰斗2,从第二滤袋8振落的粉尘通过卸灰槽16下落到卸灰斗2;所述上花板3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第一滤袋7上端的第一上连接管17以及多个用于连接第二滤袋8上端的第二上连接管18,实现第一滤袋7上端与上花板3的连接以及第二滤袋 8上端与上花板3的连接;所述上花板3设有多个绕第一上连接管17圆周均布且连通通气间隙10的通气槽19,所述抽风机6的入口连接有均与通气槽 19连通的吸气罩20,使得抽风机6能够同时抽气多个通气间隙10内的气体并排出。实际上,连接喷气头11的管道穿过抽气罩并伸入到通气间隙10 中。
27.具体地,所述进风口9优选与下花板4上侧空间以及下侧空间连通,使得带有粉尘的气体能够分流至与第一滤袋7内侧接触以及与第二滤袋8外侧接触。
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袋7的直径优选从中部朝上下两端逐渐缩小,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一滤袋7中部朝向通气间隙10即朝外凸,增大第一滤袋7内侧的过滤面积,提高第一滤袋7的过滤效果。此外,所述第二滤袋8的直径优选从中部朝上下两端逐渐增大,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二滤袋8中部朝向通气间隙10即朝内凸,增大第二滤袋8内侧的过滤面积,提高第二滤袋8的过滤效果。
29.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有多个所述喷气头11绕第一滤袋7轴心圆周均布,使得更多压缩空气作用在第一滤袋7以及第二滤袋8上,使第一滤袋7 内侧以及第二滤袋8外侧的粉尘更容易振离。进一步地,所述喷气头11优选设有朝向第一滤袋7轴心喷气的第一喷气口21以及背向第一滤袋7轴心喷气的第二喷气口22,通过第一喷气口21朝第一滤袋7径向喷气以及第二喷气口22朝第二滤袋8径向喷气,再次使第一滤袋7内侧以及第二滤袋8 外侧的粉尘更容易振离。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