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2022-11-06 18:20: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网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用纱或罗组织作地或作花纹的提花组织称提花纱或提花罗组织。以绞组织为地,以平纹、斜纹、缎纹等组织为花纹者,称亮地纱,如窗帘纱;反之称实地纱,如庐山纱等。纱罗组织的绞经时而在地经之左,时而在地经之右,故纱罗组织中绞经在地经之左右各占一纵行。一般有两种组成方式,一种是针织,一种是梳织,其中以针织经编网眼布结构最为紧密,状态最为稳定。所谓的经编网眼布,就是有网眼形小孔的面料。
[0003][0004]
机织网眼布的织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二组经纱地经与绞经,相互扭绞后形成梭口,与纬纱交织。绞经是利用一种特制的绞综亦称半综时而扭绞在地经的左面,经过一次或三次、或五次投纬后,扭绞到地经的右面,因相互扭绞与纬纱交织形成的网眼形小孔,结构稳定,称为纱罗;另一种是利用提花组织或穿筘方法的变化,经纱以三根为一组,穿入一个筘齿,也可织出布面有小孔的织物,但网孔结构不稳定,容易移动,所以也称假纱罗。
[0005]
为了实现网孔结构稳定,不容易移动,同时比较厚实的网眼纱罗组织,开发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很有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及其制作方法,通过本发明制作的织物,其表面具有清晰匀布的纱孔,经纬密度较小,织物较为轻薄,结构稳定、透气性良好,适于用作夏季鞋用网布或书包用网布料,此外,还可用作阔幅织机织制数幅狭织物的中间边或无梭织机织物的布边。
[0007]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所述所述纱罗间隔网布由一组纬纱和两组经纱组成,每组经纱由地经和绞经相互扭绞组成。
[0008]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纱罗间隔网布包括三层,中间层为纬纱共用层,上层为一组经纱织就的上口纱罗,下层为另一组经纱织就的下口纱罗。
[0009]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上口纱罗织就时纬纱是相互平行排列的,而经纱在纬纱上层,由两个系统的纱线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即织制时,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在地经纱右方和左方来回扭绞与纬纱进行交织。
[0010]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中纬经、地经、绞经分别可以为棉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粘胶纤维、麻纤维、聚丙烯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纺纬纱和上口纱罗中经纱中的地经;步骤2、织制上口纱罗经纱中的绞经,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步骤3、织制下口纱罗经纱中的地经和绞经,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步骤4、整经,将上口纱罗和下口纱罗经组织进行整经处理;步骤5、热定型处理;步骤6、检验、成卷。
[0012]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2中,绞经织制时纬经纱和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在地经纱右方和左方来回扭绞与纬纱进行交织,其纱罗组织中纱可为顺绞和对绞组成,罗组织可间隔一个、三个或多个奇数的纬纱。
[0013]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3中,下口纱罗织就时其地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绞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其纱罗组织中纱可为顺绞和对绞组成,罗组织可间隔一个、三个或多个奇数的纬纱。
[0014]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2和3中,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40/10cm至62*5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改善尺寸稳定性和收缩率。
[0015]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步骤5中,热定型处理,在110~130℃下热定型对底布进行预收缩。
[0016]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纱罗间隔网布由一组纬纱和两组经纱组成,每组经纱由地经和绞经相互扭绞组成,这种独特的表面双网孔设计及中间采用独特的结构,呈现六面透气中空立体的结构,空气、水自由流通,形成湿热的微循环空气层,具有优越的透气透湿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回弹性,有缓冲保护作用。
[0017]
(2)本发明的纱罗间隔网布采用三层模式,上下两层纱罗中间共用一层纬经纱,增加了普通纱罗的厚度,柔软性能好,使其有良好的耐磨性。
[0018]
(3)本发明的纱罗组织中纱组织或罗组织又可和各种基本组织联合,形成各种花式纱罗组织,可形成网孔多样性,风格时尚。网眼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柱形等。通过网眼的分布,可呈现直条、横条、方格、菱形、链节、波纹等花纹效应。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经纱中地经纱和绞经纱的顺绞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经纱中地经纱和绞经纱的对绞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纬经纱中间隔三个纬经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所述所述纱罗间隔网布由一组纬纱和两组经纱组成,每组经纱由地经和绞经相互扭绞组成。纱罗间隔网布包括三层,中间层为纬纱共用层,
上层为一组经纱织就的上口纱罗,下层为另一组经纱织就的下口纱罗。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上口纱罗织就时纬纱是相互平行排列的,而经纱在纬纱上层,由两个系统的纱线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即织制时,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有时在地经纱右方、有时在地经纱左方与纬纱进行交织。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上口纱罗织就时纬纱是相互平行排列的,而经纱在纬纱下层,由两个系统的纱线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即织制时,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有时在地经纱右方、有时在地经纱左方与纬纱进行交织。
[0022]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中纬经纱为聚丙烯纤维,地经纱和绞经纱为聚酯纤维。
[0023]
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纺纬纱和上口纱罗中经纱中的地经;步骤2、织制上口纱罗经纱中的绞经,绞经织制时纬经纱和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在地经纱右方和左方来回扭绞与纬纱进行交织,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顺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一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4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步骤3、织制下口纱罗经纱中的地经和绞经,下口纱罗织就时其地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绞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其纱罗组织中纱可为逆向顺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一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4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步骤4、整经,将上口纱罗和下口纱罗经组织进行整经处理;步骤5、热定型处理;在110℃下热定型对底布进行预收缩;步骤6、检验、成卷。
[0024]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中纬经纱为聚丙烯腈纤维,地经纱为麻纤维,绞经纱为棉纤维。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纺纬纱和上口纱罗中经纱中的地经;步骤2、织制上口纱罗经纱中的绞经,绞经织制时纬经纱和地经纱的位置不动,即织制时,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在地经纱右方和左方来回扭绞与纬纱进行交织,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对绞组成,罗组织间隔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5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26]
步骤3、织制下口纱罗经纱中的地经和绞经,下口纱罗织就时其地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绞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逆向对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一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5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27]
步骤4、整经,将上口纱罗和下口纱罗经组织进行整经处理;步骤5、热定型处理;在120℃下热定型对底布进行预收缩。
[0028]
步骤6、检验、成卷。
[0029]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中纬经纱为聚酯纤维,地经纱为聚丙烯纤维,绞经纱为粘胶纤维和棉纤维的1:1复合纤维。
[003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纺纬纱和上口纱罗中经纱中的地经;步骤2、织制上口纱罗经纱中的绞经,绞经织制时纬经纱和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在地经纱右方和左方来回扭绞与纬纱进行交织,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顺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三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4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31]
步骤3、织制下口纱罗经纱中的地经和绞经,下口纱罗织就时其地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绞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逆向顺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三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4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32]
步骤4、整经,将上口纱罗和下口纱罗经组织进行整经处理;步骤5、热定型处理;在120℃下热定型对底布进行预收缩。
[0033]
步骤6、检验、成卷。
[0034]
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中纬经纱为棉纤维和聚酯纤维的1:1复合纤维,地经纱为棉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1:1复合纤维,绞经纱为粘胶纤维和棉纤维的1:1复合纤维。
[003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纺纬纱和上口纱罗中经纱中的地经;步骤2、织制上口纱罗经纱中的绞经,绞经织制时纬经纱和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在地经纱右方和左方来回扭绞与纬纱进行交织,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顺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五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5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36]
步骤3、织制下口纱罗经纱中的地经和绞经,下口纱罗织就时其地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绞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逆向顺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三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4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37]
步骤4、整经,将上口纱罗和下口纱罗经组织进行整经处理;步骤5、热定型处理;在130℃下热定型对底布进行预收缩。
[0038]
步骤6、检验、成卷。
[0039]
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所述纱罗间隔网布中纬经纱为麻纤维,地经纱为棉纤维,绞经纱为麻纤维。
[004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气排湿的纱罗间隔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纺纬纱和上口纱罗中经纱中的地经;步骤2、织制上口纱罗经纱中的绞经,绞经织制时纬经纱和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在地经纱右方和左方来回扭绞与纬纱进行交织,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对绞组成,
罗组织可间隔三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5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41]
步骤3、织制下口纱罗经纱中的地经和绞经,下口纱罗织就时其地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绞经纱位于上口纱罗相对纬经纱相反的位置,其纱罗组织中纱组织为逆向对绞组成,罗组织间隔一个纬纱。采用宽幅片梭机编织;使用平纹绞织编织结构,编织密度62*40/10cm使底布稳定性好,底布张力均匀一致。
[0042]
步骤4、整经,将上口纱罗和下口纱罗经组织进行整经处理;步骤5、热定型处理;在130℃下热定型对底布进行预收缩。
[0043]
步骤6、检验、成卷。
[0044]
对以上实施例1~5所得网布进行透气性检测,按照gb/t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中的方法进行,本次检测使用恒定压差测流量的方法进行检测,每个实施例取10片直径为50mm的试样进行检测,设置布样两侧压差为100pa,调节压力控制阀,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实验,记录设备显示的透过布样的气体流量,每个实施例的10个布样检测,计算其平均值。
[0045]
对以上实施例1~5所得网布进行透湿率和透湿度进行检测,按照标准是gb/t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测试时,把盛有干燥剂并封以织物的透湿杯放置于规定温度和湿度的密封环境中,根据一定时间内透湿杯质量变化计算织物的透湿率、透湿度和透湿系数等指标。
[0046]
透湿率:试样两面保持规定的温湿度,记录规定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试样的水蒸气质量,检测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40%;透湿度:试样两面保持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单位水蒸气压差下,记录规定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试样的水蒸气质量,检测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40%,压差100pa。
[0047]
测试结果如下表:表1 测试结果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流量ml/(m2•
s)107112120115109透湿率g/(m2•
24h)2225523432256392448123798透湿度g/(m2•
pa

h)12.9813.6714.9614.2613.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