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极耳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4:2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极”是指“正极”和“负极”中的“极”,“耳”是指“正极”和“负极”中所用的胶条,属功能和形象相结合式取名,更准确的说,“极耳”是一个“连接、导电、密封件”,“连接”是指电池内外连接,极耳胶与铝塑膜的连接,现有的极耳折弯模具结构单一,并且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折弯力度不均衡,容易导致极耳损坏,形变出现偏差。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极耳折弯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折弯模具,解决了有的极耳折弯模具结构单一,并且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折弯力度不均衡,容易导致极耳损坏,形变出现偏差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转动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齿轮的中心设置有压力辊;
[0006]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固定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牙。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上滑动有轴块,所述轴块的表面与第二限位块固定。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均设置有限位槽。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与移动板相适配的移动槽。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撑块。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液压杆,且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套块,且套块与稳定杆滑动连接。
[0012]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折弯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折弯模具,通过液压缸带动移动板在移动槽内移动,通过移动板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牙,带动齿轮稳定转动,齿轮带动第二限位块沿着滑槽移动,通过压力辊将极耳折弯,解决了有的极耳折弯模具结构单一,并且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折弯力度不均衡,容易导致极耳损坏,形变出现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极耳折弯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所示第二支撑板和齿轮的连接图。
[0016]
图中标号: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限位块,4、齿轮,5、第二限位块,6、液压缸,7、移动板,8、齿牙,9、滑槽,10、轴块,11、限位槽,12、移动槽,13、支撑块,14、液压
杆,15、套块,16、稳定杆,17、压力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
请结合参阅图1-2所示,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3,且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转动有齿轮4,齿轮4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5,齿轮4的中心设置有压力辊17,通过压力辊17将极耳折弯;
[0019]
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固定有液压缸6,且液压缸6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固定有移动板7,移动板7上设置有与齿轮4相适配的齿牙8,液压缸6带动移动板7在移动槽12内移动,通过移动板7上设置有与齿轮4相适配的齿牙8,带动齿轮4稳定转动;
[0020]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滑槽9,且滑槽9上滑动有轴块10,轴块10的表面与第二限位块5固定,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1]
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上均设置有限位槽11,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与移动板7相适配的移动槽12,启动液压缸6带动移动板7在移动槽12内移动。
[0022]
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1上固定有支撑块13,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液压杆14,且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杆16,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套块15,且套块15与稳定杆16滑动连接。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折弯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液压杆14调节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距离,将极耳插入到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上的限位槽11内,启动液压缸6带动移动板7在移动槽12内移动,通过移动板7上设置有与齿轮4相适配的齿牙8,带动齿轮4稳定转动,齿轮4带动第二限位块5沿着滑槽9移动,通过压力辊17将极耳折弯。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3),且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转动有齿轮(4),所述齿轮(4)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5),所述齿轮(4)的中心设置有压力辊(17);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固定有液压缸(6),且液压缸(6)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固定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上设置有与齿轮(4)相适配的齿牙(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滑槽(9),且滑槽(9)上滑动有轴块(10),所述轴块(10)的表面与第二限位块(5)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5)上均设置有限位槽(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均设置有与移动板(7)相适配的移动槽(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固定有支撑块(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液压杆(14),且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有稳定杆(16),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套块(15),且套块(15)与稳定杆(16)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折弯模具。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转动有齿轮,所述齿轮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齿轮的中心设置有压力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固定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牙,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上滑动有轴块,所述轴块的表面与第二限位块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折弯模具,解决了有的极耳折弯模具结构单一,并且在折弯过程中,由于折弯力度不均衡,容易导致极耳损坏,形变出现偏差的问题。出现偏差的问题。出现偏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陶帮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锐之利精密刀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