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3:1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板材生产的涂胶工作均通过机器进行,生产效率较高,表面涂胶是板材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现有技术中的板材涂胶装置,其在涂胶机构对板材进行涂胶后,利用传送机构将板材运输至指定位置,然后再通过人工操作,将传送机构上的板材取下来进行堆放。
3.现有的涂胶机多采用上下胶辊与板体的两面同时接触,对板材进行涂胶工作,工作结束后,为避免浪费,通常是将胶辊上的残胶清理下来,放入搅拌设备中,在加入稀释剂,将胶渣稀释,重新混合,充当面胶使用,但现有的搅拌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对胶渣的混合不充分,导致稀释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现有的搅拌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对胶渣的混合不充分,导致稀释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缸体和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主轴和多根搅拌杆,所述主轴底端通过第一密封轴承垂直转动套设在缸体内,多根所述搅拌杆均匀水平设置在主轴外侧,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套接在主轴外侧壁,多根所述搅拌杆位于主轴内的轴端均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主轴内垂直转动套接有多根蜗杆,多个所述蜗轮分别与多个蜗杆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缸体底壁底壁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用于带动多根蜗杆转动。
10.驱使搅拌杆自转,优选的,所述旋转部件包括齿圈和多个第一齿轮,所述齿圈固定安装在内腔底部,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多根蜗杆底端,且均与齿圈啮合接触。
11.带动主轴转动,优选的,所述缸体顶端水平固定安装有撑板,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撑板上端,所述主轴贯穿撑板内部。
12.将稀释剂注入胶渣内部,优选的,所述主轴内垂直开设有导流腔,多根所述搅拌杆内部均水平开设有引流腔,多个所述引流腔均与导流腔导通,多根所述搅拌杆外壁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与引流腔导通,所述导流腔顶端内通过第二密封轴承固定套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与外部输液设备连接导通,所述输液设备通过导管将稀释液加压注入缸体内。
13.3、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杆随着主轴水平转动,同时能够自身竖直转动,对胶渣进行多方向的混合搅拌,使得胶渣混合的更加均匀,提升稀释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稀释剂从搅拌注入胶渣内部,可使得胶渣与稀释剂更加充分的接触,进一步提升稀释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
20.1、缸体;2、主轴;3、搅拌杆;4、第一密封轴承;5、内腔;6、蜗轮;7、蜗杆;8、齿圈;9、第一齿轮;10、撑板;11、电动机;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引流腔;15、通孔;16、第二密封轴承;17、导管;18、支腿;19、排料管;20、阀门;21、导流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3,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缸体1和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搅拌部件,搅拌部件包括主轴2和多根搅拌杆3,主轴2底端通过第一密封轴承4垂直转动套设在缸体1内,多根搅拌杆3均匀水平设置在主轴2外侧,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套接在主轴2外侧壁,多根搅拌杆3位于主轴2内的轴端均固定套接有蜗轮6,主轴2内垂直转动套接有多根蜗杆7,多个蜗轮6分别与多个蜗杆7之间啮合连接,缸体1底壁底壁内开设有内腔5,内腔5中设有旋转部件,旋转部件用于带动多根蜗杆7转动,缸体1底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腿18,缸体1底部侧壁内水平固定套接有排料管19,排料管19上固定设有阀门20,且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在侠士结束后,打开阀门20,将胶排出,滤网可对杂质进行过滤。
24.旋转部件包括齿圈8和多个第一齿轮9,齿圈8固定安装在内腔5底部,多个第一齿轮9分别固定套接在多根蜗杆7底端,且均与齿圈8啮合接触。
25.缸体1顶端水平固定安装撑板10,驱动部件设置在撑板10上端,主轴2贯穿撑板10内部。
26.驱动部件包括电动机11、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3,第二齿轮12固定套接在主轴2上,电动机11固定安装在撑板10上,第三齿轮13固定套接在电动机11输出轴上,且与第二齿轮12啮合连接,电动机11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三齿轮13转动,第三齿轮13驱使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12转动,第二齿轮12带动主轴2转动。
27.在涂胶工作结束后,将机器胶辊上的胶渣清理下来,并投入缸体1内,然后启动设备,驱动部件带动主轴2在第一密封轴承4和撑板10的支撑下转动,主轴2转动,带动多根搅
拌杆3转动,在水平方向上对胶渣进行混合搅拌,同时,主轴2转动,带动多根蜗杆7周转,蜗杆7周转,在第一齿轮9和齿圈8的干涉下,蜗杆7自转,驱使与其啮合的蜗轮6转动,蜗轮6带动搅拌杆3自转,在竖直方向上对胶渣进行混合搅拌,通过此种方式,可对胶渣多方向混合搅拌,使得胶渣混合的更加均匀,提升稀释效率。
28.实施例2:
29.请参阅图1-3,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有所不同之处在于,主轴2内垂直开设有导流腔21,多根搅拌杆3内部均水平开设有引流腔14,多个引流腔14均与导流腔21导通,多根搅拌杆3外壁均开设有多个通孔15,多个通孔15均与引流腔14导通,导流腔21顶端内通过第二密封轴承16固定套接有导管17,导管17与外部输液设备连接导通,输液设备通过导管17将稀释液加压注入缸体1内。
30.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向胶渣中加入稀释剂,可以通过导管17将稀释剂加入,在第二密封轴承16的支撑下,导管17与外在的输液设备连接,且不随着主轴2转动,同时,将稀释剂导入缸体1内,稀释剂在输液设备的压力下,进入导管17,然后进入导流腔21,并通过导流腔21分散进入多个引流腔14,最终,经过通孔15流出,混入胶渣内部,通过此种方式,可将稀释剂充分均匀的混入胶渣内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胶渣的稀释效果。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缸体(1)和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混合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主轴(2)和多根搅拌杆(3),所述主轴(2)底端通过第一密封轴承(4)垂直转动套设在缸体(1)内,多根所述搅拌杆(3)均匀水平设置在主轴(2)外侧,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套接在主轴(2)外侧壁,多根所述搅拌杆(3)位于主轴(2)内的轴端均固定套接有蜗轮(6),所述主轴(2)内垂直转动套接有多根蜗杆(7),多个所述蜗轮(6)分别与多个蜗杆(7)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缸体(1)底壁底壁内开设有内腔(5),所述内腔(5)中设有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用于带动多根蜗杆(7)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包括齿圈(8)和多个第一齿轮(9),所述齿圈(8)固定安装在内腔(5)底部,多个所述第一齿轮(9)分别固定套接在多根蜗杆(7)底端,且均与齿圈(8)啮合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顶端水平固定安装有撑板(10),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撑板(10)上端,所述主轴(2)贯穿撑板(10)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内垂直开设有导流腔(21),多根所述搅拌杆(3)内部均水平开设有引流腔(14),多个所述引流腔(14)均与导流腔(21)导通,多根所述搅拌杆(3)外壁均开设有多个通孔(15),多个所述通孔(15)均与引流腔(14)导通,所述导流腔(21)顶端内通过第二密封轴承(16)固定套接有导管(17),所述导管(17)与外部输液设备连接导通,所述输液设备通过导管(17)将稀释液加压注入缸体(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属于胶渣处理技术领域。一种胶渣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装置,包括缸体和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驱动部件和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主轴和多根搅拌杆,所述主轴底端通过第一密封轴承垂直转动套设在缸体内,多根所述搅拌杆均匀水平设置在主轴外侧,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转动套接在主轴外侧壁,多根所述搅拌杆位于主轴内的轴端均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主轴内垂直转动套接有多根蜗杆,所述缸体底壁底壁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用于带动多根蜗杆转动。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对胶渣的混合不充分,导致稀释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导致稀释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导致稀释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志 管厚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管仲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0/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