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识别功能的光学透镜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9:29: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透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识别功能的光学透镜。


背景技术:

2.直下式背光是在液晶显示器的背板中均匀布置多个led灯珠,特点是亮度均匀、成本低廉、可控性好、且不易出现漏光缺陷,是目前液晶显示器中十分通用的结构形式。
3.目前tv直下式背光使用的透镜主要分为折射和反射,其中折射透镜的外缘制造成三等分轮廓,在三等分轮廓之外有三个耳状体,以适应振动盘输送时的方向识别,同时透镜外圆的中心有三个柱脚。在运输过程中,折射透镜的外缘耳状体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挤压划伤,且会在模具排列位置限制排布形态、降低空间利用率;同时,由于透镜柱脚较长,在脱模是会产生轻微变形,如果利用柱脚进行smt识别,会令smt贴装产生偏差降低背光产品良率,如果设置另外设置识别标记,容易在振动盘批量输送时发生错误识别操作,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识别功能的光学透镜,用以解决传统折射透镜结构所引起挤压划伤或贴装识别误差的缺陷,有效提高识别操作精度及背光产品良率。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带识别功能的光学透镜,包括透镜主体、至少四个柱脚,其中,所述透镜主体由光学材料封装形成,所述透镜主体的外缘轮廓为圆形,多个所述柱脚对称分布固定于所述透镜主体底部,所述透镜主体底部对称设有多个与所述柱脚数量相同的圆柱形识别凸台,其中四个所述柱脚与四个所述识别凸台分别形成两个长方形阵列,其中所述柱脚长方形阵列的长边与所述识别凸台长方形阵列的长边互相垂直;所述透镜主体底部外沿设有环状支撑台,所述柱脚高度大于所述支撑台厚度,所述支撑台厚度大于所述识别凸台厚度。
6.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主体底面设有多个与所述识别凸台数量相同的对比凹槽,所述对比凹槽凹陷于所述透镜主体底面设置,所述对比凹槽呈圆环状,并同心设置于各个所述识别凸台的外围,所述对比凹槽的环状内圆与所述识别凸台的外壁贴合。
7.进一步的,所述对比凹槽深度≥0.5mm,所述对比凹槽的圆环体宽度≥0.5mm。
8.进一步的,所述柱脚截面圆外径小于所述识别凸台外径。
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柱脚的对称中心与多个所述识别凸台的对称中心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凸台厚度为0.01mm。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厚度为0.05mm~0.15m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透镜利用厚度较薄的识别凸台单独作为贴片机识别标记,通过柱脚阵列、识别凸台阵列之间长边相互垂直的结构特性,令柱脚阵列的短边作为振动盘运输轨道的导引部位,而识别凸台阵列的长边另行作为识别标记位置,由于柱脚阵
列短边与识别凸台阵列长边互不干扰,因此可避免振动盘批量输送时的识别误差,同时,透镜主体的外圆轮廓可解决传统折射透镜结构所引起的挤压划伤缺陷,有效提高smt贴装识别的操作精度及背光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仰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作业状态示意图。
16.图中:10-透镜主体、11-柱脚、12-识别凸台、12a-对比凹槽、13-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识别功能的光学透镜,包括透镜主体10、四个柱脚11,其中,透镜主体10由光学材料封装形成,透镜主体10的外缘轮廓为圆形,多个柱脚11对称分布固定于透镜主体10底部,透镜主体10底部对称设有多个与柱脚11数量相同的圆柱形识别凸台12,其中四个柱脚11与四个识别凸台12分别形成两个长方形阵列,其中柱脚11长方形阵列的长边与识别凸台12长方形阵列的长边互相垂直;透镜主体10底部外沿设有环状支撑台13,柱脚11高度大于支撑台13厚度,支撑台13厚度大于识别凸台12厚度。
1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20.将本装置批量置入振动盘装置进行有序输送,并传输至smt贴片机进行贴装,此时,透镜主体10的柱脚11嵌入于振动盘轨道工位的凹槽中,形成如图3所示状态,在柱脚11的长方形阵列中,宽度方向的两个柱脚11嵌入于同一轨道工位中,以此利用两个轨道工位对四个柱脚11进行引导,从而在振动盘作用下将透镜主体10从左至右导向smt识别工位(方向依图3),而在识别凸台12长方形阵列的垂直布置可令其处于轨道工位的内侧,由于识别模块的识别工位也设置于两侧轨道工位的内侧,因此可对透镜主体10中相应内侧的识别凸台12进行有效识别,且识别过程不受外侧柱脚11影响,因此可避免振动盘批量输送时的识别误差,有效提高了smt识别操作的精度,使smt贴装更精准,提高背光产品良率。
21.此外,透镜主体10的外圆轮廓可解决传统折射透镜结构所引起的挤压划伤缺陷,且在后续模具排列位置获得更多的腔位排布、增加空间利用率,并由于底部支撑台13的支撑作用,可确保透镜主体10的底部喷砂及识别凸台12不会与输送部件造成刮蹭,进一步提高了背光产品良率。
22.在本实施例中,透镜主体10底面设有多个与识别凸台12数量相同的对比凹槽12a,对比凹槽12a凹陷于透镜主体10底面设置,对比凹槽12a呈圆环状,并同心设置于各个识别凸台12的外围,对比凹槽12a的环状内圆与识别凸台12的外壁贴合。
23.由于对比凹槽12a与识别凸台12之间形成的纵向落差,外界光线在投射于透镜主体10底部时,会在对比凹槽12a部位形成一定程度的低光亮暗区,而识别凸台12台面则能正常反射光线,以此增加识别凸台12台面与周围的光学明暗反差,有效提高识别凸台12圆形轮廓的光学对比度,令识别工位的识别模块及其圆形识别程序更加易于捕捉识别凸台12位置,并有效避免漏检、错检的可能,进一步提高smt识别操作精度及背光产品良率。
24.在本实施例中,对比凹槽12a深度≥0.5mm,对比凹槽12a的圆环体宽度≥0.5mm。以此确保对比凹槽12a具有足够的纵向落差及水平可视面,从而为识别凸台12提供清晰的外围暗区,确保识别凸台12具有足够的视觉对比度及可识别性。
25.在本实施例中,柱脚11截面圆外径小于识别凸台12外径,由于smt识别模块的圆形识别程序可根据直径判断对象,设置设别凸台较大的直径可防止其与其它圆形轮廓混淆,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26.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柱脚11的对称中心与多个识别凸台12的对称中心重合,以此确保smt对识别凸台12进行视觉识别、中心定位、并完成贴装后,柱脚11的支撑中心正好也处于识别中心位置,因而使透镜主体10获得较好的支撑状态。
27.在本实施例中,识别凸台12厚度为0.01mm,支撑台13厚度为0.05mm~0.15mm。由于振动盘结构部件复杂,且识别凸台12与相邻柱脚11、支撑台13会形成间隙空间,存在部件嵌入卡滞的风险,通过将识别凸台12及支撑台13的厚度设计成较薄状态,有效降低了振动盘输送透镜主体10的卡滞概率,确保输送及贴装操作的顺利实施。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于针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形式上的限制,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特征范围下,实施例还可作出其它等同形式的修改、变动,这些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