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07:4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切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垃圾废物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以及并影响人们健康;目前城市倡导垃圾分类回收,人们通常将相应种类的垃圾放置在塑料袋中,为了分选物料,通常首先采用人工逐个打开或辊刀将塑料袋划破,从而将内部垃圾释放出来,其缺陷在于:垃圾袋破碎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同时耗费大量人力,不利于工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两个主轴、若干个负载链、刀架以及上开袋刀;
5.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在刀架两端上,每个驱动电机分别通过驱动组件连接下方的主轴;
6.两个主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刀架的内腔两端,两个主轴上均等间距对称设有若干个链轮,一个主轴和奇数行的链轮为固定连接且和偶数行的链轮为转动连接,另一个主轴和奇数行的链轮为转动连接且和偶数行的链轮为固定连接,从而使一个主轴带动奇数行的负载链同向转动且另一个主轴带动偶数行的负载链同向转动,相邻行负载链转动方向相反;
7.负载链下等间距连接若干个上开袋刀,相邻列的上开袋刀的切割刃方向相反或相同,从而双向切割包装袋。
8.该装置通过上开袋刀往复直线运动,对包装袋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破袋,其有益效果是:其一,多组上开袋刀往复直线破袋,能够同时切割若干个包装袋,生产速度快,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保护人体健康;其二,上开袋刀反复切割包装袋,包装袋破碎效果好,无垃圾包覆现象;其三,相同列的若干个上开袋刀双向切割包装袋,能够形成平面上的撕扯,切割效果更加良好。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该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主轴、若干个负载链、刀架以及上开袋刀;
10.一个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在刀架一端上,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组件连接下方的主轴;
11.两个主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刀架的内腔两端,两个主轴上均等间距对称设有若干个链轮,一个主轴和链轮为固定连接,另一个主轴和链轮为转动连接,从而使所有负载链同向转动;
12.每个负载链下等间距连接若干个上开袋刀,相邻行的上开袋刀的切割刃方向相同,从而使包装袋被单向切割。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列奇数行的上开袋刀和相邻列偶数行的上开袋刀形成纵向间隔,从而使奇数行以及偶数行的上开袋刀交替切割包装袋。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位于同一垂平面内的电机轮、驱动轮、环形件;
15.电机轮通过键条固定在驱动电机上,驱动轮固定在主轴上,电机轮和驱动轮啮合包套在环形件内。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轮以及驱动轮为同步带轮,环形件为同步带,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链轮包括主动链轮以及被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键连接或胀紧套固定在主轴;被动链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轴。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开袋刀包括矩形板状的刀座以及两个上联板,刀座的两个侧表面上端分别对称螺纹连接两个上联板下端,两个上联板上端连接负载链的一节链的两个链板;
19.切割刃前端呈尖锐的针状,切割刃后端一体连接或螺纹可拆卸连接刀座下端一侧。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纵向摆布且固定在电机板上,电机板两端分别通过增高板固定在刀架的横端梁的端部上,
21.电机板的中间设有纵向长圆孔,环形件垂向穿过纵向长圆孔。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端梁为c形状的折弯板或槽钢。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保护板为从前端向后端逐渐高度降低的弧形弯曲板,导向保护板的后端连接在刀架的横端梁下表面。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的三维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上开袋刀的三维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的三维示意图;
27.图4为图3所示上开袋刀的三维示意图;
28.驱动电机1,主轴2,负载链3;
29.刀架4,横端梁40,电机板41,纵向长圆孔411,增高板42;
30.上开袋刀5,切割刃50,刀座51,上联板52;
31.驱动组件6,电机轮61,驱动轮62,环形件63,
32.链轮7,主动链轮71,被动链轮72;导向保护板8。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4.图1至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如图1至2以及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包括两个驱动电机1、两个主轴2、若干个负载链3、刀架4以及上开袋刀5;
35.两个驱动电机1分别固定在刀架4两端上,每个驱动电机1分别通过驱动组件6连接下方的主轴2;
36.两个主轴2分别转动连接在刀架4的内腔两端,两个主轴2上均等间距对称设有若干个链轮7,一个主轴2和奇数行的链轮7为固定连接且和偶数行的链轮7为转动连接,另一个主轴2和奇数行的链轮7为转动连接且和偶数行的链轮7为固定连接,从而使一个主轴2带动奇数行的负载链3 同向转动且另一个主轴2带动偶数行的负载链3同向转动,相邻行负载链3 转动方向相反;
37.负载链3下等间距连接若干个上开袋刀5,相邻列的上开袋刀5的切割刃50方向相反或相同,从而同时双向切割包装袋。
38.上开袋刀5和下方的辅助破袋输送机形成交错切割,最终实现破袋。
39.该装置通过上开袋刀5往复直线运动,对包装袋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破袋,其有益效果是:其一,多组上开袋刀5往复直线破袋,能够同时切割若干个包装袋,生产速度快,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保护人体健康;其二,上开袋刀5反复切割包装袋,包装袋破碎效果好,无垃圾包覆现象;其三,相同列的若干个上开袋刀5双向切割包装袋,能够形成平面上的撕扯,切割效果更加良好。
40.如图3至4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上置往复式开袋刀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1、主轴2、若干个负载链3、刀架4以及上开袋刀5;
41.一个驱动电机1分别固定在刀架4一端上,驱动电机1通过驱动组件6 连接下方的主轴2;
42.两个主轴2分别转动连接在刀架4的内腔两端,两个主轴2上均等间距对称设有若干个链轮7,一个主轴2和链轮7为固定连接,另一个主轴2 和链轮7为转动连接,从而使所有负载链3同向转动;
43.每个负载链3下等间距连接若干个上开袋刀5,相邻行的上开袋刀5 的切割刃50方向相同,从而使包装袋被单向切割。该装置通过上开袋刀5 往复直线运动,对包装袋进行切割,能够有效破袋,其有益效果是:其一,多组上开袋刀5往复直线破袋,能够同时切割若干个包装袋,生产速度快,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保护人体健康;其二,上开袋刀5反复切割包装袋,包装袋破碎效果好,无垃圾包覆现象。
44.优选的,在实施方式二中,每列奇数行的上开袋刀5和相邻列偶数行的上开袋刀5形成纵向间隔,从而使奇数行以及偶数行的上开袋刀5交替切割包装袋。其有益效果是:纵向间隔能够使得多个刀具同时切割包装袋的不同位置。
45.优选的,在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6包括位于同一垂平面内的电机轮61、驱动轮62、环形件63,电机轮61以及驱动轮62为链轮或带轮,环形件63为环形链条或环形皮带;
46.电机轮61通过键条固定在驱动电机1上,驱动轮62通过键条固定在主轴2上,电机轮61和驱动轮62啮合包套在环形件63内。其有益效果是:该驱动组件具有良好的传动效率,结构简单。
47.优选的,在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机轮61以及驱动轮62为同步带轮,环形件63为同步带,驱动电机1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具有更加良好的传动精度,精确控制切割速度,保证最佳切割效果。
48.优选的,在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中,链轮7包括主动链轮71以及被动链轮72,主动链轮71通过键连接或胀紧套固定在主轴2;被动链轮7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轴2;
49.主轴2两端通过带座轴承转动连接刀架4的内壁两端。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的链轮7安装方便。
50.优选的,在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中,上开袋刀5包括矩形板状的刀座 51以及两个上联板52,刀座51的两个侧表面上端分别对称螺纹连接两个上联板52下端,两个上联板52上端连接负载链3的一节链的两个链板;
51.切割刃50前端呈尖锐的针状,切割刃50后端一体连接或螺纹可拆卸连接刀座51下端一侧。其有益效果是:该上开袋刀5装拆方便,便于维护保养。
52.优选的,在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1纵向摆布且固定在电机板41上,电机板41两端分别通过增高板42固定在刀架4的横端梁40 的端部上,
53.电机板41的中间设有纵向长圆孔411,环形件63垂向穿过纵向长圆孔411。其有益效果是:该设置便于驱动电机1的安装,同时有效保护驱动电机1不受垃圾污染。
54.优选的,在第一至第二实施方式中,横端梁40为c形状的折弯板或槽钢。
55.优选的,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导向保护板8为从前端向后端逐渐高度降低的弧形弯曲板,导向保护板8的后端连接在刀架4的横端梁40下表面。其有益效果是:导向保护板8有利于包装袋从预订的下端通过,避免包装袋进入上端链条位置,同时大体积物料再次由弧形导向保护板8再次压缩,使大体积物料能顺利进入破袋段当中。
5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