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触感金釉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0-22 00:55: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备工艺领域,具体的涉及触感金釉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金属光泽釉面是一种使釉面表面呈现金、银等金属光泽的釉料。金属光泽釉的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耐腐蚀性好,具有优良的使用性。早期的金属釉采用金水涂覆釉面,再经过低温烘烤使其产生金属效果,但其采用的是贵重黄金或者白金作为原料,并将其制作为金属后使用,成本高而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为此,今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彩饰方法:釉面砖表面热喷涂着色工艺,这种工艺是在炽热的坯体表面,喷涂有机或无机金属盐溶液,通过高温热解,在釉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随所用金属盐离子本身的颜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金属光泽。热喷涂工艺虽然不需要采用黄金等贵重金属,但是还是存在以下不足:其依赖高温喷涂设备,设备投入大,表面容易出现喷涂不均匀的情况,导致局部厚度不一致,出现釉面光泽和色泽不均匀等问题,往往需要喷涂多达五六次,有鉴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触感金釉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触感金釉面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所述坯体表面依次覆盖有透明底釉、金属光泽釉和透明面釉,所述金属光泽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长石10-12份、石灰石8-10份、硼砂12-15份、氧化锌3-4份、珍珠岩8-10份、二氧化锰10-12份、氧化钛1-1.5份、氧化铜1-2份、氧化镍1-2份。
5.优选的,所述透明底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钠长石10-12份、碳酸钙12-14份、滑石5-10份、白云石15-18份、高岭土10-12份、石英20-25份和胶3-4份,所述透明面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钾长石30-35份、石英10-12份、硼砂5-8份、纯碱5-8份、高岭土15-18份。
6.优选的,所述金属光泽釉上设有烧蚀凹点,所述烧蚀凹点内填充闪光釉,闪光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闪光颗粒50-60份、煤灰5-8份、胶2-3份。
7.优选的,所述闪光颗粒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镍3-5份、氧化锌5-6份、石英15-18份、金红石20-24份,闪光颗粒的原料混合并熔融后,形成蓝色结晶,然后经冷却、破碎、研磨成粉末,过80目筛备用。
8.优选的,所述透明底釉和金属光泽釉之间还设有一层金属基底釉,所述金属基底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金云母90-100份、石英10-15份、糊精3-4份。
9.根据上述的触感金釉面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a、制备陶瓷坯体;
11.步骤b、在坯体表面施加一层透明底釉,入窑炉烧成;
12.步骤c、施加金属光泽釉,入窑炉烧成,形成金属层;
13.步骤d、将瓷器放置于激光座上,激光源在金属层上间隔施加激光,从而形成间隔的烧蚀凹点;
14.步骤e、在烧蚀凹点内埋入闪光釉料,自然干燥;
15.步骤f、施加透明面釉,入窑炉烧成,在陶瓷上呈现具有凹凸触感和闪光点的金属触感釉面。
16.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透明底釉中按比例添加胶,烧成温度1000-1050摄氏度,保温时间2-3h。
17.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间隔排列的烧蚀凹点构成图案或呈矩阵排列。
18.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激光座为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中心设有真空吸盘,转盘上设有用于中心定位的三个定位爪,所述激光源在升降机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
19.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在施加施加金属光泽釉前,先在透明底釉上施加金属基底釉,经过180-220摄氏度的烘烤后,在金属基底釉上施加金属光泽釉。
20.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触感金釉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着色剂与熔块搭配成金属光泽釉,金属着色氧化物在高温烧成的溶体中饱和析出,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析出物,使得釉面呈现仿铂金的金属光泽,具有独特的色调和光泽;透明底面为金属光泽釉的附着提供一个光滑的附着基面,使得金属层光滑而平整;透明面釉为金属层提供耐磨的氧化物保护层;釉面最后烧成呈现具有局部凹凸触感、蓝色散光斑点的金属光泽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2.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3.本发明所述的触感金釉面陶瓷,包括坯体,所述坯体表面依次覆盖有透明底釉、金属光泽釉和透明面釉,所述金属光泽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长石10-12份、石灰石8-10份、硼砂12-15份、氧化锌3-4份、珍珠岩8-10份、二氧化锰10-12份、氧化钛1-1.5份、氧化铜1-2份、氧化镍1-2份。以长石、石灰石、硼砂、氧化锌、珍珠岩为基础釉配置熔块,二氧化锰、氧化钛、氧化铜、氧化镍为着色剂,着色剂与熔块搭配成金属光泽釉,金属着色氧化物在高温烧成的溶体中饱和析出,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析出物,使得釉面呈现仿铂金的金属光泽,具有独特的色调和光泽;透明底面为金属光泽釉的附着提供一个光滑的附着基面,使得金属层光滑而平整;透明面釉为金属层提供耐磨的氧化物保护层;釉面最后烧成呈现具有局部凹凸触感、蓝色散光斑点的金属光泽釉效果。
24.所述透明底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钠长石10-12份、碳酸钙12-14份、滑石5-10份、白云石15-18份、高岭土10-12份、石英20-25份和胶3-4份,所述透明面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钾长石30-35份、石英10-12份、硼砂5-8份、纯碱5-8份、高岭土15-18份。
25.所述金属光泽釉上设有烧蚀凹点,所述烧蚀凹点内填充闪光釉,闪光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闪光颗粒50-60份、煤灰5-8份、胶2-3份。
26.所述闪光颗粒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镍3-5份、氧化锌5-6份、石
英15-18份、金红石20-24份,闪光颗粒的原料混合并熔融后,形成蓝色结晶,然后经冷却、破碎、研磨成粉末,过80目筛备用。由于闪光颗粒的高温烧成温度为1200-1220摄氏度,而透明面釉烧成温度为850-900摄氏度,透明面釉的烧成温度低于闪光颗粒,埋设于烧蚀凹点内的闪光颗粒在面釉烧成过程中,其内部蓝色结晶不会发生熔化,在烧成后在烧蚀凹点内形成蓝色闪光颗粒,而煤灰在烧成过程中燃烧释放气体,因此烧成后在烧蚀凹点所在的釉面处会形成微微凹陷,使釉面具有凹陷触感,而胶是为了帮助固定在凹点内。
27.所述透明底釉和金属光泽釉之间还设有一层金属基底釉,所述金属基底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金云母90-100份、石英10-15份、糊精3-4份。金属基底釉同样能够呈现金色的效果,其作为金属光泽釉的基底,能够显著提高金属光泽度和色调,因此在保证金属层的呈色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显著降低金属光泽釉中着色剂氧化物的用量,减少了贵金属用量,降低使用成本。
28.触感金釉面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9.步骤a、制备陶瓷坯体;
30.步骤b、在坯体表面施加一层透明底釉,入窑炉烧成;
31.步骤c、施加金属光泽釉,入窑炉烧成,形成金属层;烧成温度为1150-1200摄氏度;
32.步骤d、将瓷器放置于激光座上,激光源在金属层上间隔施加激光,从而形成间隔的烧蚀凹点;烧蚀凹点的孔径控制在1-1.5mm内,烧蚀凹点穿透金属层直达底釉;
33.步骤e、在烧蚀凹点内埋入闪光釉料,自然干燥;闪光釉料可以通过移液管填充至烧蚀凹点内;
34.步骤f、施加透明面釉,入窑炉烧成,在陶瓷上呈现具有凹凸触感和闪光点的金属触感釉面。透明面釉烧成温度为850-900摄氏度。
35.所述步骤b中,在透明底釉中按比例添加胶,烧成温度1000-1050摄氏度,保温时间2-3h。所述胶为cmc胶,提高在坯体上的粘附牢固度,透明底釉烧制后形成光滑面,为后续光泽釉形成金属镜面效果奠定基础,入窑炉高温充分烧成,使得胶充分燃烧,烧成后釉面平整。
36.所述步骤d中,间隔排列的烧蚀凹点构成图案或呈矩阵排列。
37.所述步骤d中,所述激光座为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中心设有真空吸盘,真空吸盘连通真空泵,转盘上设有用于中心定位的三个定位爪,激光源位于旋转平台的一侧,所述激光源在升降机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该方案适用于陶瓷坯体为旋转体的瓷器,旋转平台由伺服电机驱动,升降机构为丝杆滑台,两者精准的控制旋转角度和激光源的高度,进而在金属层上指定位置形成烧蚀凹点,定位爪可沿着径向在旋转平台上移动,且三个定位爪同步向心移动,将陶瓷定位于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定位爪只起到中心定位的作用而不起固定作用,陶瓷通过真空吸盘吸附于旋转平台上,旋转平台内部设有可旋转的蝶形齿轮,定位爪底部设有螺纹,蝶形齿轮顶部设有与定位爪螺纹配合的平面螺纹相啮合,旋转平台内设有小伞齿轮与蝶形齿轮啮合,通过转动小伞齿轮带动蝶形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定位爪移动形成定位;进一步的通过精准控制旋转平台的旋转角度和激光源的高度,可以在金属层上绘制图案。
38.所述步骤c中,在施加施加金属光泽釉前,先在透明底釉上施加金属基底釉,经过180-220摄氏度的烘烤后,在金属基底釉上施加金属光泽釉。
39.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