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速燃炭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0-13 04:45: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炭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速燃炭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指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等经专门设备加工、 压缩、 成型而成的固体燃料, 储存、 运输、 使用方便, 清洁环保、 燃烧效率高, 既用于农村居民的炊事、 取暖,也可用于城市分散供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火锅已经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以酒精做火锅燃料, 易点燃, 燃烧升温快。 但液体酒精在使用和储存时非常不方便, 也不安全, 容易引起火灾或烧伤事故。
3.为解决这个问题, 将液体酒精固化, 研制一种安全、 方便的新型燃料-——固体酒精,便具有安全、实用、 方便的意义。但是, 固体酒精虽然以使用和贮存方便, 燃烧时火焰均匀和热值偏差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但目前市场上酒精原料价格较高, 且出售的固体酒精普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如硬度过低、 热值较小或存在着冒黑烟、 有异味、 残渣多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经济、 安全、 方便、 无毒害的固体速燃燃料。
4.因此炭是生物质热解与炭材料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 采用高温热解的方式对木头或竹子加工剩余物进行热处理炭化处理后得到,但是目前大多采用竹子作为原料,后期还需要在原料中添加助燃剂,来保证产品易点燃,而无疑增加了成本,同时整体加工工艺复杂,故此需要改进。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速燃炭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炭存在加工成本高、整体加工工艺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速燃炭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含按照以下百分比配比而成的原料:炭粉50-70%;氯酸钠20-30%;玉米淀粉3-5%;cmc2-3%,所述炭粉是由桃木类产品、杨梅树类产品、花椒树和竹类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炭化而成的。
7.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上方设置有点燃凹槽,在点燃凹槽内设置有助燃剂。
8.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
9.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挡风凹槽,所述点燃凹槽位于所述挡风凹槽的中心位置。
10.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的一种速燃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炭粉的制备,根据要求获取桃木类产品、杨梅树类产品、花椒树和竹类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产品原料进行预处理,进行除杂处理,得到干净的原料;对处理后的原料进行炭化并磨粉备用;

s2、将氯酸钠、玉米淀粉、cmc与步骤s1制备的炭粉进行混合,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中并压制成型,构成初级炭; s3、将压制成型的构成初级炭;放置在烘干装置中干燥,即得到速燃炭。
11.作为优选,在步骤s2中在通过压片机进行压制过程中,同时压出点燃凹槽的位置;然后在步骤s3制备的速燃炭上的点燃凹槽上通过点滴的方式滴入助燃剂溶液,并进行二次烘干即可在点燃凹槽表面呈现助燃层。
12.作为优选,在步骤s1中的原料可以是桃木类产品、杨梅树类产品、花椒树和竹类产品加工完成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
13.作为优选,其中,所述步骤s1中对原料进行炭化并磨粉的具体步骤如下:s1-1、首先使用回转炉进行炭化得到炭火物;且所述炭化的温度控制在420-500℃之间;s1-2、然后将炭火物进行磨粉处理,得到细度在160-180目之间的炭粉。
14.(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速燃炭及其制备方法,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采用最简单的炭粉原料配合氯酸钠、玉米淀粉以及cmc制备处一款无毒、成本低、整体硬度大、燃烧速度快的速燃炭,通过采用玉米淀粉保证其在进行压制时,具有高粘性,保证在后期燃烧时不会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而散开,最终燃烧殆尽后方便清理,同时整个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速燃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6中一种速燃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7中一种速燃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1;点燃凹槽2;挡风凹槽3。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速燃炭,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含按照以下百分比配比而成的原料:炭粉50-70%;氯酸钠20-30%;玉米淀粉3-5%;cmc2-3%,所述炭粉是由桃木类产品、杨梅树类产品、花椒树和竹类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炭化而成的。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最简单的炭粉原料配合氯酸钠、玉米淀粉以及cmc制备处一款无毒、成本低、整体硬度大、燃烧速度快的速燃炭,通过采用玉米淀粉保证其在进行压制时,具有高粘性,保证在后期燃烧时不会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而散开,最终燃烧殆尽后方便清理。
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包含按照以下百分比配比而成的原料:炭粉70%;氯酸钠25%;玉米淀粉3%;cmc2%。
18.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制备所述的一种速燃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炭粉的制备,根据要求获取桃木类产品、杨梅树类产品、花椒树和竹类产品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产品原料进行预处理,进行除杂处理,得到干净的原料;对处理后的原料进行炭化并磨粉备用;

s2、将氯酸钠、玉米淀粉、cmc与步骤s1制备的炭粉进行混合,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中并压制成型,构成初级炭; s3、将压制成型的构成初级炭;放置在烘干装置中干燥,即得到速燃炭。
19.作为优选,在步骤s1中的原料可以是桃木类产品、杨梅树类产品、花椒树和竹类产品加工完成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
20.作为优选,其中,所述步骤s1中对原料进行炭化并磨粉的具体步骤如下:s1-1、首先使用回转炉进行炭化得到炭火物;且所述炭化的温度控制在420-500℃之间;s1-2、然后将炭火物进行磨粉处理,得到细度在160-180目之间的炭粉。
21.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最简单的炭粉原料配合氯酸钠、玉米淀粉以及cmc制备处一款无毒、成本低、整体硬度大、燃烧速度快的速燃炭,通过采用玉米淀粉保证其在进行压制时,具有高粘性,保证在后期燃烧时不会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而散开,最终燃烧殆尽后方便清理,同时采用氯酸钠燃烧时无毒,使用更安全,而且氯酸钠在受热以后会产生出氧气,这样的话会在烧烤摊内起到一个局部氧气丰富的环境,使得它更容易燃烧,就可以方便作为引燃材了,因此提高了最终速燃炭的燃烧速度。
22.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速燃炭,所述本体1包含按照以下百分比配比而成的原料:炭粉65%;氯酸钠30%;玉米淀粉3%;cmc2%。
23.实施例3: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速燃炭,所述本体1包含按照以下百分比配比而成的原料:炭粉70%;氯酸钠23%;玉米淀粉5%;cmc2%,实施例4: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速燃炭,所述本体1包含按照以下百分比配比而成的原料:炭粉65%;氯酸钠28%;玉米淀粉4%;cmc3%。
24.实施例5: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速燃炭,所述本体1包含按照以下百分比配比而成的原料:炭粉64%;氯酸钠30%;玉米淀粉4%;cmc2%,下面提供本实施例1-5中各个成品与现有普通采用炭的燃烧对比实验数据:
样品燃烧时间燃烧温度点火时间整个炭的点燃时间实施例1制备的成品3-4小时在2分钟之内即可全部点燃使用,十分钟后温度能达到300℃,180℃以上保持在3小时-4小时左右,最高温可达到500℃左右3-5秒15秒实施例2制备的成品2-3小时在2分钟之内即可全部点燃使用,十分钟后温度能达到300℃,180℃以上保持在2小时-3小时左右,最高温可达到500℃左右3-5秒20秒实施例3制备的成品3-4小时在2分钟之内即可全部点燃使用,十分钟后温度能达到300℃,180℃以上保持在3小时-4小时左右,最高温可达到500℃左右3-5秒18秒实施例4制备的成品2-3小时在2分钟之内即可全部点燃使用,十分钟后温度能达到300℃,180℃以上保持在2小时-3小时左右,最高温可达到500℃左右3-5秒16秒实施例5制备的成品3-4小时在2分钟之内即可全部点燃使用,十分钟后温度能达到300℃,180℃以上保持在3小时-4小时左右,最高温可达到500℃左右3-5秒17秒现有的普通炭1-2小时一直在300℃左右5-10秒30秒
因此通过实验证明本实施例制备的速燃炭相比普通的炭的温度稳定、上升速度快,点火时间短、整个炭点燃时间也相对少,而且燃烧时间更长,使用更方便,同时采用氯酸钠无毒,采用玉米淀粉保证整体燃烧后不会散,更加方便清理。
25.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用最简单的炭粉原料配合氯酸钠、玉米淀粉以及cmc制备处一款无毒、成本低、整体硬度大、燃烧速度快的速燃炭,通过采用玉米淀粉保证其在进行压制时,具有高粘性,保证在后期燃烧时不会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而散开,最终燃烧殆尽后方便清理,同时整个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
26.实施例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速燃炭,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点燃凹槽2,在点燃凹槽2内设置有助燃剂,通过设置助燃剂进一步提高点燃效率,缩短点燃时间。
27.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
28.实施例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速燃炭,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挡风凹槽3,所述点燃凹槽2位于所述挡风凹槽3的中心位置,通过增设挡风凹槽3,实现在对点燃凹槽2进行点燃时,能够起到防风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点燃效率,缩短点燃时间。
29.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速燃炭的制备方法,其大致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在步骤s2中在通过压片机进行压制过程中,同时压出点燃凹槽2的位置;然后在步骤s3制备的速燃炭上的点燃凹槽2上通过点滴的方式滴入助燃剂溶液,并进行二次烘干即可在点燃凹槽2表面呈现助燃层。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