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14 19:50: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引线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绣花机就是绣花的机械,在绣花刚开始脱离手工刺绣的时候,当时所谓的绣花机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绣花机,因为当时的绣花机是用传统的缝纫机,换上一个带小圆孔的底板,缝纫机针不停的上下进出,再加上手持用绣框绷紧了的布,来回的动,实际上讲,这种所谓的绣花机,其实仍然是手绣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绣花机的功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无论何种绣花机在工作时引线都是必不可少的。
3.在公告号为cn2113399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包括固定环、固定框和弹簧,所述固定环内顶端以及底端均焊接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之间通过挂钩连接有所述固定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通过转动设置在固定杆上的螺套对固定环的高度进行调节,当工作人员调整固定环的高度时,工作人员需使固定环与螺套发生相对转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持续手动固定固定环,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判断当前固定环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底面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筒的固定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引线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套杆转动的限位组件。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进行引线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线筒与安装杆正对,并向下滑动线筒,即可使线筒与安装杆相互连接,并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保持稳定,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的高度,此时,工作人员需启动限位组件,即可使套杆在水平方向保持稳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套筒,即可使套杆在套筒的作用下上移,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固定引线环,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杆下端的固定板、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动杆以及一端固定在滑动杆靠近安装杆轴线侧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远离滑动杆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杆的上表面与其远离安装杆轴线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线筒与安装杆正对,并向下滑动线筒时,线筒的底面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滑动杆在第一倾斜面的作用下移动至滑槽内,进而降低了滑动杆阻挡线筒运动的概率。进一步的,当线筒持续下移并移动至滑动杆下方时,工作人员只
需松开线筒,即可使滑动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并刺进线筒,从而降低了线筒转动时与安装杆相互分离的概率。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动槽相互连通的第三滑动槽,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一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的第二滑杆以及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杆远离第三滑杆侧壁上的第二弹簧;
12.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引线环内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动槽远离第三滑动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滑杆靠近第一滑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靠近第三滑动槽的侧壁与第二滑杆靠近第一滑杆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下按动第一滑杆,即可使第一滑杆的底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接触,进而使第二滑杆在第一滑杆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并最终移动至第三滑槽内,此时,第二滑杆与第三滑槽的内壁紧贴,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套筒时套杆转动的概率,进而减小了引线环跟随套筒转动的概率。
14.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槽远离第一滑杆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滑杆相互匹配的安置孔。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向下滑动第一滑杆时,第一滑杆的底面逐渐靠近安置槽远离第一滑杆的侧壁并最终与安置孔正对,进一步的,第一滑杆的侧壁与安置孔的内壁紧贴,从而提高了第一滑杆的稳定性,无需工作人员持续按压第一滑杆,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匚形板,所述匚形板的两个竖直部分别与安装杆以及转动杆正对,所述匚形板的两个竖直部上均设置有标尺。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上转动匚形板,即可使匚形板逐渐靠近安装杆以及转动杆,此时,工作人员通过两个标尺即可判断安装杆以及转动杆的高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8.进一步的,靠近转动杆的所述标尺上滑动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水平部的底面与引线环的上表面紧贴。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挡杆,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转动套筒,即可使引线环逐渐靠近标尺,并最终抵紧挡杆水平部的底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判断当前引线环高度的难度。
2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滑板以及与滑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板。
2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的侧壁上固定有卡块,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块相互匹配的卡槽。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移动底座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滑板,并使转动板与滑板相互垂直,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使卡块与卡槽相互连接,即可使转动板保持稳
定,从而使滑板对线筒进行阻挡,进而降低了线筒丢失的概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进行引线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线筒与安装杆正对,并向下滑动线筒,即可使线筒与安装杆相互连接,并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保持稳定,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的高度,此时,工作人员需启动限位组件,即可使套杆在水平方向保持稳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套筒,即可使套杆在套筒的作用下上移,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固定引线环,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25.(2)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使线筒与安装杆正对,并向下滑动线筒时,线筒的底面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滑动杆在第一倾斜面的作用下移动至滑槽内,进而降低了滑动杆阻挡线筒运动的概率。进一步的,当线筒持续下移并移动至滑动杆下方时,工作人员只需松开线筒,即可使滑动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并刺进线筒,从而降低了线筒转动时与安装杆相互分离的概率;
26.(3)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下按动第一滑杆,即可使第一滑杆的底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接触,进而使第二滑杆在第一滑杆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三滑槽的方向运动并最终移动至第三滑槽内,此时,第二滑杆与第三滑槽的内壁紧贴,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套筒时套杆转动的概率,进而减小了引线环跟随套筒转动的概率。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用于凸显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用于凸显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用于凸显固定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用于凸显限位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技术用于凸显安置孔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标号说明:
34.1、底座;2、支撑座;21、安装杆;22、滑槽;3、固定组件;31、固定板;32、滑动杆;33、第一弹簧;34、第一倾斜面;4、转动杆;41、套筒;42、套杆;5、引线环;51、第一滑动槽;52、第二滑动槽;53、第三滑动槽;6、限位组件;61、限位杆;62、第一滑杆;63、第二滑杆;64、第二弹簧;65、安置槽;66、第二倾斜面;7、安置孔;71、转动槽;8、匚形板;81、标尺;82、挡杆;83、安装槽;9、安装板;91、滑板;92、转动板;93、卡块;9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1: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请参阅图1-4,包括底座1、支撑座2、安装杆21、固定组件3、转动杆4、套筒41、套杆42、引线环5、限位组件6、匚形板8、标尺81、挡杆82以及安装板9。底座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用于放置引线装置。支撑座2设置在底座1底面,支撑座2设有四个并阵列分布。安装杆21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竖直,安装杆21固定在底座1的上表面。
39.安装杆2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22,固定组件3设置在安装杆21上,用于固定线筒,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1、滑动杆32以及第一弹簧33。固定板31为横截面呈圆环形的板状结构,其轴线与安装杆21的轴线重合,固定板31固定设置在安装杆21下端。滑动杆3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滑动杆32滑动设置在滑槽22内,且滑动杆32的上表面与其远离安装杆21轴线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4。第一弹簧33的一端固定在滑动杆32靠近安装杆21轴线的侧壁上,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22远离滑动杆32的内壁上。
40.当工作人员使线筒与安装杆21正对,并向下滑动线筒时,线筒的底面抵紧第一倾斜面34,从而使滑动杆32在第一倾斜面34的作用下移动至滑槽22内,进而降低了滑动杆32阻挡线筒运动的概率。进一步的,当线筒持续下移并移动至滑动杆32下方时,工作人员只需松开线筒,即可使滑动杆32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复位,并刺进线筒,从而降低了线筒转动时与安装杆21相互分离的概率。
41.转动杆4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竖直,转动杆4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套筒41为上端开口的圆杆状结构,套筒41固定在转动杆4的上表面。套杆42为杆状结构,套杆42螺纹连接在套筒41的内壁上。引线环5固定在套杆42的上表面,用于引线。
42.限位组件6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限制套杆42转动,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杆61、第一滑杆62、第二滑杆63以及第二弹簧64。限位杆61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竖直,限位杆61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限位杆61的上端向上延伸至引线环5内并滑动连接,且限位杆6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51。第一滑动槽5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52,且第二套筒4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动槽52相互连通的第三滑动槽53。第一滑杆6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第一滑杆6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槽51内。第二滑杆63为长方形杆状结构,第二滑杆63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槽52内,第二滑杆63靠近第一滑杆62的侧壁上开设有安置槽65,且安置槽65靠近第三滑动槽53的侧壁与第二滑杆63靠近第一滑杆62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66。第二弹簧6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杆63远离第三滑杆的侧壁上,第二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动槽52远离第三滑动槽53的内壁上。
43.当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5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下按动第一滑杆62,即可使第一滑杆62的底面与第二倾斜面66相互接触,进而使第二滑杆63在第一滑杆62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三滑槽22的方向运动并最终移动至第三滑槽22内,此时,第二滑杆63与第三滑槽22的内壁紧贴,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套筒41时套杆42转动的概率,进而减小了引线环5跟随套筒41转动的概率。
44.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安置槽65远离第一滑杆6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滑杆62相互匹配的安置孔7。当工作人员向下滑动第一滑杆62时,第一滑杆62的底面逐渐靠近安置槽65远离第一滑杆62的侧壁并最终与安置孔7正对,进一步的,第一滑杆62的侧壁与安置孔7的内壁紧贴,从而提高了第一滑杆62的稳定性,无需工作人员持续按压第一滑杆62,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45.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槽71,匚形板8为横截面呈匚形的板状结构,匚形板8转动设置在转动槽71内,且匚形板8的两个竖直部分别与安装杆21以及转动杆4正对。标尺81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匚形板8的两个竖直部上,用于指示高度。当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5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上转动匚形板8,即可使匚形板8逐渐靠近安装杆21以及转动杆4,此时,工作人员通过两个标尺81即可判断安装杆21以及转动杆4的高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46.挡杆82为横截面呈l形的杆状结构,挡杆82滑动设置在靠近转动杆4的标尺81上,且挡杆82水平部的底面与引线环5的上表面紧贴。当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5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挡杆82,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转动套筒41,即可使引线环5逐渐靠近标尺81,并最终抵紧挡杆82水平部的底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判断当前引线环5高度的难度。
47.底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83,安装板9滑动设置在安装槽83内,安装板9包括滑板91与转动板92。滑板9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滑板91滑动设置在安装槽83内。转动板9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转动板92与滑板91转动连接。卡块93为块状结构,卡块93固定在转动板92的侧壁上,且底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块93相互匹配的卡槽94。
48.当工作人员需移动底座1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滑板91,并使转动板92与滑板91相互垂直,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使卡块93与卡槽94相互连接,即可使转动板92保持稳定,从而使滑板91对线筒进行阻挡,进而降低了线筒丢失的概率。
49.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绣花机上的引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进行引线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线筒与安装杆21正对,并向下滑动线筒,即可使线筒与安装杆21相互连接,并在固定组件3的作用下保持稳定,进一步的,工作人员需调整引线环5的高度,此时,工作人员需启动限位组件6,即可使套杆42在水平方向保持稳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套筒41,即可使套杆42在套筒41的作用下上移,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固定引线环5,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