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真空拾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9:51: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拾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2.转塔设备转盘上的真空吸嘴需要从蓝膜/振动盘/产品盒等上面拾取产品搬运至测试工位进行测试,吸嘴接触产品表面金层时由于产品自身厚度有差异,导致拾取高度无法统一而降低吸嘴高度,因为产品特性表面电极层比较软极易导致产品的划伤。为解决这高度差把吸嘴座机构做成微弹力缓冲,吸嘴接触产品时遇到阻力将自动退让避免与产品表面硬接触损伤产品。现在业内常用带弹簧的吸嘴,如公开号为cn203504955u,这种吸嘴与其他组件之间通过弹簧产生相对移动;由于吸嘴在加工工艺中较难达到高精度(高精度的吸嘴的加工成本较高),吸嘴与其他组件之间的同轴度不足,吸嘴与其他组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一方面导致吸嘴与其他组件之间的弹簧的不能做到很小的弹力,而由于弹簧压力大,精度差不适合高精度场景应用;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吸嘴磨损,易造成微小产品偏位。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拾取装置,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真空拾取装置,包括拾取组件,所述拾取组件包括安装基体、导向套筒、吸杆、缓冲弹簧以及吸嘴:
6.所述安装基体上设有竖向贯穿的安装通道;
7.所述导向套筒固定在所述安装通道内;
8.所述吸杆滑动套接于所述导向套筒内,所述吸杆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输气孔,所述吸杆的外壁沿其径向往外凸出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吸杆包括第一端;
9.所述缓冲弹簧套接在所述吸杆上,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导向套筒,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吸杆上的第一限位部;
10.所述吸嘴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杆的第一端,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所述吸嘴与所述导向套筒之间。
11.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拾取组件还包括输气软管;所述吸杆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输气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吸杆的第二端。
12.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安装基体内设有输气腔,且所述安装基体外设有分别连接于所述输气腔的第一气密接头和第二气密接头;所述第一气密接头与所述输气软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气密接头连接外部的抽气设备。
13.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拾取组件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吸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
安装基体外,且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安装基体上远离所述吸嘴的一侧。
14.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拾取组件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基体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安装通道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15.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安装通道内沿其径向往内凸出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导向套筒上相对于所述缓冲弹簧所在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16.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吸杆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气孔的直径,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输气孔连通;所述吸嘴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另一端凸出于所述连接部外。
17.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该真空拾取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座、升降座、第一导向杆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竖向贯穿的第一套孔,所述第一套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且与所述安装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升降座之间。
18.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座。
19.作为所述真空拾取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杆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竖向贯穿的第二套孔,所述第二套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筒,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导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座,另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导向杆上连接有与所述距离传感器感应配合的感应块;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升降座之间。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使所述吸杆和所述吸嘴之间相对固定,在拾取产品时即使吸嘴在所述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发生避让移动,吸杆与吸嘴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避免吸嘴发生磨损;而通过吸杆与导向套筒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由于加工工艺中对杆件和带通孔的金属件的加工能够达到高精度,即吸杆和导向套筒能够达到高精度、高同轴度,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能够令所述缓冲弹簧做到很小的弹力,满足高精度场景应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拾取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拾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拾取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25.图4为图2中a-a的截面图;
26.图5为所述拾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拾取组件;11、安装基体;111、安装通道;112、第二限位部;113、定位孔;114、输气腔;115、第一气密接头;116、第二气密接头;12、导向套筒;13、吸杆;131、输气孔;132、第一限位部;133、第一端;134、第二端;135、连接部;136、连接孔;14、缓冲弹簧;15、吸嘴;16、输气软管;17、定位块;171、第一安装孔;172、第二安装孔;173、定位杆;
28.2、导向组件;21、固定座;211、第一套孔;212、第一套筒;213、第二套孔;214、第二套筒;215、距离传感器;22、升降座;23、第一导向杆;231、调节件;24、第一复位弹簧;25、第二导向杆;251、感应块;26、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参考图1-5,示出了一种真空拾取装置,包括拾取组件1,所述拾取组件1包括安装基体11、导向套筒12、吸杆13、缓冲弹簧14以及吸嘴15:所述安装基体11上设有竖向贯穿的安装通道111;所述导向套筒12固定在所述安装通道111内;所述吸杆13滑动套接于所述导向套筒12内,所述吸杆13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输气孔131,所述吸杆13的外壁沿其径向往外凸出有第一限位部132,所述吸杆13包括第一端133;所述缓冲弹簧14套接在所述吸杆13上,且所述缓冲弹簧1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导向套筒12,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吸杆13上的第一限位部132;所述吸嘴15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杆13的第一端133,所述缓冲弹簧14位于所述吸嘴15与所述导向套筒12之间。所述吸杆13的输气孔131与所述吸嘴15连通,所述吸杆13与外部的抽气设备连接,利用抽气设备进行抽气或放气,从而实现工件的吸取或放下。
33.其中,使所述吸杆13和所述吸嘴15之间相对固定,在拾取产品时即使吸嘴15在所述缓冲弹簧14的作用下发生避让移动,吸杆13与吸嘴15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避免吸嘴15发生磨损;而通过吸杆13与导向套筒1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由于加工工艺中对杆件和带通孔的金属件的加工能够达到高精度,即吸杆13和导向套筒12能够达到高精度、高同轴度,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能够令所述缓冲弹簧14做到很小的弹力,满足高精度场景应用。
3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5,所述拾取组件1还包括输气软管16;所
述吸杆13包括与所述第一端133相对的第二端134;所述输气软管16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吸杆13的第二端134。其中当所述吸杆13由于缓冲弹簧14进行升降,所述输气软管16能够提供相应的配合,而不会影响到与抽气设备之间的密封连接。
35.更优的,再参考图2和图3,所述安装基体11内设有输气腔114,且所述安装基体11外设有分别连接于所述输气腔114的第一气密接头115和第二气密接头116;所述第一气密接头115与所述输气软管16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气密接头116连接外部的抽气设备。如此,所述输送软管即使出现大动作,也不会影响与抽气设备之间的密封连接。
3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5,所述拾取组件1还包括定位块17;所述定位块17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安装孔171,所述吸杆13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71内;所述定位块17位于所述安装基体11外,且所述定位块17位于所述安装基体11上远离所述吸嘴15的一侧。利用所述定位块17对所述吸杆13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所述缓冲弹簧14驱动所述吸杆13移动时存在极限距离。
37.更优的,所述吸杆13与所述定位块17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便于调节所述定位块17在所述吸杆13上的设置位置,从而调整吸嘴15的高度。
38.更优的,参考图1和图5,所述拾取组件1还包括定位杆173;所述定位块17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72,所述定位杆17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72内;所述安装基体11上设有定位孔113,所述定位孔113与所述安装通道111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杆173的另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定位孔113内。通过所述定位杆173和所述吸杆13实现所述定位块17与所述安装基座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防止所述吸杆13相对于所述导向套筒12转动,减少吸杆13与所述导向套筒12之间产生的摩擦损耗。
3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所述安装通道111内沿其径向往内凸出有第二限位部112;所述导向套筒12上相对于所述缓冲弹簧14所在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12。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112限制所述导向套筒12的安装位置的极限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筒12可由所述缓冲弹簧14顶向所述第二限位部112,从而方便装配。
4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所述吸杆13的第一端133设置有连接部135;所述连接部135内设有连接孔136,所述连接孔136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气孔131的直径,且所述连接孔136与所述输气孔131连通;所述吸嘴15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连接孔136内,另一端凸出于所述连接部135外。利用所述连接孔136的底部对所述吸嘴15的端部进行限位,从而限制所述吸嘴15的极限安装位置。其中所述吸嘴15与所述连接部135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114408565a中吸嘴的固定结构。
4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4,该真空拾取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2,所述导向组件2包括固定座21、升降座22、第一导向杆23以及第一复位弹簧24;所述固定座21上设有竖向贯穿的第一套孔211,所述第一套孔21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套筒212;所述第一导向杆23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座22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212且与所述安装基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4套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杆23上,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4位于所述固定座21和所述升降座22之间。其中,所述固定座21的位置固定,利用外部的动力设备对所述升降座22提供压力,令所述升降座22下降,所述升降座22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杆23带动所述拾取组件1下降;当压力消失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4能够自动令所述升降座22复位;如图4所示,当所述升降座22复位至最高点时,所述安装基座抵接于所述固定座21的
底部。利用第一复位弹簧24进行上升复位,一方面能够降低动力设备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复位弹簧24消除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防止因部件间的配合间隙产生微小晃动而导致升降过程中的升降高度控制不够精确。
42.更优的,参考图4,所述导向组件2还包括调节件231;所述调节件23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杆23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件231,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座21。通过调整所述调节件231在所述第一导向杆23上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4对所述升降座22所施加的弹力大小。
43.更优的,所述导向组件2还包括第二导向杆25和第二复位弹簧26;所述固定座21上设有竖向贯穿的第二套孔213,所述第二套孔213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筒214,且所述固定座21的底部设有距离传感器215;所述第二导向杆25与所述第一导向杆2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座22,另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14;所述第二导向杆25上连接有与所述距离传感器215感应配合的感应块25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6套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杆25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6位于所述固定座21和所述升降座22之间。通过第一导向杆23和第二导向杆25共同导向,令所述升降座22的升降过程更加平稳;利用所述距离传感器215和所述感应块251的配合,便于掌握所述安装基座的升降距离。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