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活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5:43: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供水系统,属于建筑供水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给水系统是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生活供水是指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可靠的城市给水系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给水工程成为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必须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充裕的水压,来供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不但满足近期的需要,还要兼顾今后的发展,规模日渐庞大,管网结构也随之复杂起来,给水系统、生活供水的优化调度与管理非常重要;
3.目前生活供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供的生活供水系统,如果市政给水管网发生故障,则将直接影响生活供水系统正常运行;
5.(2)如果生活供水系统全部采用水池、水泵增压供水,则没有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给水压力,造成能源浪费;
6.(3)对于高层建筑,如果建筑低区给水管网单独设置低区给水设备与市政给水管网配合供水,当市政给水管网未发生故障时(市政给水管网发生故障的次数较少),则低区给水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生活供水系统,实现在正常情况下,建筑高区生活供水采用生活水池和增压系统供水,建筑低区生活供水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给水压力;在市政给水管网发生故障时,建筑低区生活供水转换为采用生活水池和增压系统供水,从而保障建筑生活供水正常运行。
8.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生活供水系统,包括给水接入管、生活水池、低区给水管网、高区给水管网以及增压系统,所述给水接入管一端与市政给水管网连通,所述给水接入管另一端与低区给水管网连通,所述给水接入管还通过衔接管与生活水池连通;所述生活水池通过输出管与增压系统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增压系统的出口端与高区给水管网连通;所述增压系统的出口端还通过连通管与低区给水管网连通,在连通管上设置电磁阀和减压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给水接入管上,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连通管上的电磁阀启闭;在给水接入管上还设置止回阀。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止回阀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与连通管之间的给水接入管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衔接管与止回阀之间的给水接入管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多台增压水泵;用以保证对高区给水管网的给水压力,并满足两种工况下运行时的需要。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增压水泵是变频增压水泵;多台变频增压水泵由外部控制装置控制,根据系统中生活用水量的变化,采用变频运转,多台变频增压水泵交替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实现高效运行。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输出管上设置气压罐;气压罐用于维持系统压力稳定,避免小流量时变频增压水泵频繁启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与生活水池连通的衔接管端部延伸至生活水池内部,并在延伸至生活水池内部的衔接管端部设置自动补水浮球阀;实现生活水池的自动补水。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衔接管上设置闸阀,便于后期对生活水池以及自动补水浮球阀进行清理和维护。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闸阀出口侧的衔接管上设置过滤器;过滤器用于过滤意外进入水中的脏物、杂物,过滤器要2~3个月清洗一次。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20.自来水厂供应的自来水经市政给水管网进入给水接入管,然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供应建筑低区给水管网,另外一路通过衔接管接入生活水池,生活水池中的自来水经增压系统增压后供应建筑高区给水管网;增压系统的出口端还通过连通管与低区给水管网连通,在连通管上设置电磁阀和减压阀;在给水接入管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连通管上的电磁阀启闭;在给水接入管上还设置止回阀;
21.在正常情况下,压力传感器检测给水接入管中水压正常,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使连通管处于断开状态,建筑低区生活供水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给水压力;建筑高区生活供水采用生活水池和增压系统供水;
22.当市政给水管网发生故障时,压力传感器检测给水接入管中水压降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使连通管处于连通状态,生活水池中的自来水经增压系统增压后分别供应建筑低区给水管网和建筑高区给水管网,使建筑低区生活供水转换为采用生活水池和增压系统供水,从而保障建筑生活供水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4.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25.1-给水接入管,2-生活水池,3-低区给水管网,4-高区给水管网,5-衔接管,6-输出管,7-连通管,8-电磁阀,9-减压阀,10-压力传感器,11-止回阀,12-增压水泵,13-气压罐,14-自动补水浮球阀,15-闸阀,16-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生活供水系统,包括给水接入管1、生活水池2、低区给水管网3、高区给水管网4以及增压系统,给水接入管1一端与市政给水管网连通,给水接入管1另一端与低区给水管网3连通,给水接入管1还通过衔接管5与生活水池2连通;生活水池2通过输出管6与增压系统的进口端连通,增压系统的出口端与高区给水管网4连通;增压系统的出口端还通过连通管7与低区给水管网3连通,在连通管7上设置电磁阀8和减压阀9。
2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给水接入管1上,压力传感器1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控制连通管7上的电磁阀8启闭;在给水接入管1上还设置止回阀11;止回阀11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0与连通管7之间的给水接入管1上;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衔接管5与止回阀11之间的给水接入管1上。
29.本实施例中,增压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多台增压水泵12;用以保证对高区给水管网4的给水压力,并满足两种工况下运行时的需要;增压水泵12采用变频增压水泵;多台变频增压水泵由外部控制装置控制,根据系统中生活用水量的变化,采用变频运转,多台变频增压水泵交替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实现高效运行。
30.本实施例在输出管6上设置气压罐13;气压罐13用于维持系统压力稳定,避免小流量时变频增压水泵频繁启动。
31.本实施例中,与生活水池2连通的衔接管5端部延伸至生活水池2内部,并在延伸至生活水池2内部的衔接管5端部设置自动补水浮球阀14;实现生活水池2的自动补水;衔接管5上设置闸阀15,便于后期对生活水池2以及自动补水浮球阀14进行清理和维护;在闸阀15出口侧的衔接管5上设置过滤器16;过滤器16用于过滤意外进入水中的脏物、杂物,过滤器16要2~3个月清洗一次。
32.本实施例中,自来水厂供应的自来水经市政给水管网进入给水接入管1,然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直接供应建筑低区给水管网3,另外一路通过衔接管5接入生活水池2,生活水池2中的自来水经增压系统增压后供应建筑高区给水管网4;增压系统的出口端还通过连通管7与低区给水管网3连通,在连通管7上设置电磁阀8和减压阀9;在给水接入管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控制连通管7上的电磁阀8启闭;在给水接入管1上还设置止回阀11;
33.在正常情况下,压力传感器10检测给水接入管1中水压正常,控制器控制电磁阀8关闭,使连通管7处于断开状态,建筑低区生活供水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给水压力;建筑高区生活供水采用生活水池2和增压系统供水;
34.当市政给水管网发生故障时,压力传感器10检测给水接入管1中水压降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8开启,使连通管7处于连通状态,生活水池2中的自来水经增压系统增压后分别供应建筑低区给水管网3和建筑高区给水管网4,使建筑低区生活供水转换为采用生活水池2和增压系统供水,从而保障建筑生活供水正常运行;此时,增压系统增压后的自来水在流经连通管7时,通过减压阀9减压,避免高给水压力对建筑低区给水管网3造成损伤;给水接入管1上的止回阀11用于防止建筑低区给水管网3中的自来水进入市政给水管网;
35.多台变频增压水泵采用相同规格、并联设置,由外部控制装置控制,根据系统中生活用水量的变化,采用变频运转,多台变频增压水泵交替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实现高效运
行,满足两种工况下运行时的需要。
36.本实施例采用成熟设备产品,通过系统管线及控制优化,满足功能需要,成本增量较小。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