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5:32: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油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


背景技术:

2.目前发动机冷测试油压相关参数,均通过充油接头(即转接体及快速接头(公头)的部件)与母头对接连接冷试台架,以满足高、低速油压测试,测试时对接母头与充油接头(公头)快速对接及分离,在目前汽车行业中,市面应用的油压测试充油接头外观样式多种多样,但是充油接头部件中的转接件多为一个整体设计加工不可拆分,其中转接件的螺纹部分,普通材质细牙直螺纹部分,安装固定到发动机缸体油道螺纹孔上(即机油压力开关安装孔),螺纹管部分与充油接头公头连接,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充油接头需循环拆/装,由于循环拆装加剧转接件螺纹轴部分的磨损,螺纹轴彻底损坏后需整体更换整个转接件,导致产生高昂的成本,当转接件螺纹轴损坏后固定不牢,对接后设备母头带出充油接头,下一循环造成撞机停产,造成产能损失,转接件端面无密封结构,测试时机油泄漏,另外转接件为阶梯圆柱形式,长时间手动安装产生手部疲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转接件的螺纹轴容易损坏,导致需要整个更换连接体,且连接体端面无密封结构,导致测试时机油泄露及由于转接件为阶梯圆柱形式,长时间手动安装产生手部疲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带有第一油孔的中间体,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前端且带有第二油孔的多棱体,设置在所述多棱体上且带有第三油孔的螺纹管,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尾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油孔上且带有第四油孔的螺纹轴。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转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尾端上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凹槽。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凹槽为燕尾槽。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多棱体为至少两棱的多棱体。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螺纹轴尾端设置有至少两棱用于将所述螺纹轴安装到所述第一油孔上的内棱角。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螺纹管呈圆锥形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螺纹轴为合金钢材制成。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中间体、所述多棱体及所述螺纹管为一体成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转接件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好,稳定性高,安装便捷,通过螺纹轴替换加工可在车间内完成,无需采购,螺纹轴使用合金钢材制成,抗磨损能力更强,使用寿命增加,采用端面密封,解决漏油问题,采用多棱体实现使用工具快速安
装,提高操作舒适度,并且结构保持未改变,未影响发动机冷测试性能及设备结构,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性及可实施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的结构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的爆炸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的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附图标记:1-中间体 2-第一油孔 3-多棱体 4-螺纹管 5-第四油孔 6-螺纹轴 7-凹槽 8-密封圈 9-内棱角 10-第二油孔 11-第三油孔。
17.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带有第一油孔2的中间体1,设置在所述中间体1前端且带有第二油孔10的多棱体3,设置在所述多棱体3上且带有第三油孔11的螺纹管4,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体1尾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油孔2上且带有第四油孔5的螺纹轴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体1尾端上用于放置密封圈8的凹槽7;所述凹槽7为燕尾槽;所述多棱体3为至少两棱的多棱体3;所述螺纹轴6尾端设置有至少两棱用于将所述螺纹轴6安装到所述第一油孔2上的内棱角9;所述螺纹管4呈圆锥形结构;所述螺纹轴6为合金钢材制成;所述中间体1、所述多棱体3及所述螺纹管4为一体成型。通过将螺纹轴6进行分体实现在螺纹轴6出现问题是无需更换整个连接件,另外通过在中间体1尾端设置凹槽7并在凹槽7内设置密封圈8实现了转接件的密封功能,通过设置多棱体3实现整个转接件的方便安装,其多棱体3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制作,第一油孔2需要进行扩孔、攻丝制作螺纹,螺纹规格与螺纹轴6螺纹规格相同,第一油孔2扩孔,攻丝螺纹规格为m10*1.0,深度15mm,保持与螺纹轴6螺纹规格一致,确保螺纹轴6能顺利安装拆卸,中间体1端面加工燕尾槽,深度1.8mm,开口宽度2.26mm,底部宽度为2.92mm,确保密封圈8安装后牢固可靠,螺纹轴6材料取用合金钢,提高螺纹韧性及抗磨损能力,螺纹规格为m10*1.0,长度25mm;螺纹轴第四油孔5为5mm贯穿孔,无内棱角9特征一端旋入第一油孔2中,另一端设5mm*10mm的内棱角9特征,便于螺纹轴6安装及拆卸,内棱角8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性制作;若螺纹发生损坏即可使用扳手快速拆卸更换螺纹轴6,多棱体3直径19mm,方便使用拧紧工具快速将充油接头安装至发动机上,一体成型是为了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18.此种转接件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好,稳定性高,安装便捷,通过螺纹轴替换加工可在车间内完成,无需采购,螺纹轴使用合金钢材制成,抗磨损能力更强,使用寿命增加,采用端面密封,解决漏油问题,采用多棱体实现使用工具快速安装,提高操作舒适度,并且结构保持未改变,未影响发动机冷测试性能及设备结构,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性及可实施性。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带有第一油孔的中间体,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前端且带有第二油孔的多棱体,设置在所述多棱体上且带有第三油孔的螺纹管,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尾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油孔上且带有第四油孔的螺纹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尾端上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燕尾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棱体为至少两棱的多棱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尾端设置有至少两棱用于将所述螺纹轴安装到所述第一油孔上的内棱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呈圆锥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为合金钢材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所述多棱体及所述螺纹管为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充油接头领域,提供了一种充油接头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带有第一油孔的中间体,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前端且带有第二油孔的多棱体,设置在所述多棱体上且带有第三油孔的螺纹管,及设置在所述中间体尾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第一油孔上且带有第四油孔的螺纹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转接件的螺纹轴容易损坏,导致需要整个更换连接体,且连接体端面无密封结构,导致测试时机油泄露及由于转接件为阶梯圆柱形式,长时间手动安装产生手部疲劳的技术问题。劳的技术问题。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山 张文涛 孟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1
技术公布日:2022/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