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疗妇产科室用奶瓶无菌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22: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菌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妇产科室用奶瓶无菌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喂养婴儿时会用到各种奶瓶、奶嘴、辅食碗等器具,由于奶瓶形状多设置为瓶口小、瓶身细,人们无法直接用手将奶瓶内壁清洗,因此会使用刷子作为辅助,对奶瓶进行全面清洁。
3.人手使用毛刷对奶瓶清洁时往往施力不均,由于塑胶奶瓶较软,因此瓶内表面在清洗时很容易受刷毛的磨擦而产生细刮痕,而在细刮痕处将会形成卡垢,而且时间长久后,卡垢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这除了造成奶瓶的透视性差,有碍观瞻外,还会造成清洗上的困难,而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依靠机器均匀施力对奶瓶内壁进行清洁,减少奶瓶内壁的刮痕产生及细菌滋生的医疗妇产科室用奶瓶无菌清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手使用毛刷清洁施力不均,容易产生细刮痕,长久以来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靠机器均匀施力对奶瓶内壁进行清洁,减少奶瓶内壁的刮痕产生及细菌滋生的医疗妇产科室用奶瓶无菌清洁装置。
5.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妇产科室用奶瓶无菌清洁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撑架、清洗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架、第一转轴、刷子、下料管、旋转机构和防护机构,底座一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顶部之间连接有清洗框,清洗框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一侧活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部设有用于对奶瓶进行清洁的刷子,清洗框底部一侧设有可排出废水的下料管,底座顶部一侧设有旋转机构,清洗框上连接有防护机构。
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架、气缸、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一支架,底座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部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上部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转轴上部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一支架。
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防护机构包括有滑轨、防护板、固定杆、第一弹簧、第二支架和活动板,第一支撑架的上部均连接有滑轨,滑轨内均滑动式设有固定杆,固定杆均与滑轨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固定杆之间连接有防护板,第一齿条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两侧均连接有活动板。
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喷洒机构,喷洒机构包括有装料框、喷料管、喷头、压板、第二弹簧、第一斜形块和异形板,第二支撑板顶部设有装料框,装料框上滑动式设有压板,压板与装料框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支撑板上对称设有喷料管,喷料管一侧均连接有喷头,压板上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斜形块,活动板一侧均设有异形板。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二斜形块、固定板、夹板、第三斜形块和第三弹簧,第一支撑架顶部均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夹板,夹板均与固定板外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夹板外侧均连接有第三斜形块,固定杆外侧均设有第二斜形块。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排料机构,排料机构包括有第二转轴、挡板、第二齿轮、第三支架和第二齿条,清洗框底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中部设有挡板,第二转轴下部设有第二齿轮,一侧第二斜形块上连接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底部设有第二齿条。
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活动杆、放置板、收集框和第四弹簧,底座一侧对称设有活动杆,活动杆之间滑动式设有放置板,放置板顶部放置有收集框,放置板均与活动杆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清洗框上设有透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刷子转动对奶瓶进行刷洗,同时防护板向右移动挡住清洗框,避免水花溅出的同时减少细菌附着;2、压板不断上下移动挤压清水经喷头喷向奶瓶,辅助清洗,无需人手直接倒入清水,同时可避免水位突然增加奶瓶发生倾倒;3、夹板向内侧移动对奶瓶进行夹紧,避免奶瓶在清洗时受刷子的力发生倾倒,影响清洗;4、挡板转动对下料管进行不断的开关,配合清洗及污水的排出,随后通过收集框对污水进行集中排放。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喷洒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喷洒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喷洒机构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2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3为本发明排料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4为本发明排料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5为本发明收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第一支撑架,3、清洗框,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架,6、第一转轴,7、刷子,8、下料管,9、旋转机构,91、第二支撑板,92、第三支撑架,93、气缸,94、
第一齿条,95、第一齿轮,96、第一支架,10、防护机构,101、滑轨,102、防护板,103、固定杆,104、第一弹簧,105、第二支架,106、活动板,11、喷洒机构,111、装料框,112、喷料管,113、喷头,114、压板,115、第二弹簧,116、第一斜形块,117、异形板,12、夹紧机构,121、第二斜形块,122、固定板,123、夹板,124、第三斜形块,125、第三弹簧,13、排料机构,131、第二转轴,132、挡板,133、第二齿轮,134、第三支架,135、第二齿条,14、收集机构,141、活动杆,142、放置板,143、收集框,144、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31.实施例1一种医疗妇产科室用奶瓶无菌清洁装置,如图1-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架2、清洗框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架5、第一转轴6、刷子7、下料管8、旋转机构9和防护机构10,底座1左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顶部之间连接有清洗框3,清洗框3左侧设有透窗,方便观察清洗情况,清洗框3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4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5左侧活动式设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底部设有刷子7,清洗框3底部右侧设有下料管8,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旋转机构9,清洗框3上连接有防护机构10。
32.旋转机构9包括有第二支撑板91、第三支撑架92、气缸93、第一齿条94、第一齿轮95和第一支架96,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板91,第二支撑板91上部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三支撑架92,第三支撑架92上部设有气缸93,气缸93的伸缩杆左侧连接有第一齿条94,第一转轴6上部设有第一齿轮95和第一支架96,第一支架96位于第一齿轮95下方,第一支架96抵住第二支撑架5,第一齿轮95与第一齿条94配合。
33.防护机构10包括有滑轨101、防护板102、固定杆103、第一弹簧104、第二支架105和活动板106,第一支撑架2的上部左侧均连接有滑轨101,滑轨101内均滑动式设有固定杆103,固定杆103左侧均与滑轨101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04,固定杆103之间连接有防护板102,防护板102与清洗框3上方滑动配合,第一齿条94右部前侧连接有第二支架105,第二支架105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活动板106。
34.使用工具将下料管8堵住,工作人员可先拉动第一转轴6向上移动不与第一齿条94接触,随后启动气缸93运作,气缸93的伸缩杆伸长带动第一齿条94向左移动,第一齿条94向左移动通过第二支架105带动活动板106向左移动挤压固定杆103,进而固定杆103向左移动带动防护板102向左移动不再挡住清洗框3,第一弹簧104被压缩,停止气缸93运作,将需要清洗的奶瓶放入清洗框3内,再停止拉动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向下移动至第一支架96抵住第二支撑架5后停止移动,此时第一齿轮95与第一齿条94接触,刷子7伸入奶瓶内,将一定数量的清水倒入清洗框3内,启动气缸93反向运作,气缸93的伸缩杆缩短带动第一齿条94向右移动与第一齿轮95接触,进而通过第一齿轮95带动第一转轴6进行转动,第一转轴6转动带动刷子7转动对奶瓶进行清洗,同时第一齿条94向右移动带动活动板106向右移动不再挤压
固定杆103,第一弹簧104复位通过固定杆103带动防护板102向右移动挡住清洗框3,挡住清洗中溅出的水花,期间工作人员可通过透窗对清洗情况进行观察,清洗完毕,再重复以上操作带动第一转轴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刷子7向上移动不与奶瓶接触,气缸93的伸缩杆伸长带动防护板102不再挡住清洗框3,再将清洗完毕的奶瓶取出,全部操作完毕后取出工具不再堵住下料管8,污水自动排出。
35.还包括有喷洒机构11,喷洒机构11包括有装料框111、喷料管112、喷头113、压板114、第二弹簧115、第一斜形块116和异形板117,第二支撑板91顶部设有装料框111,装料框111左侧连接有加水管,装料框111上滑动式设有压板114,压板114与装料框111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5,第一支撑板4上前后对称设有喷料管112,喷料管112左侧均连接有喷头113,喷头113均位于清洗框3内,喷料管112右侧均与装料框111连通,压板114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斜形块116,活动板106右侧均设有异形板117。
36.还包括有夹紧机构12,夹紧机构12包括有第二斜形块121、固定板122、夹板123、第三斜形块124和第三弹簧125,第一支撑架2顶部均设有固定板122,固定板122上部内侧均滑动式设有夹板123,夹板123均穿入清洗框3内且与其滑动式连接,夹板123均与固定板122外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25,夹板123外侧均连接有第三斜形块124,固定杆103外侧均设有第二斜形块121,第二斜形块121均与同侧第三斜形块124配合。
37.打开加水管,然后通过加水管将水注入装料框111内,再关闭加水管,活动板106向左移动带动异形板117向左移动与第一斜形块116不断接触,第一斜形块116受力向下移动带动压板114向下移动,进而挤压清水经喷料管112自喷头113喷向奶瓶,此时第二弹簧115被拉伸,当第一斜形块116不再受力,第二弹簧115复位通过第一斜形块116带动压板114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往复便可实现自动喷水的效果;初始状态第二斜形块121抵住第三斜形块124,进而带动第三弹簧125被压缩,当固定杆103向左移动带动第二斜形块121向左移动不再挤压第三斜形块124时,第三弹簧125复位通过第三斜形块124带动夹板123向外侧移动,配合奶瓶的放置,放置完毕,固定杆103向右移动复位带动第二斜形块121再次挤压第三斜形块124,第三斜形块124向内侧移动带动夹板123向内侧移动对奶瓶进行夹紧,防止奶瓶在进行清洗时发生倾倒,此时第三弹簧125被压缩。
38.还包括有排料机构13,排料机构13包括有第二转轴131、挡板132、第二齿轮133、第三支架134和第二齿条135,清洗框3底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31,第二转轴131位于下料管8前侧,第二转轴131中部设有挡板132,第二转轴131下部设有第二齿轮133,前侧第二斜形块121的前侧连接有第三支架134,第三支架134底部设有第二齿条135,第二齿条135与第二齿轮133配合。
39.还包括有收集机构14,收集机构14包括有活动杆141、放置板142、收集框143和第四弹簧144,底座1左侧前后对称设有活动杆141,活动杆141之间滑动式设有放置板142,放置板142顶部放置有收集框143,放置板142左侧均与活动杆141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44。
40.初始状态挡板132挡住下料管8,第二斜形块121向左移动通过第三支架134带动第二齿条135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133转动,第二齿轮133转动通过第二转轴131带动挡板132向右转动90
°
不再挡住下料管8,此时固定杆103向左移动带动防护板102向左移动不再挡住清洗框3,放置完奶瓶后,第二斜形块121向右移动带动第二齿轮133反向运作,第二齿轮133反转通过第二转轴131带动挡板132转动复位再次挡住下料管8,配合清洗,清洗
完毕,第二斜形块121再次向右移动,下料管8被打开完成对废水的自动排出,废水向下移动至收集框143内,收集完毕,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活动杆141向左移动通过放置板142带动收集框143向左移动,不再位于清洗框3下方,此时第四弹簧144被压缩,再将收集框143取出倒出废水,随后带动收集框143复位,停止推动活动杆141,第四弹簧144复位通过活动杆141带动放置板142及收集框143向右移动复位。
41.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