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7:29: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眼科临床检查中,眼电生理通过评析视觉系统对光刺激的生物电变化,反映视网膜和视通路的功能状态,调节刺激条件和接受方式,可对视网膜各层和视通路各节段疾患客观的提供诊断依据,是一种无痛无创的诊断方法。
3.中国专利公开了视觉电生理仪电极固定装置(公告号cn201968679u),该专利技术采用柔性板状带和能够将柔性板状带两端扣接形成封闭环的扣接组件结构,且封闭环的大小可调,使用时围于人体头部,用于固定电极,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弹性绷带,能够长期重复使用,对于不同的个体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电极固定牢固稳定,缩短检查时间,降低患者的视觉疲劳,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管是使用绑带或者医用胶带,总会出现电极松动甚至掉落的情况,对于视觉电生理的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且头部固定带的另一端贯穿有移动环,所述头部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口组件,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头部固定带一端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连接有外壳,所述头部固定带的外部靠近固定环的位置套接有两组电极固定夹,所述电极固定夹通过电极线连接有耳夹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极固定夹的长度为5-6cm,且电极固定夹的外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u”型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固定带的宽度为2.5-3cmcm,且头部固定带的长度为65cm,所述头部固定带为八字扣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前表面设置有限位板,且外壳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前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板相互卡合的凹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相互卡合的限位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耳夹组件包括a型耳夹、固定槽和第二开口,所述a型耳夹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且a型耳夹的内侧在固定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开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槽为圆形开设,所述第二开口为“u”型
开设。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极固定夹,可实现电极、绑带一体化,避免电极脱位、松动;并通过可调节的头部固定带,实现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该设置装戴方便,可有效的提高检查准备过程的效率,并且可拆卸,便于更换部件,结构操作简单,体积小巧,能够提升检查效率,避免对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中封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中耳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固定环;2、电极固定夹;3、第一开口;4、头部固定带;5、耳夹组件;6、封口组件;7、移动环;8、连接板;9、外壳;10、安装板;11、限位板;12、内杆;13、限位孔;14、限位杆;15、凹槽;16、a型耳夹;17、固定槽;18、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带4,头部固定带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且头部固定带4的另一端贯穿有移动环7,头部固定带4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口组件6,封口组件6包括头部固定带4一端连接的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前表面连接有外壳9,头部固定带4的外部靠近固定环1的位置套接有两组电极固定夹2,电极固定夹2通过电极线连接有耳夹组件5。
19.优选的:电极固定夹2的长度为5-6cm,且电极固定夹2的外部开设有第一开口3,第一开口3为“u”型设置;
20.优选的:头部固定带4的宽度为2.5-3cm,且头部固定带4的长度为65cm,头部固定带4为八字扣设置;
21.优选的:外壳9的前表面设置有限位板11,且外壳9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连接有内杆12,内杆12的前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板11相互卡合的凹槽15;
22.优选的:内杆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4,外壳9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8,外壳9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14相互卡合的限位孔13;
23.优选的:耳夹组件5包括a型耳夹16、固定槽17和第二开口18,a型耳夹16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17,且a型耳夹16的内侧在固定槽17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开口18;
24.优选的:固定槽17为圆形开设,第二开口18为“u”型开设。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检查进行前用电极清洁膏清理相应电极安装部位,所有三个电极杯涂满导电膏,然后将涂满导电膏的电极线固定在相应位置,将作用电极和参考电极夹于电极固定夹2,该电极固定夹2选用轻薄皮质,略宽于头部固定带4,长度为5-6cm,并且电极固定夹2的外部开设有u型设置的第一开口3,使用时可将涂满导电膏的电极杯通过电极线夹在电极固定夹2上,接地电极固定于耳夹组件5中的a型耳夹16,将装好电极的头部固定带4置于患者头部,把电极固定夹2移动至电极安装部位后调节绑带,把头部固定带4活动端的封口组件6进行固定,其封口组件6可将头部固定带4放置到外壳9的一侧,使得限位板11嵌入至凹槽15的内部,此时会使得头部固定带4进行限位夹紧,同时使得限位杆
14进入到限位孔13的内部,这样可使绑带活动端固定,在将a型耳夹16将电极固定于耳朵,在a型耳夹的内侧开设有圆形固定槽17,可放置电极杯,a型耳夹16的同侧尾部有横向开设有u型的第二开口18,使用时可将涂满导电膏的电极杯通过电极线夹在电极固定夹2上,a型耳夹16可使接地电极固定于耳朵,达到电极线不松动不易掉落的目的,之后可进行视觉电生理的各项检查。
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带(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且头部固定带(4)的另一端贯穿有移动环(7),所述头部固定带(4)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口组件(6),所述封口组件(6)包括头部固定带(4)一端连接的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前表面连接有外壳(9),所述头部固定带(4)的外部靠近固定环(1)的位置套接有两组电极固定夹(2),所述电极固定夹(2)通过电极线连接有耳夹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固定夹(2)的长度为5-6cm,且电极固定夹(2)的外部开设有第一开口(3),所述第一开口(3)为“u”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带(4)的宽度为2.5-3cm,且头部固定带(4)的长度为65cm,所述头部固定带(4)为八字扣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的前表面设置有限位板(11),且外壳(9)的前表面通过合页连接有内杆(12),所述内杆(12)的前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板(11)相互卡合的凹槽(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4),所述外壳(9)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8),所述外壳(9)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14)相互卡合的限位孔(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夹组件(5)包括a型耳夹(16)、固定槽(17)和第二开口(18),所述a型耳夹(16)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17),且a型耳夹(16)的内侧在固定槽(17)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开口(1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7)为圆形开设,所述第二开口(18)为“u”型开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视觉电生理电极固定装置,所述头部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且头部固定带的另一端贯穿有移动环,所述头部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封口组件,所述封口组件包括头部固定带一端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连接有外壳,所述头部固定带的外部靠近固定环的位置套接有两组电极固定夹,所述电极固定夹通过电极线连接有耳夹组件。通过电极固定夹,可实现电极、绑带一体化,避免电极脱位、松动;并通过可调节的头部固定带,实现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该设置装戴方便,提高检查准备过程的效率,并且便于更换部件,结构操作简单,体积小巧,能够提升检查效率,避免对结果的影响。避免对结果的影响。避免对结果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安栎 张梅洛 杨青华 张鸿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2.10
技术公布日:2022/8/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