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疗垃圾桶

2022-08-31 05:29: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垃圾桶。


背景技术:

2.医学护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一感受和恢复以及预后的质量效果与护理工作的质量密不可分,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3.在护理人员进行医学护理的日常工作中,其工作场景大部分是在病房中照顾病患且往往会使用护理治疗车辅助工作。护理治疗车的常规设计包括工作台、立柱、底板和脚轮,其中脚轮安装在底板下侧,立柱竖立在底板上并支撑工作台,护士可推着护理治疗车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护理。而由于医学护理中容易产生大量医疗垃圾,现有护理治疗车的设计中也常常包括设置在底板和工作台之间的空间内的医疗垃圾桶。
4.现有医疗垃圾桶的设计有摇盖式、脚踏式和感应式,其中摇盖式垃圾桶需要通过桶盖的摆动而实现开启和关闭,因此需要较大空间供盖体活动,从而导致垃圾收纳空间十分有限;而脚踏式垃圾桶,脚踏时桶盖向上打开,同样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因此上述两种设计对医疗垃圾桶设置在护理治疗车内有限空间的使用场景存在较大的缺陷。而感应式垃圾桶虽然可以通过电子元件实现滑动式开盖,但产品造价高且需要仔细保养,在医疗垃圾桶需要经常消毒的使用情况下极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机械方式实现滑动开盖并自动复位的医疗垃圾桶。
6.一种医疗垃圾桶,包括桶身、桶口卡盖、桶盖和回复机构;所述桶口卡盖设置于桶口处的桶身上,其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桶盖边缘嵌于滑槽中,并覆盖桶口;所述回复机构与桶身相对固定,并在桶盖沿滑槽滑动并露出桶口时向桶盖施加回复力。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垃圾桶,通过在常规医疗垃圾桶设计上增加桶口卡盖和回复机构,并利用滑槽限制桶盖的运动路线,使垃圾桶实现滑动开盖和自动复位。在实际使用中将其放入护理治疗车底板和工作台之间的空间内时,尽管垃圾桶大小会受到护理治疗车空间的限制,但滑动开盖的设计可有效节省桶内空间,使垃圾桶的容纳空间最大化。而与感应式垃圾桶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垃圾桶用简单的机械机构实现了其大部分功能,制造和维护成本更低且更方便进行全面消毒。
8.进一步地,所述回复机构为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桶身相对固定,另一端与桶盖连接;或所述弹簧与桶身相对固定,其两端均与桶盖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桶口卡盖为环状结构,包括卡合部和容置部,其中,所述卡合部通过其卡合槽卡接于桶身,所述容置部位于卡合部上方,所述滑槽设置于容置部的两侧壁上,且容置部前壁还设有与滑槽连通的可供桶盖通过的开口。
10.进一步地,所述桶口卡盖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固定设置于桶口卡盖背壁一侧,并遮盖部分桶口,在所述桶盖盖合所述桶口时,所述挡盖与所述桶盖部分交叠。
11.进一步地,所述桶盖为柔性盖体。
12.进一步地,所述桶盖包括牵引盖和弯折盖,其中牵引盖为硬质盖体,其一端与弹簧相连接,另一端与弯折盖相连,其两侧嵌于桶口卡盖容置部的滑槽内且与滑槽侧壁相接触;所述弯折盖为柔性盖体,其一端与牵引盖相连,两侧嵌于滑槽内但不与滑槽侧壁接触。
13.进一步地,所述桶口卡盖容置部的滑槽侧壁沿开口到背壁方向依序设有第一粗糙区、光滑区和第二粗糙区,所述牵引盖在所述第一粗糙区和第二粗糙区与所述滑槽侧壁产生摩擦力。
14.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盖与所述滑槽侧壁的接触面设有若干凸起。
15.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垃圾桶还包括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盖体突出于开口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悬垂于桶外。
16.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垃圾桶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连接于拉绳上。
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桶盖被打开的医疗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用另一种方式打开桶盖的医疗垃圾桶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1所示桶口卡盖沿a-a方向的剖视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医疗垃圾桶的桶身、桶口卡盖、回复机构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图4所示桶口卡盖沿a-a方向的剖视图;
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医疗垃圾桶的桶盖处于紧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桶盖被打开的医疗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桶盖被打开的医疗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图8所示桶口卡盖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所述医疗垃圾桶包括桶身1、桶口卡盖2、桶盖3、回复机构、拉绳5和拉环6。
29.其中,所述桶身1为常规的桶状结构,包括桶底和桶壁,由桶壁围成的桶口与桶底正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桶口为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桶口可根据实际生产使用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
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侧”为面向桶内的一侧,“外侧”为面向桶外的一侧。
31.所述桶口卡盖2固定在桶身上。在本实施例中桶口卡盖2为与桶口形状相对应并卡接在桶口的环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桶口卡盖2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固定于桶口的形状,例如相对于本实施例中矩形的桶口,桶口卡盖2也可以是仅包围桶口三面的结构。所述桶口卡盖 2包括卡合部21和容置部22。所述卡合部21开口边缘的底面设有卡合槽211,所述卡合
槽 211朝向所述桶口并卡接在桶口边缘的桶壁上。所述容置部22设置在所述卡合部21的上方,根据桶口的形状分为前壁、背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前壁和背壁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在前壁和背壁之间。其中,容置部22在前壁上设有一开口222,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开口222连通的滑槽221,所述滑槽221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所述开口222与滑槽221均与桶口平行设置。
32.所述桶盖3通过所述桶口卡盖2前壁的开口222嵌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滑槽221,以覆盖所述桶口。所述桶盖3为柔性盖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桶盖3为柔软的硅胶盖,被拉出时可轻易地下拉弯折。
33.所述回复机构分别与桶口卡盖2和桶盖3相连并在桶盖3离开桶口卡盖2时向桶盖3施加使其回复初始状态的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复机构为弹簧4,其一端固定连接于容置部22的背壁外侧,另一端穿过容置部22的背壁后与桶盖3相连。优选地,所述弹簧4有两个且分别穿过背壁与两个滑槽221的连接处,此时弹簧4被拉开后将不会横跨桶口阻碍垃圾放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簧4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设置,如一端固定在容置部22背壁外侧后另一端也可以绕过背壁上沿后与桶盖3连接,或者弹簧4的一端也可以固定在容置部22背壁内侧并位于桶盖3上方,其另一端与桶盖3相连,又或者弹簧4两端均与桶盖连接,其中部固定在背壁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回复机构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对桶盖3 施加使其回复初始状态的力的机构,如牵引绳、滑轮和坠子的组合。
34.所述拉绳5一端与桶盖3突出开口222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悬垂于桶身1外侧。所述拉绳5还设有拉环6,所述拉环包括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其中第二拉环设置于拉绳5远离桶盖3的一端,第一拉环设置于桶盖3和第二拉环之间。
35.使用时,将垃圾袋放入垃圾桶,并将桶口卡盖2、弹簧4、桶盖3、拉绳5第一拉环、第二拉环组装后将桶口卡盖2卡接在桶口上,此时垃圾袋也一并被固定于桶口。使用者不需要放入垃圾时,弹簧4处于自然状态,此时桶盖3的边缘嵌于滑槽221内且与容置部22的背壁接触,桶口保持紧闭状态。当使用者需要放入垃圾时,用手拉动第一拉环即可向盖体施加平行的拉力f并将盖体通过桶口卡盖2容置部22的开口222拉出;而当使用者手持大件垃圾时,也可用脚向下踩第二拉环,由于桶盖3是柔性盖体,当其受到向下的拉力f时,桶盖 3末端将以容置部22开口222边沿为支点向下弯折,并在拉力的作用下继续移动从而打开桶口;此时,弹簧4与桶盖3相连的一端跟随桶盖3移动,弹簧4处于拉伸状态并对桶盖3产生拉力。当垃圾放入后,使用者的手离开第一拉环6或脚离开第二拉环6,此时桶盖3将不再受到来自人的拉力作用从而将在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
36.本实施例所述的医疗垃圾桶,通过滑槽、开口和拉绳的设计,令使用者放入垃圾时通过拉动拉绳而实现平行滑动开盖,与现有的摇盖式垃圾桶和脚踏式垃圾桶相比,当垃圾桶被放入护理治疗车内时更节省开盖空间,因而可进一步增加垃圾的收纳空间。同时,所述的医疗垃圾桶由于使用了可弯折的柔性盖体,使用者不仅可以用平行的拉力实现开盖,也可对桶盖施加其他方向的拉力实现开盖。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其实际需要,在所持垃圾体积较小时使用手打开桶盖,在手持体积较大垃圾时或手上正在进行护理操作并随时需要放入垃圾时用脚将桶盖打开,可满足不同情景下的使用要求。而当垃圾放入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用者无需手动将桶盖复位而只需松开手或脚,桶盖即可自行复位,从而实现与感应式垃圾桶类似的功能。但与感应式垃圾桶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垃圾桶并未使用任何电子元件,
因此其制造成本更低且更易满足医疗护理环境下频繁彻底消毒的要求。
37.实施例2
38.考虑到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可能存在弹簧4经一段时间的实用后疲劳而无法使桶盖3 回复至完全覆盖桶口的位置以及若弹簧4的劲度系数过大会使桶盖3回复时速度过大从而与背板碰撞产生噪音,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方案。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7。
3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桶口卡盖2还包括挡盖223,所述挡盖223与桶口平行,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置部22的背壁内侧,另一端伸入桶口内,且挡盖223的两侧分别与桶口卡盖2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的滑槽221底壁相连。所述弹簧4一端固定于容置部22背壁的内侧,另一端与桶盖3相连,弹簧4在自然状态下可使桶盖3与所述挡盖223部分重叠但不与背壁接触。
40.在这种情况下,当桶盖3被拉出桶口后,使用者释放桶盖3时,桶盖3将在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向初始位置运动,当桶盖3到达初始位置时,弹簧4恢复自然长度并不再对桶盖3 施加拉力。但若桶盖3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不足以令桶盖3在初始位置停止,则其将继续往背壁方向运动。由于本实施例中,弹簧4一端固定于背壁内侧,另一端与桶盖3相连,因此在桶盖3越过初始位置并继续向背壁方向运动时,弹簧4将在桶盖3和背壁的作用下被压缩从而对桶盖3施加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弹力,桶盖3在该弹力的作用又将向反方向运动并拉伸弹簧4;在上述弹簧4振动的过程中,桶盖3的动能因为摩擦而被消耗,桶盖3最终停止运动。由于本实施例中在桶口卡盖2中设计了挡盖223且自然状态下的弹簧4使桶盖3不与背壁接触,因此在上述弹簧4振动的过程中,桶盖3将始终与挡盖223有部分重叠而保持垃圾桶的紧闭状态。另外,当弹簧4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而出现疲劳从而难以令桶盖3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挡盖223上仍有足够空间令桶盖3实现对桶口的覆盖。
41.本实施例中的医疗垃圾桶中设置的挡盖为桶盖的回复过程提供了缓冲空间,防止了桶盖在回复过程中与桶盖碰撞而产生噪音,另外还为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的弹簧疲劳提供了容许空间,令桶盖在弹簧产生一定程度的疲劳时仍能完全覆盖桶口,延长了医疗垃圾桶中配件的使用寿命。
42.实施例3
43.由于实施例2所述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桶盖3回复速度过快而影响使用安全的可能性,本实施例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8至图9。
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桶盖3包括牵引盖31和弯折盖32,其中牵引盖31为硬质盖体,弯折盖32为柔性盖体。所述牵引盖31一端与弹簧4相连接,另一端与弯折盖32相连,其两侧分别嵌于桶口卡盖2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滑槽221内且与滑槽221侧壁相接触,其中牵引盖31与滑槽221侧壁接触的面被加工为粗糙面。所述弯折盖32一端与牵引盖31相连,另一端穿过桶口卡盖2前壁的开口222突出桶外,弯折盖32 的两侧嵌于滑槽221内但不与滑槽221侧壁接触。另外,所述桶口卡盖2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滑槽221的侧壁在背壁和挡盖边缘之间的区域被加工为第一粗糙区2211,在靠近开口一端被加工为第二粗糙区2212,而两个粗糙区之间的侧壁为光滑区2213。
45.使用时,由于弹簧4在拉伸状态下的拉力与弹簧4伸展的长度成正比,因此将桶盖3完全拉开后释放的瞬间,桶盖3受到来自弹簧4的拉力最大,且该拉力在桶盖3的运动过程中将随弹簧4的伸展长度的缩短而不断减小。而另一方面,桶盖3在向初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
也会受来自滑槽221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除桶盖3整体在垂直方向上与滑槽221底壁的接触外,桶盖3中的牵引盖31还与滑槽221的侧壁相互接触,因此桶盖3将同时受到来自滑槽221底壁和侧壁的摩擦力。其中,来自滑槽221底壁的摩擦力在桶盖3的运动过程中将保持不变,而随着桶盖3的运动,牵引盖先经过第一粗糙区2211,此时桶盖将受到来自滑槽侧壁的较大的摩擦力;当桶盖继续运动,牵引盖到达光滑区2213,此时桶盖受到来自滑槽侧壁的摩擦力较小;而当桶盖到达初始位置,即开始与挡盖重叠时,牵引盖进入第二粗糙区2212,桶盖又会受到来自滑槽侧壁的较大的摩擦力。因此综合上述受力,桶盖3在回复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在收到来自弹簧4的较大拉力时,牵引盖经过第一粗糙区 2211,桶盖将受到反方向的较大摩擦力;而当弹簧4伸展长度变短,拉力变小时,牵引盖31 运动至光滑区2213,其受到的摩擦力也较小;而当桶盖运动至与挡盖重叠时,牵引盖31运动至第二粗糙区2212,桶盖将受到较大的摩擦力。上述设计一方面可避免桶盖3在回复初期因为弹簧4的拉力而产生过大的加速度,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桶盖3在回复后期因为摩擦力过大而在未到达初始位置就停止运动导致垃圾桶无法盖紧;在弹簧4拉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桶盖3将保持较平稳的运动状态,避免产生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设置于背壁和挡盖边缘之间的第二粗糙区2212将有助于桶盖在回复初始位置后继续前进而导致的弹簧振动在更大摩擦力的作用下更快停止,同时也将有助于避免垃圾桶随护理治疗车一起移动时桶盖滑动而暴露桶口。
46.本实施例中将桶盖设计为相连的牵引盖和弯折盖,令桶盖在兼顾多方向施力开盖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强度以及在滑槽中滑动的流畅性。而滑槽侧壁第一粗糙区和光滑区的设置以及牵引盖与滑槽侧壁接触面粗糙凸起的设计,可令桶盖在滑动过程中收到摩擦力产生变化,从而在受到较大的弹簧拉力时受到更大摩擦力,弹簧拉力变小时摩擦力也变小,从而使桶盖在回复过程中受力更均衡,可更加平稳地复位,避免产生夹手等安全问题。而第二粗糙区一方面可使桶盖回复至初始位置时更快达到静止状态,方便下一次打开;另一方面也可在垃圾桶随护理治疗车移动时提供更大摩擦力,以避免桶盖在惯性下滑动暴露桶口,从而进一步保证桶盖在医疗护理场景下的密封性能。
4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