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门内开启开关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8-31 01:3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内开启开关和汽车。


背景技术:

2.全球车型上已有的汽车车门内开关一般是机械式内开启锁,机械内开启锁利用人手动操作进行转动或拨动开关机构带动门锁拉线从而进行开门解锁,这种类型的车门内开关在用户手部没腾空时,无法进行车门开启的操作,必须手部去进行转动或拨动开关机构才能实现车门的开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内开启开关,旨在提高启动车门内开关的便利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门内开启开关,包括:
5.底座,
6.按钮,所述按钮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以相对所述底座靠近和远离移动;
7.机械锁,所述机械锁设有门锁拉线;
8.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主体、及在所述转动主体上绕所述转动主体转动方向间隔布设的第一触发部和启动部,所述按钮驱动作用于所述启动部,所述门锁拉线设于所述第一触发部。
9.可选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动主体,且在所述转动主体的转动方向上相较于所述第一触发部间隔设置的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用以触发所述电子锁的开关触发器。
10.可选地,所述底座开设有供所述按钮安装的安装孔;
11.所述第一触发部位于所述底座的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触发部位于所述底座的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侧。
12.可选地,所述启动部具有向所述按钮内延伸的抵接段,所述抵接段抵接所述按钮的顶板底面。
13.可选地,所述抵接段的自由端设有向所述顶板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顶板设有向所述第一限位部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抵接。
14.可选地,所述转动主体呈三角柱状,所述抵接段、所述第一触发部和所述转动主体的转动部分别设于三角柱的棱线。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触发部向所述转动主体外延伸,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触发部设有避让口。
16.可选地,所述第二触发部设于所述转动主体的底部,所述底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触发部抵接。
17.可选地,所述转动主体通过销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18.可选地,所述车门内开启开关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驱动件之间。
19.可选地,所述复位结构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扭簧本体、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所述扭簧本体设于所述销轴,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20.可选地,所述转动主体设有安装腔,所述销轴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扭簧本体设于所述销轴,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底连接。
21.可选地,所述第一触发部呈向所述转动主体外延伸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设于安装槽,所述门锁拉线的端子设于所述安装槽。
2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内开启开关。
23.上述车门内开启开关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底座、按钮、机械锁和驱动件,按钮活动设于底座,以相对底座靠近和远离移动;机械锁设有门锁拉线;驱动件包括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主体、及在转动主体上绕转动主体转动方向间隔布设的第一触发部和启动部,按钮驱动作用于启动部,门锁拉线设于第一触发部。具体地,将按钮活动设置于底座,使得按钮可以相对底座靠近和远离移动,并且将驱动件的转动主体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按钮驱动作用于启动部,可以理解,按钮在靠近底板和远离底板移动时,也会带动启动部进行靠近和远离底板移动,进而也会带动设置在转动主体上绕转动主体转动方向上的第一触发部,也即,当按钮被按压时,第一触发部会发生运动进而启动连接在上面的门锁拉线,进而实现车门内开启,即使用户手部没腾空,也可以利用肘部进行按压开启,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车门内开关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用户只需轻轻按压,就能快速对车门进行解锁,可以有效提高车门内开启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内开启开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车门内开启开关的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车门内开启开关的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车门内开启开关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0032][003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内开启开关。
[0039]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车门内开启开关包括底座 100、按钮
200、机械锁300和驱动件400,按钮200活动设于底座100,以相对底座100靠近和远离移动;机械锁300设有门锁拉线310;驱动件400包括与底座100转动连接的转动主体410、及在转动主体上绕转动主体转动方向间隔布设的第一触发部430和启动部,按钮200驱动作用于启动部,门锁拉线 310设于第一触发部。
[0040]
具体地,将按钮200活动设置于底座100,使得按钮200可以相对底座 100靠近和远离移动,并且将驱动件400的转动主体410转动设置在底座100 上,按钮200驱动作用于启动部,可以理解,按钮200在靠近底板和远离底板移动时,也会带动启动部进行靠近和远离底板移动,进而也会带动设置在转动主体410上绕转动主体转动方向上的第一触发部430,也即,当按钮200 被按压时,第一触发部430会发生运动进而启动连接在上面的门锁拉线310,进而实现车门内开启,即使用户手部没腾空,也可以利用肘部进行按压开启,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车门内开关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用户只需轻轻按压,就能快速对车门进行解锁,可以有效提高车门内开启的便利性。
[0041]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驱动件400还包括设于转动主体410,且在转动主体410的转动方向上相较于第一触发部430间隔设置的第二触发部440,第二触发部440用以触发电子锁的开关触发器。可以理解,当启动部被按钮200 启动时,将会带动第一触发部430和第二触发部440,此时第二触发部440将会触发开关触发器发射电信号,进行车门解锁;第一触发部430会拉动门锁拉线310,进而实现车门解锁。可见,由机械锁300和电子锁集成的车门内开启开关实现一个按钮200同时控制电子锁和机械锁300,当电子锁没电时启动机械锁300实现车门的内开启,避免了电子锁或机械锁300损坏时车门无法从内侧开启的安全性问题,这样的车门内开启开关不仅简单易控制,还比同时在车门上设置独立控制的电子锁和机械锁占用空间小,有利于使得车门内开启开关实现更小,更轻,更便宜,更精准,更便捷的效果。而且此车门内开启开关中的机械锁300相当于应急逃生内开启锁,避免了重新增设应急逃生内开启锁,避免了用户额外花费时间学习并掌握断电时的应急逃生内开启锁具体位置和操作方式,无论有电无电,车门内开启开关的位置相同,简化了应急逃生的步骤,这样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0042]
可选地,底座100开设有供按钮200安装的安装孔;第一触发部430位于底座100的靠近安装孔的一侧;或者,第一触发部430位于底座100的远离安装孔的一侧。
[004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底座100开设有供按钮200安装的安装孔;第一触发部430位于底座100的靠近安装孔的一侧;在第二实施例中,参照图3,底座100开设有供按钮200安装的安装孔;第一触发部 430位于底座100的远离安装孔的一侧。这样设置的目的为了根据各个车门的开关方向做出适应性对的调整,在此不对第一触发部430和第二触发部440 的安装位置做具体的限制。
[0044]
可选地,启动部具有向按钮200内延伸的抵接段420,抵接段420抵接按钮200的顶板210底面;在启动部上设置向按钮200内延伸的抵接段420,可以增加启动部和按钮200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按钮200和启动部的连接更加稳定,而且抵接的连接手段可以减少启动部和按钮200的连接工艺,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加快车门内开启开关的安装速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启动部也可以直接与按钮200的侧板进行连接,而不设置向按钮200内延伸的抵接段420。
[0045]
可选地,抵接段420的自由端设有向顶板210延伸的第一限位部421,顶板210设有
向第一限位部421延伸的第二限位部211,第一限位部421和第二限位部211相互抵接,第一限位部421和第二限位部211的设置可以限制驱动件400的转动角度和防止第二限位部211从抵接段420上松脱,进而使得按钮200失灵;这样的设置可以增加按钮200的使用寿命。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抵接段420的自由端也可以设有向顶板210延伸的第一限位部421,第一限位部421直接抵接按钮200顶板210的底面,并与按钮200的侧板进行限位。
[0046]
可选地,转动主体410呈三角柱状,抵接段420、第一触发部430和转动主体410的转动部分别设于三角柱的棱线,可以理解,此时抵接段420和转动主体410的转动部之间的连线呈斜线,这样可以增加抵接段420至底座100 的位移空间,进而可以增加设置第一触发部430启动机械锁300和第二触发部440启动电子锁的之间启动间距,避免同时启动机械锁300和电子锁。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主体410也可以呈四棱柱设置,转动主体410的转动部设于四棱柱的中部,并与底座100间隔设置,抵接段420设于四棱柱的第一侧,第二触发部440和第一触发部430置于转动主体410与四棱柱的第一侧相对的一侧。
[0047]
可选地,第一触发部430向转动主体410外延伸,底座100对应第一触发部430设有避让口,在底座100上对应第一触发部430设置避让口,这样是为了避免底座100对第一触发部430的运行产生干涉,增加第一触发部430 的运行空间。
[0048]
可选地,第二触发部440设于转动主体410的底部,底座100设有限位板110,限位板110与第二触发部440抵接;具体地,限位板110抵接第二触发部440的侧壁,限位板110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二触发部440发生侧边偏移,进而使得第二触发部440无法触发开关触发器,进而导致电子锁失灵。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板110也可以抵接转动主体410 的侧壁,从而避免转动主体410发生偏移,进而避免第二触发部440发生偏移。
[0049]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触发部440可以设于转动主体410的底部,当然本使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触发部440也可以设于抵接段420的自由端的底部。
[0050]
可选地,转动主体410通过销轴500转动设置于底座100上,这是由于销轴500工作可靠,拆卸方便,可以加快车门内开启开关的安装效率和增加车门内开启开关的使用寿命。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主体410也可以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于底座100上。
[0051]
可选地,车门内开启开关还包括复位结构,复位结构设于底座100和驱动件400之间;设置复位结构可以使得按钮200自动恢复原位,可以理解,当按钮200被按压,驱动件400的抵接段420也会被按压而使得驱动件400 的启动部下榻而第二侧部翘起,此时的复位结构也会受力而收缩,进而具有恢复力,当用户的手指取消按压的作用力时,驱动件400会在复位结构的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原来的状态,进而带动按钮200恢复原来的状态。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车门内开启开关也可以不设置复位结构,当用户向下按压按钮200后,用户可以手动扣起按钮200。
[0052]
可选地,复位结构为扭簧600,扭簧600包括扭簧本体610、第一固定段 620和第二固定段630,扭簧本体610设于销轴500,第一固定段620与底座 100连接,第二固定段630与驱动件400连接;这是由于扭簧600的疲劳极限较高,具有在长期振动和交变应力作用下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而且扭簧600 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以满足加工成形和承受一定冲击载荷的需要。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复位结构也可以为复位弹
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00和抵接段420的底面连接。
[0053]
可选地,转动主体410设有安装腔411,销轴500设于安装腔411内,扭簧本体610设于销轴500,第一固定段620与底座100连接,第二固定段630 与安装腔411的腔底连接。这样可以增加扭簧600安装的稳定性。
[0054]
可选地,第一触发部430呈向转动主体410外延伸的连接段,连接段上设于安装槽431,门锁拉线310的端子设于安装槽431;具体地,安装槽431 的槽壁上还设有过线孔,门锁拉线310的引线从过线孔内穿过,安装和拆卸简单,只需要将门锁拉线310的端子置于安装槽431内,将门锁拉线310的引线穿过过线孔即可完成安装。
[0055]
进一步地,门锁拉线端的安装结构可以设于连接段的移动方向上,也可以垂直于连接段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此不对门锁拉线端的安装结构做出具体限制。
[0056]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门内开启开关,该车门内开启开关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