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8-28 02:26: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抑菌凝胶是常见一种抑菌产品剂型,多用于妇科炎症的治疗,此外也有治疗皮肤炎症及疾病的护肤凝胶,以及用于治疗口腔炎症的口腔凝胶等。目前的抑菌凝胶多含有激素类或抗生素类成分,长期使用副作用多,安全性低。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因此含纯天然成分提取物的抑菌凝胶成为研发的主要趋势。
3.金花葵,是一种草本锦葵科秋葵属的植物,被生物界誉为“植物大熊猫”,其种子中含油率较高,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一亚油酸的含量高达70%以上,并含有0.5%的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特性,被应用于护肤品领域。但是,金花葵籽油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保健等价虽然已被业内广泛知晓,然而将其开发成抑菌产品却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及制备方法,将金花葵籽油作为抑菌凝胶的原料之一,能够起到更好地抑菌作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该抑菌凝胶包括a相组份、b相组份和c相组份;所述a相组份包括金花葵籽油和甘油;所述b相组份包括蒸馏水、edta二钠、卡波姆、丁二醇和甘油;所述c相组份为苯氧乙醇和三乙醇胺;其中,所述a相组份中的金花葵籽油的质量浓度为0%<r≤15%。
5.前述的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每100g抑菌凝胶含所述a相组份2~17g,所述b相组份81.7~96.7g,所述c相组份1.3g。
6.优选的,前述的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每100g抑菌凝胶中,所述a相组份含量为:金花葵籽油0g<r≤15g、甘油2g;所述b相组份含量为:蒸馏水73.05~88.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丁二醇5g、甘油3g;所述c相组份含量为: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
7.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a相组份:金花葵籽油与甘油预混,获得a相组份,备用;s2:制备b相组份:蒸馏水、edta二钠、卡波姆预分散溶解均质后,依次加入丁二醇和甘油,制得b相组份,备用;s3:均质油入水:将制备的a相组份加入制备的b相组份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均质油入水;s4:加入c相:将苯氧乙醇和三乙醇胺依次加入a相和b相的混合物中,再次搅拌均
匀,即获得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前述的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金花葵籽油与甘油在室温下直接预混,搅拌均匀即可制得a相组份。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前述的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蒸馏水、edta二钠、卡波姆预分散溶解后,在室温下均质1分钟,再依次加入丁二醇和甘油,制得b相组份。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前述的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a相组份和b相组份均质在室温下进行,匀质搅拌混合的速度为150~200rpm,搅拌时间为15~20min。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前述的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加入c相为在室温下进行,加入后保持搅拌速度在150~200rpm,搅拌10~15min;所制得的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的ph值为6~7。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抑菌凝胶首次将金花葵籽油作为抑菌的主要成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白色念珠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以及白色葡萄球菌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拓宽了抑菌凝胶的抑菌谱,提升抑菌凝胶的抑菌效果。
13.2)本发明抑菌凝胶制备方法,制备a相组份时,金花葵籽油与甘油预混,使金葵花子油充分溶解,防止金花葵籽油直接加入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制备b相组份时,先将蒸馏水、edta二钠、卡波姆预分散溶解均质,使各物质溶解混合充分;a相组份和b相组份组合时,a相组份和b相组份有水油混合,发生乳化反应。
14.3)本发明的金花葵籽油为纯天然成分提取物,其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具有抑菌效果,而且无副作用,既可外敷使用,也可以用于妇科炎症的治疗,使用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
15.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结果;图2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凝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结果;图3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与大肠杆菌作用结果;图4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凝胶与大肠杆菌作用结果;图5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与白色念珠菌作用结果;图6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凝胶与白色念珠菌作用结果;图7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作用结果;图8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凝胶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作用结果;图9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与铜绿假单胞杆菌作用结果;图10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凝胶与铜绿假单胞杆菌作用结果;图11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与白色葡萄球菌作用结果;图12为本发明效果例金花葵籽油凝胶与白色葡萄球菌作用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实施例1本实施例也为制备一种抑菌凝胶,该抑菌凝胶不含有金葵花子油(金葵花籽油浓度为0%)。该该抑菌凝胶配方为:每100g抑菌凝胶含a相组份g,b相组份96.7g,c相组份1.3g;其中,a相组份为甘油2g;所述b相组份含量为:蒸馏水878.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丁二醇5g、甘油3g;所述c相组份含量为: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
18.取甘油2g作为a相,备用。
19.取蒸馏水88.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预分散溶解匀质1分钟,形成b相预备液;再将丁二醇5g、甘油3g加入b相预备液中,再次混合均匀,形成b相组分,备用。
20.将制备的a相组分加入b相组分中,以200rpm的速度搅拌15min;形成抑菌凝胶半成品。
21.最后,将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加抑菌凝胶半成品中,以200rpm的速度搅拌15min;形成抑菌凝胶成品,调节其ph值为7。
2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制备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该抑菌凝胶组份包括a、b、c三相,且每100g抑菌凝胶含a相组份7g,b相组份91.7g,c相组份1.3g;其中,a相组份为:金花葵籽5g、甘油2g;所述b相组份含量为:蒸馏水83.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丁二醇5g、甘油3g;所述c相组份含量为: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
23.取金花葵籽5g、甘油2g室温下预分散,搅拌混合均匀,使金花葵籽油更好的溶解在体系中,形成a相,备用。
24.取蒸馏水83.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预分散溶解匀质1分钟,形成b相预备液;再将丁二醇5g、甘油3g加入b相预备液中,再次混合均匀,形成b相组分,备用。
25.将制备的a相组分加入b相组分中,以150rpm的速度搅拌20min;形成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半成品。
26.最后,将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加入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半成品中,以150rpm的速度搅拌15min;形成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成品,调节其ph值为6.5。
27.实施例3本实施例也为制备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该抑菌凝胶组份包括a、b、c三相,且每100g抑菌凝胶含a相组份12g,b相组份86.7g,c相组份1.3g;其中,a相组份为:金花葵籽油10g、甘油2g;所述b相组份含量为:蒸馏水78.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丁二醇5g、甘油3g;所述c相组份含量为: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
28.取金花葵籽10g、甘油2g室温下预分散,搅拌混合均匀,使金花葵籽油更好的溶解在体系中,形成a相,备用。
29.取蒸馏水78.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预分散溶解匀质1分钟,形成b相预备液;再将丁二醇5g、甘油3g加入b相预备液中,再次混合均匀,形成b相组分,备用。
30.将制备的a相组分加入b相组分中,以200rpm的速度搅拌15min;形成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半成品。
31.最后,将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加入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半成品中,以200rpm的速度搅拌15min;形成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成品,调节其ph值为7。
32.实施例4本实施例也为制备一种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该抑菌凝胶组份包括a、b、c三相,且每100g抑菌凝胶含a相组份17g,b相组份81.7g,c相组份1.3g;其中,a相组份为:金花葵籽15g、甘油2g;所述b相组份含量为:蒸馏水73.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丁二醇5g、甘油3g;所述c相组份含量为: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
33.取金花葵籽15g、甘油2g室温下预分散,搅拌混合均匀,使金花葵籽油更好的溶解在体系中,形成a相,备用。
34.取蒸馏水73.05g、edta二钠0.05g、卡波姆0.6g预分散溶解匀质1分钟,形成b相预备液;再将丁二醇5g、甘油3g加入b相预备液中,再次混合均匀,形成b相组分,备用。
35.将制备的a相组分加入b相组分中,以200rpm的速度搅拌20min;形成安全多效的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半成品。
36.最后,将苯氧乙醇0.8g、三乙醇胺0.5g加入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半成品中,以200rpm的速度搅拌10min;形成金花葵籽油抑菌凝胶成品,调节其ph值为6.6。
37.效果例本实施例是验证含有金葵花籽油抑菌凝胶的抑菌功效。
38.为证明将金葵花籽油与抑菌凝胶其他组分相结合的抑菌的功效,以及加入金葵花籽油最佳配比浓度;本实施例中,先考察浓度为100%的金葵花籽油不同抑制时间对各菌株的抑制效果;然后选取最好的抑菌时间,进一步考察该时间下含不同浓度金葵花籽油抑菌凝胶的抑菌效果。
39.本实施例中,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以及白色葡萄球菌等多个菌株进行验证。
40.本实施例中,不同浓度金葵花籽油抑菌凝胶,其浓度设置依次为0%、5%、10%、15%,即实施例1至实施例4制备的抑菌凝胶,并设置空白对照(不添加任何凝胶组分);100%的金葵花籽油抑菌实验培养时间分别为10min、30min和60min。每个菌株培养实验组,除了所用抑菌物及培养时间不同,其余培养条件一致。
41.本实施例的实验结果如图1至图12所示:图1显示:金花葵籽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分钟时,不同浓度金花葵籽油没有抑菌效果;作用30分钟时,100%的金花葵籽油具有抑菌效果,抑菌效率为57.91%;作用60分钟时,15%的金花葵籽油具有抑菌效果,抑菌效率为54.14%。因此,选择60分钟为最佳作用时间。
42.图2显示:金花葵籽油凝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60分钟时,不同浓度的金花葵籽油凝胶(0%,5%,10%,15%)均具有一定抑菌效果,然而加有金葵花籽油的凝胶抑菌效率非常显著,均达到99%以上,而不加金葵花籽油(0%)的凝胶抑菌效率仅有55%,说明加入金葵花子油后可显著提升凝胶的抑菌效果;不过加入15%金花葵籽油凝胶的培养平板培养1小时后稍有污染,说明其长效杀菌能力不如浓度为5%和10%的金花葵籽油凝胶。
43.图3显示:金花葵籽油与大肠杆菌作用10分钟和30分钟时,不同浓度金花葵籽油均没有抑菌效果;作用60分钟时,15%金花葵籽油具有抑菌效率,抑菌率为62.59%;100%金花葵
籽油的抑菌效率为82.87%。
44.图4显示:金花葵籽油凝胶与大肠杆菌作用60分钟时,0%和5%金花葵籽油凝胶的抑菌效果均不明显,但5%金花葵籽油凝胶的抑菌效果稍好于不加金花葵籽油凝胶;而10%和15%的金花葵籽油凝胶对大肠杆菌的具有明显抑菌效果,其中,10%金花葵籽油凝胶的抑菌效率为59%;15%金花葵籽油凝胶的抑菌效率为88.16%;说明加入一定量的金花葵籽油可改善凝胶的抑菌效果,且随着加入金花葵籽油的浓度增加,其抑菌效果变好。
45.图5显示:金花葵籽油与白色念珠作用10分钟时,不同浓度金花葵籽油均没有抑菌效果;作用30分钟时,10%,15%,100%金花葵籽油均具有抑菌效率,抑菌率分别为67.92%,68.86%,77.83%;作用60分钟时,10%,15%,100%金花葵籽油也具有抑菌效率,抑菌率分别为68.39%,76.17%,82.78%。
46.图6显示:金花葵籽油凝胶与白色念珠菌作用60分钟时,不同浓度的金花葵籽油凝胶(0%,5%,10%,15%)具有较强抑菌效果,但含有金花葵籽油的凝胶(5%,10%,15%)抑菌效果更加明显,对应的抗菌效率分别为98.63%,98.63%,94.52%;而不加金花葵籽油的凝胶(0%)抑菌效率为78.63%,因此金花葵籽油的加入增强了凝胶对白色念珠均的抑制效果。
47.图7显示:金花葵籽油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作用10分钟时,不同浓度金花葵籽油均没有抑菌效果;作用30分钟时,15%,100%金花葵籽油均具有抑菌效率,抑菌率分别为53.2%,69.60%;作用60分钟时,15%,100%金花葵籽油也具有抑菌效率,抑菌率分别为63.17%,75.33%。
48.图8显示:金花葵籽油凝胶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作用60分钟时,0%金花葵籽油凝胶几乎没有抑菌作用,而5%、10%和15%的金花葵籽油凝胶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5%金花葵籽油凝胶抑菌效率达到97.85%;10%,15%金花葵籽油凝胶的抗菌效率分别为89.28%,71.43%,说明金花葵籽油拓宽了凝胶的抑菌谱,且低浓度的金花葵籽油含量凝胶的抗菌效率好于高浓度的金花葵籽油含量的凝胶。
49.图9显示:金花葵籽油与铜绿假单胞杆菌菌作用1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时,不同浓度金花葵籽油的抑菌效率都低于50%,均没有抑菌效果图10显示:金花葵籽油凝胶与铜绿假单胞杆菌作用60分钟,不同浓度的金花葵籽油凝胶(0%,5%,10%,15%)均具有抑菌效果,但不含金花葵籽油凝胶(0%)抑菌效率仅为56%,而含有金花葵籽油凝胶(5%,10%,15%)的抑菌效率均达到95%以上,对应的抗菌效率分别为99.56%,98.70%,96.55%,说明加入金花葵籽油明显增强凝胶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抑菌作用。
50.图11显示:金花葵籽油与白色葡萄球菌作用10分钟时,100%金花葵籽油具有抑菌效果,抑菌效率为65.41%;作用30分钟时,15%和100%金花葵籽油具有抑菌效果,抑菌效率分别为54.12%和65.87%;作用60分钟时,15%和100%金花葵籽油具有抑菌效果,抑菌效率分别为65.95%和77.88%。
51.图12显示:金花葵籽油与白色葡萄球菌作用60分钟时,不同浓度的金花葵籽油凝胶(0%,5%,10%,15%)均具有较强抑菌效果,但其中,含金花葵籽油凝胶(0%)抑菌效率为82%,而含有金花葵籽油凝胶(5%,10%,15%)的抑菌效率别为99.73%,99.46%,99.73%,说明加入金花葵籽油显著增强了凝胶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52.总结上述实验结果,低浓度的金花葵籽油抑菌效果不明显,高浓度的金花葵籽油
(100%)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效果明显;不加入金花葵籽油的凝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然而对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的作用效果不明显;而将金葵花籽油与抑菌凝胶其他组分相结合配伍后,其对大肠杆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等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金花葵籽油和不含金葵花籽油的抑菌凝胶,说明金葵花籽油与抑菌凝胶配伍后产生协同作用,扩大看抗菌谱并提升了抗菌效果。且实验表明,将抑菌凝胶中的金葵花籽油浓度控制在15%以下,在保证其抗菌谱前提下,可提升其抗菌效果,具有显著的进步。
53.总体而言,本发明抑菌凝胶首次将金花葵籽油作为抑菌的主要成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铜绿假单胞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拓宽了抑菌凝胶的抑菌谱,提升抑菌凝胶的抑菌效果。本发明抑菌凝胶制备方法,制备a相组份时,将金花葵籽油加入甘油中室温搅拌均匀,预溶的目的是使金花葵籽油更好的溶解在体系中,制备b相组份先将蒸馏水、edta二钠、卡波姆预分散溶解均质,使其各组分溶解混合充分;a相组份和b相组份组合时,以油入水混合,发生乳化反应,使金葵花子油良好地溶于其他组分中,保证各物质间的协同作用。并且本发明的金花葵籽油为纯天然成分提取物,其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具有抑菌效果,而且无副作用,使用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
5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只包含一个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