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28 01:14: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提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


背景技术:

2.硝基是指硝酸分子中去掉一个羟基后剩下的基团,化学式为-no2,硝基与其他基团(主要是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硝基化合物。
3.邻苯二甲酸,分子式为c8h6o4,为无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两个羧基分别与苯环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相连而成的二元芳香羧,在应用中,可用邻苯二甲酸酐代替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是合成树脂、纤维、药物等的原料。
4.由于含有杂质的5-硝基-1和3-苯二甲酸原料并不能一次提纯完成,需要再次在放有原料的反应釜内添加正庚烷,进行再次溶解,即再次重复第一次提纯的步骤,完成一次提纯操作,需要多次重复进行上述操作,有时更能多到10次,虽然提纯操作仅使用一个反应釜,使用的装置虽然简单,但是操作步骤需要多次重复,非常耗费时间。而且提纯过程不能自动实现反复操作。
5.因此,需要一种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施例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包括安装架、导向背板、反应釜、导向底板、防护壳和固定板,导向背板、固定板以及导向底板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前端,反应釜安装在导向背板表面,防护壳位于导向底板前端,反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层反应釜,反应釜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内层反应釜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连接轴和搅拌桨,连接轴和搅拌桨固定连接,反应釜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反应釜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道,反应釜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第一输送管道主体上设置有定向轴。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内层反应釜底端呈弧形设置,顶部呈弧形内凹设置。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反应釜设置两组,分布在安装架的前端两侧位置。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导向块在反应釜的底端想上延伸至反应釜的背面设置,且滑动嵌入在导向轨中。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连接轴的向上延伸至内层反应釜的顶部外端,且配套设置驱动电机,搅拌桨整体呈半圆形设置,错位设置四组。
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二输送管道同时连接两组反应釜,且配套设置冷凝器。
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输送管道整体设置为硬质密封套接管道,同时连接两组反应釜。
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定向轴外端配套设置有驱动电机,且定向轴同时和固定板固定套接。
15.有益效果:
16.1、该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底端呈弧形设置的内层反应釜在进行材料反应的时候,达到有效缓和的进行提纯反应,有利于提纯操作。
17.2、该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通过设置为两组可活动的反应釜,达到对材料进行重复进行提纯反应的效果,通过滑动嵌入在导向轨中的导向块,在反应釜进行重复反应操作的时候,便于两组反应釜进行活动。
18.3、该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通过连接轴以及呈半圆形设置的搅拌桨达到对内层反应釜内部材料进行搅拌反应的效果,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达到对汽化之后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重复输送的效果,配合冷凝器降低气化反应温度。
19.4、该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达到重复输送材料进入两组反应釜中的效果,通过配套设置驱动电机的定向轴达到控制两组反应釜进行活动输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连接结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内部结构连接剖视图。
23.图1-3中:安装架1、导向背板2、反应釜3、导向底板4、防护壳5、固定板6、第一输送管道7、定向轴8、第二输送管道9、导向轨10、内层反应釜11、密封层12、搅拌桨13、连接轴14、导向块15、出料口16。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包括安装架1、导向背板2、反应釜3、导向底板4、防护壳5和固定板6,导向背板2、固定板6以及导向底板4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前端,反应釜3安装在导向背板2表面,防护壳5位于导向底板4前端,反应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层反应釜11,反应釜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5,内层反应釜1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连接轴14和搅拌桨13,连接轴14和搅拌桨13固定连接,反应釜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6,反应釜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道9,反应釜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7,第一输送管道7主体上设置有定向轴8。
26.其中,内层反应釜11底端呈弧形设置,顶部呈弧形内凹设置,底端呈弧形设置的内层反应釜11在进行材料反应的时候,达到有效缓和的进行提纯反应,有利于提纯操作。
27.其中,反应釜3设置两组,分布在安装架1的前端两侧位置,通过设置为两组可活动的反应釜3,达到对材料进行重复进行提纯反应的效果。
28.其中,导向块15在反应釜3的底端想上延伸至反应釜3的背面设置,且滑动嵌入在导向轨10中,通过滑动嵌入在导向轨10中的导向块15,在反应釜3进行重复反应操作的时候,便于两组反应釜3进行活动。
29.其中,连接轴14的向上延伸至内层反应釜11的顶部外端,且配套设置驱动电机,搅拌桨13整体呈半圆形设置,错位设置四组,通过连接轴14以及呈半圆形设置的搅拌桨13达
到对内层反应釜11内部材料进行搅拌反应的效果。
30.其中,第二输送管道9同时连接两组反应釜3,且配套设置冷凝器,通过第二输送管道9达到对汽化之后反应产生的气体进行重复输送的效果,配合冷凝器降低气化反应温度。
31.其中,第一输送管道7整体设置为硬质密封套接管道,同时连接两组反应釜3,通过第一输送管道7达到重复输送材料进入两组反应釜3中的效果。
32.其中,定向轴8外端配套设置有驱动电机,且定向轴8同时和固定板6固定套接,通过配套设置驱动电机的定向轴8达到控制两组反应釜3进行活动输送的效果。
33.工作原理:
34.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将需要进行提纯的物料放置在反应釜3中,使用人员在反应釜3中添加外部提纯所需的其他材料,连接轴14带动搅拌桨3转动,对物料进行混合反应,添加的外部材料在混合之后反应汽化之后,通过第二输送管道9输送至另外一组反应釜3中,其中第二输送管道9上配套设置的冷凝器降低汽化温度,需要进行重复反应混合的时候,定向轴8在配套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带动两组反应釜3摆动,通过第一输送管道7进行材料重复输送反应,两组反应釜3在进行重复输送的时候,反应釜3底端的导向块15沿导向轨10进行滑动。


技术特征:
1.一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包括安装架(1)、导向背板(2)、反应釜(3)、导向底板(4)、防护壳(5)和固定板(6),导向背板(2)、固定板(6)以及导向底板(4)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前端,反应釜(3)安装在导向背板(2)表面,防护壳(5)位于导向底板(4)前端,其特征在于:反应(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层反应釜(11),反应釜(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5),内层反应釜(1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连接轴(14)和搅拌桨(13),连接轴(14)和搅拌桨(13)固定连接,反应釜(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6),反应釜(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道(9),反应釜(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7),第一输送管道(7)主体上设置有定向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反应釜(11)底端呈弧形设置,顶部呈弧形内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3)设置两组,分布在安装架(1)的前端两侧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5)在反应釜(3)的底端想上延伸至反应釜(3)的背面设置,且滑动嵌入在导向轨(10)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4)的向上延伸至内层反应釜(11)的顶部外端,且配套设置驱动电机,搅拌桨(13)整体呈半圆形设置,错位设置四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9)同时连接两组反应釜(3),且配套设置冷凝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7)整体设置为硬质密封套接管道,同时连接两组反应釜(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轴(8)外端配套设置有驱动电机,且定向轴(8)同时和固定板(6)固定套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硝基-1,3-苯二甲酸提纯设备,包括安装架、导向背板、反应釜、导向底板、防护壳和固定板,导向背板、固定板以及导向底板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前端,反应釜安装在导向背板表面,防护壳位于导向底板前端,反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层反应釜,反应釜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底端呈弧形设置的内层反应釜在进行材料反应的时候,达到有效缓和的进行提纯反应,有利于提纯操作,通过设置为两组可活动的反应釜,达到对材料进行重复进行提纯反应的效果,通过滑动嵌入在导向轨中的导向块,在反应釜进行重复反应操作的时候,便于两组反应釜进行活动。应釜进行活动。应釜进行活动。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军 杨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大宇医药原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5
技术公布日:2022/8/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