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辆后视镜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1:10: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后视镜作为汽车驾驶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辅助设施,其作用是观察车辆后方的车况,后视镜按照安装位置分为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外后视镜一般安装于车身的车门上,外后视镜在侧后方一定区域存在盲区,容易造成事故。目前常规做法是在外后视镜上加贴一个曲率较小的辅助镜,以改善视野盲区。然而辅助镜曲率过小,司机在变道等过程中,长时间观察外后视镜,易造成司机炫目,影响司机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后视镜及车辆,可以改善视觉盲区,改善炫目的情况。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后视镜,包括镜面,镜面由第一曲面镜和第二曲面镜构成,第一曲面镜用于设置于靠近车身一侧,第二曲面镜用于设置于远离车身一侧,第一曲面镜的面积大于第二曲面镜的面积;车辆后视镜在安装于车身状态时,所述第一曲面镜和所述第二曲面镜朝向相同侧弯曲,第一曲面镜在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第一曲线,第二曲面镜在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第二曲线,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度。
5.其中,第二曲面镜的背面朝向第一曲面镜的背面翻折。
6.其中,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之间的夹角为3-9度,优选为4-6度。
7.其中,第一曲面镜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曲面镜的曲率半径。
8.其中,第二曲面镜的曲率半径为200-900毫米,优选为300-600毫米。
9.其中,第一曲面镜和第二曲面镜为一体成型制作而成,或第一曲面镜和第二曲面镜为分体结构。
10.其中,镜面用于车身时,第一曲面镜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曲面镜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比为2:1。
11.其中,车辆后视镜还包括镜托板,镜托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用于支撑第一曲面镜,第二区域用于支撑第二曲面镜。
12.其中,车辆后视镜还包括支架、驱动机构和壳体,支架支撑于镜托板背离镜面一侧;支架背离镜托板一端设置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镜面转动;壳体设置开口,壳体围设成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用于容纳驱动机构、支架、镜托板和镜面,镜面的正面朝向开口设置,镜托板和镜面转动设置于壳体内。
13.本技术还包括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及上述的车辆后视镜,车辆后视镜安装于车身。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及车辆,通过
设置由第一曲面镜和第二曲面镜构成的镜面,且第一曲面镜用于设置于靠近车身一侧,第二曲面镜用于设置于远离车身一侧,第一曲面镜的面积大于第二曲面镜的面积;其中,车辆后视镜在安装于车身状态时,设置第一曲面镜和第二曲面镜朝向相同侧弯曲,第一曲面镜在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第一曲线,第二曲面镜在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第二曲线,且通过设置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度,可以较好地改善视觉盲区,改善炫目的情况,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一实施例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中的镜面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中镜托板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又一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请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一实施例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中的镜面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车辆后视镜100,包括镜面(图未标识),镜面由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构成,第一曲面镜1用于设置于靠近车身(图未示)一侧,第二曲面镜2用于设置于远离车身一侧,第二曲面镜2设置于第一曲面镜1远离车身的一端,第一曲面镜1的面积大于第二曲面镜2的面积;车辆后视镜100在安装于车身状态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朝向相同侧弯曲,第一曲面镜1在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第一曲线ab,第二曲面镜2在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形成第二曲线bc,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度。
23.以上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核心内容,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后视镜100,其中镜面由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两部分构成,通过控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的位置关系,在车辆后视镜100的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上,第一曲面镜1在横截面上形成的第一曲线ab,第二曲面镜2在横截面上形成的第二曲线bc,使得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度,可以使得车辆后视镜100安装于车身外侧时,可以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所形成的视角范围增大,且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与第一曲面镜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设置,后视镜的视野区增大,从而使得盲区减小甚至于被消除。
24.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度,可以减小第一曲面镜1与第二曲面镜2之间的曲率半径的差异,减少驾驶人员在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视觉切换所造成的炫目的感觉,从而可以提高驾驶人员的行驶的安全性。
25.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度,当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度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所形成的视野区改善不明显,而当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度时,会产生新的盲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9度,后视镜的视野区增大,且不会增加新的盲区,实现使得后视镜的盲区减小,甚至于使得后视镜的盲区被消除,可以较好地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26.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意的,第一曲线ab与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图3中具体可以体现为切线bf和切线be之间的夹角。其中,b为两个切线的交点,b为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垂线bd为过相邻端点b的垂线。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分体设置时,也可以将垂线bd理解为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的分隔条43。切线bf为第一曲线bc的切线,切线be为第二曲线ba的切线,下文所述的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即是切线bf和切线be之间的夹角。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在车辆后视镜高度方向上,结合第二曲面镜2的特点,第二曲面镜2和第一曲面镜1车辆后视镜的高度中点预设范围内,第二曲面镜2和第一曲面镜1自镜面垂直指向镜托板4的方向上没有高度差(也可以理解为镜面厚度差),但是在靠近高度方向上两端的边沿处,第二曲面镜2和第一曲面镜1自镜面垂直指向镜托板4的方向上存在些许高度差(也可以理解为存在厚度差,故对应的,点b可以理解为第二曲面镜2和第一曲面镜1在自镜面垂直指向镜托板4的方向上厚度最高位置的交界处点)。
27.本技术实施例中,由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构成的镜面,其距离车身的水平方向的宽度仍然与常规的车辆后视镜100的宽度相同,不会额外增加车辆后视镜100的宽度,使得车辆后视镜100可以满足gb15084中的要求。
28.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背面朝向第一曲面镜1的背面翻折。使得车辆后视镜100在安装于车身时,可以增大后视镜的视野区,增大后视镜外侧的视野区。
2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夹角为2-9度。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2-9度中任意一个角度。如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2度、3度、4度、5度、5.5度、6度、7度、8度或9度中的任意一个。
30.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为3-9度。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3度,通过控制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为3度,且第二曲面镜2的背面朝向第一曲面镜1的背面翻折,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可以观察到得视野区范围增大程度较大,有效的增加后视镜外侧的视野区,同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叠视野区,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并未形成新的盲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4度、4.5度、5度、5.5度、6度、6.5度、7度、7.5度、8度、8.5度或9度,可以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形成的视野区无额外的盲区。
3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优选为3-8度。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3-8度中任意一个角度。
3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7度。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为4度或5度,再或者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设置为6度或7度。
3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6度。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4-6度中任意一个角度。如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4度、4.5度、5度、5.5度、6度中的任意一个。
3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切线方向的夹角优选为6-7度。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为6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为6.5度或7度等。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之间的夹角为6-7度,可以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所构成的镜面所观察的视野区范围达到最佳。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后视镜100适用于轿车,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的外侧视野区的范围增大到最佳情况。
35.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曲面镜1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使得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增大。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大于常规辅助镜的曲率半径,且小于常规后视镜的曲率半径,可以减少后视镜的盲区范围的同时,也可以减少驾驶人员因观察车辆后视镜100产生的炫目的感觉。
36.本技术实施例中,常规辅助镜的曲率半径为120mm或150mm,曲率半径较小,曲率半径越小,景象变形越严重,容易造成驾驶人员的炫目。而常规后视镜的曲率半径1400
±
150mm,常规后视镜曲率半径较大,景象变形较弱,同时,视野区相对较小。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均为反光镜。
3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为200-900毫米。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在200-900毫米时,可以使得第二曲面镜2所观察到视野范围增大,使得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在合适的范围,可以使得镜面的视野范围达到最佳状态,且减少后视镜呈现景象的变形程度。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为300毫米,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也可以是200毫米、250毫米、350毫米、38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700毫米、750毫米、800毫米、850毫米或900毫米。通过合理的控制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使得通过第二曲面镜2所观测到的视野范围在合适的范围且减少驾驶人员炫目的感觉。
38.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为400毫米,通过控制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为400毫米,可以使得通过第二曲面镜2观侧到视野范围和景象变形程度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可以满足驾驶人员的需要,同时极大的减少驾驶人员观察后视镜所造成的头晕或炫目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优选为400-900毫米,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在400-900毫米时,使得通过第二曲面镜2观测到视野范围和景象变形程度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39.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优选为300-600毫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半径设置为300毫米、350毫米、38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中的任意一种。
4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的曲率半径为1400
±
150mm毫米,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的曲率半径为1250毫米,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的曲率半径也可以为1300毫米、1400毫米、1500毫米或1550毫米。
41.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的尺寸,镜面用于车身时,根据车型的需求,首先基于gb15084的强制规范,确定第一曲面镜1满足gb15084所规定的视野范围所需最小宽度之后,然后在基于国标规范中后视镜的规定的对应车型的总宽度和所确定的第一曲面镜1的宽度确定第二曲面镜2的宽度。即第二曲面镜2的宽度等于国标规定的当前车型的后视镜镜面总宽减去所确定的第一曲面镜1的宽度。
42.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镜面用于车身时,第一曲面镜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曲面镜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比为2:1。第一曲面镜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第二曲面镜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两倍,使得第一曲面镜1作为主要观察车辆侧后方的车辆状况的镜面,避免曲率较小的第二曲面镜2所占据较大面积造成大面积的视野区出现变形的情况。
4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均来自于小型客车。当将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应用于其他类型车辆,可以依据该类型车辆所对应的车辆生产标准确定车辆后视镜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的尺寸,以及确定第二曲面镜2的曲率,具体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44.请结合图3,图3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100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可以为一体成型制作而成。本技术实施例中,镜面中的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在镜面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型制作而成,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的角度固定,不易发生变形,同时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无缝隙,使得外界环境例如水、灰尘不会通过缝隙进入至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同时可以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形成连接性过渡,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构成的镜面在组装或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人为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切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同,可以保证车辆后视镜100的镜面一致性强,效果好,易于安装。
45.请继续结合图4,图4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的过渡区域3为圆弧,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过渡区域3的应力减小,同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过渡良好,减少车辆后视镜100的损伤概率。
46.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为分体结构,通过将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分别制作后,再将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组装成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形成车辆后视镜100,其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分别制作之后再组装,可以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的制作较为容易。在当前实施例中,当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为分体结构,对应的在镜托板4中设置分隔条43,第一曲面镜1设置于分隔条43靠近车身一侧,第二曲面镜2设置于分隔条43背离车身的一侧。其中,分隔条43和镜托板4一体设置。
4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100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为分体结构,且第一曲面镜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曲面镜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比为2:1,设置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6度,第二曲
面镜的曲率半径为400-600毫米,以实现扩大视野,减少盲区和眩晕感的效果。
48.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后视镜100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为分体结构,在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之间设置分隔条43,使得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视野过度更为舒适,避免眩晕感,且第一曲面镜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二曲面镜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比为2:1,设置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6度,第二曲面镜的曲率半径为400毫米,以实现最佳扩大视野,减少盲区和眩晕感的效果。
49.请参见图5,图5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中镜托板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后视镜100还包括镜托板4,镜托板4包括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第一区域41用于支撑第一曲面镜1,第二区域42用于支撑第二曲面镜2,镜托板4的尺寸、形状和角度均是匹配镜面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后视镜100通过设置镜托板4可以支撑镜面,本技术实施例中,镜托板4的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1-9度,以支撑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
50.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为分体结构,通过直接将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固定于镜托板4上的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便于控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所形成的第一曲线ab和第二曲线bc的相邻端点处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也可以粘贴于镜托板4上,也可以是在镜托板4周围设置固定套(图未示),以固定镜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为一体结构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也可以直接固定于镜托板4的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以使得镜托板4可以直接支撑镜面。
51.请同时结合图6,图6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后视镜又一实施例中的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后视镜100还包括支架5、驱动机构7和壳体6,支架5支撑于镜托板4背离镜面一侧;支架5背离镜托板4一端设置于驱动机构7的驱动端,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镜面转动;壳体6设置开口,壳体6围设成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用于容纳驱动机构7、支架5、镜托板4和镜面,镜面的正面朝向开口设置,镜托板4和镜面转动设置于壳体6内。
52.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7可以驱动支架5带动镜面以转动调节镜面,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驱动机构7可以同时控制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同时转动,以调节第一曲面镜1和第二曲面镜2整体相对于车身的角度。本技术实施例中,镜面可以在壳体6内转动,在可以相对于壳体6转动。
53.本技术还包括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及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辆后视镜100,车辆后视镜100安装于车身。
5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