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2022-08-21 14:34: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兽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随着畜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畜禽养殖密度增大,流动频繁,为动物疾病流行传播创造了条件,造成了动物发病率、死亡率提高以及生产性能下降。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 hcl)是一种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上的受体结合,干扰trna和mrna形成核糖体复合物,阻止肽链延长而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使细菌的生长繁殖迅速被抑制。盐酸土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猪、鸡敏感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3.盐酸土霉素的固态形式具有多晶型性,针状晶体和棱状晶体是两种已知的晶型,国内生产的盐酸土霉素原料均为这两种晶型,其缺点:一是具有吸湿性,吸湿性为10~12%,稳定性差,导致原料及其制剂(如: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出现潮湿、结块的现象,影响药物的药效;二是具有静电性能,其附着力较高,流动性不好,在制备可溶性粉的过程中,不能保证主药与辅料充分混合均匀。
4.为了解决盐酸土霉素吸湿性问题,美国专利“non-hygroscopic antibiotic salt”中公开了一种制备非吸湿性盐酸土霉素的方法,将盐酸土霉素置于乙醇、丁醇、乙醇与丁醇的等体积混合物、或乙醇和丙酮的等体积混合物中进行回流,然后依次经降温、过滤、烘干处理。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盐酸土霉素吸湿性小,但这种方法所得的盐酸土霉素晶型不确定,环境等因素会影响产品的性质,致使产品一致性难以保证。
5.为了改善盐酸土霉素流动性,波兰专利“spos
ó
b otrzymywania chlorowodorku oxytetracykliny onasypowym0,6kg/litr”中公开了一种制备流动型盐酸土霉素的方法,以已知方式从发酵液中获得土霉素碱或盐酸盐,悬浮在两种溶剂的混合物中,其中一种溶剂是含有最多5个碳原子的脂肪醇,第二种是脂肪酮,并指出溶剂及其浓度是晶体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溶剂决定了产品在结晶过程中的晶型。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适量一定浓度的土霉素二水合物悬浮在由异丙醇和丙酮等体积组成的混合物中,然后通过加入浓盐酸使其溶解,并通过脱色碳和硅藻土过滤,将滤液于恒温(67℃)下回流1小时,滤出分离的晶体,用少量丙酮洗涤,然后在约45℃的温度下真空干燥2小时,即得。此方法从提高流动性和堆积密度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的是得到的盐酸土霉素适合制备药物制剂,并未考察盐酸土霉素的稳定性,而好的流动性和高的堆积密度可能意味着粒径的细化,并不一定稳定。
6.另外,关于盐酸土霉素的制剂,2017年版兽药质量标准中记载有可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其配方简单,但由于传统的原料及制剂工艺无法保证该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放置过程会出现沉淀,致使药物摄入量不足、药物变质,无法发挥药物的抗菌作用,
从而迫使用药量加大,造成药物残留,最终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市面上的盐酸土霉素制剂普遍存在产品稳定性差的问题,且其水溶液稳定性也差,久置易变质,不利于临床饮水使用。
7.总之,目前市场上的盐酸土霉素仍存在晶型不定、大小不一、吸湿且流动性差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盐酸土霉素制剂产品的质量,也影响了盐酸土霉素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8.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稳定性强、引湿性小、无晶型回转;通过对盐酸土霉素及其制剂的配方与工艺进行优化,结合盐酸土霉素的代谢途径,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该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9.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针状或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按照重量比1:2~5置于反应釜内,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60~9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回流,持续恒温搅拌50~9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固液分离,取固体于50~60℃烘干3~5小时,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其中,所述转晶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与低级醇的混合液或乙酸乙酯与丙酮的混合液,且所述转晶溶剂中乙酸乙酯的含量不低于70%。
11.本发明通过转晶技术将针状或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转变为球状微晶,减小了盐酸土霉素结晶体的比表面积,使其不易受光照和湿度破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几乎无引湿性,且附着力较低,储存过程中无晶型回转。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能耗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12.为了提高针状或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性,保证晶型的转变,所述转晶溶剂中还加入有氯化铁,转晶溶剂中氯化铁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0.01~0.03%;氯化铁无毒、无害,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及乙酸乙酯,能促进盐酸土霉素在转晶溶剂中的溶解,改变溶液结晶的过饱和度,使溶液体系的结晶亚稳区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结晶速率,从而改变结晶产品的粒度分布、晶形、堆密度、吸湿性以及流散性等;虽然氯化铁有颜色,但转晶溶剂内不超过0.03%的氯化铁,对产物(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颜色无影响。
13.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具有引湿性小、附着力较低、溶水性高、稳定性高等优点。
14.含有上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40~60%、表面活性剂0.1~1%、络合剂1~10%、酸化剂10~20%,余量为其他药用辅料。
15.将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上述配方制得的粉剂,更易溶解,溶解度不小于140g/l,水溶液稳定性好,不易析出。其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受水质影响,增加粉剂的溶解度,同时促进药物在小肠的吸收;络合剂的作用是可以有效络合硬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螯合物,利于提高药物在制备、存储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酸化剂的作用是酸度调节剂,修饰溶解后的水环境。
16.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所
述酸化剂为酒石酸、柠檬酸及富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其他药用辅料包括无水葡萄糖和/或乳糖。进一步,为了提高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在制备制剂过程中的流动性,其他药用辅料中还含有微粉硅胶,所述微粉硅胶在原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0.2~1%,微粉硅胶在使用前依次经酸化、硅烷化、甘氨酸接枝处理。
17.所述微粉硅胶通过酸化处理使硅胶表面裸露出大量的硅羟基,再通过硅烷化处理实现架桥作用,将甘氨酸接枝到硅胶表面,使其表面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官能团,提高了微粉硅胶的亲水性和抗静电性。通过微粉硅胶的加入,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粉剂的流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拌料时更易与饲料混合均匀,且微粉硅胶与酸化剂协同作用,能起到抗氧化和调味作用,进一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18.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将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表面活性剂及络合剂混合10~20分钟后,加入酸化剂及药用辅料,继续混合20~30分钟,即得。
19.含有上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在以混饮(饮水给药)或混饲(拌料给药)方式治疗畜禽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通过口服给药后,大部分药物在肠道吸收,所以药物在进入体循环前必须溶解并扩散至小肠上皮细胞表面,随着药物浓度随溶解而升高,使小肠上皮细胞在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可吸收更多量的药物(流量),从而使药物的达峰时间加快,即药物起效快,休药期短。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1所述棱状晶型盐酸土霉素(盐酸土霉素改造前)与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盐酸土霉素改造后)的x射线衍射图谱叠加对比图;
21.图2为实施例1所述棱状晶型盐酸土霉素的扫描电镜表征图;((a)放大200倍;(b)放大1000倍;(c)放大2000倍;(d)放大10000倍);
22.图3为实施例1所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扫描电镜表征图;((a)放大200倍;(b)放大1000倍;(c)放大2000倍;(d)放大10000倍);
23.图4为实施例8所述制剂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测试结果(液相色谱图:(a)对照品;(b)新制样品;(c)放置48h后样品);
24.图5是图4中三个液相色谱图的重叠图;
25.图6为实施例8所述制剂溶于水制成供试品溶液经48h放置的对比图;
26.图7为实施例8所述制剂溶于水制成浓度为140g/l药液经24h放置的对比图;
27.图8为实施例9所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制剂在肉鸡各组织药物残留情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但所述实施例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29.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及设备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其中,所述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购自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所述酸化剂由酒石酸和柠檬酸按照质量比1:2
混合而成。
30.实施例1
31.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乙酸乙酯按照重量比1:3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7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7%,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90%。
33.将所述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记为盐酸土霉素改造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记为盐酸土霉素改造后,对盐酸土霉素改造前、后的样品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盐酸土霉素改造前的xrd曲线在下、盐酸土霉素改造后的xrd曲线在上)。从图1中可见,盐酸土霉素改造前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2θ衍射角度在8.687
°
处有特征峰;而盐酸土霉素改造后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2θ衍射角度在8.687
°
处的特征峰消失,而在11.293
°
处出现新的特征峰,说明盐酸土霉素经过转晶反应后,晶型发生改变。
34.对盐酸土霉素改造前、后的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如图2、3所示。通过图2和图3的对比,可以看到盐酸土霉素改造前、后晶型发生变化,由改造前的棱状或单斜状晶体转变为改造后的球状微晶,结晶粗大、表面粗糙、晶体生长情况良好。
35.对盐酸土霉素改造前、后的样品进行比表面积测试,测试仪器选用st-08a比表面积测定仪(仪器环境:气压0.3mpa、电流76ma、气体流速50ml/min),待测样品经干燥后放入u型测试管中吸附氮气,通过测试其脱附氮气所形成的峰面积进行计算。经测算,盐酸土霉素改造前的比表面积为35.1934m2/g,盐酸土霉素改造前的比表面积为22.0566m2/g,可见盐酸土霉素改造后减小了盐酸土霉素结晶体的比表面积,使其不易受光照和湿度破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36.实施例2
37.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38.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乙酸乙酯按照重量比1:2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8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3%,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89%。
39.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主要改变在于:

盐酸土霉素与乙酸乙酯按照重量比1:2;

持续恒温搅拌80min。最终,收率有所下降,纯度稍有下降。
40.实施例3
41.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42.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乙酸乙酯按照重量比1:4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7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4%,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90%。
43.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3主要改变在于:盐酸土霉素与乙酸乙酯按照重量比1:4。最终,收率有所下降,纯度几乎不变。
44.实施例4
45.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46.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乙酸乙酯与甲醇体积比为8:2)按照重量比1:3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8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5%,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88%。
47.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4主要改变在于:

转晶溶剂由乙酸乙酯与甲醇按照体积比为8:2混匀而成;

持续恒温搅拌80min。最终,收率稍有下降,纯度稍有下降。
48.实施例5
49.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0.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乙酸乙酯与乙醇体积比为8:2)按照重量比1:3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8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5%,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87%。
51.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5主要改变在于:

转晶溶剂由乙酸乙酯与乙醇按照体积比为8:2混匀而成;

持续恒温搅拌80min。最终,收率稍有下降,纯度稍有下降。
52.实施例6
53.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4.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乙酸乙酯与丙酮体积比为7:3)按照重量比1:3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8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4%,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88%。
55.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6主要改变在于:

转晶溶剂由乙酸乙酯与丙酮按照体积比为7:3混匀而成;

持续恒温搅拌80min。最终,收率稍有下降,纯度稍有下降。
56.实施例7
57.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8.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含有0.02%氯化铁的乙酸乙酯溶液)按照重量比1:3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55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8%,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91%。
59.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7主要改变在于:

转晶溶剂由氯化铁溶于乙酸乙酯中得到,转晶溶剂中氯化铁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0.02%;

持续恒温搅拌55min。最终,收率有所提高,纯度也有所提高。
60.综上,实施例1~7所制备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93%以上,纯度为含土霉素87%以上。另外,经过筛检测,实施例1~7所制备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均有95%以上可过5号筛(80目),堆积密度约0.5g/cm3。
61.实施例8
62.一种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剂型为粉剂),所述制剂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63.(1)按照质量百分数准备以下原料:实施例7所制得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50%、十二烷基硫酸钠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酸化剂15%、无水葡萄糖29.5%。
64.(2)将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混合15分钟后,加入酸化剂及无水葡萄糖,继续混合25分钟,即得。
65.下面对上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在水溶液中稳定性进行测试。将上述制剂溶于水,按照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浓度为10μg/ml配置成药液,对该药液取样,记作新制样品;将药液敞口室温放置48h后,取样,记作放置48h后样品;同时,采用土霉素标准品,配置为浓度为10μg/ml的溶液,取样,记作对照品。将对照品、新制样品及放置48h后样品采用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如图4、5所示。
66.从图4、图5中可以看出,新制样品及放置48h后样品出峰位置与对照品几乎一致,说明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未发生变质,且放置48h后样品的浓度相比新制样品的浓度并无大的衰减,说明实施例8制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67.由于临床使用的限制,盐酸土霉素制剂水溶液的稳定性对临床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只有保证盐酸土霉素制剂水溶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沉淀、不变质才能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将实施例8所述制剂溶于水,观察其在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步骤:取1g上述制备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溶于1l水中,每隔2h取样1ml,置50ml容量瓶中,用0.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如图6所示)。精密称定盐酸土霉素25mg,置50ml容量瓶中,用0.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母液,取母液1ml,置50ml容量瓶中,用0.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8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有效成分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68.由试验结果可知:在临床用量为0.2g/200ml时,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溶于水中,在0~48h内溶液性状(澄清、无沉淀)、ph值及盐酸土霉素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且盐酸土霉素含量rsd小于2%,由以上数据可知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放置48h后盐酸土霉素未发生降解,溶液仍保持澄清,说明稳定性良好。
69.表1实施例8所述制剂溶于水的稳定性
[0070][0071]
另取14g上述制剂加入至100ml水中,搅拌后可完全溶解(即浓度为140g/l的药液),该浓度的药液呈黄色,如图7所示((a)新制的药液,(b)为该药液放置24h后,图片已去色),在烧杯中敞口放置24h不析出、不沉淀,保持澄清。说明上述制备的制剂在水中溶解度可达到140g/l,且在高浓度情况下,稳定性依然良好。
[0072]
实施例9
[0073]
一种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剂型为粉剂),所述制剂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0074]
(1)按照质量百分数准备以下原料:实施例7所制得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50%、十二烷基硫酸钠盐0.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5%、酸化剂15%、微粉硅胶0.6%、无水葡萄糖29%。
[0075]
(2)将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混合15分钟后,加入酸化剂、微粉硅胶及无水葡萄糖,继续混合25分钟,即得。
[0076]
其中,微粉硅胶在使用前依次经酸化、硅烷化、甘氨酸接枝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0077]
(a)将10g微粉硅胶置于80ml 5mol/l的盐酸中,于50℃搅拌回流4h,水洗至中性,控干水份,于100℃真空干燥,得到酸化处理后的微粉硅胶;
[0078]
(b)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a)所得酸化硅胶分散于100ml乙酸乙酯中,再加入3ml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升温至50℃并搅拌6h,然后固液分离,取固体用乙醇、水分别洗涤,控干水份,于100℃真空干燥,得到硅烷化处理后的微粉硅胶;
[0079]
(c)称取10g硅烷化硅胶分散于100ml甲醇中,加入1g甘氨酸,搅拌8h后,固液分离,取固体于100℃真空干燥,即得甘氨酸接枝处理后的微粉硅胶。
[0080]
下面通过检测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制剂在肉鸡各组织药物残留量,探究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药物代谢情况。试验动物:白羽肉鸡,26日龄,购自山西省阳城县浩博养殖有限公司。试验方法:

试验依据:农牧发[2003]1号《兽药残留试验技术规范(试行)》,《兽药残留试验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检测依据:gb/t 21317-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

给药方式:依照2017年版《兽药质量标准》规定的50%制剂的给药剂量(每1l水,鸡500mg)集中饮水给药5d;

检测步骤:停药后4h、3d、5d、6d、7d、8d、9d、10d分别宰杀24只肉鸡,采集肌肉和肝脏,于-20℃
保存,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残留量采用uplc-ms/ms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
[0081]
从图8中可以看出,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在肝脏中的残留量普遍高于肌肉,是其主要代谢器官,2017年版《兽药质量标准》规定盐酸土霉素制剂在肉鸡组织中的休药期为5d,gb31650-2019中规定土霉素在家禽肌肉和肝脏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分别为200μg/ml、600μg/ml,根据试验检测结果,肉鸡停药3d肌肉和肝脏组织中土霉素残留量分别为146.17μg/ml,347.25μg/ml,低于国家mrl。肉鸡使用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制剂混饮给药,可减少药物在肉鸡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残留时间,缩短休药期。
[0082]
比较例1
[0083]
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84]
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乙酸乙酯与甲醇体积比为2:8)按照重量比1:3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8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88%,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79%。
[0085]
与实施例4相比,比较例1主要改变在于:转晶溶剂由乙酸乙酯与甲醇按照体积比为2:8混匀而成。最终,收率有所下降,纯度有所下降。
[0086]
比较例2
[0087]
一种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88]
将棱状晶型的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甲醇与丙酮体积比为5:5)按照重量比1:3置于反应釜内,在转速为80r/min的搅拌条件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保持反应釜内反应体系(盐酸土霉素与转晶溶剂)回流,持续恒温搅拌80min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沉淀和母液,将母液回收套用,将沉淀抽滤得到滤饼,将滤饼于55℃烘干4h,即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收率为85%,hplc纯度为按无水物计算,含土霉素71%。
[0089]
与实施例4相比,比较例1主要改变在于:转晶溶剂由甲醇与丙酮体积比为5:5混匀而成。最终,收率有所下降,纯度有所下降。
[0090]
下面对实施例1中盐酸土霉素改造前、后的样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检测其稳定性,高温环境在60℃下、rh 45%下进行,检测5d和10d后盐酸土霉素的含量(含土霉素按无水物计算),高温、高湿环境在40℃、rh 75%下进行,分别检测5d和10d后盐酸土霉素的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0091]
表2盐酸土霉素改造前、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含量/%)
[0092][0093]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改造前的盐酸土霉素在60℃时,样品颜色加深,说明改造前的盐酸土霉素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稳定性容易发生改变,经检测含量发现,改造前的盐酸土霉素经高温、高湿试验后,含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改造后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颜色未发生变化,稳定性良好。从表2的含量数据中更直观看出,采用本发明对盐酸土霉素
改造可以提高盐酸土霉素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
[0094]
对实施例1~7及比较例1、2所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以及实施例8、9所述制剂的引湿性及稳定性进行检测,每个待测样品量为5g,置于表面皿中,放置环境为温度20~25℃、湿度为45
±
5%;其中,引湿性通过检测0~6d含水量体现,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稳定性通过检测7d后土霉素含量(按无水物计算)体现,制剂的稳定性通过检测7d后盐酸土霉素含量(按土霉素计算)体现,测试结果如表3、表4所示。
[0095]
表3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引湿性及稳定性
[0096][0097]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相较于比较例制备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引湿性明显减小,说明转晶溶剂中乙酸乙酯的含量不低于70%,有助于形成引湿性小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同时稳定性也随之提高;而转晶溶剂中少量氯化铁的加入,通过改变溶液结晶的过饱和度影响结晶速率,可能改善了结晶体表面粗糙情况,从而抑制盐酸土霉素的引湿,使制备的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具有更小的引湿性和更高的稳定性。
[0098]
表4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的引湿性及稳定性
[0099][0100]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制得球状微晶盐酸土霉素的制剂也具有引湿性小、稳定性高的特点,实施例9所制备的制剂相较于实施例8,稳定性更好,虽然微粉硅胶本身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但经过表面改性后,其吸水性大幅降低,而且微粉硅胶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
制剂的稳定性。
[010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