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7:51: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与应用。


背景技术:

2.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它是一组无明显器质性的病变,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便秘的发生率为3%-17%。随着我国社会加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了情绪紧张程度,加之饮食结构愈加精细化等各种综合因素影响下,使得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便秘不仅能引起痔、裂等肛门部疾病,还能诱发和加剧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3.目前认为导致功能性便秘的因素包括肠道的动力异常、肠道分泌功能异常、肠道微生态环境异常等,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西医目前对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有饮食、体育锻炼等一般治疗,还有药物、灌肠、生物反馈等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有很大比重。常用的药物种类有各种泻剂、促动力药、促分泌药、微生态制剂等,但各种药物的疗效不一,而且大都有一定副作用,如刺激性泻剂多含有蒽醌类物质,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受和依赖,并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容积性缓泻剂中的纤维素在肠道分解会产气进而可能引起腹胀等不良作用。目前在治疗便秘方面,尤其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还没有一种疗效显著的药物。
4.中医学对于便秘的认识由来已久,其中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中的“大便难”、“不便”等。中医认为,人饮食入于胃,经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所受用,而其剩下之糟粕由大肠传导而出,经魄门排出体外,其中糟粕即为大便。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大肠传导如常,则大便自然通畅,其中,大肠传导功能是排便正常的关键,正如《黄帝内经
·
素问》中所言:“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者体弱劳病致脏腑功能失调,则易致脾胃运化失司,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糟粕滞于肠道,积聚过久,则便质坚硬干涩,难出于魄门,发为便秘。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分析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从而辨证施治,使人体阴阳恢复调和,疾病自愈。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有关,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四个方面。所以治疗上,先分虚实,再辨寒热。实秘可分为热秘和气秘两型,热秘者清热润肠,方用麻仁丸加减;气秘者顺气导滞,方用六磨汤加减。虚秘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型,气虚便秘者益气润肠,方用黄芪汤加减;血虚便秘者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加减;阴虚便秘者滋阴润肠通便,方用增液汤加减;阳虚便秘者温阳通便,方用济川煎加减。但临床中得是证用是方者少之又少。
5.多项中国专利申请(cn114306465a、cn110448629a、cn113181277a)公开了有关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但是关于本发明的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阴虚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20-30重量份玄参、20-24重量份麦冬、20-24重量份生地黄、20-30重量份枳壳,10-15重量份厚朴、5-8重量份砂仁和8-10重量份甘草制备而成。
9.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30重量份玄参、24重量份麦冬、24重量份生地黄、30重量份枳壳,15重量份厚朴、8重量份砂仁和10重量份甘草制备而成。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姜半夏、桔梗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姜半夏和桔梗。
11.最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30重量份玄参、24重量份麦冬、24重量份生地黄、30重量份枳壳,15重量份厚朴、8重量份砂仁、10重量份甘草制、10重量份姜半夏,10重量份桔梗制备而成。
12.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3.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汤剂、合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丸剂。
1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按照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的步骤。
15.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
16.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阴虚型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
17.方解:
18.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大肠传导失常所致,病位虽在大肠,但与多个脏腑功能失调也有关系。清代名医吴瑭认为温病后出现的便秘不外乎“热结”“液干”这两种情况。因阳邪炽甚导致的热结实证,按照承气汤的思路治疗;而阴亏液涸的半虚半实之证,则不可再用承气汤之类治疗,而应以增液行舟为法。故本方以“增液汤”为主,方中君药玄参重用一两,以其壮水制火,通利二便,《神农本草经》注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故当有解热结之效,滋阴润燥之功更不必言;麦冬甘寒滋润,生地黄清热润燥、滋阴壮水,以加强滋阴润燥之功,三药均大补阴津,津液得增,则水满舟浮;加入枳壳、厚朴为臣以宽中行气,在增液的基础上,再疏通河道,助舟前行;进一步加入少许砂仁、姜半夏为佐以防大剂滋阴寒凉之品伤胃;加入桔梗为使以宣肺气,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取提壶揭盖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兼去五脏六腑之寒热。全方不仅能治疗阳明温病,阴津大伤、大便秘结者,各种内伤阴虚津亏所致大便干结均可应用。
19.术语
20.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的成分是适用于人和/或动物而无过度不良副反应(如毒性、刺激和变态反应)的,即有合理的效益/风险比的物质。
21.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用于治疗剂给药的载体,包括各种赋形剂和稀释剂等。该术语指这样一些药剂载体:它们本身并不是必要的活性成分,且施用后
没有过分的毒性。合适的载体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另外,这些载体中还可能存在辅助性的物质,如乳化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吸收促进剂、着色剂、助溶剂、赋形剂、矫味剂等。
22.如本文所用,“重量份”可以是任何一个固定的以毫克、克数或千克数表示重量(如1mg、1g、2g、5g或1kg等)。在所述组合物中,某一组分的百分比含量=(该组分的重量份数/所有组分的重量份数之和)
×
100%。成人常规每日用量可依据药典而定。
23.剂型
24.对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任何适用于哺乳动物服用的剂型;优选的,所述的剂型可选自:汤剂、合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丸剂。从易于制备、给药或服用的立场看,优选的中药组合物是固态组合物,尤其是颗粒剂。内服给药是优选的。
25.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要的各种常规载体或辅料,如填充剂(如淀粉)、抗氧化剂或包衣材料等。可采用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剂型,如汤剂、合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丸剂等。
26.制备方法
27.在得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用的原料药及其配方以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多种常规方法将所述原料药加工成药物。所述的加工包括但不限于:粉碎、水提取、有机溶剂提取等。更具体的,所述的加工步骤包括:称取、粉碎、煎煮等。
28.所述的各原料药可在混合后,利用适当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此外,也可分别提取(如分别采用相同的或不同的提取或加工方法)有效成分后,合并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29.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直接采用所述原料药的有效部位进行加工,从而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更有甚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各原料药中提取活性成分,混合加工制成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30.制备过程中,还可选择性地加入其它一些药学上(或食品学上或保健品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上述中药,根据不同情况和药厂条件,还可以制成其它外用制剂。
31.用途及使用方法
3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直接用于便秘,中医辨证以阴虚为主的证型效果较好。
3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用量可随给药的模式、剂型和待治疗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例如,由治疗状况的需要,可每天分开给予若干次的单一剂量,或将剂量按比例减少。当然,具体剂量还应考虑施用方式、施用对象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本领域技能范围之内的。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35.实施例1
36.玄参20份、麦冬20份、生地黄20份、枳壳20份,厚朴10份、砂仁5份、甘草8份得到中
药组合物1号。
37.实施例2
38.玄参30份、麦冬24份、生地黄24份、枳壳30份,厚朴15份、砂仁8份、甘草10份得到中药组合物2号。
39.实施例3
40.玄参30份、麦冬24份、生地黄24份、枳壳30份,厚朴15份、砂仁8份、甘草10份、姜半夏10份、桔梗10份得到中药组合物3号。
41.实施例4
42.分别按照实施例1-3所述重量份配比取各原料药,将各原料药清洗并置于不锈钢锅中加水,加水高度没过药物3cm,浸泡30min,先用大火煮沸,再改为小火煎煮20min,取汁约150ml。再次加水没过药物2cm,大火煮沸,小火煎煮30min,取汁约150ml,合并汤汁制成汤剂。
43.实施例5
44.分别按照实施例1-3所述重量份配比取各原料药,再按照实施例4制成汤剂,采用乙醇沉淀净化法虑去不溶物并回收乙醇,采用蒸气加热浓缩,浓缩至成人每日量20-30毫升为宜。灭菌并加入适当防腐剂后分装,制成合剂。
45.实施例6
46.分别按照实施例1-3所述重量份配比取各原料药,再按照实施例4制成汤剂,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g/ml,放冷,加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蒸制无醇味,静置,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干燥粉碎至颗粒,即制成颗粒剂。
47.实施例7
48.分别按照实施例1-3所述重量份配比取各原料药,再按照实施例4制成汤剂,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g/ml,放冷,加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蒸制无醇味,静置,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浸膏,加入制药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49.实施例8
50.分别按照实施例1-3所述重量份配比取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称取一定量的蜂蜜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沸(如有杂质可过滤),继续炼制成炼蜜程度,捞去漂浮的泡沫;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1:1的比例进行混合,充分和匀;手工或用模具将蜜药混合物做成光滑的、圆球形丸粒,采用蜡纸包裹,制成丸剂。
51.实施例9
52.临床试验
53.1临床资料
54.收集本院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选取中医辨证属阴虚证102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55.2治疗方法
56.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规格:100ml/瓶,批号:17193721,fresenius kabi austria gmbh),初始剂量30ml,每日2次,1周后给予维持剂量20ml,每日2次。疗程4周。
57.中药组口服中药组合物3号:玄参30g,麦冬24g,生地黄24g,枳壳30g,厚朴15g,砂

(后下)
8g,甘草10g。姜半夏10g,桔梗10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于餐后30min温服。疗程4周。
58.3观察指标
59.3.1临床疗效
60.参考《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bristol粪便分型标准及《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制定便秘症状评分表,详见表1。
61.表1 便秘症状评分表
[0062][0063]
3.2实验室检查指标
[0064]
治疗前后,分别取静脉血5ml,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elisa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
[0065]
3.3不良反应
[0066]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结果及治疗期间腹痛、腹泻、头晕、恶心、药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0067]
3.4疗效标准
[0068]
参照《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制定。痊愈:症状改善率≥80%;显效:50%≤症状改善率<80%;有效:30%≤症状改善率<50%;无效:症状改善率<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
×
100%。症状增加率≥50%即为复发。复发率(%)=复发例数/总有效例数
×
100%。
[0069]
3.5统计学方法
[0070]
应用spss20.0分析各数据,以(x2±
s)表示各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率(%)表示各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71]
4结果
[0072]
4.1临床疗效
[0073]
两组临床疗效及3个月复发率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9%,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4.12%,中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36.59%,中药组复发率为10.42%,中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0074]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及3个月复发率比较[例(%)]
[0075][0076]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0077]
4.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tl、gas情况
[0078]
两组治疗前血清mtl、g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mtl、gas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中药组mtl、g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0079]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tl、gas情况(x2±
s,ng/l)
[0080][008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
p《0.01。表4同。
[0082]
4.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no情况
[0083]
两组治疗前血清sp、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s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中药组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008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no情况(x2±
s)
[0085][0086][0087]
3.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0088]
两组用药前肝功能基本正常,治疗后复查肝功能亦无明显异常;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9%,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中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0089]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0090][0091]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009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