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7:35: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常采用修建过滤池,通过自然沉淀法达到水质净化效果,水质净化占用周期较长,净化质量较低,且湿地系统过滤池后期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不利于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环节降本增效目的。目前亟需一种维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污水净化后的水质质量的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5.包括至少一级净化连池,所述净化连池包括至少一个净化池,所述净化池侧壁设有池壁且底部设有素土夯实的厚素土层,池壁与厚素土层之间构成净化水质的过滤区域,过滤区域内设有至少一组砾石填料区和至少一组玻璃轻石区,所述砾石填料区内填充有砾石,所述玻璃轻石区内填充有玻璃轻石,所述砾石填料区或所述玻璃轻石区上种植有湿地水生植物,净化池一侧池壁开有与过滤区域相通的进水口,净化池另一侧池壁开有出水口,净化池内水流方向为净化方向。
6.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还包括若干廊道,所述廊道与所述净化连接池沿净化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且始末两端分别是廊道,处于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廊道与此净化连池的净化池通过进水口连通,处于净化方向末端一侧的廊道与此净化连池的净化池通过倒虹吸管连通,所述倒虹吸管下端从对应净化池末端下侧的出水口伸入过滤区域内,所述倒虹吸管上端处于对应廊道上部。
7.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所述廊道与所述净化连接池依次间隔分布后,处于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廊道为进水廊道,进水廊道与外部水源连通,处于净化方向末端一侧的廊道为出水廊道,出水廊道设有通向外部的出水孔。
8.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所述净化连池包括若干净化池,处于同一级净化连池的若干净化池并排排布,处于同一级净化连池的任意相邻两个净化池之间独立设置。
9.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所述净化池的池壁与厚素土层表面铺设有包裹过滤区域的防渗膜。
10.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净化池的进水口设有集水穿孔管,集水穿孔管一端开口与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廊道相通,集水穿孔管另一端贯穿进水口和防渗膜伸入过滤区域内且端部设有堵头,集水穿孔管下部设有若干穿孔。
11.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净化池池壁的进水口周围预埋有与集水穿孔管配合的防水套管。
12.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包括三级净化连池,三级净化连池沿净化方向依次为第一级净化连池、第二级净化连池和第三级净化连池,第一级净化连池中净化池种植的湿地水生植物为美人蕉,第二级净化连池中净化池种植的湿地水生植物为茭草,第三级净化连池中净化池种植的湿地水生植物为菖蒲。
13.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任意相邻两级净化连池中,靠近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倒虹吸管上端水平高度高于靠近净化方向末端一侧的倒虹吸管上端水平高度。
14.作为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优选,过滤区域内设有第四砾石填料区、玻璃轻石区、两个第一砾石填料区、两个第二砾石填料区和两个第三砾石填料区,沿净化方向第一砾石填料区、第二砾石填料区、第三砾石填料区、玻璃轻石区、第三砾石填料区、第二砾石填料区和第一砾石填料区依次布置;
15.第四砾石填料区处于两个第二砾石填料区、两个第三砾石填料区和玻璃轻石区上侧;
16.第一砾石填料区内填充有粒径15-2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17.第二砾石填料区内填充有粒径20-3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18.第三砾石填料区内填充有粒径40-8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19.第四砾石填料区内填充有粒径5-1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20.玻璃轻石区内填充有粒径10-15mm、比重0.2~0.8g/cm3、孔隙率50~80%的玻璃轻石。
21.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通过对传统湿地系统水质净化工艺进行优化,将污水引流至修建成型湿地过滤池,在湿地过滤池中填筑一种轻质环保材料玻璃轻石粒料作为主要水质净化材料,辅以填充砾石及其他卵石等,并在过滤池顶层种植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受污染水质通过过滤池进水口流入池中,通过逐级沉淀及物理、生物的双重水质净化后,再经过滤池出水口流出至人工湖或河道,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2.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能有效提高污水净化后的水质质量,同时较好的改善城市周边河湖水质,对城市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舒适度,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
23.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相较传统的污水自然沉淀净化施工,具有后期运行维护成本低、功能效应完善的特点,利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实施例的俯视图。
25.图2是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实施例右视图的剖视图。
26.图3是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实施例过滤区域中展示各个填料区分布的竖直截面示意图。
27.图4是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实施例净化池池壁内侧的部分示意图。
28.图5是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实施例部分集水穿孔管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至5所示(图1至3中空心箭头代表净化方向,图4中省略了集水穿孔管34和过
滤区域37内的砾石填料)。
30.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包括三级净化连池和四条廊道1。
31.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内的水流沿净化方向流动,四条廊道1与三级净化连池沿净化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且始末两端分别是廊道1。廊道1上端面覆盖有玻璃,可以直观观察廊道1内水质变化,而且使得整个湿地水质净化系统更加美观,处于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廊道1为进水廊道1a,进水廊道1a通过进水管与外部待净化的污水水源连通,处于净化方向末端一侧的廊道1为出水廊道1b,出水廊道1b设有通向外部的出水孔。
32.三级净化连池沿水流方向依次为第一级净化连池2a、第二级净化连池2b和第三级净化连池2c,第一级净化连池2a包括平行分布的五个净化池,第二级净化连池2b包括平行分布的七个净化池,第三级净化连池2c包括平行分布的五个净化池,处于同一级净化连池的多个净化池沿净化方向的垂直方向并排排布,处于同一级净化连池的任意相邻两个净化池之间独立设置。
33.净化池设在地面上,每个净化池四周侧壁为混凝土浇筑的池壁31,并且净化池底部为素土夯实的厚素土层32,池壁31与厚素土层32之间构成净化水质的过滤区域37,池壁31与厚素土层32表面铺设有包裹过滤区域37的防渗膜33。
34.处于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净化池池壁31上开有多个与过滤区域37相通的进水口38,净化池的进水口设有集水穿孔管34,集水穿孔管34一端开口与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廊道1相通,集水穿孔管34另一端贯穿进水口38和防渗膜33伸入过滤区域37内且端部设有堵头34b,伸入过滤区域37内的集水穿孔管34下部设有多个穿孔34a,集水穿孔管34外部还可以用粒径040mm的碎石包裹(图中未示出),碎石层的厚度为100mm;
35.处于净化方向末端一侧的净化池池壁31上开有出水口,净化池池壁31的进水口38周围预埋有与集水穿孔管34配合的防水套管35。
36.处于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廊道1与此净化连池的净化池通过进水口38连通,处于净化方向末端一侧的廊道1与此净化连池的净化池通过倒虹吸管36连通,所述倒虹吸管36下端从对应净化池末端下侧的出水口伸入过滤区域37内,倒虹吸管36上端处于对应廊道1上部。
37.任意相邻两级净化连池中,靠近净化方向始端一侧的倒虹吸管36上端水平高度高于靠近净化方向末端一侧的倒虹吸管36上端水平高度。
38.过滤区域37内设有第四砾石填料区54、玻璃轻石区55、两个第一砾石填料区51、两个第二砾石填料区52和两个第三砾石填料区53,沿净化方向第一砾石填料区51、第二砾石填料区52、第三砾石填料区53、玻璃轻石区55、第三砾石填料区53、第二砾石填料区52和第一砾石填料区51依次布置;
39.第四砾石填料区54处于两个第二砾石填料区52、两个第三砾石填料区53和玻璃轻石区55上侧;
40.第一砾石填料区51内填充有粒径15-2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41.第二砾石填料区52内填充有粒径20-3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42.第三砾石填料区53内填充有粒径40-8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43.第四砾石填料区54内填充有粒径5-10mm、比重1.8g/cm3、孔隙率40%的砾石;
44.玻璃轻石区内填充有粒径10-15mm、比重0.2~0.8g/cm3、孔隙率50~80%的玻璃
轻石。
45.每个净化池的第四砾石填料区54上种植有湿地水生植物,第一级净化连池2a中净化池种植的湿地水生植物为美人蕉61,第二级净化连池2b中净化池种植的湿地水生植物为茭草62,第三级净化连池2c中净化池种植的湿地水生植物为菖蒲63。
46.将污水引流至本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内,由于净化池内填筑有轻质环保材料的玻璃轻石粒料作为主要水质净化材料,辅以填充砾石,并在净化池顶层种植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受污染水质通过进水廊道1a流入各级净化连池的净化池中,通过逐级沉淀及物理、生物的双重水质净化后,再经出水廊道1b流出至人工湖或河道,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4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