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16:27: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1.本技术为申请日为2019年01月15日,申请号为201910036533.8,发明创造名称为“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包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面板的要求不断提升,各类显示面板层出不群,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等,在此基础上,3d显示、触控显示技术、曲面显示、超高分辨率显示以及防窥显示等显示技术不断涌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另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功能逐渐被集成于显示面板中,如指纹识别、光感触控、人脸识别或者虹膜识别等,然而,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需要光线穿过显示面板照射到安装于显示面板背光面的感应装置上,这就要求显示面板具有足够高的光线透过率。然而,目前的显示面板,随着分辨率越来越高,子像素分布越来越密集,相应地,像素电路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像素电路中的晶体管均通过金属层形成,而金属层会导致光线难以透光显示面板,降低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因此,如何在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从而实现精确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功能,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用于在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前提下,提升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从而实现精确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功能。
6.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
7.子像素阵列,所述子像素阵列中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
8.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
9.数据线,其中,仅有部分所述数据线由所述第一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二显示区。
10.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11.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一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仅有部分数据线由第一显示区延伸至第二显示区。如此设计,本技术能够提升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开口率示意图;
1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区的局部示意图;
1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1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1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1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20.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3.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10包括子像素阵列,子像素阵列中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01,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二显示区120的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其中,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101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子像素101的分布密度,且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101的发光面积。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电压,激发载流子迁移,作用于有机发光层,从而发出光线。在本实施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为其他显示面板,如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纳米晶片发光显示面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再作赘述。
2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因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较小,则子像素之间的中心间距较大,因此,子像素之间的区域为高透过区102,一般可以将人脸识别装置或者指纹识别装置设置于高透过区102对应的区域,可以使得人脸识别装置或者指纹识别装置充分接收光信号,从而实现精确的解锁功能。
26.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二显示区120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一显示区110的光线透过率,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且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如此设计,一方面,通过减小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来提升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光线透过率,而减小子像素的密度会导致第二显示区120的子像素的开口率降低,因而又通过增大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
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趋于一致,保证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
2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显示区110中的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t1与第二显示区120中的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t2之间满足:3≤t2/t1≤50。因一般用于设置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等装置的区域,仅为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因此,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仅仅在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第二显示区102)设置为高透过率区域,而其他区域可以仍为正常的显示区域,而当高透过率区域的透过率满足上述比值时,能够使得光线充分透过,从而能够保证显示面板实现精确的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功能。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栅极信号线111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112,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栅极信号线111连接于栅极驱动电路,为子像素101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数据线112连接于驱动芯片,为子像素101提供数据信号,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
29.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为第一显示区110中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的r1倍,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为第一显示区110中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的r2倍;第二显示区120中相邻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心间距与第一显示区110中相邻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心间距的比值为r3,第二显示区120中相邻子像素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间距与第一显示区110中相邻子像素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心间距的比值为r4,其中,0.8≤(r1
×
r2)/(r3
×
r4)≤1.2。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开口率示意图,其中,相邻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心间距为p1,相邻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心间距为p2,则图中虚线区域的面积s=p1
×
p2,子像素的开口率为虚线区域中的子像素区域与虚线区域的面积之比,如前面所述,如第二显示区120中子像素为第一显示区110中子像素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的r1倍,沿第二方向的宽度的r2倍,则第二显示区120中的虚线区域中的子像素的面积为第一显示区110中的虚线区域中的子像素面积的(r1
×
r2)倍,又因第二显示区120中p1为第一显示区110中的p1的r3倍,第二显示区120中的p2为第一显示区110中的p2的r4倍,因此,第二显示区120中的虚线区域的面积为第一显示区110中的虚线区域的面积的(r3
×
r4)倍,因此,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为第一显示区110的开口率的[(r1
×
r2)/(r3
×
r4)]倍,因此,若要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趋于一致,则需要使得[(r1
×
r2)/(r3
×
r4)]趋近于1或者等于1,本实施例中,限定0.8≤(r1
×
r2)/(r3
×
r4)≤1.2,在此范围内,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开口率趋于均一,从而使得显示面板整体亮度均一。
[0030]
上述情形为各种颜色子像素在第二显示区120和第一显示区110之间的面积放大倍数相同的情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子像素根据颜色不同,其放大倍数也相应不同。
[0031]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至少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其中,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101与第一显示区110中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101发光面积之比中,绿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之比小于红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之比和/或蓝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之比,因为在各种颜色中,绿色子像素在人眼中的比视感度最高,因此,适当的绿色子像素发光面积的减小所造成的光线损失小于红色和蓝色光线,一般在显示面板中,绿色子像素需要较小的发光面积即可满足显示的要求,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大第二显示区120的光线透过率,可以将第二显示区120中的绿色子像素的发光面积设计得小一些,也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120的亮度。
[0032]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子像素101包括阳极130以及像素电路131,第二显示区120中,阳极130与像素电路131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表面的方向上,阳极130与像素电路131相互交叠。如此设计,一方面,当阳极130与像素电路131延伸方向一致且阳极130与像素电路131相互交叠时,能够使得阳极130与像素电路131的重合度尽量高,因为像素电路是影响非发光区透过率的主要结构,因此,当像素电路131尽可能多的位于阳极130覆盖的面积之下时,能够减小像素电路131延伸到非发光区的面积,从而能够提升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子像素101的发光面积与阳极130的面积接近甚至相等,因为有机发光元件中,发光层发出的光线通过阳极130反射并从出光侧发射,因此,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与阳极对应。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仅仅为像素电路131的示意,一般的,像素电路131包括若干晶体管的电容,如6t1c像素电路中,包括6个晶体管和1个电容,关于像素电路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0033]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120中,阳极130至少在第一方向x或者第二方向y中的一者上全面覆盖像素电路131,以阳极130在第一方向x上全面覆盖像素电路131为例,可以使得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没有像素电路的金属膜层,从而使得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特别的,阳极130可以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均全面覆盖像素电路131,从而能够使得无论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子像素之间,还是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区域均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
[0034]
另外,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宽长比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宽长比。因为,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且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因此,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需要达到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子像素相同的亮度,而像素电路的驱动能力与其中驱动晶体管的宽长比相关,因此,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所对应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的宽长比更大,从而保证两个显示区的子像素亮度均一。
[0035]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显示区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二显示区120中,至少两个相邻子像素101共用同一像素电路,如此设计,能够进一步减小像素电路的面积,能够进一步提升非发光区的光线透过率。
[0036]
如前面所述,第二显示区120中子像素101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子像素101的发光面积,而在这一前提下,二者的发光面积的具体差值有多种形式,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一一详细说明:
[0037]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7,其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中的相邻子像素之间的中心间距满足:p12=r3
×
p11,r3≥1;
[0038]
沿第二方向y,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中的相邻子像素之间的中心间距满足:p22=r4
×
p21,r4≥1。
[003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宽度满足:w11=w12;沿第二方向y,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
子像素的宽度满足:w22=m1
×
w21,其中,m1>1。即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仅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如此设计,能够使得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数据线112由第一显示区110延伸至第二显示区120时,无需进行绕线或者折线设计,简化了制作工艺。
[0040]
进一步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m1=4,r3
×
r4=4。
[0041]
根据前述关于开口率的计算方式,当m1=4,r3
×
r4=4时,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一致,从而保证了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m1和(r3
×
r4)还可以取其他的值,只需要使得m1=(r3
×
r4),即可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一致,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第二显示区120中沿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的中心间距较大,因此,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检测装置可以安装在第二显示区120中沿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
[0042]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宽度满足:w12=n1
×
w11,其中,n1>1;沿第二方向y,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宽度满足:w21=w2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具体匹配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排列方式,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此种排列方式。
[0043]
进一步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n1=4,r3
×
r4=4。
[0044]
根据前述关于开口率的计算方式,当n1=4,r3
×
r4=4时,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一致,从而保证了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n1和(r3
×
r4)还可以取其他的值,只需要使得n1=(r3
×
r4),即可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一致,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第二显示区120中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的中心间距较大,因此,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检测装置可以安装在第二显示区120中沿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
[0045]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宽度满足:w12=m2
×
w11,其中,m2>1;沿第二方向y,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宽度满足:w21=n2
×
w22,其中,n2>1。如此设计,能够自由设置第二显示区120的子像素的尺寸,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啊按照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装置的结构选择此种类型。
[0046]
进一步可选的,本实施方式中,m2=2,n2=2,r3
×
r4=4。
[0047]
根据前述关于开口率的计算方式,当m2=2,n2=2,r3
×
r4=4时,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一致,从而保证了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0048]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均以显示面板10包含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四种子像素或者更多种子像素,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特殊限定。
[0049]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数据线112由第一显示区110延伸至第二显示区120,因第二显示区120的子像素数量少于第一显示区110,因此,仅有部分数据线由
第一显示区110延伸至第二显示区120,这就会造成显示面板内不同数据线上的负载不同,为平衡负载,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未延伸到第二显示区120的数据线上连接补偿元件,补偿元件具体的可以为补偿电容或者补偿电阻,通过设置补偿元件,能够增大连接子像素数量少的数据线上的负载,从而平衡各数据线上的负载,使得显示面板各区域亮度均一。
[0050]
可选的,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10包括内嵌于第二显示区120的非显示区130,非显示区130为凹槽或者挖孔结构。因目前全面屏是显示行业中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全面屏目前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前置摄像头的放置,因此,一般会在全面屏的一边设置凹槽或者挖孔结构用于放置前置摄像头,本技术中,非显示区130内嵌于第二显示区120中,可以使前置摄像头以及人脸识别装置设置于显示屏的一处,其余部分提供正常的显示,可以更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以及用户体验。
[0051]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
[0052]
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20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手表、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中对应于第二显示区120的区域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通过第二显示区的透光区接收红外线以识别人脸,从而实现相应的解锁功能。
[0053]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二显示区120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一显示区110的光线透过率,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且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110中呈现同种发光颜色的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如此设计,一方面,通过减小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分布密度,来提升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光线透过率,而减小子像素的密度会导致第二显示区120的子像素的开口率降低,因而又通过增大第二显示区120中的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从而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的开口率趋于一致,保证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第二显示区120的光线透过率增大,可以在透过率较大的位置对应区域设置人脸识别装置,从而能够使得人脸识别装置能够充分接收光信号,以实现精确的解锁功能。
[0054]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