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隔振降噪复合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16: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隔振降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振降噪复合底座。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工作、生活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完善要求更高,设备机房、住宅、办公、科研实验室同时出现在同一建筑物内的情况已越来越常见,因而设备机房多与敏感区域是楼上、楼下的一楼板之隔、或者是一墙之隔,从而导致机房设备产生的噪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机房设备产生的噪声均为低频噪声和振动噪声,振动噪声的传播距离远,噪声主要集中在125-500hz的低频段,对人的影响也最大。
3.对于振动噪声的控制,特别是设备与住宅在同一建筑物内时,现有技术并不能完全把振动能量消耗,而传统的橡胶复合减振器、弹簧减振器也不能完全解决噪声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降噪复合底座,解决了设备底座不能同时兼顾隔振和降噪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隔振降噪复合底座,包括金属下承重壳体和金属上承重壳体,所述金属下承重壳体和金属上承重壳体的结构一致且二者均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碗状结构,所述金属下承重壳体的矩形碗口向上,所述金属上承重壳体的矩形碗口向下且所述金属上承重壳体倒扣在金属下承重壳体的外部,所述金属下承重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下专用阻尼抑制层,所述下专用阻尼抑制层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碗状结构,所述下专用阻尼抑制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高密度吸音构造,所述金属上承重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上专用阻尼抑制层,所述上专用阻尼抑制层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碗状结构,所述上专用阻尼抑制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橡胶制声桥断开层,所述橡胶制声桥断开层的底部紧贴在高密度吸音构造的顶部,所述上专用阻尼抑制层底端口的内壁一周固定连接有橡胶制橡胶限位块,所述橡胶制橡胶限位块的内圈一周固定连接在金属下承重壳体的外部一周,所述上专用阻尼抑制层底端口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的缝隙利用密封胶枪注有一圈弹性结构胶连接密封圈。
6.优选的,所述金属下承重壳体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制避震支脚。
7.优选的,所述金属上承重壳体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制隔振块。
8.工作原理: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产品的外壳和承重主体,保持结构的强度及完整性;上专用阻尼抑制层和下专用阻尼抑制层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抑制由设备传至外壳的振动,由于声音均是由振动引起的,因而降噪的前提是抑制构件的振动;橡胶制隔振块的作用是对设备产生的振动进行第一次过滤,降低振动能量的传导,同时也承担通过加厚或减薄自身的厚度,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底部空间高度,实现设备整体的水平调整的功能;橡胶制声桥断开层主要是在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
形成一道软性隔层,其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弹性好、强度高、抗老化的优质橡胶材料,此外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没有硬性接触,也是对振动能量传导的第二次减弱,进一步提高工作性能;高密度吸音构造是对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密闭空间产生的噪声,起到吸收和降低噪声能量传播的辅助作用;橡胶制避震支脚是与建筑基础的连接,支脚设计为橡胶圆柱体下面内凹结构,根据振动设备的大小和重量,配不同数量的支脚点式分布,通过金属下承重壳体的大承重面突变为橡胶制避震支脚的小承重面后,避震效果更佳,并且实现了第三次对能量传导的封锁,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橡胶制橡胶限位块的作用是阻止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在水平面上的硬性接触,保证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的独立性;以上所有材料组装好之后,采用弹性及粘接性好的结构胶,利用密封胶枪对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四周的缝隙注胶,是整个构件的整体连接的最后一个环节。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振降噪复合底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发明通过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能够保持结构的强度及完整性;上专用阻尼抑制层和下专用阻尼抑制层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抑制由设备传至外壳的振动,由于声音均是由振动引起的,因而降噪的前提是抑制构件的振动;橡胶制隔振块的作用是对设备产生的振动进行第一次过滤,降低振动能量的传导,同时也承担通过加厚或减薄自身的厚度,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底部空间高度,实现设备整体的水平调整的功能。
11.2、本发明通过橡胶制声桥断开层在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形成一道软性隔层,其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弹性好、强度高、抗老化的优质橡胶材料,此外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没有硬性接触,也是对振动能量传导的第二次减弱,进一步提高工作性能;高密度吸音构造是对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密闭空间产生的噪声,起到吸收和降低噪声能量传播的辅助作用。
12.3、本发明通过橡胶制避震支脚将本设计中的底座与建筑基础连接,支脚设计为橡胶圆柱体下面内凹结构,根据振动设备的大小和重量,配不同数量的支脚点式分布,通过金属下承重壳体的大承重面突变为橡胶制避震支脚的小承重面后,避震效果更佳,并且实现了第三次对能量传导的封锁,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13.4、本发明通过橡胶制橡胶限位块阻止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在水平面上的硬性接触,保证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的独立性;待所有材料组装好之后,采用弹性及粘接性好的结构胶,利用密封胶枪对金属上承重壳体与金属下承重壳体之间四周的缝隙注胶,是整个构件的整体连接的最后一个环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17.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18.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19.其中,1、金属下承重壳体;2、橡胶制避震支脚;3、下专用阻尼抑制层; 4、高密度吸音构造;5、弹性结构胶连接密封圈;6、橡胶制橡胶限位块;7、上专用阻尼抑制层;8、金属上
承重壳体;9、橡胶制声桥断开层;10、橡胶制隔振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隔振降噪复合底座,包括金属下承重壳体1和金属上承重壳体8,金属下承重壳体1和金属上承重壳体8的结构一致且二者均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碗状结构,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矩形碗口向上,金属上承重壳体8的矩形碗口向下且金属上承重壳体8倒扣在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外部,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下专用阻尼抑制层3,下专用阻尼抑制层3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碗状结构,下专用阻尼抑制层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高密度吸音构造4,金属上承重壳体8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上专用阻尼抑制层7,上专用阻尼抑制层7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碗状结构,上专用阻尼抑制层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形状适配的橡胶制声桥断开层9,橡胶制声桥断开层9的底部紧贴在高密度吸音构造4的顶部,上专用阻尼抑制层7底端口的内壁一周固定连接有橡胶制橡胶限位块6,橡胶制橡胶限位块6的内圈一周固定连接在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外部一周,上专用阻尼抑制层7底端口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之间的缝隙利用密封胶枪注有一圈弹性结构胶连接密封圈5。
23.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制避震支脚2。
24.金属上承重壳体8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制隔振块10。
25.现有的技术对隔振也有相应认识,市场上也有相应产品、材料及做法,但是治理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住宅、办公等场所与设备一顶或一墙之隔的敏感区域,都很难做到噪声的达标控制,只能降低噪声的能量,无法根治,现有的设备减振种类一般分为橡胶减振器、弹簧减震器、复合减震器三种,他们的缺点是:
26.1、无法真正的切断声桥,造成噪声再次传播;
27.2、为了减振而减振,不能对不同设备的振动特点而去设计;
28.3、不能很好的控制减振材料的硬度及减振效果;
29.4、没有对设备传入的噪声能量有吸收和抑制自身振动的辅助结构。
30.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产品从结构设计上分为上、下两个承重壳体即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之间是由弹性结构胶连接密封圈5、橡胶制橡胶限位块6弹性连接的,整体结构分为隔振块、上方的承重壳体、上方的阻尼抑制层、声桥断开层、吸音构造层、下方的承重壳体及下方的阻尼抑制层、避震支脚、四周橡胶限位、四周结构胶密封圈组成。
31.本实施例中:
32.1、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产品的外壳和承重主体,保持结构的强度及完整性;
33.2、上专用阻尼抑制层7和下专用阻尼抑制层3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抑制由设备传至
外壳的振动,由于声音均是由振动引起的,因而降噪的前提是抑制构件的振动;
34.3、橡胶制隔振块10的作用是对设备产生的振动进行第一次过滤,降低振动能量的传导,同时也承担通过加厚或减薄自身的厚度,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底部空间高度,实现设备整体的水平调整的功能;
35.4、橡胶制声桥断开层9主要是在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 之间形成一道软性隔层,其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弹性好、强度高、抗老化的优质橡胶材料,此外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之间没有硬性接触,也是对振动能量传导的第二次减弱,进一步提高工作性能;
36.5、高密度吸音构造4是对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之间密闭空间产生的噪声,起到吸收和降低噪声能量传播的辅助作用;
37.6、橡胶制避震支脚2是与建筑基础的连接,支脚设计为橡胶圆柱体下面内凹结构,根据振动设备的大小和重量,配不同数量的支脚点式分布,通过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大承重面突变为橡胶制避震支脚2的小承重面后,避震效果更佳,并且实现了第三次对能量传导的封锁,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38.7、橡胶制橡胶限位块6的作用是阻止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在水平面上的硬性接触,保证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的独立性;
39.8、以上所有材料组装好之后,采用弹性及粘接性好的结构胶,利用密封胶枪对金属上承重壳体8与金属下承重壳体1之间四周的缝隙注胶,是整个构件的整体连接的最后一个环节。
40.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本技术技术的实际运用得到如下数据:
41.1、酒店客房楼上7.5kw大型风机柜加装本技术后,实测数据如下表:
42.表1:
[0043] 噪声水平低频63hz噪声治理前38dba64db治理后27.9dba47db
[0044]
2、办公楼楼顶八台热源机组和两台水泵加装本技术后,实测数据如下表:
[0045]
表2:
[0046] 噪声水平低频63hz噪声治理前53dba71db治理后34dba51db
[004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