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2:22: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2.人们生活中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数码产品、液晶显示屏、led等,都会产生大量的蓝光。蓝光,是指波长在400~500纳米的光线,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蓝光存在以下危害:1、蓝光可直达视网膜,造成近视;2、蓝光可激发褐色色素,是皮肤产生雀斑的重要原因;3、蓝光可引发视觉模糊,导致视觉疲劳,引起vdt综合症;4、可以引发眩光;5、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6、蓝光可导致白内障手术后的眼底损伤。
3.光学薄膜是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防蓝光膜,是针对蓝光辐射而研发的一种视力保护膜。其采用蓝光阻断技术来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实现对蓝光的有效阻断。但是,仅仅是防蓝光功能不能满足人们对防蓝光膜的使用需求,故而需要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防蓝光光学薄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防蓝光光学薄膜。
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膜、硅胶涂层、pet软膜、抗张力涂层、防蓝光涂层、防眩目涂层、散热涂层、防划涂层、抗静电涂层和纳米防污涂层。
7.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45-55微米。
8.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涂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
9.进一步的,所述pet软膜的厚度为50-100微米。
10.进一步的,所述抗张力涂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11.进一步的,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5-35微米。
12.进一步的,所述防炫目涂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
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涂层的厚度为15-25微米。
14.进一步的,所述防划涂层的厚度为65-75微米。
15.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
16.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防污涂层的厚度为15-25微米。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光学薄膜的防摔抗震性好,强度高,柔和不刺激,散热性好,防刮擦,不易粘灰,耐污,综合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防蓝光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21.1、离型膜,2、硅胶涂层,3、pet软膜,4、抗张力涂层,5、防蓝光涂层,6、防眩目涂层,7、散热涂层,8、防划涂层,9、抗静电涂层,10、纳米防污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光学薄膜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膜1、硅胶涂层2、pet软膜3、抗张力涂层4、防蓝光涂层5、防眩目涂层6、散热涂层7、防划涂层8、抗静电涂层9和纳米防污涂层10。其中,离型膜1的厚度为45-55微米,硅胶涂层2的厚度为20-30微米,pet软膜3的厚度为50-100微米,抗张力涂层4的厚度为10-20微米,防蓝光涂层5的厚度为25-35微米,防炫目涂层6的厚度为20-30微米,散热涂层7的厚度为15-25微米,防划涂层8的厚度为65-75微米,抗静电涂层9的厚度分别为20-30微米和和纳米防污涂层10的厚度为15-25微米。上述技术方案中,离型膜1、硅胶涂层2、pet软膜3、抗张力涂层4、防蓝光涂层5、防眩目涂层6、散热涂层7、防划涂层8、抗静电涂层9和纳米防污涂层10的材料均为现有技术。该防蓝光光学薄膜的防摔抗震性好,强度高,柔和不刺激,散热性好,防刮擦,不易粘灰,耐污,综合性能良好。
24.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膜(1)、硅胶涂层(2)、pet软膜(3)、抗张力涂层(4)、防蓝光涂层(5)、防眩目涂层(6)、散热涂层(7)、防划涂层(8)、抗静电涂层(9)和纳米防污涂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1)的厚度为45-55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涂层(2)的厚度为20-3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软膜(3)的厚度为50-10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张力涂层(4)的厚度为10-2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涂层(5)的厚度为25-35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目涂层(6)的厚度为20-30微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涂层(7)的厚度为15-25微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划涂层(8)的厚度为65-75微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层(9)和纳米防污涂层(10)的厚度分别为20-30微米和15-25微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光学薄膜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膜、硅胶涂层、PET软膜、抗张力涂层、防蓝光涂层、防眩目涂层、散热涂层、防划涂层、抗静电涂层和纳米防污涂层。该防蓝光光学薄膜的防摔抗震性好,强度高,柔和不刺激,散热性好,防刮擦,不易粘灰,耐污,综合性能良好。综合性能良好。综合性能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魏丽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富倍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